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桥山林区松大蚜的发生与防治

2016-12-16罗科资高彦飞

陕西林业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松针油松林区

罗科资,高彦飞

(延安市桥山林业局,陕西 黄陵 727300)



桥山林区松大蚜的发生与防治

罗科资,高彦飞

(延安市桥山林业局,陕西 黄陵 727300)

通过野外观察调查和样地施药试验,研究了桥山林区松大蚜生活习性、对树木的危害特征,以及用50%乐果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50%久效磷乳油、苦参烟碱乳油等农药不同浓度防治松大蚜的效果,结果表明,松大蚜在乔山林区1年发生8代,秋季高温多雨时可出现9代,以卵在松针上越冬,1年发生2次高峰期,分别是5-6月、9-10月,秋季更严重;松大蚜可危害油松、白皮松和樟子松,以油松纯林为重,使得松针尖端发红、发干,针叶干枯、脱落,树势衰弱,形成枯枝,甚至整株死亡;4种药剂最高防治效果及最佳浓度为50%乐果乳油1 000倍液防治效果为96.0%,20%氰戊菊酯乳油3 000倍液防治效果为99.0%,50%久效磷乳油1 000倍液防治效果为98.7%、苦参烟碱乳油1 500倍液防治效果为91.0%,生产中可选取这4种农药的最佳浓度防治松大蚜。

桥山林区;松大蚜;发生;危害;药剂防治

桥山林区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桥山山脉中部、午岭东侧,地理坐标东经108°31′~109°11′,北纬35°30′~35°50′,地貌类属黄土高原上隆起的土石山区,海拔920~1 760 m,相对高度200~300 m,土壤有褐土及灰褐土,年降水量650~670 mm,多集中在7-9月,是陕北黄土高原区林地质量最高的区域之一,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与维持气候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地带性植被属暖温带半湿润落叶阔叶林,现有林地为破坏后保存较好的典型多代萌生残留天然次生林,树种复杂、灌木和地被物种类多样,主要树种有栎类、山杨、白桦和油松等。自20世纪末实施退耕还林、大面积人工造林以来,随着常绿针叶树比例尤其是针叶纯林比例的提高,松大蚜(\%Cinara pinea)\%危害逐渐呈现区域扩展、面积扩大、损害加重的趋势,对林地健康与生存构成威胁[1],其生物学特性在其他地区已有研究报道[2-3],但在桥山林业局的发生规律、危害及有效防治方法尚不清楚,为此我们进行了松大蚜发生与危害调查和防治试验,结果如下。

1 研究方法

1.1 松大蚜发生与危害调查

根据以往松大蚜防治方法研究资料[4],我们分别在桥山林业局店头林场、上畛子林场就近选择有代表性的油松、白皮松和樟子松林样地各3块,每块样地设置5株样树,从3月中旬到11月下旬每隔10 d,观察、记录1次松大蚜数量、形态和生物学习性,以及对树木的危害状况。

1.2 松大蚜药剂防治试验

1.2.1 试验设计 试验用4种药剂、1个对照(清水),每个药剂设3个浓度,共设12个处理(表1),1个对照,每个处理3次重复。

表1 药剂防治松大蚜试验设计

1.2.2 试验方法 分别在建庄、店头、上畛子、双龙等4个林场各选地形地貌特征相似、树龄一致(树龄8~10 a)、林相相近、松大蚜危害严重的纯油松林试验样地,在每个样地中选择树体大小与长势一致的样株39个(每个试验处理各3个),再在每个样株选择20个有虫枝条(长度约50 cm),喷药前及喷药后4、8、12、24 h分别观察、记录每个枝条上的虫口数量。在松大蚜发生最严重的5月 23日上午9:00喷药,喷药时整个树体上下内外均匀喷洒,喷施量为药剂开始从针叶掉落为止。喷药后24 h范围后调查防治效果。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松大蚜形态特征

松大蚜属同翅目大蚜科昆虫,有无翅蚜和有翅蚜,雌无翅蚜是繁殖的主体;头小,腹大,黑褐色,体长3~4 mm,宽3 mm,近球形,腹9节,头5节渐宽,为较硬腹,后4节渐窄为软腹,秋末,雌成蚜腹末被有白色腊粉;触角刚毛状,6节,第3节较长;复眼黑色,突出于头侧。有翅蚜翅透明,前翅大而后翅小,在两翅端部有一翅痣,头方圆形,大于无翅蚜,前胸背版有明显圆环和水“X”形花纹,腹部在第六节或第七节前面生有一对圆柱形的管状突起即腹管;雄蚜腹部窄,雌蚜腹部宽,但窄于无翅蚜,触角长1.5 mm,嘴细长,可伸达腹部第5节;卵刚产出时白绿色,渐变为黑绿色,长圆柱形,长1.3~1.5 mm,两卵间有丝状物连接,多由7~15个卵整齐排列在松针叶上,有时可发现白色、红色、灰绿色卵粒,常被有白色腊粉粒,中部有凹陷、不饱满;若虫有卵生和胎生两种,形态多相似于无翅雌蚜,只是体形较小,新孵化若虫淡棕褐色,腹全为软腹,喙细长,为体长1.3倍。

2.2 生命周期及习性

松大蚜在乔山林区在桥山林区1年发生8代,偶见9代(2015年秋季高温多雨,出现9代),以卵在松针上越冬,各龄期的发育天数为1龄9~10 d,2龄7~8 d,3龄3~5 d。第1代的发育历期为20 d左右,5月下旬,出现有翅胎生雌虫,飞迁繁殖。在10月中、下旬,出现性蚜(有翅雄、雌成虫),交配后,雌虫在松针上产卵越冬。桥山林区1年发生2次高峰期,分别是5-6月、9-10月,尤以秋季更为严重[5]。

2.3 松大蚜危害

多年观察发现,松大蚜主要刺吸黑松、油松、白皮松、樟子松等树木1~2 a嫩枝或幼树的嫩枝、干,在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发生严重。2011年乔山林区店头、上畛子林场约50万hm2的油松林遭到松大蚜的危害,当年9月份调查发现,油松、白皮松和樟子松皆受危害,尤以油松纯林为重,长仅5 cm枝条就有上千头松蚜。受害后松针尖端发红发干、针叶上有黄红色斑,枯针、落针现象明显,树势衰弱,形成枯枝,甚至整株死亡。

2.4 药剂防治效果

2.4.1 不同药剂防治效果比较 由表2可以看出,当药剂防治效果在观测期达到最高值即施药后24 h时,4种药剂3个浓度的松大蚜防治平均效分别为50%乐果乳油91.2%、20%氰戊菊酯油90.0%、50%久效磷乳油89.4%、苦参烟碱乳油87.7%,都远远大于对照(清水)的5.0%,且都在85以上,表明这4种药剂可有效防治松大蚜,50%乐果乳油防治效果相对更好。

2.4.2 药剂不同浓度防治效果比较 表2显示,在4个试验效果观测期,每种供试药剂3个浓度之间的防治效果都存在差异,施药后24 h时防治效果最好的浓度,在其他三个观测期的防治效果一般也较好,4种供试药剂防治效果最佳浓度分别是50%乐果乳油1 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3 000倍液、50%久效磷乳油1 000倍液、苦参烟碱乳油1 500倍液。

表2 几种药剂不同浓度配比防治试验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1)松大蚜在桥山林区1年发生8代,秋季高温多雨时可出现9代,以卵在松针上越冬,第1代发育历期为20 d左右,5月下旬,出现有翅胎生雌虫,飞迁繁殖。在10月中、下旬雌虫在松针上产卵越冬;1年发生2次高峰期,分别是5-6月、9-10月,秋季更严重;危害油松、白皮松和樟子松,以油松纯林为重,使得松针尖端发红发干,枯针、落针,树势衰弱,形成枯枝,甚至整株死亡。

(2)供试4种药剂施药后24 h防治效果达最大,此时4种药剂不同浓度的最佳防治效果分别为50%乐果乳油1 000倍液防效为96.0%,20%氰戊菊酯乳油3 000倍液防治效果为99.0%,50%久效磷乳油1 000倍液防治效果为98.7%,苦参烟碱乳油1 500倍液防治效果为91.0%,4种药剂最优浓度时的防治效果都在90.0%以上,可有效防治松大蚜,但 50%乐果乳油1 000倍液防治效果相对更好,生产中可选取这4种农药的最佳浓度防治松大蚜。

(3)为了达到保护环境、取得长效的目的,桥山林业局防治松大蚜应该依然秉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6],充分利用七星瓢虫、异瓢虫、二星瓢虫、四星瓢虫和十三星瓢虫等松大蚜天敌;在营林方面减少或避免针叶纯林,增加针阔混交林;预测预报,当虫口密度达到大发生阈值时,进行药剂防治的同时,还应采取冬季剪除着卵叶,集中烧毁,消灭虫源等方法。

[1] 伍小兵.松大蚜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江西林业科技,2013(4):35-36.

[2] 任月刚,崔建业,李耀辉,等.松大蚜的生活习性及综合防治措施[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1(91):122-122.

[3] 李晓华,高蓓.松大蚜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2005(4):35-36.

[4] 马利红.松大蚜卵林间分布格局的调查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2003(6):17-18.

[5] 王桂梅,杨斌,张伟,等.防治落叶松大蚜药剂筛选[J].吉林农业(C版),2012(10):85-86.

[6] 黄宝生,张玉忠,马元旭,等.4种药剂对松大蚜防治效果的评价[J].河南林业科技,2008,28(3):22-22.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inara pinitabulaeformis \% in Forest Area of Qiaoshan

LUO Ke-zi, GAO Yan-fei

(QiaoshanForestryBureauofYan'an,Huangling,Shaanxi727300)

Through years observation and survey in Qiaoshan forest area , characteristics and biological habits of \%Cinara pinitabulaeformis \%summed up in terms of their living habits and damage to trees.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pesticides like rogor emulsifying oil 50%, fenvalerate-trichlorphon emulsifiable concentrate 20%, monocrotophos emulsifiable concentrate 50% and matrine emulsion were applied for the control of \%Cinara pinitabulaeformis \%and generated different effect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Cinara pinitabulaeformis \%occurs with 8 generations in one year, and ninth generation would occur if the autumn is high in temperature and rainfall. It spent overwinter in eggs hanging on needle leaves. Two summit periods occur in one year, May to June and September to October, more severe in autumn. The damage mainly happened to pine trees, especially in \%Pinus tabulaeformis, \%causing leaves becoming red, dry and falling or even the whole tree death. The four pesticides performed well, respectively, 96% of rogor emulsifying oil 50%,1 000 times; 99.0% of fenvalerate-trichlorphon emulsifiable concentrate 20%,3 000 times; 98.7% of monocrotophos emulsifiable concentrate 50%, 1000 times, and 91.0% of matrine emulsion,1 500 times.

Forest area in Qiaoshan; \%Cinara pinitabulaeformis; \%damage; occurrence; control by pesticide

2016-05-18

罗科资(1975-),男,陕西吴起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经营和保护工作。

S763.7

A

1001-2117(2016)05-0054-03

猜你喜欢

松针油松林区
油松松梢螟防治技术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松针扫把
溥心畲山水画谱(九)
油松混交林与纯林土壤理化性状比较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北方油松育苗技术
松针是另一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