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鲜肉VS老司机:移动支付封神榜

2016-12-17讲述平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2016年11期
关键词:银联扫码支付宝

讲述平

微信支付“偷袭”支付宝得手,“闪付派”死扛“扫码派”冲击,线下支付场景群雄逐鹿、垂直细分支付领域新秀登场……移动支付之战尚未进入尾声,还有机会再诞生一只“独角兽”吗?

“偷袭珍珠港”

有潜质的公司总诞生于战争的硝烟中。

2014年,可谓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的关键年份。这一年市场交易规模达到59924.7亿元,较2013年增长391.3%,并继续呈较高的增长势态。

2014年春节打响的第一枪尤为精彩。

微信在春晚推出抢红包互动游戏,短短几天就吸引了上千万用户绑定银行卡,红包收发超10亿次。有评论说这样迅速且庞大的用户量积累,相当于支付宝此前8年的努力。

微信“偷袭珍珠港”,措手不及的支付宝必要还以颜色。

距离2016年春节10天,支付宝联合45家品牌商,推出集齐5张福卡便可平分2亿元现金红包的“集福卡”活动。宣传广告铺天盖地,甚至刷屏到了微信支付的大本营——微信朋友圈。

微信毫不手软,封杀。这种技术类屏蔽难不倒支付宝。在“集福卡”推出的72小时中,支付宝变更了20多个微信分享版本,连拼音版、繁体版、错别字版都用上了,微信则最快时仅20分钟就更新了屏蔽技术。

这不是双方要斗气,而是要获得更多移动线下支付份额,首先需要聚合大量用户。在争夺用户上,双方不是第一次爆发冲突了。

早在此前,微信把商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设的店铺,全面切断了支付宝收付款接口,并借助腾讯应用宝将支付宝下载端口从首页推荐榜中移除。

作为商战的标配之“口水战”也一直没有消停过。时任阿里小微金服国内事业群总裁的樊治铭曾炮轰微信无安全保障,微信则推出“你敢付,我敢赔!”的全赔服务予以回应……

微信死磕支付宝,是上位必经之路。支付宝回击微信,是无法坐视不理这位后来者的崛起。

作为社交平台,微信的使用频率高,在用户导流上优势明显。短短两年时间,微信支付系已经估值达300亿美元(数据来自瑞士信贷),虽然不及以支付宝为主要构成的蚂蚁金服600亿美元的估值,但仍相当于大概30个独角兽企业总和。

2016年春节,支付宝终于没有让微信以红包的方式独领风骚。“集福卡”活动成功地让11亿对好友成为支付宝好友,这被视为支付宝补上“社交”功能的重要战役。不过“集福卡”活动热闹之后,仍然少有用户用支付宝进行社交。

正是在双方你来我往的拉锯战中,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用户规模双双上升。可以说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已经完成了基础用户量的积累,正式升级成了一个全民参与的社会现象。

市场蛋糕已经做大,市场教育初步完成,落地战争随即打响。战线开始向着商户争夺、用户消费支付频次争夺延伸。

杀死钱包

“你好,我是支付宝的代理商……”“你好,我是微信支付的渠道商……”去年,绝大多数成规模的商业街商户,都被这两家的渠道代理商拜访过。而像家乐福这种用户高频消费支付的商超,更是双方必争之地。补贴与新闻不断刷新:

“单笔满50元减5元”——上海、杭州地区的家乐福门店接入支付宝。

“付款满减,最高20元”——微信支付进驻家乐福旗下237家超市。

支付宝曾借着“双十一”的余波,发力“双十二”。全国线下近100个品牌、约2万家门店参与支付宝“5折支付”活动,共产生了400万笔线下移动支付交易。

微信跟进了新一轮补贴计划,推出“周二微信支付日”。优惠力度达到支付10元以上立送10元代金券的程度。

支付宝立马投入1亿元,启动100天的“天天立减”活动——使用支付宝在线下商家付款,可享受999元以内的随机立减优惠。

同时,支付宝和微信都在短时间内简化商家接入流程。商家入驻之后,支付宝会提供一系列营销管理方案,比如通过支付宝付款后,用户会默认关注该商家的服务号;通过服务号,商家可以在后端实现会员管理、发放优惠券等。微信则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提供服务。

而在商家最敏感的账期和收单费率上,支付宝和微信实际上也相差不大,收单费率大致在0.6%左右。

最后,众多线下门店都选择同时接入二者。由此,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斩获了百万级的商家量。但战事仍在胶着。

大力度的折扣难以持续,时不时的“小恩小惠”吸引消费者却不能停。如今在各个商家店中,体积不大的收银机上,往往都同时贴着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活动优惠。

为什么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愿意如此烧钱抢夺线下支付环节?

支付其实主要有几个盈利点:一是交易手续费(扣点)和广告费,这需要不断扩展用户基数;二是拓展商户合作获得返佣,这需要在用户基数之上深度挖掘用户数据;三是让支付成为后端投资理财、信贷消费等金融活动的入口,以利用巨额资金沉淀。

由此可见,不断增长的支付市场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何况“支付后市场”还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所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对手还不止于彼此。

百度钱包号称用户规模达6000多万;还有互联网第二梯队的美团。作为团购、外卖市场的领头羊,美团天然连接着商家、物流等众多优质资源,在拓展商户合作获得返佣上一直希望有更多作为,也一直希望开发自己的支付体系。岂料因为缺少第三方支付牌照,美团钱包上线不久即被举报。但美团应该不会放弃,可能会通过收购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公司,补齐自己的移动支付。

其实,支付宝、微信形成的第一梯队,百度、美团等形成的第二梯队,都是用扫码的方式完成支付。“扫码派”在互斗中崛起。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出门付钱只带手机不带钱包或银行卡了,这直接威胁到在此领域经营多年的银联。

“闪付派”的王炸

银联传统的移动支付,需要消费者刷卡签字。为了提高移动支付的速度,银联开发出具备闪付功能的金融IC卡。在支持银联闪付的非接触式支付终端上,单笔金额不超过1000元,消费者就无需输入密码和签名。

便捷之余,银联更擅长安全牌——支付标计代替银行卡号、数据加密……可谓使用了最前沿的安全技术。

不过就实际效果来看,对比“扫码派”隔三差五的支付立减活动,银联的“便捷”比不过“便宜”。加之用户在日常支付中多为小额支付,对安全并不太“感冒”。

闪付没能一战成名,银联还有后手——联合22家商业银行将闪付升级为云闪付,支持NFC(近场无线电通信)。用户只需要用一台支持NFC功能的智能手机,绑定带有闪付标志的银行卡,点亮屏幕靠近POS机即可完成支付。其中加入联盟的Apple Pay,首日就吸引用户绑卡超过3000万张。

扩大用户规模只是基础,打造一个能吸引用户支付的消费环境才是关键。

今年儿童节期间,“闪付派”联合近万家品牌商,开展“银联62儿童日”促销活动。活动投入3亿元,范围涵盖了“吃住行游购”。

依靠银联强大的影响力,商业银行、品牌商纷纷响应。其中就有不少让“扫码派”眼红的中高端购物中心。

“扫码派”也随即跟进,但多选择联合商超、零售店等小额交易频繁的消费场景,用数量和消费频次来抗衡“闪付派”。

经过多轮“势力范围”的划分后,“扫码派”已经在小额支付领域占据优势;而“闪付派”也让银联在大型购物中心、其他大额付款领域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

不过,随着央行放行“扫码支付”,用户对“扫码派”的信任度不断增加,银联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并不能高枕无忧。

根据易观智库2015年末的统计数据显示,银联商务、支付宝和以微信支付为主的财付通分别以35.87%、33.18%和9.62%的市场份额位居前三位。

“扫码派”与“闪付派”的战争,重头战役属于巨头间的较量,似乎中小玩家难有立足之地。但即使在争夺最为激烈的餐饮商超门店,以及垂直细分领域,仍有一些创业公司,在巨头们的眼皮下另辟蹊径地成长起来。

蚂蚁与大象

靠智能POS机这种移动支付硬件终端切入竞争,是小玩家们的一个选择。

通过这类智能POS机,商家可以对接到微信、支付宝、银联云闪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省去安装多家支付终端的麻烦。

众多小玩家中,掌贝智能POS机目前已与绿茵阁、赛百味、外婆家等近1500个品牌、数万家店铺客户建立了合作,号称是全国最大的智能POS机运营服务商,有效商户占市场份额近80%;同类型的微智全景也宣称自己的旺POS机占据互联网POS机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并聚合了数百个知名餐饮品牌。

微妙的是,掌贝POS机硬件定价2800元,微智全景则压着定价2000元。

最近,微智全景和掌贝先后宣布完成B轮融资,融资额分别为1亿元和3亿元,为新一轮的争夺储备“弹药”。

当然,更多的争夺,仍将发生在“支付后市场”。在服务餐饮商家收单后,微智全景和掌贝还会为商家提供在线预约、团购核销、数据统计等服务——当平台的交易数据积累到一定量之后,平台就可以为商家统计出顾客的年龄层次、品类的销售情况等,为商户提供针对性的营销方案。

在跨境支付领域,小玩家也还大有机会。在这个近25万亿元的市场,20多家移动支付公司获得了跨境支付业务许可。跨境电商、商务旅游服务已经成为银联、支付宝、微信等巨头抢夺的“红海”,中小公司们便在B端大宗原料跨国采购、留学教育等领域,寻找着自己的精准打击角度。

比如对接大宗跨境贸易的钱宝。为了适应区域性市场的商户使用习惯,钱宝专门研究小语种国家支付方案,支持海外本地小语种支付方式,针对巴西市场开发了Beleto支付,针对俄罗斯市场有专门的Qiwi支付。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钱宝支持的海外本地收款产品已经超过20种,覆盖超过40个国家。

易思汇、贝付抓住的是留学生通过银行跨国缴纳学费时,流程繁琐、花费时间长的痛点。它们直接对接了海外超1000所高校的教务收费系统,留学生家长只需要通过其App就能完成学费支付,其盈利则来自为留学生家长提供金融理财等衍生服务。

虽然中小玩家们目前还面临一些问题,比如需要一定程度上借助巨头们的支付接口。但随着政策上网络版银联方案的出炉,中小玩家将可以通过对接“网联”,实现连接各大银行,打通自己的支付结算系统。

如果微智全景、钱宝、易思汇们能如愿发展到下个阶段,不管是收取基础的手续费,还是走“支付+”营销路线,或是切入后续金融服务,都将不可避免与巨头们直接交锋。或许下一次震惊业界的“偷袭珍珠港”会再次上演。

是战是和?是被巨头灭掉、收编,还是成长为第三方移动支付领域的另一极?这将是商战的下一季了。

(编辑/张本科)

猜你喜欢

银联扫码支付宝
银联优惠日 油惠享不停
“云闪付”一站式健康出行银联
沈阳桃仙机场 :1元停车权益银联
浙江海宁“云证通”开启“码上生活”新方式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中国进入“扫码”时代
银联钱包
零花钱
有诚意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