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市天然林正红菇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2016-12-17马丽珍
马丽珍
(建瓯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福建 南平 353100)
建瓯市天然林正红菇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马丽珍
(建瓯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福建 南平 353100)
摘要正红菇为外生菌根菌,至今无法人工培植。文章通过对福建省建瓯市天然林正红菇资源状况的调查,阐述了正红菇资源在该市的分布和生态习性,提出正红菇资源保护措施与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正红菇;资源;保护;开发
正红菇(RussulagriseocarnosaX.H.Wang, Zhu L. Yang & udsen)属真菌界担子菌门 (Basidiomyeota) 担子菌纲( Basidiomycetes)红菇目(Russulales Dreisel ex P. F. Cannon &J. C. David)红菇科(Russulacea Lotsy) 红菇属(Russula Pers ),具有食用、药用价值,其营养丰富,肉质肥嫩、清甜、鲜美可口,素有“中国纯天然高等野生山珍”之美称,明代《八闽通志》将红菇(胭脂菇,裘维蕃教授考其同当代正红菇)列入蔬之属,红菇又有“南方红参”之称。正红菇是外生菌根菌,其生长必须具有多种伴生菌共存及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至今尚无人工培植的报道。目前天然阔叶林资源人为盗砍滥伐,致使红菇生长的生态环境恶化,产量愈来愈低。林农也意识到正红菇的显赫经济效益,开始形成自觉保护天然红菇林的行为。为掌握正红菇独特的生长习性及其生态环境,逐步实现人工促繁增产提供理论依据,使正红菇资源得到充分的保护利用,笔者对建瓯正红菇资源情况初步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利用建议。
1地理概况
建瓯市地处福建省北部山区(117°58′45″—118°57′11″ E,26°38′54″— 27°20′26″ N),界于鹫峰山脉西侧与武夷山脉之间相对凹陷地带的东部,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我国东南沿海的低山丘陵区,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3~20 ℃,无霜期277 d,年降水量1 600~1 800 mm。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使建瓯市享有绿色金库之称。全市有天然阔叶林面积4.5万hm2,多为与当地气候、立地条件相适应的常绿阔叶林,具丰富的菌根性植物,适应于正红菇依存的生态环境,发展红菇极具空间。
2正红菇分布
正红菇分布区域狭窄,主要在福建武夷山脉,以南平、三明、龙岩为多。在建瓯市则主要分布于迪口、玉山、小桥、顺阳、徐墩、龙村等乡镇。正红菇林一般为原生林或天然次生林,林龄在20 a以上,分布于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区、风水林以及偏远山区,福建省内采集量高的红菇山海拔高度在200~600 m范围内。
3形态特征
正红菇为外生共生菌,菌丝扭结为白色原基, 后逐渐膨大形成菇蕾,颜色由白变成米黄或淡黄色,菇蕾逐渐展开形成菌盖,菌盖见光后变为红色、胭脂红、大红或胭脂红色或紫红色等颜色,味道柔和,无特殊气味。幼时呈钢盔状,成熟后平展到中间浅凹,表面湿时稍黏,边缘平滑或有类似鸡爪似的不明显短条纹;子实体一般中等大红色,中央暗黑红色,无毛,菌盖直径5~12 cm,2/3处有较明显的同心细纹,菌盖不易纵裂。菌褶洁白、平生,近缘端稍带浅红,干后银灰色带铁蓝色,不等长、具横脉、少有分支。潮湿或遇水时颇黏,菌褶白至乳黄色,褶之前缘浅紫红色不等长、直生。菌柄圆柱形,长4.5~10 cm,粗1.5~2.5 cm,菌柄白色或带有红色斑块,实心、松软,柄肉白色或浅灰。孢子银白色至浅银灰色,孢子7~8 μm×8~13 μm,表面有小疣,囊状体梭形,25~127 μm×9~13 μm。
4正红菇生长环境条件
4.1 林分结构
正红菇主要共生于壳斗科阔叶林的细根上,能够采到的红菇子实体的林分是以单种或多种壳斗科树为主的常绿阔叶林,建瓯主要树种是米槠、柯栲类、石栎、青冈等壳斗科林。产红菇的林被统称为正红菇林,但并非所有壳斗科林下均可采集到正红菇,能长出正红菇壳斗科林分低于10%。
正红菇林的林分群落特征生长旺盛,郁闭度为0.7~0.8,乔木层以壳斗科为主,其中以柯、石栎、米槠、栲树、石栎、青冈等较多,高产红菇林壳斗科树一定是群落中的优势群;灌木层植物中必然会有壳斗科植物,而且这些小树是红菇林自然更新的重要来源,其次常见的有蔷薇科、山茶科、樟科、豆科等植物。草本层稀少,主要有九节芒、黑莎草、芒箕、淡竹叶等。地表基本上被小植物幼树覆盖,林内湿度大;层外植物以藤本为主,包括木通、鸡血藤等。
4.2 林分地形
正红菇分布与发生和林分地形的坡向有关系。一般在阴坡即西北坡、西南坡和西坡“菇位”相对会多些,其他坡向少些。但是红菇分布与坡度、坡位及海拔高度没有很明显的关系,当然陡峭的山坡正红菇年平均产量会高些。过干的山顶、过湿的山脚或山坳,较少发生正红菇子实体,中下坡是发生正红菇子实体最多的地方,且红菇单朵重也较高。
4.3 林分土壤质量
建瓯市正红菇分布的土壤属黄红壤或红壤,林分的土质富含腐殖质、疏松、通气性和保水性都较好。土壤腐殖层厚度1.5~6 cm,pH值4.5~6.5,表层由枯枝落叶及其降解物与土壤组合而成,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质地疏松,林木根系纵横交错。腐殖质层厚的红菇林土壤,细根密度也大,这些地方的正红菇菌盖厚实,单朵重高,正红菇产量往往较高。
4.4 林分小气候
温度、湿度与正红菇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红菇子实体采收期为6—9月,福建省境内一年最多可采到3期红菇,分别为农历5月4日、7月14日、8月15日;正红菇生长最适温度为25~27 ℃,温度对红菇的影响至少是原基出现至出菇的3周时间,甚至是整个生长周期而不仅是子实体出现到成熟期。
湿度对正红菇生长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土壤地表蒸发和林木光合作用提供正红菇生长的有利条件,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地下菌丝是多年生的,而子实体是1年生的。雨季被认为是影响红菇子实体形成并成熟的关键气候因素。每年在夏秋季节天气闷热、高温雷阵雨之后,土壤中多年生菌丝受到冷热、温差刺激生长发育加快,迅速扭结成原基。
4.5 林分光照条件
正红菇林的林木遮阴林间形成散光即可促使正红菇子实体形成,林间充足的空气是正红菇最好的生境。林分内下层小灌木和草本密集的山凹底部比较明显没有正红菇生长,适宜正红菇生长的林分郁闭度为0.7~0.8。
5保护对策
5.1 保护天然林生态环境
农村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经营林业积极性提高,农民经营商品林获得的收入比以前大幅度增加。相比之下,保护天然林和生态公益林建设得到的补偿基金远低于竹木的经济利用价值。因此,管护积极性不高,滥伐天然林内的“杂木”、蚕食林地、林内套种毛竹后取代周边的阔叶树等现象屡禁不止,造成正红菇林分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正红菇资源濒临枯绝的危险。我们应结合天然林保护工程,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力度,严禁在天然林红菇山场及周边进行滥伐、套种竹木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5.2 建立正红菇采收承包制度
正红菇天然林大多是国家或集体所有,采菇权与林木所有权是分离的,一定要落实红菇等野生菇采收的承包制度,有的乡村是以村民小组轮流3 a或5 a一周期承包制,全村村民都可受益,这一方式可推广;有的是村民自愿结合以10 a或更长时期承包菇的采收权。承包制的落实利于正红菇山场的管护,避免了正红菇的滥采和哄抢,分批适时合理采集,确保了正红菇的品质与产量。
5.3 正红菇保护地增产技术推广
5.3.1正红菇菌接种技术正红菇增产技术是采用生态多样性原理通过接种某些特定的菌根菌,这些菌根菌具备提高寄主植物根数量增加的功能,实现激活乔木细根生物量大幅度增加,增加林下优势正红菇菌根菌营养菌丝生长繁殖,最终实现增加正红菇子实体数量和产量。
推广正红菇保护地菌根多样性增产技术,是应用于已经生长正红菇(红菇山)的适龄壳斗科阔叶林,通过增产菌接种,使林内乔木细根生物量大幅度增加,进而促进优势菌群正红菇密度及产量增加。增产菌接种采用切根菌根化技术接菌,关键是要确定接种母树细根是否为壳斗科菌根,林下小杂灌、草本、藤本等细根均不能接种,接种时间为每年6月上旬,接种过程中不能淋雨,提高接种成功率。
5.3.2林分的光度调节措施在正红菇产量低的林分中,建议在郁闭度0.8以上的密林,采取林地疏枝清杂措施,确保适宜正红菇子实体生长的光照通风条件。
疏枝清杂过程中注意不要大量移除林间灌木及草;不要触动林中其他大型真菌;采菇期减少林内地面不必要的干扰(走动、翻动枯枝落叶)。
5.3.3林地温湿度的调控技术在正红菇保护地林区内,建造蓄水池及安装喷雾设施农业,实施降温增湿措施,形成的水雾洒在乔灌木林中部树叶、地表上。在正常出菇期的前20 d,保持出菇时所需的正常林分内85%空气湿度,每天喷水时间以白天午间为好。
5.4 正红菇林菌根多样性研究
在推广正红菇增产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研究正红菇林分内树种、菌根菌、土壤等因子影响及正红菇丰产稳产技术,调整天然林内菌根菌群落结构,促进正红菇拓展与繁殖达到增产目的。
5.5 产品规范化加工,提升正红菇品质价值
正红菇为纯天然高级绿色食品,由于其营养保健效果显著,红菇产品市场需求有增无减,每公斤价格高达2 400元以上,销售方向主要是高收入的消费群体,所以必须对正红菇的采集、干品加工、分级包装等制定规范要求,打造品牌效应;还可对正红菇的药性成分分析研究并提取深加工,提升正红菇自身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国杰,文华安. 中国红菇属分类研究进展. 菌物学报,2009,28(2):303-309
[2]张振核.正红菇的生长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福建林业科技,1995,2(1):27-30
[3]涂育合,陈永聪,郑肇快.正红菇依存森林的群落学特征.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1,10(2):26-30
[4]李惠珍,黄德鑫,旭许萍,等.红菇生态的研究.中国食用菌,2001(2):25-27
[5]陈宇航,陈政明.菌根发多样性对红楮林细根生物量及红菇采收量的影响.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5(5):171-173
作者简介:马丽珍(1963-),女,福建建瓯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科技推广工作,Email: mali813@163.com
基金项目: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2013]TK037号)
收稿日期:2015-10-22
中图分类号:S646;Q949.329.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16.01.029
文章编号:1005-5215(2016)01-00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