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中的年龄称谓漫谈
2016-12-17李洪杰
李洪杰
在《论语·为政》中,先师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孔老夫子是一个善于总结的人,他把自己的人生学习经历给我们摆了出来,后人发现,先生总结得恰到好处,人生岂不是这样?15志学,30而立,40不惑,50知命,60耳顺,70不逾矩(或“从心”),《论语》以其“四书”之首,言者是弟子三千,七十二贤的教育先辈,这对年龄的称谓,千百年来给国人烙上了深深印迹,流传至今。
其实在古代,对年龄的称谓,还不止这些,我们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耄耋”等等,类似这样的词语还很多,由于来源不一、文化限制、使用较少等原因而未被流传下来。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古汉语中的年龄称谓:
一、诗文名篇中的年龄。
唐朝杜牧《赠别》诗有句云:“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写一位十三四岁的女子的卓约丰姿。后因以谓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淮南子·原道训》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的是,春秋卫国有个蘧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了50岁时,就知道了以前49年中的错误。后世因用“知非之年”来代称50岁。
古人以10天干配12地支,60为一循环,有六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此一循环,总称“周甲”,又称“花甲”。古以此纪年,60年周而复始。故以“花甲”特指60岁,又称“花甲子”。《唐诗纪年》:“手捋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宋朝范成大亦有诗句:“行年六十旧历日,汗脚尺三新杖藜。祝我剩周花甲子,谢人深劝玉东西。”
杜甫《曲江》诗云:“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意思是说,人活到70岁,自古以来很少有。后人因此把“古稀”作为70岁的代称。白居易诗《对酒闲吟赠同老者》:“人生七十稀,我年幸过之。”
二、数字中的年龄。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韩愈《师说》)。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列子·汤问》)
“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太后曰:‘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战国策·赵策四》)。
可见,在数字前或后加一表示年龄的量词(如“岁”、“年” 、“龄”等)来特指年龄,它可以称特指任何一个年龄。
三、古人装束服饰中的年龄。
人的装束服饰不仅可以显现身份,也可以标志年龄,古人的“冠”、“笄”就是如此。
冠。即加冠,意即男子不再梳童髫,而在头上结发,然后用笄插住捆起来,上面再戴一顶帽子。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故20岁称“冠年”。加冠以后还要给冠者命字。加冠的男子已具有成人资格。因加冠时不到壮年(三四十岁),所以又称“弱冠”。
笄:指女子改变旧时发式,把头发绾成一个髻,用一块黑布包住,然后用簪子插住。古时女子15岁行笄礼,故女子15—16岁称“笄年”,表示女子已经成年。
四、长幼外部特征中的年龄。
1.以人发育的生理特征、知觉表情来说年龄。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之中的幼儿。《孟子·尽心上》:“一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也。”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
2.以人鬓发的颜色、式样的不同说年龄。
垂髫:指儿童。垂髫:髫[tiáo],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也有说“垂发”的,意思相同,如《后汉书·吕强传》就有“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句;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此外还可称为“髫龄”、“髫年”、“髫发”等。
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借指幼年。在这里,“总”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束发:指15岁左右的男孩。古代男孩到15岁就把头发束成髻,盘在头顶,表示成童。如归有光《项脊轩志》:“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二毛:指头发斑白的老人,即由壮年进入老年的人,因其黑白间杂,故称“二毛”。如《左转·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皓首:又称“白首”,指老年人。如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黄发:指长寿老人,如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从牙齿中说年龄
牙齿是识别年龄的标志之一,本身这个年龄的“龄”就与“牙齿”有关。
龆:男孩换牙。龀:女孩换牙。我们知道小孩子都是在七八岁时换牙。在《列子·汤问》“愚公移山”,“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这“遗男”年龄多少?我们不难知道了吧。
五、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中的年龄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的一本文史典籍就是《礼记》,此书讲人的体质状况与各个年龄阶段应履行的义务和享受的特殊待遇相结合,对人生中的各个阶段做了较为科学的划分和精当的概括。
由于内容偏多,我们这这里仅举有代表性的一例:《礼记·王制》中规定:“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问焉,则就其室。”杖,本义是拐杖、手杖,在这里用作动词,作“拄杖”讲,意思是说:50岁可以在家里拄杖,60岁可以在乡里拄杖,70岁可以在国都拄杖,80岁如年老不告退,继续在朝,则可以在朝廷里拄杖。后来就用“杖家之年”、“杖乡之年”、“杖国之年”、“杖朝之年”分别作为50岁、60岁、70岁、80岁的代称了。
六、拆字中的年龄
这里面恐怕是最有意思的了,比如:破瓜。“瓜”可以分成“二八”字,故一些诗文中习称女子16岁为“破瓜之年”。喜寿,是指77岁,因为草体“喜”字状如直笔连写的“七”“十”“七”三个字而得名。米寿,是指88岁,因为“米”可以拆成“八”“十”“八”三字,故称。白寿,代指99岁,“白”字为“百”字减一横而成,作为数字的百减一得九十九,故称。茶寿,代称108岁,“茶”字上面“艹”是二十,下面也可以拆为八十八,二十岁加上八十八岁等于108岁。
众所周知,西方人,尤其是西方女性,她们对自己的年龄喜欢保密,读了此文,也不难看出,我们东方人的老祖宗,对自己、对他人的年龄在心照不宣的情景下,似乎也蒙上了一层内敛含蓄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