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树用材林主伐更新时机的探讨

2016-12-17孟祥玉

防护林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杨树影响因素

孟祥玉

(辽宁省阜新市清河门区农村经济局, 辽宁 阜新 123006)



杨树用材林主伐更新时机的探讨

孟祥玉

(辽宁省阜新市清河门区农村经济局, 辽宁 阜新 123006)

摘要文章通过对阜新市清河门区杨树用材林主伐更新现状及影响林木生长与采伐的因素分析,提出杨树用材林主伐更新时机由单纯依据林龄的确定,改为由林木生长情况(胸径、树高)确定,以利于解决群众造林后采伐难问题,从而缩短林木生长周期,提高林地生产力,调动群众造林积极性,实现林业建设越采越多,永续利用的目标。

关键词杨树;主伐更新;影响因素

1当前杨树用材林主伐更新现状

1.1清河门区杨树用材林现状

清河门区杨树林总面积1 130.5 hm2,杨树用材林144.9 hm2。其中:欧美107、108杨105.9 hm2,占73.1%,小钻杨6.8 hm2,占4.7%,小叶杨成过熟林32.2 hm2,占22.2%。由此可以看出,我区杨树用材林主要以欧美杨为主。在我区欧美杨6年生平均胸径12 cm,平均树高12 m;8年生平均胸径23.6 cm,平均树高16 m;10年生平均胸径23.6 cm,平均树高17 m;13年生平均胸径24 cm,平均树高17 m。8年生以后的欧美杨,林木遭风灾和病虫危害严重,树木枯死、风折较多。

1.2主伐更新对象确定的依据

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 706—2013《森林经营技术规程》明确杨树用材林主伐更新对象适用于优势树种(组)达到主伐年龄的林分,并按天然和人工起源具体规定了主伐年龄,即慢生杨树组天然起源的林分主伐要达到31 a以上,人工起源的林分达到26 a以上;中生杨树组人工起源的林分达到16 a以上;速生杨树组达到13 a以上。

1.3主伐更新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林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林权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杨树速生品种不断产生,林权由集体所有变成了个人所有,森林经营管理也从过去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林业生产周期随之不断缩短。从我区杨树用材林现状可以看出我区欧美杨较多,8年前生长较快,基本达到市场需要,但受森林经营技术规程规定主伐年龄达到13 a以上方可采伐的限制而不能及时采伐利用。挫伤了群众造林积极性,造林与采伐的矛盾日益突出。普遍存在着采伐迹地不能及时更新,更新后成活率和保存率也得不到保证的问题。导致林业建设进入了一个“造了难采,采了难造”的恶性循环。

2影响杨树生长与主伐的因素

2.1杨树品种

不同杨树品种生长快慢不同,在我区欧美107、108杨8年生平均胸径就可达23.6 cm,同样立地条件下,小钻杨、小美旱杨8年平均胸径17.5 cm。

2.2经营管理水平

在水分充足条件下,施肥可加速杨树人工林的生长,缩短杨树轮伐期,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清河门区河西镇后窑村22小班,肥水充足,8年生平均胸径28 cm,平均树高20 m。

2.3林龄

一般情况下,杨树人工林在同一密度下,林龄越大,胸径越大。

2.4立地条件

立地条件对杨树生长的影响明显。沙壤土、水分充足、通风透光好的条件下,杨树生长较快。河西镇后窑村22小班沙壤土上杨树林缘木水分充足,通风透光,8年生胸径达32 cm;乌龙坝镇老爷庙村20小班沙壤土上,通风透光,12年生欧美杨平均胸径26 cm;乌龙坝镇老爷庙村沙壤土上生长的杨树林缘树木12年生胸径达34 cm;老爷庙村42小班沙壤土上,低洼通风透光处13年生林木胸径38 cm,而其他地段平均胸径仅22 cm。而乌龙坝镇细河堡村1小班砂土地上的杨树13年生平均胸径只有18.6 cm。

2.5造林目的

当前,以个人造林为主,人的想法不同,造林目的不同,但都追求短期内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不同的造林目的对林木规格的要求不同,培育大径材,要求林木规格较高,需要的时间较长,轮伐期也长;培育小径材要求林木规格较低,需要的时间较短,轮伐期也短。而林农只要市场需要,不管是几年生的杨树,只要林木规格达到市场需要,就希望得到及时采伐,没有人肯花时间培育大径材。

2.6市场需要的变化

木材市场需要也随着时代的进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建筑用材较多,有些地方必须使用大径材,如今随着木材加工企业的发展,小径材甚至枝丫都可使用,对杨树木材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木材规格的限制越来越少。

3探讨

综上所述,杨树生长与主伐不单受林龄影响,与立地条件、杨树品种、经营管理水平、造林目的、市场需要等密切相关。按照林龄控制主伐的经营管理技术,已不适应森林分类经营的要求和林农的实际需要,应从林木生长实际出发进行调整,由过去单纯依靠林龄确定杨树主伐更新时期,改为由胸径、树高确定杨树主伐更新时机更为科学。

3.1利于解决群众造林后采伐难的问题

从群众造林目的出发,以林木胸径、树高达到造林目的为指标确定采伐更新对象,有效解决群众造林后采伐难问题,避免因树木生长迅速,产量达到了造林目的而影响主伐时间给群众造成经济损失。从而降低林农抵触林业的情绪,积极投身植树造林,形成一个“越造越多、造多利多、利多多造”的良性循环。

3.2利于缩短林业生长周期,提高林地生产力

林地生产力指林业用地或有林地的总体生产能力,它包括林业用地利用率和有林地的生产力。群众造林成林后能按自己的意愿及时采伐,群众造林积极性必然高涨,随之而来一方面积极参与造林,林地资源少闲置和少浪费,使林业用地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管理水平提高,由过去粗放经营变为集约经营,林木生长速度加快,生长周期缩短,林权所有者的经济收益会大大增加。

3.3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由于不受林龄限制,使林木发生旱灾、虫灾时能及时采伐获益,就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中图分类号:S792.11;S7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16.02.046

文章编号:1005-5215(2016)02-0113-02

作者简介:孟祥玉(1964-),女,大学,高级工程师,从事林业发展规划制定、林业设计及技术指导工作.

收稿日期:2015-11-10

3.2高标准严要求,保障造林存活率

新形势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需要更为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标准进行生态林业建设工作,确保现实条件下造林的存活率。首先在造林开始前要制定严格的林业管理规章制度,规定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和细则,在制度方面保障造林效果。其次在施工队伍选择方面严格把关,选择行业口碑好、合作长久、信誉有保障的施工单位,并签订正式合同,落实林业建设中各方面的责任,同时雇用监理队伍进行工程管理,高标准要求,保障造林的成活率。最后要加强工程的验收环节,对于不合格的地方按照合同进行返工,保障造林存活率。

3.3生态、经济二者兼顾

现阶段林业建设资金一半来自于政府财政资金,工程往往只注重生态环境建设的质量,忽视了在建设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因此,新形势下建设林业生态工程要兼顾工程的经济效益,充分考虑到建设成本,水电等费用,在造林的同时发展林业生态经济,根据区域特色建设生态林业,例如栽种果树,建设地区果品特色基地,利用林业资源开展生态旅游业等,满足生态需求的同时,收获一定的经济价值。

良好的林业生态系统不仅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林木资源,而且能够调节自然环境,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而新形势下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需要牢牢把握住时代的发展趋势,利用各种资源妥善建设生态林业,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白金.浅析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现状的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

[2] 马强.浅析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J].科技致富向导,2014

猜你喜欢

杨树影响因素
跟踪导练(五)
杨树山漫画作品欣赏
杨树山漫画作品欣赏
雾霾来袭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杨树上为什么会有许多“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