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农耕文明成就及现实意义

2016-12-17柏芸

农民科技培训 2016年11期
关键词:农耕耕作作物

柏芸

中国是世界农业主要发源地之一。在绵延上万年的农业发展历史中,炎黄子孙种五谷、养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逐渐形成了土地精耕细作、生产勤俭节约、经济富国足民、文化天地人和的优良传统,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取得了丰硕的农耕文明成果,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的长河将我们带到21世纪的今天,社会飞速发展,科技日益进步,随之而来的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质污染、土壤板结、农产品安全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认同农耕文明、传承农耕文明,在现代化农业生产过程中尤显重要。

一、蕴含科学精神的农学思想和优良传统

(一)协调和谐的天地人关系

在古代农业文明中,中国农业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文明古国。之所以如此,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拥有一个具有整体观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依靠自然规律来运行的“天人合一”农学思想。

这种天地人和谐相处的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农业的指导思想,常被称为“三才”理论。“三才”论认为,人既不是大自然的奴隶,也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而是“赞天地之化育”的参与者和调控者。在农业生产中,人类只有尊重和掌握客观自然规律,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二)趋时避害的农时节令安排

中国传统农业特别强调农时的重要性,主张“勿失农时”“不违农时”。在“农时”的把握过程中,先民们还发明了指导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谚语以及“打春牛”等乡村民俗,讲的都是要按照时令开展农事活动。

时的概念还包含生产过程中对时机的把握。古人认为,只有合理地把握时机,才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代就已经有了“以时禁发”的措施。汉代班固的《汉书·货殖列传》中说:“顺时宣气,蕃阜庶物”,较为准确地概括了中国传统农业中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关系。

(三)辨土肥田的施肥养地措施

土地是农作物生长的载体,是主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人们要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土壤肥力情况选择种植不同的作物。而农耕的首要条件就是需要保持土地的肥沃。

“地可使肥,又可使棘”,就是告诉我们在用地的同时要注意养地。通过休耕或施肥,保护与提升耕地的质量。我国农业持续生产数千年而不衰,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先民做到了这一点,从而保证了“地力常新壮”。

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有计划地进行“轮作休耕”试点,目的就是让过劳的耕地得以休息,实现藏粮于地。

(四)种养三宜的作物布局选择

不同的农作物有着不同的生长习性,在不同的土壤、气候条件下,分布着不同的植被和生物群落。必须针对性地选择植物的生长地区,采取不同的栽培和管理措施。人们将顺应植物生长习性的方式概括为“物宜”“时宜”和“地宜”,合称“三宜”。生物的这种特性,要求我们不能盲目引种。“橘逾淮北而为枳”反映的就是这个现象。

(五)变废为宝的物质循环利用

在中国传统农业中,我们的祖先将城乡百姓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人粪、畜粪、 渣粪、草木灰、青苗、骨蛤粉、灶土、塘泥等)变成肥料施入田地中,变废为宝,有效地实现了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

为了更好地利用农业废弃物,日前,农业部等6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农业废弃物资资源化利用试点的方案》。《方案》要求各地务必高度重视,把试点工作纳入到本省(区、市)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中,作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作配合、制定配套政策,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并从本地实际出发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六)御欲尚俭的治国理家态度

先人们提倡“强本节用”。一是强调努力生产,积粮备荒。二是提醒百姓控制欲望,节制消费。同时,告诫统治者对物力的使用,不能超过自然界和老百姓的负荷限度。

古代的节用思想对于今天仍然具有警示和借鉴的作用。要实现社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就必须牢记“节用御欲”的古训,树立勤俭建国、厉行节约的风尚。

二、农耕技术的完整体系

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引下,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性地发明了一系列农耕技术,这些技术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

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生产技术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最先产生于北方。由于人多地少,决定了土地连作的耕作模式。但是,久而久之,地力终会衰退。于是,先人们发明了“代田法”,通过沟垄互换的方式,实现连年种植基础上的土地休闲;又因为黄河流域春天播种时风沙大,种子发芽时水分不足,需要保墒而发明了耕、耙、耱技术方式。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完整的耕、耙、耱、压、锄等相结合的旱地耕作技术。

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至宋代,南方水田耕、耙、耖、耘、耥精耕细作体系也已基本形成。在日益完善的同时,南北耕作体系交汇融合,不断创造出越来越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共同构成传统农业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的精耕细作技术,为中华文明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是中国古代农业强大生命力的来源,也是中华文明得以持续发展的深厚根基。既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也对亚、欧农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创制革新的生产工具

我国在原始农业时期就非常重视农器问题,将农器视为农民的生死之要、民富之具。 农业生产率伴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而提高。大家常说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用力少而得作多”都是强调工具的重要性。

从中国农具发展史上看,汉代无疑是中国北方旱地农具发展最快、门类最全、水平达到顶峰的一个时期。中国科技史乃至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四种农具,如耕地用的直辕犁及翻土用的犁壁、播种用的耧车、灌溉用的龙骨水车和脱粒去杂用的风扇车,都是在这一时期发明创制或定型的。

宋代是中国南方水田生产工具发展的巅峰时期,一些适合南方水田生产的新型农具发明创制出来,如耕地、整地用的水田耙、耖、礰礋,播种移栽用的秧马,中耕除草用的耘荡,等等。这个时期,还对曲辕犁进行了改造,使其更加适合南方水田的耕作需要。当这一技术回流到北方后,又改善了北方山地、坡地的耕作技术,从而提高了中国北方地区土地的耕作质量和使用效率。

这些农具的使用,说明田间耕作程序增多,也说明精耕细作技术继续得到发展。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和改造能力的增强,生产工具也会受到社会、经济、政治和自然等诸种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中,社会经济制度的因素是重要的。中国上世纪80年代的分田到户,对大型农业机械的发展是有一定负面影响的。

(三)因地适时的耕作方法

耕为农事之首。农田耕作的基本任务就是使光、热、水、肥等因素协调一致,以达到农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佳条件。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土壤耕作经验,并形成了土壤耕作的理论和技术。如,根据生产环节的先后确定深耕或浅耕,根据不同的土质选择先耕或后耕,逐年轮流用内翻耕和外翻耕。这些技术的运用,有效地保证了土地的可持续产出。

(四)形式多样的土地利用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形种类齐全,各种地形交错分布。随着人口的增加,容易利用的土地开发完后,人们就开始向山地、沼泽要地,创造了不同的土地利用形式,如圩田、梯田、砂田、架田等。

实践证明,形式多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减少了土壤的风蚀、水蚀,防止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肥力,减少了水分蒸发,大大缓解了传统耕作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压力。

(五)内选外引的作物良种

古人在不断的农作物品种选育实践中,曾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选育方法有西汉的“穗选法”和先秦的“嫁接术”等。

在引种方面,从汉代张骞通西域开始到近代,共出现三次引种高潮。域外作物的引进和本土化也是一个引进作物不断适应、融入的过程,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农作物品种资源的自我更新与发展,对中国农作物多样性的作用不可估量。

(六)多元立体的种植制度

在“尽地力”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古代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集中表现在以种植制度为中心的耕作制度的发展上。在连种制基础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又发明了多种种植制度。

一是轮作倒茬。采用有肥地作用的豆料作物或绿肥作物与禾谷类作物轮作,有效地解决了同一块耕地连续种植一种作物,引起某种营养元素的匮乏和某些病虫害以至杂草的滋生。

二是间作套种。在同一块土地上成行或带状相间地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间种技术,使那些高秆与矮秆、喜阳与喜阴、深根与浅根以及生育期和对肥料需求不同的各种作物合理搭配,互不妨碍,以至互相促进。而套种则是指前一季作物收获前,在行间播种下一季作物,前一季作物收获后,套种作物继续生长,可以充分利用耕地和作物生长季节。

三是多熟种植。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早在战国时期已有复种制的萌芽。江南和长江流域,在水稻收获后种植小麦、豆类和油菜等,后来又发展种植双季稻,部分地区出现二稻一油的一年三熟制;在华北的许多地方,则实现了以麦作为中心的二年三熟制。

这些形式多样的种植制度,有效地利用了多样生物之间的最佳生态关系,实现了生物互利作用的最大化以及生物互害作用的最小化。可以有效地减少化肥、农药以及农膜的使用。

(七)润泽良田的水利工程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自古以来,我国都十分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没有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只能逐水草而居,择丘陵而处;靠渔猎、采集和游牧为生;对自然的水只能趋利避害,消极适应。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后,随着金属工具的发明与应用,生产力得以发展,人们开始在江河两岸发展农业,建设村庄,于是,便产生了以浇灌、防护、排涝以及运输等为内容的农田水利活动。历朝历代留下许多大型水利工程,至今仍造福着子孙后代,如都江堰等。但是,建设大型农田水利工程,仍需举国家之力。

(八)循环发展的生态农业

我国古代先民发现并利用生物之间的互生关系,创造了包括农田间作套种、稻鱼共生、水域立体养殖、桑基鱼塘、植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等模式,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农业生态文化。

可以说,古代农业生态理念的建立,以及生态农业的实践,对于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总之,农耕文明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的实践,并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资源的大量消耗,化肥、农药和农膜的大量投入,造成农业发展中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下降,可持续性发展问题也随之而突显。因此,我们必须克服急功近利思想,传承农耕文明,以保持农业的可持续进行。必须秉承精耕细作的集约化耕作制度,改进农业生产技术,以保障国家粮食产量和质量安全。必须拓展农业功能,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和农村服务业,以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农村节能减排,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给子孙后代留下一块可以赖以生存的沃土。

猜你喜欢

农耕耕作作物
农耕旧事十二韵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无人机遥感在作物监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耕作深度对紫色土坡地旋耕机耕作侵蚀的影响
草地耕作技术在澳大利亚的应用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
西洞庭湖区免耕耕作模式及其配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