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亲子活动促进家园共育

2016-12-17罗相珍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6年11期
关键词:运动会共育亲子

罗相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2010年颁布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了家园共育的重要性,“要把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可见,幼儿园与家庭合作共育已成为当前学前教育的主流趋势,幼儿园亲子活动作为家园共育的重要方式,不仅能够给家长提供一个与幼儿、教师、其他家长之间交流、学习的机会,提升家长的育儿水平,而且由于其本身关注幼儿生活的五大领域,因而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认知、情感、身体技能、创造性、社会性等的全面发展。

亲子活动提高家长幼儿教育能力

亲子活动强调父母、孩子在平等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双方互动,教师在活动中通过对父母教育能力的指导和提升来达到对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

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秉着“多元育人,共同发展”的办园理念,海军工程大学幼儿园开展了多元化的亲子活动。然而,并不是每一位家长都能理解亲子活动的重要性。在开展亲子活动前给家长发通知时,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的“抱怨”:“幼儿园和家长各司其职就好了,孩子交给幼儿园,你们在幼儿园教育就行了,还总是给我们家长‘添麻烦。”“亲子教育,我们在家进行就好了,既然这样,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时不时地将幼儿园老师请进家里来呢?”……这是一类“很忙”的家长,也是对家园共育重要性认识不充分的家长。

我们通过开展亲子活动,来增进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理解,改变他们对幼儿教育的认识误区。比如,每年开展的亲子运动会、亲子远足等大型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到亲子活动的设计、准备、实施、评价的过程中,使过去单一要求家长配合、单向指挥家长转变为幼儿园与家庭双向互动,充分发挥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优势,较好地发挥了家园合育的整合效应。亲子活动作为家园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进一步提升了教师与家长对儿童教育的认识,使家长们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并不等于幼儿园教育,从而树立起大教育的观念。

为家长提供一个更全面了解孩子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育儿能力。我们开展的亲子运动会、亲子远足、故事大王亲子专场、亲子制作、跳蚤市场、快乐小镇等多元化的亲子活动,弥补了家长与幼儿之间沟通的缺失,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合作,为家长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耳闻目睹孩子生活、游戏和学习等真实表现的机会,使家长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孩子,正确评价孩子的发展水平,从而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育,使教育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亲子活动也是一个家长共同接受再教育的过程。在活动中,家长可以通过观察教师的指导获取教育的经验,通过参与活动过程领悟教育的方法。亲子活动中,家长体验到幼儿教育工作的不易,能够更好地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增进教师和家长之间的理解,调整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亲子教育观。另外,通过幼儿园亲子活动这个平台,平时忙碌的家长之间也有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持不同教养态度的家长通过互相交流、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而且,通过亲子活动,家长之间互相认识,对解决幼儿间的“小纠纷”也有帮助,有利于建设一个友好和谐的班级氛围,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多元化亲子活动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

我们开展的多元化亲子活动,关注幼儿发展的健康、社会、语言、艺术、情感五大领域,可以有效促进幼儿认知、情感、身体技能、创造性、社会性等素质全面发展。

促进幼儿在认知方面获得更多的经验。儿童在亲子游戏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比在独自游戏和伙伴游戏中获得的更丰富,更有益于认知发展,而且在亲子游戏过程中渗入了大量的言语交往,有助于儿童的语言发展。

现阶段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幼儿智力开发,轻个性、情感和良好习惯培养的现象;隔代抚养、隔代疼爱演变成各种不放心和包办,对孩子过多限制,过度保护,导致许多孩子出现了自理能力差、自主性差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除了做好平时的家园沟通外,还在微型社会“快乐小镇”活动中,邀请家长(包括祖辈家长)参与,让家长看到幼儿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自主游戏、快乐交往:快乐小厨里,幼儿跟家长一起动手做美食;小超市里,幼儿自主选择商品,讨价还价像模像样;小诊所里,幼儿体验当医生当病人不同角色的任务,增强了健康意识;茶吧里,一整套泡茶喝茶的程序,让幼儿初步接触了传统文化;演艺厅里,孩子们跟着音乐自编自导自演;娃娃屋里,孩子们展现了“当家做主人”的能力……

我们已经举办了16届的故事大王比赛,可以大大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亲子专场更是幼儿和家长联合表演的游戏,融想象、创造于一体,在想象中进行表演,大胆尝试即兴改编、创编,这对幼儿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活动,既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激发了幼儿自我展现的欲望,也增强了家长对幼儿的了解,让家长对幼儿更有信心,有利于促进家园共育。

亲子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良好情绪情感的发展。幼儿园亲子活动有利于培养孩子轻松愉快的心境。亲子活动中,家长的到来,能增强幼儿对幼儿园的归属感,产生更强的安全感和大胆探索的勇气,有较强的成就动机,乐于与同伴互动,进行合作学习。父母参与幼儿的游戏,使他们能够站在儿童的立场去审视世界,学会怎样与幼儿积极有效地沟通。不善言辞的孩子可以通过游戏表达他们的观点,增加体验,也让他们的父母有机会更真实地了解自己。

我们每学期开学不久举行的大型亲子远足和亲子运动会,对促进幼儿(特别是小班幼儿)良好情绪情感发展作用明显。小班刚开学,幼儿来到陌生的环境,面临程度不同的分离焦虑,开展有家长陪同的亲子远足活动,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也释放了儿童的天性,幼儿在父母的注视中,和同伴一起游戏;在父母的陪同下一起游戏,既有父母给予的安全感,也有小伙伴给予的同伴感,还有老师带领游戏的快乐,这些都会让儿童的身心获得巨大的快乐和满足。亲子运动会,则在锻炼幼儿体能的同时,愉悦了幼儿的心灵。不少小班幼儿在亲子运动会和亲子远足活动之后,对上幼儿园兴趣明显增强。家长也反映说,孩子还想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幼儿园参加运动会,一起去亲子远足。

中大班幼儿在亲子远足和亲子运动会体验到更多成功的喜悦,展现了更多的自信。例如亲子运动会中的轮滑表演、旗帜方队表演、车队表演等活动一般由中大班幼儿承担。这些表演活动,让幼儿在父母和众多家长面前展示自己,幼儿收获了更多的自信和成就感。

有利于幼儿社会性交往水平的提高。在亲子活动中,通过成人的引导与帮助,儿童能够很好地承担游戏中合作者的角色,因而社会性交往水平高于伙伴游戏中的交往水平。

例如,在亲子活动“跳蚤市场”中,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摆好自己的“商品”后,很兴奋,却不知道如何开展接下来的“工作”,在没有家长的指导下,不会吆喝,买卖双方也不会讨价还价,“生意”场面冷清,幼儿很着急却没有办法。在家长介入指导之后,卖方开始吆喝,“生意”明显好了起来,买方也学会了讨价还价,跳蚤市场气氛活跃起来了。在买卖成交的过程中,还涉及到找零问题,这对发展幼儿的智力也是大有裨益的。

亲子活动有利于提升幼儿的合作能力。合作意识、合作情感、合作行为、合作精神是合作素养的几个重要维度。亲子活动开始前的准备工作,是从思想上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亲子活动过程则是对幼儿合作的检测,它不仅可体现幼儿的合作行为并透射出幼儿的合作能力,教师和家长还可以针对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幼儿进行有意识的合作训练,以培养幼儿的合作素养;亲子活动的成果展示和点评,把幼儿的合作情感与合作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为家长和教师关注幼儿合作素养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并可就此机会引导完善幼儿的合作能力,让幼儿在合作技能和合作精神上都得到进一步提高。

(作者单位:海军工程大学幼儿园)

(责任编辑 周 群)

猜你喜欢

运动会共育亲子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龟龟运动会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春季运动会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