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计量装置误差分析及现场校验探究
2016-12-17崔熙
崔熙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不断提高,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电能测量精准与否,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但是当前,电能计量装置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不精确、不规范的方式,使电能计量出现许多偏差,导致电力企业、使用个人受到损失,同时也损害了国家利益。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各种类型的计量误差,才能有效保证企业形象,维护社会稳定。文章主要通过对现行电能计量装置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减少或避免误差的有效措施和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校验方法,以此,提高电能计量能力与水平。
关键词:电能计量;误差;校验
1 导致误差的成因分析
1.1 电能表导致的误差
电能计量方法较多,不同的方法均存在一定的问题,电能表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装置,主要是终端结算使用,能够通过电能表反映出用电量多少,由这类原因导致的误差较普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
1.1.1 配置方式因素造成的误差
由于生产的电能表企业较多,各种型号的电能表交互投入使用,不同型号各类的电能表出现了不协调现象,导致了电能表配型、电压等级、基本电流、最大额定电流及准确度等级出现选择错误,这种情况容易造成与实测不符的现象,电能表配置不合理所导致的计量误差较为普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同时间投入使用的电能表,往往违反相关规程,电能计量装置不匹配导致的误差越来越多,不能准确地测量电能流量。
1.1.2 用户负荷因素对电能表的影响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区域用电量突然增大,不同的用电高峰期对电能的需求也不同,当电能流量增加时,就会导致满负荷用最,使区域电流出现较大波动,一些负荷电流长期处在CT额定一次电流的30%以下,这种情况,往往导致电能表出现计量误差现象。
1.1.3 接线方式因素导致的误差
电力设备极其复杂,对技术要求非常高,各种设备之间需要导线连接,如果连接错误,则会导致终端设备不精准,影响最后的计量结果。一般情况下,按照标准程序要求,中性点绝缘系统应使用三相三线制电能表,并采用四线来连线电能表与其中2个CT二次绕组;非中性点绝缘系统使用三相四线制电能表,并采用六线来连线电能表与其中3个CT的二次绕组。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接线没有按规程操作,极容易出现错误接线方式,这就影响到了计量结果,导致计量上出现较大的误差。
1.1.4 实际应用因素造成的误差
当前,普遍使用的是电子式电能表,这类电能表技术性较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求具有正、反向有功和无功脉冲输出、失压记录、追补电量等功能。电能表具备较强的过载能力、小功耗、高精度、高稳定性。如果供电线路电压与电能表额定电压不符,就会出现过载电流不相适应的情况,直接导致附加误差的出现,影响了计量准确性。
1.2 CT造成的误差
1.2.1 CT倍率选择不当造成的误差
CT在小电流状态下磁通密度运行低,这样就会增加误差几率,在使用CT倍率时,如果超过倍数额定,就会出现错误数值。
1.2.2 CT二次容量选择不当也极容易造成计量上出现误差
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会导致误差率的提高,在操作过程中,往往不重视电能表电流线圈阻抗、外接导线电阻、接触电阻等,接入CT二次负载误差严重影响了计量精准度。
CT二次负荷需要有效控制在25%~100%之间,一次电流额定值60%左右,这样CT运行才能保持良好,避免出现CT误差。
1.3 PT造成的误差
1.3.1 PT二次导线压降造成误差
如果PT负载电流经过二次导线串接点,受到接触电阻影响,就会出现电压下降的问题,这种情况的直接后果就是负载电压与PT二次线圈电压不符,误差由此产生。导致PT二次回路误差主要受到导线、线径、负载的影响,同时,不当的接线方式也会影响计量准确性。
1.3.2 连接导线截面选择不当误差
要全面进行科学规范操作,电流二次回路导线截面会出现误差,一般解决方式是要提高截面,并保持≥4mm2。
2 电能计量装置一般检测措施
2.1 现场校验方法
2.1.1 电能表检测周期
对电能表的检测需要满足周期规定,可以定期进行检测,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每年进行1次现场运行检测,确保电能表内部时钟走时精确,满足计量需要,符合运行标准。检测前,需要确认电能表电池是否有电,如发现问题和异常,要及时进行记录并做好处理,确保电能表运行正常。
2.1.2 电能表现场校验方式
针对电能表出现的问题,需要全面对电能表做好校对,确保电能计量准确性,对电能表的检验内容较多,主要可以通过对检测内容范围的把握,做好现场校对。一是采用标准电能表法进行校对,可以利用仪器进行检测,使用光电采样控制或被试表发出的电信号作为基础评定标准,全面对电能表进行现场检验,对电能表电压、电流、相位进行有效的判别,掌握好数据,通过分析与评估,完成对电能表的现场检验。
2.1.3 现场校验可在实际负荷下进行测量
电能表可以进行满负检测,负荷电流比被检电能表10%额定电流低,则不能开展误差测定,这时检测的结果不够稳定,无法体现电能表实际计量效果。检查电能表日常工作记录是否完整,对不完整的记录要补充。可以利用相位表或带接线检查功能互感器二次回路。
2.2 CT的现场测试
全面检查CT变比,按照标准运行要求进行对比,保证其运行满足规定要求,发生变比过大,就会出现CT在20%额定电流以下,这时极容易出现计量误差。可以通过科学的方式,对基本误差进行全方位测试。主要方法一是在实际二次负荷条件下进行误差测试;二是二次实际负荷进行有效测试。
2.3 PT二次压降测试
要合理设计好测试时间,按照操作规程要求,每两年至少要校验一次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PT二次回路电压降的运行情况,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使用压降测试仪对其直接做测试。需要严格操作程序,保证测试时不出现二次侧短路的现象,保证人员安全。可以利用压降测试仪对PT侧相序进行性检查,保证其参数正确,PT侧接线需要与PT二次引出线进行连接,最后接好电能表侧接线,保证测量合理。
3 校验结果处理
电能表的校验主要还是依靠人工进行,需要操作人员进入现场进行操作,还存在一些不安定因素,操作不当就会导致人员伤亡。只有不断规范操作程序,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计量检测,才能确保计量检测结果准确无误。在进行检测时,要退赔效的做好现场记录,通过校验结果详细填写,确保数据精准,对电能表进行结果对照,发现误差超过规定等级,必须及时予以更换,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保存好原始数据,利用好检测结果。
4 结束语
电能计量误差校验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电力工作者全面负起责任,通过精心分析、规范使用、合理配置,确保电能计量装置符合标准需要,维护用电秩序,保证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阮志军.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校验研究及误差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2(01):9-11.
[2]钟华,肖海红.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校验研究及误差分析[J].科技传播,2010(10):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