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雾霾天气下我国环境监测的社会化及能力建设

2016-12-17刘统周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21期
关键词:雾霾天气社会化环境监测

刘统周

摘 要: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建设进程中,由于对环境缺乏有效的保护,而导致空气质量逐年地下降,近年来,频频出现的雾霾天气波及到我国多个省份,这不仅给人们正常生活带来不良的影响,而且也在提醒我国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与保护。因此,该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雾霾天气现状,然后提出环境监测的能力建设和社会化的策略,期待能够对环境监测以及治理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雾霾天气 环境监测 社会化 能力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c)-0063-02

在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不断加重的情况下,在我国多数地区已经频繁地出现严重雾霾天气,这对人们生产、生活以及身体健康等都带来不良影响。因为雾霾天气的频发,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环境以及空气质量的关注,同时,这对环境监测的体系提出加强社会化以及能力建设的任务,促进环境监测在空气质量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环境监测要进行社会化和能力建设,这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需要多部门、多角度以及全面性地加强建设工作,使环境监测能够在社会化与能力建设中取得良好效果。

1 雾霾天气情况的分析

雾与霾本来属于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由于雾、霾在特征上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因此把雾与霾概括性地统称为雾霾。自2003年起,在我国的中东部大部分省份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在这样的天气状况下,空气中灰尘以及可吸入颗粒等的含量也大大增加,对人类呼吸与心血管等系统带来了严重伤害,由此需要对空气质量实施有效监测。到了2010年,我国大多数城市基本实现对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的在线监测。我国所使用的评价标准是AQI,即就是空气质量指数,它把城市空气质量划分为6个等级,以AQI指数的变化说明空气质量的问题,如果其指数越大,那么空气质量就越差[1]。而在实际应用中,AQI在准确性方面并不理想,当AQI指标里显示的空气质量是良好时,天空中依然处于灰蒙蒙的状态,而雾霾天气也依然在逐渐增多。在国际上,对空气质量的监测采用的通用标准为PM2.5,这与我国多年使用AQI的PM10不同,同时我国环境监测的站点数量有限,因此,这就导致了我国空气质量在监测中出现一定偏差的现象。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措施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空气中可吸入的颗粒物也越来越多,这是导致雾霾天气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在国务院所颁布与实施新的空气质量标准之后,已经取得良好效果,在我国的各大城市中已积极地投入PM2.5监测的设施建设,但许多小城市以及较落后地区,对PM2.5监测还存在很大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的社会化和能力建设。

2 推进环境监测的能力建设和社会化策略

2.1 积极推行我国环境监测走向市场化的发展方向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环境监测质量,市场化的发展方向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因此,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逐渐建立一个高效、流畅的市场体系。目前,在多数发达国家中,环境监测已经交由市场加以运作,由专业化的服务公司承担环境监测的工作,然后政府向技术、服务以及监测水平最优秀的公司购买环境监测的服务[2],这就是使得各个公司之间形成市场竞争,从而促进各个公司投入人力、财力以及物力加强研究与开发环境监测的技术,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中取胜。我国也可以借鉴这一良好的经验,积极地推进我国环境监测走向市场化的发展方向,而政府则需要完善市场规范以及竞争中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环境监测市场在规范化中得到有效的发展。在这方面位于前列的是山东省的环境保护,他们从2011年就开始把环境监测的业务通过承包的方式交给有能力的企业,这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市场化环境监测的开始,同时取得了良好效果。

2.2 加强地区间交流与合作

雾霾天气属于跨地区、无边界空气污染的现象,因此,这就需要环境监测与保护的相关部门加强多个地区间的沟通和合作,才能使这一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得到有效的解决。目前我国在跨地区间的雾霾天气治理方面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原因是环保部门出现管理与监管工作的重叠现象,一方面大大地降低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造成资源浪费,这对环境监测的社会化和能力建设带来不良影响。为此,在积极推进各地区间合作与交流中,进一步提高空气质量监测的力度,从而使得这项工作的人力与物力得到充分利用,例如在收集环境监测的数据、监测结果以及整理分析中,可以做到有效地节约人力,提高工作的效率。除此之外,还需要及时地发布环境监测的数据与监测结果,便于不同地区的工作人员能够对环境数据实时地共享[3],通过相互协作,发挥团结的力量,推进我国的环境监测在社会化和能力建设中取得极大成就。

2.3 保证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透明性

在环境监测中,需要将空气监测中所获得的具体数据以及分析结果,及时地、公开地发布,这一方面利于政府部门对环境监测的工作做出总结,有效地调整工作安排;另一方面可以引起人们对空气质量的重视,从而促进人们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进而采取措施应对灾害性的天气,如将PM2.5监测结果及时地向公众公开,使公众对雾霾天气的到来做出预防措施,防止雾霾对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此外,在提高环境监测的透明度中,离不开建立、健全环境监测方面的法律、法规,这为提高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透明度而提供法律保障,通过环境监测的结果公开化,给人们做出有效的预防与应对提供时间,保证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2.4 完善环境监测的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在环境监测的体系建设方面仍需要不断地完善。在监测内容方面,主要是人们高度关注的空气、噪音以及水质等元素,而对生物、土壤的关注度较低,它们也是环境元素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在此现状下,需要环境保护部门从环境质量总体上加以把握:首先,是对环境监测内容的增设,促进环境监测的体系能够不断完善[4];其次,应对我国环境监测的体系中针对性有待提高的问题,把关键测评元素的遗漏现象补充完整,为我国环境监测的体系做出全面、科学的分析与判断;最后,需要积极购买与完善监测的硬件与软件设备,从而提高环境监测的技术,保证环境监测中数据的可靠性,从而为环境监测提供充分、准确的数据支持。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空气质量日益下降的情况下,雾霾天气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不良影响,在持续雾霾天气中甚至还会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同时这样也暴露了环境监测中所存在的问题。文章在分析与研究中提出了一些策略,推进我国的环境监测的社会化和能力建设,从而使得环境监测在市场化中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在加强地区的沟通和合作中,进一步地优化我国环境监测的体系,从而为我国环境治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卢文刚,张雨荷.中美雾霾应急治理比较研究——基于灾害系统结构体系理论的视角[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0(15):18-28.

[2] 陈斌,陈传忠,赵岑,等.关于环境监测社会化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环境监测,2015,2(15):1-5.

[3] 张永强,王冠群.“绿色话语”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自然观的重构——基于“雾霾”事件的反思[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5):12-17.

[4] 潘本锋,汪巍,李亮,等.我国大中型城市秋冬季节雾霾天气污染特征与成因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2(15):33-36.

猜你喜欢

雾霾天气社会化环境监测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寒地雾霾天气对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环境的影响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