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区域活动中幼儿创造性培养的实践研究
2016-12-17林韶妹
林韶妹
[摘要]幼儿的生活世界是开放的、多元的,这意味着幼儿园区域活动应该回归生活,走向开放。开放式户外区域活动是幼儿在户外环境中自由选择区域,自主开展活动,与环境、材料、同伴充分互动,体现开放性、交互性和创造性的一项活动。教师应充分利用开放式户外活动这一深受幼儿喜欢的平台,通过创设开放的户外活动环境、实施开放适宜的指导策略、进行开放的积极评价等支持策略,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推进幼儿创造力的提升,保持幼儿创造性的内驱力,从而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关键词]开放;创造性;活动环境;指导策略
一、开放的户外活动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幼儿好奇心强,好问、乐于探究、拥有得天独厚的体验能力,创造性思维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把握幼儿期这一关键阶段,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充分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1.创设开放的物质环境
开放的物质环境可以让幼儿自主选择,超市化的活动材料可以让幼儿自由选择和取放。第一,多样化的主题内容。我们改变只将与运动相关的区域设置在户外的做法,将原来只在室内开展的区域活动尽量外移,并且根据园情合理设置和划分户外区域空间的格局。例如,在充分保证户外体能锻炼活动区的基础上,我们将角色扮演区设置在户外的小山坡和石子小路上,将美食一条街设置在户外的S型连廊中,将大型建构区设置在靠近户外器械收纳屋的旁边,将管子DIY设置在沙水区旁等等。户外活动内容的拓展带给幼儿更多的选择和更多的联想,进而也增进活动主题之间的联系,迸发更多的创造性思维。第二,超市化的材料投放。我们改变按照功能来划分各区域的做法,而是依照材料种类的不同将户外活动区设置为服饰区、沙水区、轮子区、管子DIY、长枪短炮野战区、综合游乐区、建构材料区、亲亲瓜果区、椅子创想区等等。一方面,我们在每个区提供一种主材料,除此之外还不断调整和补充各种安全适用的废旧材料和自然物材料,实现每个区低结构化的“材料超市”;另一方面,整个户外若干个“材料超市”又形成一个全园性的“大材料超市”。这样,超市化打破区域边界,丰富通用的材料投放,顺应了幼儿喜欢探究尝试的天性,满足了幼儿根据自己游戏进程自由选择和取放材料的需要,同时也更大程度地激发了幼儿创造性的想法,进而实现自己与众不同的创意玩法。
2.营造开放的心理环境
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空气清新、视野开阔的户外活动中,开放的心理环境能使幼儿心情愉悦、精神饱满,有利于激发创造的灵感,营造开放的心理环境就是要注重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注重建构充满自主、关爱、平等的人文环境。第一,教师应该经常以好朋友的身份蹲下来和幼儿交流,用微笑的目光鼓励幼儿;尽量消除和减少心理压力和消极的环境气氛;相信幼儿、了解幼儿,发现每一名幼儿的闪光点;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建立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让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共同进步,体验快乐。第二,要不间断地观察与评估幼儿的活动情况,由衷地欣赏幼儿的自主活动过程,辩证地对待幼儿对教师指导的接纳度,不强求幼儿接受指导;支持幼儿做他想做的事,和他们一起解决他们最想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心情愉悦、积极主动地参加户外活动,并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按照自己的节奏放飞想象、大胆探究,激发创造性思维。
二、开放的指导策略,推进幼儿的创造力提升
专家指出,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创造力萌芽的关键期,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对幼儿施以有效的指导策略,推进其创造力的提升。
1.开放的观察解读
《指南》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当善于观察儿童、解读儿童,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水平,促进其发展。因此,在这种打破班界且混龄的户外区域活动中,面对每天来自不同班级、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教师应该努力做到将儿童发展目标内化于心,并自觉转变自己的教育行为,用心细致观察,应不局限于用记录本进行观察记录,应更多地采用智能手机、相机等电子设备拍摄或录制幼儿的游戏过程,以开放的心态宽容地接纳、客观地解读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遇到的不同困难和挑战。例如,有些幼儿的困难产生于对操作材料中所蕴含的知识经验的不理解,有些幼儿的困难是由于缺乏踏实、耐心的学习品质而表现出慌张急躁的状态等。这些不同的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游戏水平和创造性的发展。教师只有在细致观察幼儿活动情况的基础上,才能发现幼儿困惑的问题是什么,才能帮助幼儿找到突破常态、激发创新的节点,才能做出支持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回应。
2.开放的设疑式回应
教师要善于设疑,使幼儿不断产生疑问,不断激发其好奇心和探究尝试的欲望。例如,当幼儿在“椅子创想区”活动中试图设计不同于上一次的玩法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大小不同的椅子连接起来呢?”“怎样保证大小椅子之间的连接处又安全又牢固呢?”开放性的问题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促使他们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并且在不断反思和调整、不断总结和完善的过程中生发出颇具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教师应在观察解读的基础上紧扣问题的关键,善于对幼儿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善于设疑式回应幼儿,抓住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经常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不断产生创造的灵感和火花,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创造力不断提升带来的成功感。
3.开放的鹰架和推进
幼儿的学习方式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开放式户外区域活动中幼儿能真正玩起来,并在玩中学,在玩中不断获得发展。鹰架理论又名支架式教学,是指教师为幼儿提供足够的外部支持来促进幼儿的学习。为学习者提供最近发展区内的鹰架,能够使学习者的行为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由于每个不同的户外区域活动中每天来玩的幼儿不同,每次幼儿玩的内容也不同,教师应根据不同幼儿的兴趣与需要的差异,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探究,更加开放鹰架游戏进程及推进策略,才能更加有力地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掘幼儿的创造潜力,体验各种创意的乐趣。例如,在“户外大型建构材料区”活动中,教师设计了“小小建筑师”系列表格式展示板,逐一陈列“我们的建构主题”“我们的设计图”“我们的分工”“ 晒晒我们的金点子”等,通过表格和展板相结合的支持策略,鹰架式引导幼儿学会:先协商讨论建构主题,再确定内容和设计图纸,接着计划安排和分工合作,最后反思小结和展示呈现作品的亮点和创意。这样在每次户外区域活动过程中,幼儿都能在原有经验基础上不断建构新经验,不断展现新创想,不断推进创造力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三、开放的积极评价,保持幼儿创造性的内驱力
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和满足。教师在开放式户外活动中应该用敏感的眼光捕捉幼儿创造思维的闪光点,在活动结束后的评价环节,应关注思维过程和主体体验的评价。例如,教师在活动中发现“管子DIY区”幼儿的独特创意,并拍照记录下来,一是其设计的输水管线造型与众不同,二是使用辅助材料连接管线的方式方法独特;活动结束后评价时,教师不仅引导幼儿看照片回顾介绍自己的创新玩法,而且给予幼儿更多时间和机会讲述自己选择材料时的想法、操作过程中思考了什么,反思自己的设计智慧和思维过程;同时注意引导旁观者参与提问和质疑,并围绕质疑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引发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共鸣。这样积极的评价方式是对幼儿创造行为的最好回应,可以帮助幼儿看到新作品及新创想,还可以进一步梳理对材料的特性的理解和应用,同时获得自主创意玩法带来的自豪感、成功感等美好情绪体验,最终进一步保持和提升幼儿喜欢创新、创造的内驱力,在后续的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大胆自信地实践自己的创意。
参考文献:
[1]潘亚云.户外活动与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J].考试周刊,2013(74).
[2]赵兰香.对班级区域游戏评价环节的观察与思考[J].学前教育,2016(05).
[3]张艳清.开放式区域游戏中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J].学前教育,2016(05).
[4]吴彩霞.健康游戏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J].学前教育,2016(03).
(责任编辑 冯 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