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上丝绸之路“直挂云帆济沧海”

2016-12-16于兴华

财经界·上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印尼一带国家

于兴华

自2013年海上丝绸之路提出后,中国政府、企业、智库等各个领域纷纷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加大、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致力于经济发展、友好合作这个大局

三年再回首。

自2013年海上丝绸之路提出后,中国政府、企业、智库等各个领域纷纷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加大、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致力于经济发展、友好合作这个大局。

如今,三年过去了,海上丝绸之路有哪些成就?有哪些经验教训?如何正确看待中国的作用和地位?如何更好地加强合作与交流?

2016年11月26日下午,论坛主题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政策与行动”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众多专家学者发表了观点和看法。

海上丝绸之路的成绩单

不可否认,这三年,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产能合作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单看高铁。这几年,随着李克强总理亲自担任高铁形象代言人,中国高铁在沿线国家与日本展开激烈竞争,虽历经波折,但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今年8月,泰国国家和平与秩序委员会批准了两条连接中国和泰国的高铁项目,总成本约为7414亿泰铢(约合人民币1430亿元)。

今年10月,中国再度夺得雅万高铁项目,这是中国高铁整体走出去的第一步,涵盖技术标准、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装备制造,到物资供应、运营管理和人才培训。

不仅如此,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上的国家也对中国高铁抛出了橄榄枝。此外,中国相继取得了英国、巴基斯坦、罗马尼亚等国家的核电订单。而随着交流与交往的扩大,中国与东盟、澳大利亚、韩国等周边沿线国家的贸易、投资、旅游等方面的往来都在不断突破。

以东盟为例,2015年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双边贸易额已经达到了4721亿美元,双向投资达到了1546亿美元,人员往来如破了2300万人次,旅游人数超过了1.17亿人次,同比上升9.8%,消费总量超过了1045亿美元,同比上升16.6%。

来自印尼的数据显示,中国与印尼的贸易量占印尼对外贸易量的60.93%,中国是印尼的头号贸易对象国。

截至2015年,中国已经与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的49个国家建立了投资关系。在国际产能合作的格局上,中国构建了一轴两翼的格局,包括45个重点国家,一轴是中国周边国家为主轴,西翼是中东和中东欧国家,拉美国家是东翼。同时,中国开展了五个方面的多边合作机制。第一是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包括马来西亚、柬埔寨、缅甸、泰国、越南等,是中国对东盟重点合作的国家;第二以“三网一化”和产能合作为重点,和非洲18个国家建立了产能合作的机制,目前正在优先推进的6个重点国家,包括南非、津巴布韦、埃及等六个重点国家,并且设立了中非产能合作基金;第三跟欧洲发达国家设立中欧共同投资基金,通过跟发达国家关键技术的合作,再结合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开展合作;第四第五分别是与中东欧和拉美国家的相关合作。

随着中国工业、科技技术的进步,中国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工业体系,同时,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以及积累了足够的外汇储备,支撑中国参与国际投资,使中国参与到各个国家的经济建设中,这也使得中国技术、中国产业走出国门成为可能。

国家发展改革委、清华大学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院郭建民表示,中国的优质产能开始规模化走出去,大型成套设备也在走出去,国际产能合作是面向全球的,更广泛的合作,它和“一带一路”能够形成一个好的互补,能够整个推动中国全方位开展对外经济合作。

从2000年前的丝绸之路开始,中国主动打开了与世界交流交往的大门,通过贸易,把中国的茶叶、瓷器输送到西方。这条路见证了中国在历史上的辉煌,同样,这条路也见证了中国自工业革命之后的没落。现在,中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与世界加强交流与贸易往来,这一举动不仅被视为是中国在当今世界经济萎靡不前的局面下一个重大的战略举动,同时,也被视为是中国崛起的一面旗帜。

本质是开放共赢

海上丝绸之路,不是中国单纯地进行产能输出,而是发挥中国多年来积累的万亿外汇储备优势和工业技术优势,以互惠互利的方式,改善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同时,使欧美国家的技术优势也能惠及发展中国家,最终实现欧美国家和中国以及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其实质是互利共赢。

本次论坛期间,国际合作中心提出了“8”字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中国处于中间位置,把欧美国家的科技产能通过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发挥中国与各个国家之间友好的国际关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最终使欧美国家的技术转化为经济成果,发展中国家从“一带一路”中享受到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好处,实现中国、欧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赢。

这一战略,无疑使中国从既定国际关系的边缘走到了国际关系的中心,提升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力和作用,同时,以一种更加平等、友好的方式惠及沿线国家。

与会的韩国庆熙大学中国外交政策教授朱宰佑表示,中国的丝绸之路战略和亚投行的成立,对韩国而言是一次机遇,与韩国政府提出的倡议有不谋而合之处。

出席本次会议的印尼代表也表示:“印尼在基础建设以及其他的方面受益于‘一带一路战略,”印尼的经济发展既受益于这些岛屿,因为可以开展海上贸易,同时,也受制于这些岛屿,印尼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根据国际银行的报告,巴登地区的一个集装箱运输成本超过新加坡的三倍,因此我们需要改变这个现状,来增强我们的贸易水平。因此,印尼需要建设更好的港口。印度尼西亚的想法是将自己发展成一个全球海洋的轴心,在印度尼西亚建立三个半岛经济带,比如北部、中部和南部,将印尼整个联系在一起。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商学院的资深研究员Dan Caprar表示,关于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在澳大利亚也得到赞同。因为中国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投资和经济合作伙伴,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有很多的教育、资源、专业服务的合作,同时,中国的投资者也为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都在积极改善与中国的地缘关系,加大与中国的合作,更广泛地参与到“一带一路”中来,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步伐。这一方面说明,中国的地缘政治影响力正在增强,另一方面,通过“一带一路”将欧美国家的科技产能化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动力,解决了经济复苏乏力的困境。这些都在用实际行动说明,中国崛起并非坏事,恰恰是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好事,中国作为一个纽带、中枢,以更负责任的国家形象出现的世界经济的舞台上。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陈甬军认为,“一带一路”的经济本质,微观可以实现合作双赢,宏观助推世界再平衡。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张景安表示,“要让全世界了解‘一带一路战略,了解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和中国对世界的担当精神。所以加强‘一带一路和中国国际化的战略来讲好中国的故事,具有重大的意义。”

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赵可金认为,坚持全球共同发展的“一带一路”有可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国际版,是开创了中国治国理政思想的新境界。所以我们也可能展望习近平的全球治理思想,有可能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发展境界。“一带一路”它通向何方?会通向中国与全球共同发展的未来。

“一带一路”不仅是从中国自身出发的一个经济考量,也是从中国国家利益出发的一种战略考量。

未来还有更多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

三年的时间对于海上丝绸之路而言,只是一个起步阶段。与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相比,“一带一路”是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一次对外开放,涉及方方面面,中国必然会在国际上面临更多问题、更多困难、更多质疑,需要有层次、有步骤地推进。

一是,合作的领域逐步扩大。中国与一带一路上的国家或者是“邻居”关系,或者有经济联系,或者政治互相程度比较高,因此,中国与不同国家的合作需要具体分析。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但是东盟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通过放宽签证引入劳动力资源,通过技术、教育输出,培养符合中国需要的技能人才,也可以带动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增长。国务院参事王辉耀建议中国与东盟合作设立劳动力自由流动示范区,缓解劳动力紧缺的难题,同时,也可以健康、旅游等方面实现合作。

中国地质调查局研究员刘大文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全球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市场需求旺盛,中东、俄罗斯等地区的油气资源很丰富,中国和东南亚等油气资源匮乏,区域互补性强。

中国国际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一带一路”是新型的全球化,应该成为一条共享之路,青年人有机会参与,小企业有机会参与,不发达地区和国家有机会参加,传统的全球化是跨国公司推动的,新型的全球化是以新工业革命技术为基础,以青年人、以跨境电商、以小企业之间的合作为纽带,能够为社会带来福祉。

二是,走出去的质量要提高,实现质与量的突破。走出去不是目的,恰恰是起点,走出去光荣,回来时盆满钵满更光荣。目前,通过国际产能合作,以央企、国企主体的企业实现了走出的目标,但是,走出去面临的问题却很多,涉及的问题涵盖法律、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刘建兴认为,“走出去”的企业质量参差不齐,有些个别的工程项目难以达到国际水平,影响了“一带一路”的国界口碑。

Dan Caprar建议打造文化的灵活性,让两种文化能够适时进行自我调整。

正大集团副总裁曾劲松建议企业在海丝沿线国家进行合作、投资,第一需要更多的数据,包括研究机构的研究报告往往更有价值,在走出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华人华侨团体的作用,与华人开办的企业加强合作,坚持互利共赢,注重把中国的经验与东南亚国家的发展现状结合起来。

三是,机构服务要跟上。在这一点上,中国可以借鉴日本经验。日本建立了由国际协力机构、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国际协力银行、日本贸易保险构成的“四位一体”的海外投资促进体系,为海外的日本企业提供综合协调、信息收集、融资支持、信贷保险等服务。

曾劲松建议由企业出资、政府搭台,建立信息平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刘建兴认为,要加快研究成立国际发展署,依托专业化的国际开发机构和人才,提高对内协调和对外沟通的能力。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在引领新的全球化,在引领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发展当中要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如果没有专业机构来支撑,很多战略和构想就难以落实到具体的过程当中。

三年,是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的一个小节点,在这个节点上,总结中国的经验,摸索一条有利世界各国的路径,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猜你喜欢

印尼一带国家
印尼出手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印尼举行反恐演习等四则
印尼的承诺
一个人在印尼走山看海
把国家“租”出去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