APP下载

关系图式的理论发展及其实践意义

2016-12-18刘翔平郭文静邓衍鹤

刘翔平,郭文静,邓衍鹤

(1.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北京 100875;2.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



关系图式的理论发展及其实践意义

刘翔平1,2,郭文静1,2,邓衍鹤1,2

(1.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北京 100875;2.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

[摘要]关系图式是人际关系模式在大脑中的认知表征。关系图式对于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和临床心理学的重要指导作用已经成为社会认知、精神分析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共识。在理论上,关系图式可以定义为与重要他人长期互动与交往过程中,内化形成的人际情感、动作和认知的综合性组织结构。关系图式的内容可以划分为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包括了有关他人、自我认知表征和关系角本三个亚结构。关系图式会对自我评价、注意力偏向和压力产生相应的影响,安全的关系图式启动导致无条件地自我接受,减少人的心理压力,而不安全的关系图式导致对危险的优先注意。不良关系图式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外化的行为障碍,并影响个体婚姻质量,而改变关系图式则可以治疗人格障碍和其他心理疾病。

[关键词]关系图式;认知图式;临床与治疗;结构与功能

当代社会认知、精神分析和发展心理学不约而同地发现,关系图式概念是理解心理健康的本质和人际关系的核心变量,而关系图式的改变不仅可以改变关系的性质,还能有效地治疗心理疾病。积极的关系图式甚至可以作为统一积极心理学的基础,为理解积极心理学提供一个用“一”来统一“多”的本源。积极关系图式导致无条件的自我接纳,导致健康的自尊、影响人的注意偏好,减少人的心理压力。对于治疗人格障碍、外化型的青少年行为障碍和焦虑抑郁也都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发展,并对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分析与评价。

一、从认知图式到关系图式

认知图式是当代认知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指认识过程中组织、整合刺激,形成意义的加工过程。其思想在心理学史中最先是由康德提出,在批判休谟的彻底经验主义观点时康德假定,人为自然立法。人们感官接受的只是一些杂乱的经验,经过时间和空间的直观方式的整理,杂乱的经验才产生了时间顺序和空间秩序。然后,又有了更高级的整理,即知性范畴。“知性是运用概念范畴对感性的知识进行综合统一的思维能力”(车文博,1998)。感觉经验是混乱的,人们用因果、肯定与否定、实体与属性等先验范畴为杂乱的经验制定规则。

心理学中正式提出认知图式概念的心理学家是Bartlett,他于1932年提出图式(schema)这一概念,指的是所有类型知识的心理表征的组织结构(Moskwitz,2005)。图式有抽象和具体之分,包括知识的关系与种属。皮亚杰进一步探索了认知图式的发展,在他看来认知图式是认知结构的具体表现方式,图式是对经验和动作起到组织、概括、指导和赋予意义的认知结构。相对于经验本身,它是抽象的、主动的、引导经验的意义。如用棍棒去推动一个玩具这类动作经过重复和概括就会形成一个某物能推动另一物的图式。这个图式可以运用到新的类似动作中。认知图式具有概括性、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无论认知图式表现如何,它都表现为对动作和认知加工的组织、整合和预期。杂乱的、无意义的刺激经过认知图式的整理与组织,变为有秩序和必然联系的结构,可以指导下一步的动作和思维。

相应地,社会和临床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人们在以往的经验中学会了与人交往的模式,这个模式影响着以后的交往过程。早期与重要他人的交往经验会被概括抽象为关系图式,也就是表征人际关系模式的认知结构。比如儿童如果长期与一个有爱心的父母相处,这类尊重与爱的经验经过重复和概括就会形成与人相处是一个安全而美好的事情这种关系图式。这个关系图式包括一些普遍的人际经验,对人际关系和交往具有调节作用。这个关系图式不仅是影响人际关系的质量,而且也是导致人际交往障碍的最主要的心理因素。

二、关系图式的理论内涵

人类不仅看待自然时会形成主观的概括与调节,为自然立法,而且看待自己和他人时也会进行主观的加工和建构,人也为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立法。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完全取决于我们和谁在一起,以及如何评价此人与我们的关系。

(一)关系图式研究的发展

历史上有三条研究的主线均不约而同地聚焦于关系图式理论。第一个提出这个思想的是精神分析学派。历史上弗洛伊德最先提出移情(transference)这一概念:移情是指童年针对父母的幻想和冲突会被患者强加在治疗者身上,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都有重要他人的记忆形象,这种记忆形象内化的心理表征就是超我,其作用是评判、批评和攻击自我,同时这种记忆形象也影响个体与未来接触者的关系,无论是心理治疗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是如此。但是弗洛伊德用力比多来解释这种关系则过于复杂。触及关系图式核心内容的人是沙利文,他认为早期人际关系导致自我的人格化,与父母的交往形成了自我-他人的关系模式,与重要人物关系的人格化及其动力决定了个体是焦虑的还是安全的。人有一种对他人的基本的联系的需要,这种人际需要包括体验亲近的或柔情的动机,是一种联结的需要,自我表达的需要,也是与重要他人的关系有效性和联结的动机。为了保护自我,安全需要是基本的。这种安全和联结的需要是否满足决定了交往的风格。后来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也强调早期关系对于自我和人格的作用。如Winnicott(1975)指出,人类行为从出生之日起就深深地植根于人际关系中,没有独立于亲子关系之外的婴儿。

第二个关系图式重要性的发现是发展心理学的依恋研究。Bowlby(1969)承袭了心理动力理论,以观察和实验法证明了人们从早期的依恋关系中形成了有关自我、他人及两者关系的内部的工作模型,这个模型决定着他人在自己需要时,是否可以信赖和帮助,是否主动应答自己的,及在这个关系中形成的自我价值感。

第三个发展主线是社会心理学。社会认知理论认为,移情不仅发生在治疗中,而且体现在日常生活的人类交往现象中。独立于精神分析的临床观察,Cooley(1902)提出符号互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认为自我经验只有参照人际交往才能得以确认,他们提出镜中自我的概念,认为自我评价过程包括三个因素,第一,自己心目中想象他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外表。第二,自己心目中想象他人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外表。第三,产生自我感觉,比如我是骄傲的还是卑劣的。自我感觉取决于个体如何看待他人与自己的关系。关系产生自我。James则提出自我经验要参考社会情境,一个人有许多不同的社会自我,这些自我由他所在乎的社会团体或他人对他的评价和看法而决定。

临床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家的综合见解汇聚成了当代人际认知理论,其中的核心概念就是关系图式。

(二)关系图式

那么什么是关系图式呢?Baldwin(1992)指出,关系图式(interpersonal schemas,relational schemas)是指表征着人际关系模式的认知结构。它既包括人际关系的普遍经验模式,如被重要人物批评或者被浪漫恋人无条件接受的经验,也包括一些特殊关系的经验模式。Safran(1990)认为,人际关系图式是指自我—他人交往的一般性心理表征,不同于孤立的自我和他人表征,具有关系的性质。关系图式起源于个体与抚养者的早期交往经验。对于今后的人际关系具有预期和指导作用。

综合上述定义,我们认为关系图式即是与重要他人(抚养者、恋人、教育者)长期互动与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内化的人际情感、动作和认知的综合性组织结构,它赋予现实或想象中的交往过程以意义和价值,形成交往过程中的心理体验和经验表征。关系图式不同于孤立的自我心理表征如自尊,也不同于单纯的对他人的评价,如你是友善的还是危险的,而是针对我—你关系性质的评价与解释。它同时包括你—我两个环节关系的加工与判定,具有整体性。如果长期的交往经验中,抚养人一直是强势而你一向弱势,个体形成的关系图式就是“你是强势的,我是弱势的,所以我们的关系图式是我顺从你,最好少说多听”。这种关系图式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并指导个体未来的人际交往过程。

(三)关系图式的知识类型

关系图式主要包含两种类型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其中的陈述性知识包括人际互动的类型、对象和情境等描述性的信息及其心理表征,是有关交往情节和情感的简单表象性记忆,是对于何种行为会带来何种结果的总结性陈述。这些知识可被个体用于理解社会情境及他人的行为。陈述性知识包括交往情节所带来的心理表征和知觉内容,只形成有关交往意义的一般性概括或对交往经验做出定性的陈述,如交往经验是好或不好的,交往对象是亲密还是冷漠的,交往是令人愉快还是紧张的等。在人际关系图式中,一些特殊事实、对事物或人特征的知识和对过去发生事件和语义的记忆等陈述性知识结构,共同组成了联想网格的组块。陈述性知识并不具体指导人际交往过程,不构成交往的规则和预测(Baldwin,2005)。

程序性知识则是如何达到可欲求的交往目标的知识和判断。以“如果—那么”的形式表征,用于产生合理的人际期待以及做出合适的行为。人们过去的交往经验形成了知识结构,使人产生对未来交往的预期。人们根据预期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和调整自己的表现。比如,如果我表现不好,那么他会批评我。预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构成了人际交往中个体的行为角色,而且也是人际交往中内在的推理、想法、目标和感觉,即表现为个体交往时内部的思想和感觉的运作方式,尤其体现为对他人意图、动机和行为反应的期待和预测。如“他人的目光是苛求的,如果我表现不好,他们会批评或嘲笑我”。这些图式使人加工着不同行为过程的心理刺激,并预见和管理着交往的结果。程序性知识比陈述性知识更具有动力性。如果说陈述性知识类似于语言中的词汇和句子,程序性知识则相当于语法。它直接赋予交往过程以意义,决定着关系的主观性质。如果某种特定的人际类型不断重复,这一类型可能会被个体过度学习以至自动化,甚至会在不恰当的情境中运作,导致心理疾病。

关系图式不同于交往的知识结构,而是一种情感—动作—认知结构。与重要他人的关系在生命早期决定着存活,而关系图式包含了与生存有关的人际交往信息,所以,情绪与动作(表情、沟通与表情反应)在关系图式中具有重要的份量,也是关系图式中的非常重要因素(Scavalone Fox,& Safran,2005)。我们认为这也是关系图式区别于知识图式的特点。关系图式中。情绪与动作表达在人际交往中得以编码、储存和记忆,与评价、理解一道构成了内隐的程序性记忆结构,影响着人际交往的目的、信念和规则(Leventhal,1984)。

由此可见,与他人相遇,我们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带着过去交往经验形成的关系图式,每一个体都携带着各自的关系自我,带着人际“偏见”(预期)去与人沟通和交往,用这个内在关系图式同化着新的交往经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所有人际关系和沟通都具有主观建构性,都体现了人们对交往自我、交往对象和关系的期望和过去经验的影响。

(四)关系图式的亚结构

关系图式是作为对关系的整体知识建构还是可以分成亚结构,这个问题存在争议。Safran(1990)认为,人际关系图式不同于孤立的自我和他人的表征,具有关系的性质。显然,他是从整体的角度来理解关系图式的,认为关系图式中内隐地包含着自我和他人表征,无需再分解成为部分。而Baldwin(2005)则认为,单一的关系图式有其亚结构,其中包括三个因素,第一是有关自我的表征,第二个是他人的表征,第三个是关系角本(Script)。其中,自我表征描述了与他人交往中个体如何看待自我,他人表征则是指交往过程中,个体如何评价与看待交往对象。这些表征都是陈述性知识结构,包括交往中有关自我和他人的特殊的事实、记忆等。比如,在不安全的关系中,自我被表征为一个无价值的、沮丧的失败者,而他人则被表征为有力量的、拒绝的批评者。关系角本则描述了交往过程中自我与他人如何互动。它连结了自我表征和他人表征,形成了一个关系的知识结构,代表着自我与他人交往模式。如果个体长期感觉自己处于劣势,不如他人,他人则被认为是否定的、批评的,就会形成一个人际回避或人际焦虑的关系角本。在以后的交往中,个体会重复这个角本。我们认为,一方面关系图式具有整体的特征,关系本身的独立意义不能被忽视,整体大于部分,但同时关系图式中也可以把自我、他人和关系本身的表征分离出来,确定其具体的含义,因此Baldwin的观点更加全面。当思考关系时,把自我、他人和关系表征分开来描述更具有实用的、临床的价值。应当根据实用和研究的角度,来确定是优先考虑关系的意义,还是分析关系中自我和他人的表征。然而,亚结构的区分都应当是在人际关系框架中来分别分析的,自我表征是关系中的自我,他人表征也是关系中的关于他人的意义的加工,脱离了关系的抽象自我和他人的表征不是关系图式的内容。

关系图式的抽象和具体性:关系图式具有抽象的、一般性的高位特点,否则不能叫图式。如一个低自尊或社交恐惧的人经常持有的关系图式为否定、怀疑的,因此在大多数的社交场合,这类个体都表现出退缩的、内向的关系特点。然而,Baldwin强调,关系图式也具有特殊的、情境的特点。有关成人依恋的研究发现,具有不安全关系图式的个体经常怀疑恋爱对象的积极回应和情绪支持,对爱情持有悲观、不信任的态度,但是其具体的关系角本或关系图式可能有许多,如个体可能认为表达愤怒会引起对方的拒绝,或个体预期表达需求会导致对方的退缩,表达依恋会引起对方的轻视等(Baldwin,2005)。因此我们既要发现抽象的关系图式,也要分析具体的关系图式。

(五)关系图式的起源

研究者普遍认为,关系图式源自与重要他人交往中形成的记忆痕迹(Andersen,2002),这种过去与重要他人形成的关系自我结构可以影响现在,即使这个重要他人不存在了,这种关系模式仍然产生影响。因此,早期亲子关系和重要他人可以提供自我的发展过程,并对自我的脆弱性和心理韧性产生影响。

重要他人的心理表征不是社会概念的抽象表征,是特殊性的、涉及具体人惟一的表征。重要他人与不重要他人的表征有着很大的不同,而且这个重要他人的特殊表征与自我关系密切,与情绪、期望和动机也都有紧密的关系。这些期望、动机、自我评价、情绪在重要他人表征启动时都会被激发。重要他人的表征会在记忆中进行重新编码,并在遇到新人时被重新体验。所以,人际关系多少都受过去的交往经验的影响。

(六)关系图式与认知图式的区别

两者的区别在于对象不同。关系图式的加工对象是人类,而人是有感情的、有思维的、是惟一的、独特的、与自己一样的同类,所以,关系图式与认知图式具有明显的不同。可概括如下:

第一,认知图式不具有互动性,而关系图式则反映的是两个人互动性。我们的关系图式取决于我们与谁在一起。作为认知对象,客观的事实或知识本身是被动的。而关系图式中,交往对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主动调节的作用,你对他人有一个事先的预期,指导你的行为,但是对方的反应会改变你的预期,使你的关系图式有所调整。所以,关系图式具有辩证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第二,来源上不同,认知图式取决于学习和传授,是动作的内化,而关系图式则是关系与交往经验模式的内化,主要是模仿、认同和习惯。亚里士多德说,思想的美德靠传授,而性格的美德靠习惯。童年时我们不得不与抚养人相互作用,因为弱小,我们依赖抚养人,与他们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有关接受和拒绝的界限和体验。

第三,情绪性不同,认知图式一般不会引起人的强烈情绪反应,引起的是好奇心、认知失调,所以图式改变的动力仍然是认知本身的需要。而关系图式则涉及人的生存,被他人接纳与否,有权力与否,直接与人的生存质量甚至与存活有关,所以,关系图式具有情绪性、动机性及其动作表达性,它不是一个单纯的认知结构,而是一个情绪的、动机和认知综合性认知结构。关系图式直接引起焦虑、幸福、抑郁等情绪。人们带着情绪去表征关系。

第四,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一般的认知图式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关系不大,它只是知识的抽象表征,而关系图式直接影响人际交往、人格类型、人的防御性与应对策略,所以它是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关键变量,而且关系图式对于心理治疗中的治疗者与来访者的关系理解也具有重要性,因此也具有临床心理学的重要意义。

三、关系图式的重要功能

人际关系图式代表着典型的“我和你”的人际交往风格。例如,“我不好,而你是一个批评者”,“自我在某些方面表现失败,而他人表现出消极的反应”,重复出现于最初经验中,就会形成图式,并对以后的人际经验进行过滤,指导人们对信息注意的偏好、影响人们的经验知觉、对模糊的信息的解释,并影响对以后的交往记忆和编码进行组织的方式。

关系图式使人加工着不同行为过程的心理刺激,并预见结果。就像实验室中的老鼠形成了条件反射一样。一个压杠杆取食的老鼠会预见到可欲求的结果。他学会了一个行为方式,可能是惟一的。关系图式是比饥饿等本能模式更加复杂,它涉及对于社会接受或社会统治这类有力量的目标实现与否的预期,会直接影响个体的交往的态度、行为和策略。而这种预期也会产生快乐、骄傲、悲伤、焦虑等强烈的情绪反应。

(一)影响对自我的评价(self-evaluation)

罗杰斯认为,低自尊的不安全感来自个体认为社会接纳是有条件的,建立在成功或外表可爱等条件下,这意味着任何失败的信号都启动了被拒绝或被批评,打击了人类的归属需要。Baldwin等人研究了成功与接纳、失败与拒绝的关系,首先让被试阅读成功或失败的词汇,然后让他们判断包含社会后果的词汇或图片,如拒绝、接纳等。结果发现,低自尊的人表现出有条件接纳的模式,当读到失败后,他们对拒绝一词的反应时更快,读到成功后对接纳的反应时则更快。这种有条件的接纳自我,也能解释为什么不安全的低自尊个体自我感觉不稳定,成功提供了暂时的被他人接纳的感觉,而微小的失败又启动了被拒绝和被排斥的感觉(Baldwin,1994)。而通过不同类型关系图式的启动会影响人的不同效价的自我评价。研究者通过启动被试不同的关系图式,即要求一组被试想象一个无条件支持和接纳自己的人,而另一组则想象一个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表现来评价自己的人。然后让被试从事一项十分困难的任务,之后再进行自我评价。结果发现,那些启动了有条件评价图式的人,在经历失败后感觉更差劲,倾向于从单一错误中概括出整个自我都是不好的;而启动了接纳关系图式的人,更加能够接纳自己的不足(Baldwin,Granzberg,Pippus,& Pritchard,2003;Hinkley & Andersen,1996;Reznik & Andersen,2004)。不安全的自我评价来自代表他人的批评和有条件的评价关系图式的启动,当这种结构启动时,人们对自我的评价就会发生变化,反映出有条件的自我价值,由此引发低自尊的认知过程,即自责、以偏盖全。相反,如果是安全接纳的关系图式启动了,那自我评价过程就会更加倾向于自我接纳(Crocker & Wolfe,2001)。

(二)关系图式与注意力

设想你走在大街上或开会时,你注意力不断地集中于拒绝的反馈,你对其他人对于你的讨厌十分警觉,你注意力很难从这些警觉中抽离出来,去注意其他的目标和活动。这就是不安全感的情况。注意力过程包括:注意力转移、集中与不集中。如果某人的注意力都集中于知觉环境中这些拒绝因素,就会引起社交焦虑、社会恐惧障碍和抑郁症。

Baldwin和Meunier(1999)研究不安全关系图式者对于人际拒绝信息的抑制能力。他们用STROOP来启动"拒绝"的词汇或中性词汇,结果发现具有不安全图式的人对于拒绝词汇更加敏感,对于威胁词汇比对中性或接纳的词汇反应时更长。对微笑和皱眉的面孔的反应时研究发现,具有不安全图式的人对皱眉的面孔具有优先反应。也就是说,在加工信息的初期,他们更加容易注意拒绝的信息。让被试读与自我的可能受伤害有关的不完整句子,如“如果我信任某对象,我的对象将要……”,被试的“如果—那么”联结会启动并扩散,具有不安全图式的人会更快地再认伤害词汇。

(三)关系图式影响压力应对

Pierce(1998)等人通过操纵关系图式,检验了人际期待在人们应对压力事件过程中的作用。51名女学生被随机分配到积极、消极启动以及控制组。在阈下呈现表示积极或是消极人际感受的词汇,激活不同的人际期待类型。结果发现,在面对一个实验假设的压力事件情境下(意外怀孕),积极启动组被试更愿意去寻求情感支持,降低了自我诋毁策略的使用概率;消极启动组则显著降低了积极情绪,并倾向于抑制成长取向的应对策略。(Gillath,Sesko,Shaver,& Chun,2010;Mikulincer,Shaver,& Rom,2001;Schoemann,Gillath,& Sesko,2012)。

(四)关系图式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改变

Baccus,Baldwin和Packer(2004)先让被试学习声音与某些关系图式的联结,如一种声音代表接受自己的人,让被试学会将某种计算机的声音与赞同笑脸联结,另外一种声音与反对的皱眉脸相联接,然后用词汇启动范式,发现赞同联结组比反对连结组对拒绝的反应时更慢了,随后与一个被训练成冷漠无情的邀请者进行互动,以引起社会焦虑。在这个交往中,赞同声音不断在背景中重复出现,研究发现,暴露于赞同声音联结组的人比暴露于反对声音组的人表现出了更少的社会焦虑。

四、关系图式的临床与实践意义

大量研究证明关系图式的好坏与质量是理解心理与行为问题的重要变量,可以有效地预测行为问题。Pasalich,Dadds,Hawes和Brennan(2011)发现,关系图式的质量和内容可以预测儿童的外显性行为问题和情绪障碍,关系图式的消极性与更高比率的情绪障碍和外化问题行为相关。Smith,Dishion,Shaw和Wilson(2015)以731对抚养人—儿童做为被试,在儿童2岁时测量关系图式,2岁到4岁每年评估抚养人强制与控制的行为。7.5-8.5岁评估儿童的对立违抗行为。结果发现,消极关系图式与高控制与强制相关,而这一相关又预测了儿童7.5到8.5岁时的对立违抗行为。

Simons,Simons,Lei和Landor(2012)研究发现,非裔美洲青少年遭受的大量的不利环境如严厉的教养、家庭不稳定、歧视、犯罪受害和经济困苦等,促进了怀疑的和不信任的关系图式的形成,这种关系图式导致有问题的恋爱关系及其对婚姻关系的消极预期。

研究还证明,情绪障碍和人格障碍的核心病理是对自己和他人非适应性的关系图式。这类障碍患者被僵硬和功能失调的关系图式所驱使,因此关系图式的矫正也是治疗这类障碍的主要方法(Dimaggio,2015)。所谓病态的关系图式也可称为早期非适应性图式,它是指与个体童年经历消极方面有关的记忆、情感、身体感觉和认知组织形成的重复一生的关系模式。主要包括五个维度:疏离/拒绝,受损的自主/执行功能,受损的自我控制,他人导向和过度警觉/抑制。病态的关系图式还包括个体用来处理自己非适应性图式的三种主要的不健康的应对风格:屈从、回避和过度补偿(Young,Klosko,& Weishaar,2003)。

图式疗法(Schema Therapy)是一种融合了认知、行为、心理动力学和人本主义元素的人格障碍的综合疗法。治疗目标是长期的情感和关系模式,即不利的童年经验和早期气质中形成“早期非适应性图式”(early maladaptive schemas),这种图式构成了关于自我和他人关系的重复的主题。图式疗法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关系图式,用适应性的应对方式替换非适应性的应对方式。图式治疗取得显著的进展。Nordahl和Nyster(2005)运用图式疗法对6名被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人进行系列的治疗。治疗有效地改变了其中的5名患者。治疗结束后,6名病人中的3名不再满足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Chakhssi(2014)运用图式疗法对一名住院的具有反社会人格的精神变态患者进行治疗。该患者具有暴力倾向,非常危险。经过4年治疗和3年随访,该患者精神变态症状从28分降到14分、不良适应的图式测量中,5个维度中的4个有显著改进,具有更好的社交技能和保持关系能力,有更多对自身障碍的洞察和应对压力事件能力;在人际敌意和身体暴力上得分没有显著改进。Seavey和Moore(2012)报告了一例抑郁和人格障碍患者的治疗。治疗前患者完成了杨图式问卷(YSQ),测量18个图式。其中7个图式得分为中到高。经过68周的图式疗法治疗,再次测量患者的18个图式得分均降低了。原来得分较高的7个图式中的4个改变显著。

五、总结与展望

关系图式理论无论对于我们理解人际关系、心理疾病的实质,还是对于提高交往能力或克服人际恐惧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是理解人际关系和心理疾病的重要概念。这一理论得到了社会认知、精神分析治疗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多重共识,因此其科学性和理论性非常扎实和可信。我们认为,关系图式是非常有研究价值的课题,今后应当重点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第一,要深入研究关系图式的理论内涵,目前关系图式的基本理论还存在许多争议,如它是否具有亚成分,是整体的不可分的,还是可以分为多个成分的。关系图式中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具体关系和作用机制有什么不同?对于人际关系有何不同指导意义?关系图式中自我表征和他人表征是条件反应形成的还是认知建构的?

第二,要深入研究关系图式的起源和发展,关系图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及其童年经验的记忆性得到了证明,但是关系图式发展中形成的个体差异人们了解得并不充分,尤其是不清楚儿童对环境作用的反调节机制和过程。如儿童的先天的气质如何影响关系图式内容和类型?人的基本心理需要的倾向性是否影响关系图式的性质?此外,父母各自的角色如何形成了特殊的关系图式特点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比如母亲的情绪特点是否与关系图式的安全感更加有关?而父亲是否对关系中的人性价值观更加有影响?图式中控制维度与亲密维度是如何与父母的教养方式相关的?这些问题还不清楚。

第三,正常人的关系图式与病态的关系图式的关系还需要深入研究。有关普通人的关系图式内容及其规律与异常人关系图式的研究结论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无法达成共同的科学统一。异常关系图式中涉及的执行机制异常、自主性功能异常、受损的心理控制与他人导向等临床观察发现与人际认知的普通心理学研究结论并无实质联系,好像各自在说辞。说明临床与基础研究存在观察和研究视角的差异,应当统合两者,相互借鉴各自的研究结论。

第四,关系图式的测评研究应当加强,目前有关测评研究非常不成熟,现有量表或者理论基础不够,或者缺少效度,过于简单,难以取得共识。应当结合理论基础的研究结论来设计关系图式的量表,而不是过于简单和从经验出发来开发量表。

关系图式概念有可能构成积极社会心理学的基石,我们相信在这个领域进行深入探索一定会对健康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和病理心理学有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车文博.(1998).西方心理学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Andersen,S,M.(2002).The relational self:Am interpersonal social cognitive theory.PsychologicalReview.109,619-645

Baccus,J.R.,Baldwin,M.W.,& Packer,D.J.(2004).Increasing implicit self-esteem through classical conditioning.PsychologicalScience,15(7),498-502.

Baldwin,M.W.(1994).Primed relational schemas as a source of self-evaluative reactions.JournalofSocialandClinicalPsychology.13(4),380-403.

Baldwin,M.W.,& Meunier,J.(1999).The cued activation of attachment relational schemas.SocialCognition,17(2),209-227.

Baldwin,M.W.,Granzberg,A.,Pippus,L.,& Pritchard,E.T.(2003).Cued activation of relational schemas:Self-evaluation and gender effects.CanadianJournalofBehaviouralScience/Revuecanadiennedessciencesducomportement,35(2),153.

Baldwin,M.W.(2005).InterpersonalCognition.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

Baldwin,M.W.(1992).Relational schema and the processing of social information.PsychologicalBulletin,112,461-484

Bartlett,F.(1932).Remembering.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wlby,J.(1969).Attachment.AttachmentandLossVol.I.London:Hogarth.

Chakhssi,F.,Kersten,T.,de Ruiter,C.,& Bernstein,D.P.(2014).Treating the untreatable:A single case study of a psychopathic inpatient treated with Schema Therapy.Psychotherapy,51(3),447.

Cooley,C.G.(1902).HumanNatureandSocialOrder.New York:Schockern Books.

Crocker,J.,& Wolfe,C.T.(2001).Contingencies of self-worth.PsychologicalReview,108(3),593.

Dimaggio,G.(2015).Awareness of maladaptive interpersonal schemas as a core element of change in psychotherapy for personality disorders.JournalofPsychotherapyIntegration,25(1),39.

Gillath,O.,Sesko,A.K.,Shaver,P.R.,& Chun,D.S.(2010).Attachment,authenticity,and honesty:dispositional and experimentally induced security can reduce self-and other-deception.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98(5),841.

Hinkley,K.,& Andersen,S.M.(1996).The working self-concept in transference:Significant-other activation and self change.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71(6),1279.

Leventhal,H.(1984).A perceptual-motor theory of emotion,In L Berkowitz(Ed):Advance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pp.117-182).New York:Academic press.

Mikulincer,M.,Shaver,P.R.,& Rom,E.(2011).The effects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security priming on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CognitionandEmotion,25(3),519-531.

Moskwitz,G.B.(2005).SocialCognition.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

Nordahl,H.M.,& Nyster,T.E.(2005).Schema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a single case series.JournalofBehaviorTherapyandExperimentalPsychiatry,36(3),254-264.

Pasalich,D.S.,Dadds,M.R.,Hawes,D.J.,& Brennan,J.(2011).Assessing relational schemas in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externalizing behavior disorders: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Family Affective Attitude Rating Scale.PsychiatryResearch,185(3),438-443.

Pierce,T.,& Lydon,J.(1998).Priming relational schemas:effects of contextually activated and chronically accessible interpersonal expectations on responses to a stressful event.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75(6),1441.

Reznik,I.,& Andersen,S.M.(2004).Becoming the dreaded self:Diminished self-worth with positive significant others in transference.Unpublished manuscript,New York University.

Safran,J.D.(1990).Towards a refinement of cognitive therapy in light of interpret therapy:I,theory.ClinicalPsychologyReview,10(1),87-105

Scavalone,P Fox,M.,& Safran,J.D..(2005).Interpersonal schema:clinical theory research,and implication.In M.W.Baldwin(Ed),InterpersonalCognition.(pp.359-387).New York:Guilford Press.

Schoemann,A.M.,Gillath,O.,& Sesko,A.K.(2012).Regrets,I’ve had a few:Effects of dispositional and manipulated attachment on regret.JournalofSocialandPersonalRelationships,0265407512443612.

Seavey,A.,& Moore,T.M.(2012).Schema-Focused Therapy fo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nd personality disorder a case study.ClinicalCaseStudies,11(6),457-473.

Simons,R.L.,Simons,L.G.,Lei,M.K.,& Landor,A.M.(2012).Relational schemas,hostile romantic relationships,and beliefs about marriage among young African American adults.JournalofSocialandPersonalRelationships,29(1),77-101.

Smith,J.D.,Dishion,T.J.,Shaw,D.S.,& Wilson,M.N.(2015).Dynamics During Early Childhood.JournalofAbnormalChildPsychology,43(4),693-703.

Winnicott,D.W.(1975).ThroughPeadiatricstoPsycho-analysis.London:International Psycho-analytic Library.

Young,J.E.,Klosko,J.S.,& Weishaar,M.E.(2003).SchemaTherapy:APractitioner’sGuide.New York:Guilford Press.

(责任编辑侯珂责任校对侯珂胡敏中)

[收稿日期]2015-12-2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抑郁大学生人际认知特点及其干预”(13YJA190009),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积极心理学研究基金“积极关系图式的测评、认知加工及其调节”(京民基证字第0020344)。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09(2016)04-0012-08

Relational Schema:The Development of Theory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LIU Xiang-ping1,2,GUO Wen-jing1,2,DENG Yan-he1,2

(1.School of Psychology,BNUa;2.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Applied Experimental Psychology,School of Psychology,BNU,Beijing 100875,China)

Abstract:Relational schemas are cognitive structures representing patterns in which individuals interact with others.Researches in Social Cognitive Psychology,Psychoanalysis,an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all indicate that learning about relational schema can be very instructive for relationship quality,mental health,and clinical psychology.First,we define relational schema as an interpersonal comprehensiv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which is internalized from long-term interactions with significant others and involves emotional,behavioral,and cognitive information.A relational schema contains declarative and procedural knowledge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 of self,of others,and interpersonal scripts.Second,we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relational schema on self-assessment,pressure and attention bias.To activate secure relational schemas may lead to unconditional acceptance of self and reduce pressure,and to activate insecure relational schemas leads to prior attention to risk.Third,we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ational schema and mental health and psychotherapy.Mal-adaptive relational schemas cause externalizing behavior disorders in teenagers and reduce the quality of marriage,and to change mal-adaptive relational schemas can be used to treat some mental illnesses involving personality disorder.Finally,we illustrate limits in existing researches about psychometrics,abnormality and normality,and defin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lational schema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directions.

Keywords:relational schema;cognitive schema;clinic and treatment;structure and fu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