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质量监控与评价模式改革创新研究
2016-12-17王群生
王群生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破解“谁来种地”难题,最重要的是加快培育一大批爱农、懂农、务农的新型职业农民。近年来,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异军突起,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国家教育培训体系中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数量扩张的同时,其教育培训质量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成为人们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关注的焦点。实践证明,只有不断提高教育培训质量,才能使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更有特色,更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因此,建立科学的、完善的、操作性强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已成为迫切需要。
一、现状与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一般作为项目进行运作,主要的质量监控与评价内容有:
(一)培训机构按照实施方案、分专业培训方案和教学管理方案开展培训
选择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深受农民欢迎的专家教授、技术人员,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秀管理和技术人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为授课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在线教育培训。每期培训确定班主任,建立健全第一堂课制度、学员培训考勤制度,健全培训台账及培训过程影像资料等培训档案。建立学员满意度调查制度,每期培训班最后一堂课,监管部门安排人员到培训班组织学员开展满意度评价和培训检查。建立月报制度,每月末上报培训进度情况。
(二)考试考核
培训机构综合运用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等多种方式,对学员进行考试考核,考试考核结果报当地监管部门审定。对考试考核合格者,由培训机构颁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作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的重要依据。
(三)建档服务
培训结束后,按照要求,为新型职业农民建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落实教学人员、农技人员跟踪联系服务和扶持政策,并做好相关考核评价工作。
(四)总结验收
培训机构在完成培训任务后,及时向当地监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当地监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组织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出具验收报告,对存在问题的待整改后再验收,直至合格。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起步晚、任务重,难免出现各种问题,就质量监控与评价方面,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
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质量认识不到位,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认为农民教育培训不正规和低层次,因而从自身降低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质量管理粗放,不少地方沿用传统的方式方法开展教育培训,并且开展教育培训时,不问需求、不挑对象、不讲效果,只求完成教育培训任务。部分存在培训针对性不强、有应付差事现象,教育培训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大,又没有必要的激励措施,教学双方的积极性都不很高。
(二)缺乏统一的评价体系
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各地根据当地实际,各自为战。注重选拔优秀授课教师,但对讲课质量、教学内容、授课方法、考核方式、教师指导实训能力重视不够。对实践性教学环节(技能实训、实验实习、专业见习、岗位实践)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不力。社会参与监控与评价不足。由于没有统一的基本工作标准,作为项目检查验收以后,各项目检查单位的检查结果不能互认,重复检查,给教育培训学校造成极大的负担。
(三)运行不畅,效果有限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过程不规范,方法单一和过时,有时教师和学员产生被监控的感觉,容易对立。对监控和评价数据缺乏科学的分析总结,对监控与评价发现的问题不能快速反应,限期整改的措施和办法欠缺。
二、影响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质量的主要因素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质量由教学质量、学习质量以及管理质量组成,最终体现在学员的学习质量上。
(一)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是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的前提。高质量的教学,一要有高质量的教育培训课程。教育培训课程涉及到课程体系、课程大纲和课程内容的设置。二要有高质量的教育培训师资。一名合格的教师应根据大纲和进度计划在课前认真备课并精心设计教案。上课应做到衣冠整洁、仪表端庄、举止文明、语言规范。要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教育和督促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刻苦学习。课堂讲授应努力做到阐述准确、概念清楚、条理分明、论证严密,反映学科的新成果、新进展,突出重点难点。三要有适合的教育培训方式。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可采用课堂讲授或课堂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研讨、演练、示范、实训练习、分享、交流、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参观学习等培训方式。以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为依托,积极开展现场教学,促进农民在干中学,在学中干。重视参与式、启发式培训方法的运用,推进教育培训形式的灵活化、教育培训内容的多元化和教育培训载体的多样化,提高教育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二)管理质量
提高管理质量是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的保障。一是做好开班前期的策划与筹备。掌握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需求、科学设置课程、选择授课教师、选择教育培训场地,准备教育培训教学资料与教学设备用品等。二是成立各类教学组织。成立教学组、教务组、班委会等组织具体承担教学计划、授课与组织实施。教务组配合教学组承担教育培训的组织运作,班委会承担学员协调管理与服务工作。三是班主任必须深入教育培训过程之中,随时了解教育培训的动态情况,处理一些突发性的事情,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三)学习质量
学习质量是指学员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能力的程度,是教育培训质量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教育培训机构教学管理人员要学会做思想工作,深入教学一线,做好家访,了解每一位学员,与他们交朋友,鼓励学员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务农、学习与家务的矛盾,学会挤时间学习,减少面授请假,提高听课率和听课质量,做好笔记,按时完成作业,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争当优秀学员。
三、教育培训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成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由教育培训机构、政府主管部门、社会三方组成。教育培训机构作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主体,负责对自身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自我评价,保证教学处于不断优化和良性运行之中。政府作为外部监控与评价的主体,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督查教育培训机构建立内部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设立教学质量评估机构,对教育培训机构进行监督与评价,授权中介机构对教育培训机构质量进行评价,定期向社会公布。行业协会、民间团体、新闻媒体等对教育培训机构的行为进行社会舆论监督。
教育培训机构领导:负责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确定办学思路和工作目标,确定教学工作的长远和近期规划,确定教学管理制度和措施。
教学管理机构:具体落实教学任务,具体组织教学运行,实施教学质量监督和检查,向上级反馈教学质量信息。
教师:以高度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手段,保证教学质量,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评价。
学员:认真学习,保证学习效果。对学校的教学状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并及时反映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政策。委托评估中介机构依据合法程序和标准对教育培训机构进行独立、客观和公正的质量评估。
用人单位:对教育培训机构教育培训和学员质量提出要求,对教育培训机构教学质量提出意见和看法。
社会和新闻媒体:通过社会监督、舆论宣传、民意测验反映民意。
四、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过程
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应当包括教育培训机构教学工作的全过程,由教学输入质量、教学运行质量、教学输出质量组成。
(一)对教学输入质量的监控与评价
1. 办学思想。质量是生命线。培育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强农业生产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能力,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必须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2. 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根据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结合区域经济和专业村特点、人才需求规格、社会发展要求和学校办学实际,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增加专业拓展课,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基本技能、动手能力训练,兼顾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结合农业生产季节安排教学计划,结合农业生产和农民需要选择教学地点、时间和方式,做到干什么、学什么,在学中干、在干中学。课程设置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削减不必要的理论课程,强化实验、操作课程,把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为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需要,增加优良品种、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农村合作组织、农村金融等内容。为适应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发展要求,增加网络经济、农业信息技术、节水农业、生物技术、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政、礼仪、园林、医疗、保健、美容等内容。
3. 教学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教务管理、教学班管理、学生管理和学籍档案管理。对班主任、教师全面实行岗位责任制,制定《教学班管理办法》《学生守则》《考勤制度》《考试考核制度》《学员学习制度》《学用结合制度》《优秀学员条件》等规章制度,引入激励机制,实行奖优罚劣措施。同时,建立健全各类教学和学籍档案,增强对教学班和学生管理的针对性。
4. 建立生源的监控和评价机制。招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它一方面有利于保证生源质量,另一方面更有助于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做好生源监控主要是把好入学关,通过调查掌握学员的文化水平、家庭基本情况、就业情况、居住情况、家庭生产经营情况、生产经营技术水平、学习需求等,招收有学习要求和学习时间的适龄农民。
5. 对教育培训机构办学条件的监控,主要包括经费投入和设备条件。其中经费投入包括财政拨款、专项经费。办学条件监控的重点是校内实验实训条件、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及辅助用房、人均教学资源占有量等。
(二)对教学输出质量的监控与评价
引入市场和社会评价机制。建立学员跟踪调查制度,定期与学员及用人单位保持联系,征求他们对教育培训机构教学工作和学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一方面通报教育培训进程,另一方面通过媒体及时了解社会各界对教育培训机构的评价。
(三)对教学运行质量的监控与评价
1. 面授教学。面授是教育培训机构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教育培训机构对面授教学的评教活动,包括督导评教、同行评教、领导评教和学员评教。通过评教对教师的面授教学质量作出综合评价。通过教学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互相听课和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听课必须按照教育培训机构制定的《教师听课评价表》对评课对象作出逐项评价。通过学员对教师的测评、课堂教学日志,建立学员信息员队伍、召开学员座谈会等方式,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作出评价。同时,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技能课、实训课的评课活动,征求他们对上课内容、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邀请他们参加技能考核和评定工作。
2. 实训环节。实训是形成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特色的关键环节,是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学运行质量监控的重要内容。对实训环节所占的比例是否达到规定要求进行审核,对专业所确定的能力及其标准是否明确作出评价,对开展实训的条件提出建议,对实训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作出评价,对学员能力考核的组织工作和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3. 教学环节。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成绩考核等环节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定期检查授课计划执行情况和教师课堂授课、实验实习、实训情况,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各有关部门及教师本人,把教学检查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五、教育培训质量监控和评价保障机制
教育培训机构要从组织上和制度上保证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正常有效运行,同时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教学质量监控。成立专门机构,加强教育培训机构教学质量工作的组织建设和宏观管理。
(一)建立教学信息反馈制度
实行教学例会制度,通过教学例会及时通报教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实行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制度,通过教学日志、学生评教,反馈课程教学质量。实行教学工作督导制度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教育培训机构主要领导通过听课、座谈、巡考等途径及时了解教学第一线情况。通过每期开班前教学检查、中期教学检查、开班后教学检查,校领导及教学督导人员应深入基层,开展教学工作调研,保证教学信息反馈渠道畅通。
(二)建立教学督导制度
根据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教学质量管理目标,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客观性评价。通过学员、督导、同行及领导的评教,通过定量评价,考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不断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控制教学质量形成过程。
(三)建立定期检查制度
开班前检查教学计划、教学任务书、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程表、教师授课计划和教师备课等教学文件,检查教师、学员、教材的到课率,检查各类教学设施完好率、修缮率等。教学中检查课堂教学质量、课程教学的基本文件执行情况。开班后检查考试(考查)的考务管理、教师教学质量分析、教师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等,对教学质量进行阶段性评价。
(四)建立专题教学调查研究工作制度
采取座谈会、见面会、专题调研等方式,全面了解教育培训机构教学工作的现状和学员的综合素质。
(五)建立学员跟踪调查制度
通过对学员文化水平、生产和家庭情况摸底等方式调查学员的文化素质。对学员进行跟踪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学员综合素质评价表,对学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评判,反馈社会、农业用人单位对学员质量的要求及对教育培训机构教学工作的建议。
(六)建立学员实训制度
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条件。整合资源,依托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合作建立相关专业实习场所和实训基地。同时,组织优秀学员到先进地区参观实习或劳动,开拓眼界。
六、加强农民职业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质量意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度
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质量意识,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形成共识,让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教职工的自觉行动。
(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规章制度
科学制定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遵循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教学工作的规律,融入现代教育管理思想,建立科学系统、简便易行的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三)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反馈机制
查找和纠正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开展总结研究,及时进行反馈,进而持续推动教学工作的改进。了解新型职业农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定期开展“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充分发挥各类专项评估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大督促整改的力度,切实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四)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和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质量监测评估机制
定期发布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教育质量报告,便于全社会了解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办学状况和办学质量,同时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机构教学质量进行及时督促。建议成立“国家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教育标准与质量监测评估委员会”,制定职业教育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认证评估制度,建立全国教育数据信息平台,培育相对独立的评估机构,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办学水平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