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要闻

2016-12-17

纺织检测与标准 2016年6期
关键词:创意设计纺织发展

行业要闻

工信部发布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

2016年11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重点建成15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认定100家左右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建设60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围绕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制修订标准10 000项以上,主导形成国际标准120项以上。其中列明纺织机械行业的重点方向是高性能纤维及生物基纤维成套装备、新型针织设备、智能纺纱设备、高速无梭织机、节能减排的印染机械、非织造布机械、纺织机械专用基础件,数字化监控技术,高端数控化、连续化、智能化纺织机械,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智能化加工生产线。

2016 中国家纺大会“十三五”《纲要》发布

2016年11月28日,中国家纺大会在有着“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成都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王天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杨兆华、中共彭州市委副书记、彭州市人民政府市长董里、成都市博览局副局长王欣、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原会长杨东辉、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钢、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和工信部消费品司纺织处处长曹庭瑞等行业相关负责人及国家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上百家家纺企业共同探讨我国及家纺行业“十三五”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会议由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会长朱晓红、秘书长李杰主持。

家纺行业作为纺织三大终端产业之一,是传统民生产业,是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创意产业,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时尚产业,在拉动内需增长、促进就业、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二五”时期,家纺行业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坚持创新改革,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行业运行、渠道创新、品牌建设、人才培养、设计研发、标准质量、国际化水平、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优良成绩,行业实现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较好完成了“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据统计,2015年国家统计局统计的1 847家规模以上家纺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 606.4亿元,利润总额154.9亿元。“十二五”期间,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年均增长10.5%和13.7%。2015年,行业纤维消耗量1 490万吨,占全国纤维消费量的比重为28.1%,“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3.2%。中国家纺协会统计的14个产业集群和200多家跟踪企业,2015年工业总产值分别为2 605亿元和790.5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5.4%和5.6%。

2015年家纺产业出口402.3亿美元,“十二五”期间,家纺产业累计出口1 933.45亿元,年均增长6.3%。累计进口84.04亿美元,累计贸易顺差1 849.4亿美元。从以上数据来看,“十二五”时期,家纺行业整体保持了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较好完成了“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三五”时期,中国家纺行业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施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内容的“三品战略”,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行健康消费理念与方式,扩大市场需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高发展质量与效益,争取到2025年基本建成家纺强国。

对于行业“十三五”时期的主要发展目标,《纲要》中做了明确要求,设定了4个主要目标,即行业增长目标、结构调整目标、科技创新目标和质量品牌目标。

在行业增长目标中显示,“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累计增长30%,年均增长5.5%,平均利润比“十二五”期末有所提高。2020年,家纺纤维消耗量达到1 620万吨,年均增长1.68%。家纺产品出口额达470亿美元,年均增长3.2%。

在结构调整目标中显示,实现产业国际国内布局协调发展,大幅提升特色产品、高品质产品、功能性产品和智能化产品比重,使大家居业态、个性化定制生产及服务快速发展。

在科技创新目标中显示,全员劳动生产率在“十三五”期间提高10%。广泛采用互联网技术,大幅提升信息化水平,使自动化装备、智能仓储系统等应用成倍增加。

在质量品牌目标中显示,建设5个家纺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单位,重点培育2个家纺区域品牌建设示范区,使世界级品牌建设取得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运营能力的跨国公司。

为了顺利完成上述发展目标,家纺行业协会将从5个“新”方面,推动《纲要》的实施。即建设新家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倡导新生活,改善供给提升服务;构建新格局,优化配置协调发展;立足新高度,打造品牌促进升级;发展新经济,资源节约绿色发展。

其中,“建设新家纺”包括3个方面。一是产业创新转型发展,即加快实现行业由低成本向创新转变、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提高生产效率。二是“互联网+”提升产业,即广泛应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发挥其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实现从采购、生产、销售及物流等环节的互联互通,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及大数据在家纺行业中的融合创新,形成家纺行业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三是加强行业技术进步,重点围绕新原料新材料应用、智能产品研发、节能减排技术运用等方面,倡导节能减排,实现绿色生活。

会上,杨兆华重点对如何利用“互联网+”提升产业进行分析。他说,未来,“互联网+”在家纺产业上的运用将分别体现在企业、集群和行业3个层面上。其中,家纺企业在信息化基础上,重点突破5个方面,一是在毛巾企业中建立1~2家自动化示范企业;二是在窗帘企业中建设3~5家工业化生产及4S服务企业;三是在床品企业中采用自动化生产线,提升企业自动化水平;四是自动化仓储在“十二五”的基础上翻一番;五是大力推进智能家居体系建设。

在集群“互联网+”应用中,建设1~2个“云”服务示范产业集群。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建立“集群产业云”。为企业提供生产技术、市场信息、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人才培训等企业所需的公共云服务平台。

在行业“互联网+”应用中,一是建设开放性研发平台,整合、共享研发设计资源。二是联通“生产—物流—销售”环节,促进行业B2B和O2O模式的建设。三是实现与家具、建材及建筑设计师等机构的跨界合作。

杨兆华说,希望通过这3方面的建设,使“互联网+”在家纺行业内真正落地。而在“倡导新生活”上,行业将从加快供给改革、推进渠道创新两方面发力。杨兆华说:“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将一切以消费者为中心,解决‘供需配错’问题,引导消费,扩大市场。利用新领域(室内-户外、家庭-公共)、新产品(功能家纺、智能家纺)、新消费理念(健康消费、科学消费),实现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在“构建新格局”中,行业将从两方面实现优化配置、协调发展。一是不断优化完善国内产业布局,在东部实行转型升级、西部开拓市场。二是实施协调发展国际化战略,促进企业间合作,扩大贸易,利用贸易规则,积极“走出去”,开拓“一带一路”新市场。

此外,“立足新高度”包括全方位推进品牌战略、研发创新提升软实力、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提升质量保障能力、优化品牌生态环境。“发展新经济”包括推广应用先进环保技术、加快回收利用进程、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会上,杨兆华还做了《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2016年工作报告》。他说,2016年是中国家纺行业谋创新、求突破、共发展的一年。今年以来,理事会以中国家纺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为行业擎领,以展会为市场拓展抓手,以家纺大赛为创新契机,以交流合作开辟走出去空间,以精品活动推动行业交流,圆满完成了今年工作的目标任务。

2016年协会着眼行业发展大局,深入开展细致调研,顺利完成《纲要》编制工作。同时,更加重视发挥展会作用,实现协会“搭台”、企业“唱戏”,为家纺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提供广阔舞台。其中,春季家纺展强势回归,五展联动收效明显;秋季家纺展模式创新,跨界互利共赢。

会议还对协会2017年的工作进行部署,提出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目标。明年,协会将推进实施《纲要》,帮助家纺企业抓住“十三五”时期纺织工业由大变强的冲刺机遇期,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协调平衡发展、绿色持续发展、合作共赢发展”主题,引导和鼓励家纺企业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贯彻落实“三品战略”,推动“大家居”发展,探索传统渠道的转型升级及“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模式,加大家纺行业上下游、行业跨界和国际间的交流合作,重视绿色发展和重视循环经济。

对于家纺“十三五”的发展,杨兆华说:“蓝图已经绘就,实干托起梦想。在新常态下,家纺企业应不断创新求变、力争上游,为行业提档加速注入新的动能。”

恒丰纺织成功试纺“负离子/珍珠”混纺纱线

2016年11月临邑恒丰纺织使用负离子、珍珠纤维,成功试纺“负离子/珍珠”混纺纱线,其不但具有负离子杀菌、除臭、对人体的保健性能,还具有珍珠纤维美容护肤、抗紫外线等特点。

据悉,负离子纤维所释放产生的负离子对改善空气质量、环境具有明显的作用,特别是负离子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已越来越多为人们所接受。珍珠纤维具有珍珠所特有的护肤功能和抵抗紫外线的功能,并且具有优良的吸湿回潮率,舒适的手感和服用性能,适宜制作文胸、短裤、T-恤、背心、睡衣、运动衣等贴身穿着的服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吴江检验检疫局推动纺织产业向“四化”转型

2016年12月20日,2016年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复评工作总结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江苏吴江盛泽镇再度获得“中国丝绸名镇”和“中国纺织名镇”称号。

纺织产业是盛泽镇的传统产业、优势产业,近年来出口纺织产品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吴江检验检疫局加强检企联动,大力实施“质量共治”和“三大服务工程”,采取一企一策的精准帮扶措施,推动盛泽纺织产业集群把保稳定、调结构、提质量作为重要任务,使该镇纺织产业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

尤其是今年以来,在吴江检验检疫局和商务、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的帮助下,盛泽镇以建设“中国丝绸第一镇”为目标,以产业高新化、绿色化、信息化、时尚化“四化”为转型方向,聚力创新,着力打造“丝绸古镇、纺织名城、面料之都”三张靓丽名片。

在向“高新化”转型方面,盛泽镇发挥重点企业标杆作用,加快推进研发平台建设,鼓励企业产学研合作;在“绿色化”方面,注重提档升级,今年被江苏检验检疫局评为“省级出口丝绸纺织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在此基础上将继续创建“国家级出口丝绸纺织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在“信息化”方面,充分发挥中国绸都网、宜布网、东方丝绸市场交易中心三大平台信息化渗透作用,引导企业走两化融合发展道路;在“时尚化”方面,盛泽镇多次合作举办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并以携手举办首届中国华服设计大赛、开展“面料万里行”活动、举办纺博会等方式,以东方纺织城为时尚载体,进一步夯实了“面料之都”的时尚地位。

濮院通过2016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复评

2016年12月20日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复评工作总结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其中浙江嘉兴濮院镇顺利通过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复评并在全国199个试点地区中再度荣获“中国羊毛衫名镇”称号,濮院羊毛衫市场管理委员会荣获“纺织产业集群地区发展服务优秀奖(2014-2016)”。

作为全国最大的羊毛衫生产销售中心,近年来,濮院致力于毛衫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创新驱动、市场提升、品牌引领和创意设计,推动濮院毛衫产业向品质化、品牌化和时尚化发展。细数毛衫时尚小镇的收获,可谓成果颇丰。

从濮院时尚小镇亮相上海国际服饰博览会,毛衫企业组团赴深圳、香港等时尚一线城市参展,到积极主动对接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外时尚资源,濮院毛衫产业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传统的集群发展之路,在“引进来”与“走出去”中精准对接企业发展需求,尽展濮院的资源优势。据统计,今年全镇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6亿元,羊毛衫市场成交额345亿元。

同时,濮院羊毛衫市场的繁荣离不开产业的支撑,据了解,濮院毛衫产业现已形成商业集聚和产业集群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浙江省级工业开发区—濮院针织产业园区,集聚了629家企业,是国内产业配套最齐全、产业链最紧密、服务功能最完善的针织产业集群,被评为“全国百佳产业集群”,并列入省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目前,“濮院毛针织”区域品牌价值已达53亿元。

未来,濮院将坚持不懈打造中国“毛衫之都,时装名城”、中国时尚第一镇,以国家级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时尚引领、市场带动、工贸兴镇、城乡一体”四大战略,打造市场、产业、旅游三张名片,将濮院建设成为毛衫时尚产业高地、商贸旅游人居福地、江南名镇诗画胜地。

工信部将推纺织服装创意示范园区

2016年12月6日,工信部发布《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示范园区(平台)管理办法(试行)》,其旨在推进纺织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纺织服装行业创意设计能力建设和自主品牌建设。这是工信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而开展的又一项“三品”战略实施行动。

该《管理办法》指出,通过试点示范,典型引领,建设一批资源集聚能力强、专业服务水平高的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园区平台,以助力行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该“园区(平台)”是指在国内注册,聚集创业创新服务资源,从事纺织服装研发设计、产品开发为主,为纺织服装企业提供创意设计支撑的载体和平台。包括中心城市的创意设计园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区中的园中园;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意设计中心;行业骨干企业设立的创意设计平台等。分为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园区(平台)(以下简称试点园区)和纺织服装创意设计示范园区(平台)(以下简称示范园区)两类。试点示范管理工作遵循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设计服务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典型引领与持续推进相结合的原则。

申报条件强调产业引领和创新能力。试点园区的申报主要衡量以下三个方面:具备较好的发展环境,试点园区要有较为清晰的建设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所在地纺织服装产业布局较为合理,产业特色比较突出,所在地政府制定了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将试点园区建设纳入重点工作加以部署与配套支持;创意设计资源集聚,试点园区内创意设计、产品开发、创新服务机构相对集聚,园区内纺织服装创意设计机构不少于20家或集聚的设计师不少于100名;提供相关配套服务。试点园区建设有相应的策划咨询、展览展示、人才培训、对接交流、品牌孵化、创意成果转化等服务功能。

示范园区上述指标要求更高,要求发展环境优越。示范园区建设发展目标明确,有符合产业发展实际的较为科学完善的发展战略或规划;所在地具备较强的创意设计资源和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具有跨区域辐射、影响、带动能力的区位优势或产业优势;所在地政府制定了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将示范园区建设纳入重点工作加以部署与配套支持。创意设计资源富集。示范园区内创意设计、产品开发、创新服务机构相对富集,园区内创意设计类机构不少于50家,集聚的设计师不少于500名。创意设计能力较强。示范园区拥有一批高水平、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创意设计机构如国家级或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知名设计师和先进服务企业。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在吸收整合全球设计资源、服务全球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方面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

此外,示范园区还要求两点:有效服务产业发展,相关配套服务完善,要求示范园区入驻率达到75%以上,从事纺织服装创意设计类的机构数量占55%以上,示范园区或入驻创意设计机构、设计师与纺织服装企业形成稳定的生产配套或协作关系;配套服务方面应具备相应的配套服务功能,包括策划咨询、展览展示、人才培训、商务交流、品牌孵化、创意成果转化、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以及生活配套等服务功能。

《办法》规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园区(平台)管理运营机构是试点示范园区建设的实施单位和申报主体。符合条件的可向所在地省级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部门申报。试点示范园区(平台)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报送年度工作总结材料。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撤销其试点园区或示范园区称号,并且两年内不再受理其申请。园区(平台)试点示范期限为三年。

辽源东北袜业:为纺织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袜制品产业是辽源市、长吉图区域乃至吉林省的特色产业之一,是辽源市委市政府着力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着眼点。以点带面,未来袜业定会带动区域内纺织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新的辉煌。

2016年12月辽源市省级出口袜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揭牌暨创建辽源市国家级出口袜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启动仪式,在辽源宾馆举行,标志着辽源袜业在迈入国际市场跃上了新的台阶。2016年7月,辽源市政府与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相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产业、品牌、文化互动以及渠道、物流完善,引导辽源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产业转型升级。辽源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占地100万m2,园区内企业200余家,各种进口及国产袜机万余台,各种织袜原材料年用量在3~4万t,是全国最大的棉袜生产基地。同年10月,在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指导和省商务厅的协调下,辽源顺利通过验收考核,成为我省首家省级出口袜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市政府与电子商务中心、针织工业协会开展战略合作,无异于给工业园和我们这些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和更强大的产业链平台支撑。”吉林省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田中君对辽源袜业发展充满期待,旗下的吉林省东北袜业园织袜有限公司,目前已成为阿迪达斯美国市场和彪马、锐步东北区域定点生产企业。同时与阿迪达斯、上海艾古等企业签订了长期战略协议及生产加工合同。

近年来,辽源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积极改造升级传统产业,重点培育和扶持纺织袜业,扩大了“中国棉袜辽源制造”的品牌影响力。截至2015年底,东北袜业园区内企业达810户,装备袜机2.75万台,产能23亿双,产值65亿元。袜制品打入国际市场步伐加快,产品出口美国、加拿大、荷兰等十几个国家。目前进出口企业共有12户,出口额增加到1 627万美元。袜制品生产和出口在产业、规模和经营模式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仅2015年经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抽检的出口袜制品就有68批次,合格率达100%。

如今,棉袜成为辽源标志性产品,也成为辽源人走亲访友的首选礼品——东北袜业成为辽源人的骄傲,更为长吉图区域纺织业的腾飞插上了坚强有力的翅膀。

北方最大专业纺织品检测实验室落户青岛

2016年12月16日中国北方地区最大专业纺织品检测实验室-德国莱茵TüV集团青岛纺织品检测实验室落户青岛。

在我国出口产品中,纺织品出口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仅以山东省为例,2010~2015年山东省纺织服装的累计出口金额就占山东5年出口总金额的15.5%,且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据了解,青岛所在的山东省及周边大连、河北、河南、北京等北方地区的纺织品出口欧美市场外销测试额目前已超过2亿人民币,其检测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作为中国服饰行业最大的出口市场,欧盟国家始终高度重视进口服饰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在欧盟非食品类商品快速报警系统(RAPEX)中,“服装、纺织品和时装”是最值得关注的产品类别之一。根据RAPEX的统计显示,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不同欧盟国家共发布“服装、纺织品和时装”类通报达1 450起,其中对中国的通报最高,总数达547起,占近3年通报总数的52.3%,而“受伤、束勒、化学”成为RAPEX检测到的最主要的风险。屡屡发生的纺织品因质量问题而召回通报案例,将中国纺织企业推向了提升产品质量安全、增强自身深化改革的风口浪尖,而深具潜力的北方纺织品出口市场也亟需专业、全面、高效、便捷的本地化测试服务助力其提升品质。

据悉,新成立的T üV莱茵青岛纺织品检测实验室是目前莱茵技术-商检(青岛)有限公司检测能力最全面的实验室之一,面向纺织品出口企业提供成分、色牢度、强力、pH值、甲醛、偶氮染料、邻苯二甲酸盐等项目的检测,主要覆盖中国、欧盟、美国、加拿大、澳洲及新西兰等国市场。同时,实验室拥有一支在检测行业服务10年以上的工程师团队,将为北方纺织品出口企业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并在全产业链服务过程中,高效实现本地化快速反应,为我国纺织品提升质量,促进纺织创新成果转化以及纺织品企业“走出去”做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创意设计纺织发展
澳洋纺织
五粮液 国将·包装容器创意设计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2020-2021私人影院创意设计大赛展望
2019-2020’私人影院创意设计大赛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民族特色是创意设计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