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视角下对《本命年》中主人公命运的解读
2016-12-17赵瑾
赵 瑾
宏观视角下对《本命年》中主人公命运的解读
赵瑾
《本命年》被称为是80年代中国电影的谢幕式。在改革开放浪潮袭来的大时代背景下,以亲情、友情、爱情为线索穿插其中,多线式地展现一个青年在特殊时代背景下,思想、精神、心理的变化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行为表现。主人公李慧泉是迷茫青年的代表,展现着动荡年代中的青年们真实的精神困惑和生存状态,也映射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本命年》根据刘恒的小说《黑的雪》改编而来,无论小说还是电影都十分贴近现实、照应现实。作家兼编剧的刘恒一贯注重对人的生活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展演,从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可以感受到他对人性和人的生存困境的真实细致的观察和感受。同时,《本命年》的成功也得益于导演谢飞,他对电影的整体感悟和由此出发对技术的投射力的布局,以小见大,于细微之中见真情。整部电影以一种陌生的、平静的视角在推进,以一连串的物理现象引起强烈的化学反应(心理反应),于温情的残忍、恬然的哀伤里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应和深刻的思考。
一、多线交织下的精神悲剧
《本命年》塑造了一个新的荧屏形象,一个“新”的时代青年,他跟以往电影里的青年形象有所不同,也不同于俄国文学中那些“新人”和“多余人”的形象。他不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先锋,不是时代变革中的政治青年,也不是出身显贵的的富家子弟,亦不是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而是出身贫寒、文化水平低、并带有政治前科的青年。就是这样一个人们眼中的不良青年却拥有美好善良的心灵和执着的信仰,而且一直坚守自己的内心。善良美好、坚持信仰本是一种常态的特征,但在特定时代环境中的特定人物身上却显得异常珍贵。然而,正是这样一个青年,迫于时代、社会压力和个人原因,最终选择了悲剧性的结局,引人深思。
电影《本命年》海报
影片主要有三条线索平行进行、同时作用,它们对李慧泉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亲情方面,母亲的离逝告诉他青春的代价以及要克制自己,叉子的父母却使他对亲情产生怀疑;友情方面,他对自己和叉子坚信无疑,然而刷子和合伙人的介入却破坏了他最真诚的信仰;爱情作为他最后唯一的希望也随之幻灭。这一系列的挫折和打击,使李慧泉的内心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一切在他眼里都没有了意义和色彩。出狱之后的他以为重新做人做事就可以重生,但却在本命年的某天晚上人群散尽的剧场里倒下,走完了他的人生。他的死可以说是偶然,也可以是必然,但与宿命无关。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人心未稳,其遗留的历史问题和伤痕还未得到解决修复,随之改革开放浪潮逐渐兴起,希望与危险并存。从影片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以故事主人公李慧泉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未能接受教育。
文革期间,国家各项发展曾停滞不前,政治混乱,经济倒退,文化教育一度被阻断,一些知识分子和适龄接受教育的孩子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可以说影响了一代人。由影片可以看出,以主人公李慧泉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正是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长大的,没有机会得以在适龄年纪接受学校教育,以他为代表的青年接受更多的是社会的洗礼,严重缺乏科学文化知识,从而演变为对某个人物或某种精神的盲目崇拜抑或是丧失信仰。
二、大时代下的光影交错
随着改革开放日渐兴起,国家各项发展还不完善,一切制度都有待制定整饬。政治依然敏感,社会形势还是处于紧张的状态中,有方向的没方向的、有信仰的没信仰的都安度着自己的日子,但人心得不到完全解放。国家度时势首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兴经济改革,积极学习市场经济,以此增强国力。发展经济成为了国民最重要的事。所以,此时对于国家正是发展的好时机,而于个人来说是契机也有可能是灾难。有文化有头脑的、有胆量的、小聪明的都走到了前面发家致富、享受生活;也有绝大部分人民遵守政府的指示实实在在地过自己的小日子。随着经济改革的启动和逐步深入,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势必会造成一代人精神信仰的缺失,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严重的个人问题。影片中已经成年的李慧泉由于缺乏文化知识和判断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凭着单纯义气为帮助朋友伤害了他人,却并未意识到自身做法的错误,只是朋友的行为触发的结果令他意识到了事态发展的严峻性,李慧全缺乏的是自我意识的苏醒。入狱后的李慧泉自我意识复萌,给我们展示了他淳朴善良的内心,镜头倒切回去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善良纯真的少年,他常常自己在心底回忆从前的美好,但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过去的终究已经成为过去,过去不能更改,未来在自己手上吗?答案依然是未知,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小人物的命运似乎并不明朗。所以片中的主人公也一样,找不到精神归宿,空虚迷茫怀疑人生,又不甘堕落放纵人生。由于特殊的历史时期造成的个人问题在那个年代演变为群体性事件,只是情节程度不同,实质都一样,个体生存状态缺乏关注和思考。人的一生中总会因为某些事情付出或轻或重的代价,这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能就需要付出比原来正常10倍的代价。
我们生而为人,时代造势,我们度势。但对于李慧泉来说,文化知识的缺乏和心灵的重创使他失去了理性的认知和判断能力。
三、个人的流离与历史的选择
整部电影从开始到结束,都贯穿了一种灰暗的、忧郁地色调和那个时代流行的音乐,以一种附属文本的形态立足于时代的表层和人物心理,于平面视角下形成一种张力。镜头随着主人公李慧泉的足迹缓缓推进,平面呈现,没有刻意强化或放大某些东西以追求效果,使影片的呈现更加真实,深入人心地传达了很多思想观念。影片中,李慧泉经常一个人面对自己,没有语言,观众却能通过画面感来感受判断他与自己内心的交锋,但思索到最后依然迷惘无从选择。他想遵从自己的欲望,却又囿于道德和精神的审判,灵魂无处安放。作为那个时代青年的代表,他焦虑挣扎找不到精神和心灵的归宿,没有出路,整天郁郁不安。最后只能选择死亡作为解脱以求灵魂的解放。
在这样一个惴惴不安的时代里,人人自危,无人去关心他人,大多数人都在过活自己的小日子。有信仰的、坚持自己内心的人很少,李慧泉却是其中之一。在思想政治极度敏感的时代里,人们专注于自我地活着,李慧泉却时刻想着关心着他人,他的关心里不是没有掺杂一丝的功利性目的,而是期待能被关注被关心。他文化水平不高,年少无知时犯过错误,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却始终坚持自己的内心,勇敢地鼓起勇气面对新生活,重拾希望,渴望并追逐真善美。也正是由于他文化水平不高,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单一,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内心脆弱,过于看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渴望融入社会群体,以至于迷失了自我。
文化水平的致使李慧泉只能看到一些行为表象,无法深入思考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的深层原因。由于年轻时错误,李慧泉始终以一种特殊的身份活着,觉得将自己看成人群中的异类,与社会和他者格格不入。这种想法不仅使他内心受挫、丢失生活的信心,更使他的思想变得愈加狭隘,对他人强烈的依附感使他试图从他人那里获取温暖和认可肯定,可越是想融入人群、得到认可,内心就越孤立反抗,造成意识和行为的失调。欲望在现实中得不到疏解和满足,加重了身体上和精神上的负重,而李慧泉又无法正确对待这些必须面对的沉重,只能艰辛地活着。
四、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影片塑造了一个真实立体的时代青年形象李慧泉,那些看似主观的、客观的人或物,都只不过是他的映照物,映射他的人生,也映照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影片的结局富有极深的寓意。爱情被拒绝之后,李慧泉去酒吧麻醉自己,然而刚从酒吧出来就遭抢劫袭击,他没有呼救,也没有自救。流着血、独自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却没有一个人关注他,最终他拖着受伤的疲惫身躯和心灵站在散场后的剧场里倒了下去。李慧泉的命运本可以改写,在亲情爱情友情皆远去之后,他依然还保留着最后一点生存的勇气和希望。但当他最后一丝信仰也被粉碎后,那些积累的心灵创伤使他的精神崩塌,从而导致了最后的悲剧性结局。走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本可以呼救的他却对自己无动于衷,为什么?因为信任已缺失,希望已幻灭,本命年的传说,一直在他脑子里形成一种潜意识——精神的溃落。这不是天生使然,而是由于缺乏文化知识、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所造成的人格误导,只是随着环境的改变,作出的无意识的生理心理反应。年轻时没有判断是非的意识,只有单纯、义气和真诚,导致人生突遇重大转折影响一生,儿时生活单纯无忧,快乐美好,长大后,就必须面对成人世界的框架,不得不困囿框架标准限制下的人生。
事实上,决定人命运的是人,而不是鬼神!李慧泉的死亡,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死亡,这是一种比生命逝去还可怕的经历。所以影片主要表达的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精神和信仰的缺失对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它会毁了一些人,成就一个时代。但是又不可阻挡。时代在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社会物质发展和精神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人性的缺失、人类生存的困境乃至很多灾难性事件的发生,都是社会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影片看似单纯、平静,实则让人感到惊心动魄,主题寓意复杂,意义深远。
导演谢飞曾在“导演阐述”中强调了他在此片中的立意:“纵观世界历史,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在经历了一场巨大的灾难和浩劫之后,物质与经济的破坏还不是最可怕的,精神上的创伤才最可忧虑;而精神上的重建,则是他们崛起的关键。德国是这样。日本也是这样。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浩劫的中国也面临这一课题。本片通过李慧泉形象的塑造,就是想提出这一精神信仰的间体,供人们思索。”[1]《本命年》中李慧泉的经历,更多的是带给成长中的青年们一些启示和警觉,引起他们的思考。
[1]论文网.我们寻求什么?(谢飞、姜文谈《本命年》)[EB/OL].(2012-09-23)[2016-12-01]http://www.xzbu.com/6/view-3487839.htm.
赵 瑾,女,河南开封人,开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