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五年累计减贫500万人
2016-12-16
保定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登上了全国“十一”假日旅游红榜,得知这个消息,涞水县三坡镇南峪村贫困群众徐振申笑得合不拢嘴。这不仅意味着徐振申这个高端民宿“管家”当得合格,也意味着更多游客将为徐振申带来更多分红。
旅游扶贫,是河北省产业扶贫的有效抓手。近年来,各地探索建立起景区带村、能人带户、旅游小镇开发、旅游资源资产股权化等旅游扶贫新机制,让更多贫困人口参与分享乡村旅游发展的红利。
聚焦精准,挂图作战,夙兴夜寐,激情工作,“十二五”以来,河北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五年来,全省累计减贫500万人。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4621元,提高到2014年的6839元,增长近50%。2015年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71元,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今年以来,我省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八大专项行动。上半年,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11元,同比增长13.3%,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
河北是扶贫任务较重的省份,到2014年底农村贫困人口有486万,目前还有310万贫困人口。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
非常之目标,当有非常之举措。
521人,这是威县固献乡沙河王庄村去年的减贫人口数。脱贫成效的取得,得益于该县建立起来的资产收益扶贫机制。围绕这一机制,该县打破常规、不懈探索,建立起“金鸡模式”“白羽模式”“威梨模式”“根力多模式”“基金模式”五大模式,实现了贫困村户与产业企业利益联结全覆盖。
以“威梨模式”为例。该县依托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流转土地,建设标准化梨园,进行集约化、规模化资产经营。引导贫困群众返租梨园进行管理、分享收益,以管理合作激发内生动力,防止“扶贫养懒汉”。截至目前,该县发展优质梨果6.8万亩,引进龙头企业35家,建立合作社63个,建设标准化梨园136个,已带动1.6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人均年收入5000元以上。
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构建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策支撑体系,不断改革创新扶贫工作机制,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释放强劲动能。
金融扶贫放大资金效益。我省制定出台了《“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实施意见》,大力推广政府搭台增信、银行降槛降息、企业农户承贷、保险兜底保证的金融扶贫模式。62个贫困县全部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扶贫贷款覆盖2.1万家龙头企业、47万户贫困群众。今年1~9月新增到户扶贫小额贷款92.5亿元。建立省市县投融资体系,共建成省级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2个、市级9个、县级62个,今年1~9月累计融资228亿元。
股份合作构建利益联结。全省推广“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合作社+农户”六位一体股份合作模式,构建市场主体与贫困群众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扶贫主体多元化、扶贫资金资本化、扶贫对象组织化、扶贫路径精准化、扶贫产业园区化,使贫困群众成为“三金”农民。制定了《建立农村股份合作资金风险防控机制实施意见》,构筑前置风险防控、过程风险防控、结果风险防控“三重防线”,为产业扶贫提供了机制保障。截至目前,全省贫困地区股份合作制企业达4500家,覆盖带动贫困群众45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