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之乡安庆
2016-12-17杨义敏
杨义敏
安庆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城,早在两千多年前,这里是古皖国所在地,安徽省简称“皖”即由此而来。从1760年安徽建省到1952年,安庆是安徽省省会,安徽省的名称是“安庆”和“徽州”首字的合称,故有人说,安庆是安徽的源头。
安庆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据史料记载,安庆地区自明清以来,共出进士一百余人、状元八人,两院院士二十六人。历史文化名人很多,如古散文家方苞、刘大魁、姚鼐;如书法篆刻家邓石如;如京剧艺术家程长庚;如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如章回小说家张恨水;如佛教界著名人士赵朴初等等。1949年后,安庆不再是安徽省会,许多方面一蹶不振,但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桐城派文化和戏剧文化交相辉映,弥漫着浓浓的文化烟火。安庆是戏曲之乡,是戏剧界公认的京剧的发源地,这里有一座戏剧博物馆,据说也是全国独一无二的。
博物馆坐落在湖心中路,从我住的宾馆打的几分钟就到了。然而不凑巧,我去时内部整修,不对外开放。我说远道而来,能否破例进去看看;守门的说不行,硬是往外推。他嗓门儿很大,招来了一位年轻女子一起往外推我。她嗓门儿更大,惊动了一位年长的男子,他问清缘由,说,你这么大年纪,从青岛来此不容易,就进来看看吧。这真让我感激涕零,原来此人是该馆的主任,正所谓“大官好见,小鬼难求”。
参观时才知道此馆名叫“黄梅戏博物馆”,但展厅第一部分重点介绍的却是徽班领袖程长庚和徽班进京。
程长庚祖上是安徽怀宁石牌人氏,他出生在潜山县黄泥镇程家井;过去京剧界有这么一句话,叫“无石不成班”。“石”就是安庆怀宁县的石牌。他十几岁时便入家班“四箴堂”学戏;初次登台,一鸣惊人。进京后,长期为“三庆班”老生台柱和班主,名列同光十三绝之首,被誉为“京剧鼻祖”。
徽班,是以安徽籍(特别是安庆)艺人为主的戏曲班社。开始多活动于皖、赣、江、浙诸省,尤其在扬州地区,更以“安庆色艺最优”。明清以来,安庆民间戏曲繁荣,地方戏大为盛行,昆曲、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等都集中到这里。艺人们集多种戏曲之长,创造性地融合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二黄调”,并以此为基础,衍变成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的徽剧,享誉江南,从石牌唱红苏、杭、扬州。随着徽商的船队,这些被称作“徽班”的艺人又被带到大江南北。著名的“徽班进京”被视为京剧诞生的前奏,在京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清初扬州,这里交通方便,经济繁荣,人口众多,盐商云集。乾隆南巡时,扬州的盐商征集了许多戏班,专供皇上享乐。当皇帝回京时,还带走了不少著名的昆曲艺人。去年我去扬州旅游,参观了不少盐商的大宅子,得知扬州富商素有蓄养戏班的风气。所以,四大著名的徽班班社兴起于安庆一带,却活跃在戏剧中心扬州;正是扬州的盐商组织徽班进京,才把二黄戏带到北京,拉开了两百年中国京剧史的序幕。
1790年秋,为庆祝乾隆八十大寿,扬州盐商江鹤亭(安徽人)组织安庆艺人高朗亭领衔“三庆班”进京祝寿。高擅长二黄腔,时人誉为二黄之耆宿。他专饰旦角,演技高超,一炮打响,荣获“京都第一”的声誉,很快出现了各大戏院争演徽戏的局面。之后,又有春台、四喜、和春等徽班相继入京,并逐渐称雄京华剧坛,使得雅部传奇和昆曲急剧衰落,花部(也称乱弹)地方戏曲蓬勃兴起。至嘉庆初,徽班在北京戏曲舞台上已取得主导地位,据《梦华琐簿》记载:“戏庄演剧必‘徽班。”就这样,由高朗亭、程长庚等几代艺人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苦心经营,发展创新,徽剧最终超过其他剧种脱颖而出。
橱窗有一幅照片,注名“金鸡碑”,说此碑是旧时社戏所祀之神,也是怀宁徽班早期供奉之神,立于清雍正八年(1730),现在戏剧界的“金鸡奖”即本于此。此碑现存于怀宁洪铺镇,我很想实地见识一下。第二天,我包车去怀宁,向人打听“金鸡碑”的事,结果无人知晓,加上司机不愿意多跑路浪费汽油,因而只好作罢。
展厅橱窗内展出的实物不多。除几样行头、面具、道具,几张上海百代公司的老唱片外,还有《程氏族谱》、《程氏文谱》及程演生的《皖优谱》等;比较显眼的是清著名画家沈蓉圃的那副《同光名伶十三绝》,此画描绘了同治、光绪年间昆、京班里最著名的十三位演员,他们是:程长庚、卢胜奎、张胜奎、杨月楼、谭鑫培、徐小香、梅巧玲、朱莲芬、时小福、余紫云、郝兰田、杨鸣玉、刘赶三。这些演员各怀绝技,除朱莲芬、杨鸣玉两人专演昆曲外,其余都演京剧。实际上,当时还有许多与“十三绝”齐名的演员,如汪桂芬、孙菊仙,他俩与谭鑫培齐名,谭、汪、孙三大流派并称。稍后有刘鸿声、贾洪林、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周信芳、马连良等。记得上世纪四十年代初,青岛不少人家有“洋戏”匣子(手摇留声机),一放百代公司的京剧唱片,全院里都能听见。老戏迷们常将京剧名角挂在嘴上,有时还聚在一起摇头晃脑地来上两口“二黄”。久而久之,京剧界不少名人我也耳熟能详了。
安庆之行重温了京剧发展史。回家后,我翻阅了《中国戏曲史》等诸多专著,进一步理清京剧演变史的脉络。简单地说,京剧是在徽剧的基础上,集中会合不少戏曲的长处发展而成,主要有两大元素:西皮、二黄而已。徽剧的二黄调和汉剧的西皮调,二者结合成为皮黄(京调),期间大致经历了两次交流融合:徽秦合流与徽汉合流。徽班自乾隆年间进京后,以唱二黄调为主,兼唱昆腔、吹腔等等,很快徽班压倒秦腔取得了主导地位;秦腔班的演员纷纷加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合作的局面,此可以看作京剧形成的萌芽。嘉庆、道光年间,湖北汉调艺人进京演出。汉调又称楚调,即西皮调,它和徽剧风格不同,但属于同一源流,很快自然结合起来,形成以皮黄为主体的多种声腔组合的音乐体系。同时,为适应京城群众的审美需要,在念白上加以“京化”,最终完成了徽剧向京剧的嬗变。
经过两次融合发展,京师梨园出现了新的气象:领班主要演员的行当由旦角变为生角,演出的剧目改以老生为主,且都是唱功戏和唱做并重的戏。在这次变革中,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起了重要作用,被人们赞为“老生三杰”。程长庚嗓音浑厚,高亢清亮,演唱起来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艺术上重视人物塑造,长于表现典雅庄严的风度。他所演的《文昭关》之伍员、《取成都》之刘璋、《群英会》之鲁肃以及《战长沙》之关羽等是非常有名的。
徽班剧目题材广泛,行当齐全,技艺精湛,做工细腻,表演与声腔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就是说,三庆班以演连台本戏见长;四喜班以演昆曲剧目最多;和春班专擅长演武戏,独具武戏特长;而春台班青年演员多,具有青春活力。“四徽班各擅胜场”,各有各自的看家本领。
清朝的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文人荟萃,经济发达,拥有士、农、工、商等庞大的观众群体,为京剧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较为充裕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持。加上当时统治者对京剧的喜爱与支持,在客观上促进了戏曲的发展。特别是慈禧是个老戏迷,她懂戏、入戏,在这方面舍得花钱,可以说京剧是在她的热情支持下才得以飞快发展。有人甚至说,慈禧是京剧的“缔造者”。张鸣教授则说:“京剧如果没有慈禧,肯定难成第一国粹。”
总之,1790年徽班进京的最初十几年,是徽剧的成名阶段;经过约六十年的发展,最终在“徽剧”的基础上,形成了以西皮、二黄为主,“合五方之音为一致”的新剧种,这便是京剧(也称为平剧)。
“京剧”名称的流传还有个过程。光绪年间,旅居北京的安徽皮黄班到上海演出,以悦耳动听的京腔取胜老派安徽皮黄班,让人耳目一新,人称“京戏(剧)”以区分老徽班。之后,“京戏(剧)”的名字遂由上海传回北京,并逐渐叫响了。所以有人说,京剧经历了“安徽人演”、“北京人看”、“上海人命名”的这样一个演变过程。这是有道理的。
穿越时空,走近古老的安庆,寻觅四大徽班远去的踪迹。一双双脚印见证了京剧二百多年所走过的旅途,一代代名伶铸造了中国京剧史的座座丰碑。至今,“徽班映丽,始自石牌”的梨园佳话仍在传诵;那悠悠古韵,清丽的唱腔,依然在安庆上空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