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组裂缝预测技术在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应用

2016-12-17鲁金凤陈玮徐晓冬蔺重庆方正一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年35期
关键词:碳酸盐岩单井气量

鲁金凤,陈玮 徐晓冬,蔺重庆 方正一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下寺湾采油厂,陕西 甘泉 716100) (延安正宏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陕西 延安 716000)



分组裂缝预测技术在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应用

鲁金凤,陈玮 徐晓冬,蔺重庆 方正一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下寺湾采油厂,陕西 甘泉 716100) (延安正宏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陕西 延安 716000)

天然裂缝对碳酸盐岩油气藏的产能起着重要作用。中亚B区侏罗系碳酸盐岩气藏储层段物性较差,非均质性强,裂缝发育状况成为影响气井产能的关键因素。在裂缝分组的基础上,以分组裂缝特征为约束,采用相干分析和蚂蚁追踪等技术进行分组裂缝预测,预测结果与岩心资料及单井成像测井结果基本相似。经过研究分析认为,影响气井产能的主要因素是NW向的高/低角度缝的裂缝密度,为寻找潜在高产区域和生产调整提供了依据。

裂缝分组;裂缝预测;裂缝密度;裂缝期次

在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开发过程中,天然裂缝对油气井产能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在同一地区,往往存在多期裂缝,其倾角、走向、开度等存在明显不同,对产能的贡献也不尽相同。因此,预测不同时期裂缝的分布规律,并找出影响产能的主要因素,成为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的重要研究方向。

中亚B区侏罗系碳酸盐岩气藏储层段岩性较为单一,物性较差,非均质性强,裂缝发育状况成为影响气井产能的关键因素。根据研究区取心井的岩心裂缝观察描述结果发现,该区储层裂缝倾角变化大,裂缝走向多样,且整体裂缝密度与单井产量对应性较差。因此,笔者从单井裂缝分组出发,以地震资料进行分组裂缝识别和预测,并进一步找出影响产能的主要裂缝分组。

1 裂缝发育概况

研究区侏罗纪碳酸盐岩地层经过多期构造运动,断裂情况比较复杂。主要形成NW-SE向走滑断层、NE-SW向逆断层和E-W向走滑断层等3组,分别对应于早白垩世晚期的燕山运动晚幕(Ⅰ期)、燕山晚期至喜山早期的晚白垩世(Ⅱ期)和喜山中期的渐新世之前(Ⅲ期)。

根据岩心和成像测井资料可知,研究区裂缝倾角变化较大,从水平缝到直立缝都有分布;裂缝走向不统一,分布在几个方向上。结合断裂形成的期次,按照裂缝产状特征,将其分为3组,分别是NW向高/低角度缝、NE向低角度缝和EW向低角度缝(见表1)。

表1 研究区裂缝分组表

2 裂缝分组预测

由于裂缝分布的连续性较差,且有取心和成像测井资料的井较少,无法准确预测井间的裂缝发育情况。三维地震数据体中含有大量的构造和断裂信息,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预测裂缝的分布规律。

2.1 裂缝分组识别原理和流程

叠后三维地震属性分析是裂缝识别和预测的主要方法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识别和预测裂缝发育带。该次研究中,笔者在相干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蚂蚁追踪技术得到裂缝分布数据体,并利用地质模型进行井点校验,形成最终的裂缝分布模型。相干分析技术通过对地震波形纵向和横向相似性的判别,得到地震相干性的估计值;相似地震道具有较高的相干系数,而不连续性的地方具有较低的相干系数。通过相干系数的大小,可以优选出裂缝分布的区域。蚂蚁追踪技术是预设数据追踪条件,在地震数据体中多点出发,并行识别裂缝的技术。通过该技术,满足预设条件的断裂被识别出来,形成一个低噪声、具有清晰断裂痕迹的数据体。为实现分组裂缝预测,在进行蚂蚁追踪时,需根据裂缝分组的产状特征设定倾角和倾向参数,分别识别出各组裂缝的分布规律。

表2 分组裂缝预测参数表

图1 Cha-22井成像测井裂缝密度与地震预测裂缝密度对比图

结合裂缝预测的原理,设计了分组裂缝识别的主要流程:①在参数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地震数据体进行去噪和平滑,以消除随机干扰;②进行相干分析,以确定裂缝分布的可能区域;③根据裂缝分组,设定不同的倾向和倾角范围,分别提取蚂蚁体属性,并进行优选;④将蚂蚁体属性导入地质模型,并用单井裂缝资料进行校验。

2.2 裂缝分组识别结果

利用研究区的地震资料,分别优选平滑参数和相干体限定范围,生成相干数据体;再根据单井裂缝分组结果,设定倾角和倾向范围(见表2),进行蚂蚁追踪,形成裂缝蚂蚁体,并在地质模型里校验预测裂缝与单井裂缝的符合程度。

从Cha-22井单井剖面(图1)看,预测裂缝密度的变化趋势与成像测井解释的裂缝密度趋势基本相似,在3240m左右,成像测井解释的裂缝密度相对较高,而地震预测的裂缝密度发育段也集中在3240m左右。

经过反复处理和优选,最终生成3组裂缝的密度分布模型。从研究区储层段的3组裂缝密度分布图(图2)上可以看出,3组裂缝的发育特征存在明显差异,NW向高/低角度缝(F1组)集中发育在Cha-23井~Shi-21井和Cha-21井~Cha-101D井2个条带上,NE向低角度缝(F2组)主要在研究区西侧和中部集中发育,而EW向低角度缝(F3组)的裂缝密度整体相对较低。

图2 研究区分组裂缝密度分布图

3 分组裂缝对产能的影响分析

研究区各生产井的投产时间较短,日产气量差异明显。分析生产层位较为统一的水平井的日产气量可知,Cha-101D井产量较高,平均日产气量为83×104m3左右,Cha-103D井、Cha-104D井和Yan-106D井平均日产气量为40×104m3左右,Cha-102D井产量较低,平均日产气量为26×104m3左右。对比3组裂缝的裂缝密度与产量叠合图(图3)认为,水平井的日产气量与NW向高/低角度缝(F1组)的裂缝密度有较好对应性,而与其他两组裂缝的发育程度没有明显的对应性。在F1组的裂缝密度较高区域,水平井日产气量较高,如Cha-101D井;在F1组的裂缝密度较低区域,水平井日产气量较低,如Cha-102D井;而日产气量在两者之间的井,其水平段所在区域的裂缝密度也在两者之间。说明在研究区内,影响气井产能的主要因素是NW向高/低角度缝。根据该组裂缝的裂缝密度分布规律,可以预测潜在的高产区域,为后期生产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图3 研究区分组裂缝密度与产量叠合图

4 结论和认识

1)按照裂缝形成期次和产状特征将中亚B区侏罗系碳酸盐岩气藏储层段的裂缝分为3组,并在相干分析和蚂蚁追踪的基础上,对3组裂缝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岩心资料及单井成像测井解释结果基本一致。

2)3组裂缝的发育特征存在明显差异。NW向高/低角度缝和NE向低角度缝裂缝密度较高,而EW向低角度缝裂缝密度整体相对较低,且各组裂缝密度较高区域明显不在同一区域。

3)分析投产初期日产气量与各组裂缝密度的关系认为,影响气井产能的主要因素是NW向高/低角度缝的裂缝密度。据此,可以预测潜在高产区域,为生产调整提供依据。

[1]曾联波. 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的形成与分布[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陆基孟. 地震勘探原理[M]. 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

[3]刘振峰,曲寿利,孙建国,等. 地震裂缝预测技术研究进展[J]. 石油物探,2012,51(2):191~198.

[4]张淑娟,王延斌,梁星如,等. 蚂蚁追踪技术在潜山油藏裂缝预测中的应用[J]. 断块油气田,2011,18(1):51~54.

[5]巫波,刘遥,荣元帅,等. 蚂蚁追踪技术在缝洞型油藏裂缝预测中的应用[J]. 断块油气田,2014,21(4):453~457.

[6]郑荣才,赵灿,刘合年,等. 阿姆河盆地卡洛夫-牛津阶碳酸盐岩阴极发光性及其研究意义[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7(4):377~384.

[7]徐文礼,郑荣才,费怀义,等.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卡洛夫—牛津阶裂缝特征及形成期次[J]. 天然气工业,2012,32(4):33~38.

[8]张志伟,王春生,王春生,等. 中亚地区阿姆河盆地查尔朱、布哈拉阶地构造特征及演化[J]. 海相油气地质,2010,15(4):48~56.

[编辑] 龚丹

2016-09-28

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研究项目(2015D-5006-0206)。

鲁金凤(1984-),女,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油田开发工作,348252697@qq.com。

P631.44

A

1673-1409(2016)35-0033-04

[引著格式]鲁金凤,陈玮,徐晓冬,等.分组裂缝预测技术在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13(35):33~36.

猜你喜欢

碳酸盐岩单井气量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
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预测石油单井产量
页岩超临界态吸附气量计算模型
气量可以学习吗
大数据统计在碳酸盐岩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塔河10区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承压堵漏技术
底水稠油油藏单井条件下隔夹层参数研究
大港油田稳步提高产气量 提前4个月完成全年指标
气量三层次
论当前地热单井勘查报告编制格式要求及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