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演化路径研究
——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视角

2016-12-16曾繁华杨馥华侯晓东

贵州社会科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价值链升级制造业

曾繁华 杨馥华 侯晓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演化路径研究
——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视角

曾繁华 杨馥华 侯晓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及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影响,我国传统制造业正面临制造产业空心化与供需失衡,大而不强的现实困境。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能力,开拓制造业更大市场空间是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现实路径。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其本质在于通过制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推动我国制造业由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跃迁。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视角,以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主线,运用规范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方法,深入研究了全球价值链制造业治理机理与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演化路径,认为技术与制度创新是推动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持续动力。

创新驱动;制造业升级;机理;演化路径; 全球价值链治理

一、引言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一轮信息技术的兴起,正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并引发变革。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正诱发我国制造业新一轮转型,并形成了众多的新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等。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发展力度,力求抢夺新一轮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特征的新信息技术革命的胜利,抢夺发展先机,赢得重新洗牌的机会。德国等发达国家确立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工业4.0”国家战略,不断扩展重塑制造业价值链体系。美国利用其科技创新与互联网优势,也提出了“工业互联网”战略,力促制造业回归与创新。发达国家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后,纷纷推出“再工业化”战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低成本优势丧失,不少发展中国家也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谋求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壮大市场。在如此严峻的背景下,目前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企业主体自主创新能力弱,对外技术依存度仍然很高,品牌效应弱。此外,还存在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不佳,清洁生产能力弱等诸多问题。如何抓住当下互联网快速发展所提供的资金、技术、能源等机遇,加快我国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发展,积极应对挑战,发挥自主创新作用,依托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开拓我国制造业发展新模式,新路径,实现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是我国当前制造业努力的主攻方向。也是增强我国竞争力,提升我国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制造业由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跃迁,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战略任务。[1]

二、文献综述与评价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变革进程日趋加快,国内外学者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及政策优化进行了大量研究,拓展了制造业转型发展研究新领域与新方法。国内外相关研究包括:

(一)制造业转型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

李泽润等在先进制造业全面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背景下,通过构建VAR模型对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曾繁华等对我国制造业的升级演化路径分为四类:委托代工模式、基于全球价值链的OEM-ODM-OBM路线、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升级、技术创新与品牌创新。[2]秦可德从产业集群与空间网络动态分布的视角对区域制造业的转型发展进行分析,认为优化空间网络动态分布,把握全球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趋势是迈向高端制造的有效路径。陈立敏分析了传统制造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本质特征,提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优化政策与跃迁方向,即产业融合、自主创新、绿色制造等。[3]郭伟峰、王汉斌等尝试运用协同理论借助局部调整自回归模型分析我国制造业转型内在机理,实证分析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因素。[4]唐光海基于“互联网+制造业”的研究视角,认为制造业具有生产扩大化与生产虚拟化转型升级特征。

(二)创新驱动与制造业价值链治理的研究

杰罗菲在1990年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驱动型GVC治理框架,提供了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机理路径。沃尔特·W.鲍威尔对GVC治理结构进行了细分,依据市场基础、交易模式、弹性程度与组织氛围等指标将GVC治理分为层级价值链、市场价值链和网络价值链。汉弗莱、施米茨通过对全球价值链治理分析,研究了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及模式:制造工艺流程升级→产品供给结构升级→功能服务优化升级→产业链跃迁升级。熊宇等深入分析了全球价值链治理的“驱动”、“协调”和“标准化”跃迁路径,分析了产业链、价值链治理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联性。孙泗泉,叶琪以国内装备制造业为例,提出了基于产业技术演化进程中破坏性创新助推本土制造业转型升级机理并进行了实证研究。[5]

(三) 文献评价

上述研究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制造业转型升级作用机理与演化路径,相关结论主要有:创新驱动是推动我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向高端制造迈进的现实路径;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基础上创新将有效助推制造业外部市场技术环境与内部结构管理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如何提高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增强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政策优化的方向。但如何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视角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机理研究还不够深入;对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机理路径的研究缺乏理论梳理与现实可操作性。本文尝试构建全球价值链治理理论、创新驱动转型机理与制造业升级路径三者之间动态联系,在转型升级机理、演化路径与目标政策三者间进行协调创新研究。

三、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视角的制造业跃迁升级路径分析

大量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表明,创新驱动是决定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式的关键因素。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本质在于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从全球价值链治理视角,以产业链为轴心,以创新链为基础展开最优资源配置,通过科学技术开发实现技术创新与突破,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实现制造业在价值链中由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攀升的过程。[6]在此过程中,资源增加、产出能力增加、技术突破、创新能力提高等会使制造业转型升级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创新也逐步演化发展为核心生产环节、重点领域的创新,一旦突破这些特定发展阶段约束,制造业的发展将会实现跃迁升级式的发展。[7]

汉弗莱 、施米茨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视角,按照从低到高升级模式将制造业转型升级分为生产工艺流程升级、产品结构升级、服务功能升级、跨产业跃迁升级四个空间维度。[8]其中,生产工艺流程升级是指制造企业通过建立交叉补贴的平台生态圈实现商业模式升级,运用灵活低成本战略适应未来智能供应链运营模式升级,依靠技术引进并加以模仿创新,对产品生产系统进行加工重组,改进生产结构降低生产成本。产品结构优化是通过互联网+制造业,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实现制造业市场定位,以消费市场为导向实施产品供给升级,提高产品质量与附加值。服务优化升级是指制造企业对产品功能结构进行创新升级,满足未来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以及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发展趋势。[9]跨产业跃迁升级是指制造业的跨界融合,利用移动互联网,提高制造品质,打造全球化的品牌,从而推动整个制造业由价值链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跃迁升级。

笔者在已有文献研究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新趋势,根据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及制造企业所处发展阶段与所具备创新能力,将制造业转型升级分为三个环节:1)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新兴制造业横向扩张阶段。2)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新兴制造业纵向渗透升级阶段。3)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新兴制造业跃迁式升级阶段(如表1所示)。制造企业在这三个发展阶段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具有由低到高递进关系。基于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原理,按照制造业附加值由全球价值链低端向两端螺旋上升发展趋势,结合制造业产品与服务生产与研发规律,研究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机理。如图1所示,纵坐标表示制造业产品价值链附加值,横坐标表示全球价值链制造业所处环节。微笑曲线分为左(创新研发)、中(组装制造)、右(品牌服务)三个生产流程,曲线表示附加值获利程度,从微笑曲线Ⅰ跃迁到微笑曲线Ⅱ,说明创新驱动制造企业产品及服务附加值显著提升。

图1 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制造业创新驱动升级能力变迁资料来源:根据2015年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相关理论文献归纳整理。

全球价值链治理理论强调整个全球市场的开放与联系,突出产业与企业间互动关系,制造业转型升级本质在于价值链的增值。发达国家依靠有利条件嵌入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或制造业高端,市场进入壁垒较高。因此,嵌入该价值链的制造企业就具有某种垄断性质。在全球产业利益分配中获得了较强话语权与市场产权。一般情况下,存在着两种可以相互转换的模式:①上升模式:如果政府制定有利于制造业升级政策、提供有利于制造业转型的环境机遇、制造业的重大技术突破对产业资源产生了“吸聚效应”,制造企业就能实现产业跃迁升级。包含两个升级路径:一是同一产业(品)价值链内部跃迁升级,即企业在同一产业(品)价值链上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环节跃迁。二是不同产业(品)价值链之间升级,即制造业由低附加值的产业(品)链向高附加值的产业(品)链跃迁。②下降模式:如果在国际制造业竞争中制造企业不注重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政府无法提供有利于制造业升级的创新体制与创新环境,制造企业将面临成本优势丧失、制造业国际技术竞争力下降与产品供需结构失衡等困境,导致制造业价值链由高附加值产业链降为低附加值产业链。[10]

表1 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视角的技术创新驱动战略制造业跃迁机理

资料来源:根据2015年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相关理论文献归纳整理。

(一)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新兴制造业横向扩张阶段

在横向扩张阶段,制造业转型主要依靠引进先进技术实现生产工艺流程与产品高端转移升级,提高产业价值链中生产加工效率,实现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以及对较高附加值环节的占有。通过新产品与生产线的引进与改造,提高新产品、新品牌市场竞争力。该阶段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的从属地位,担当 OEM的角色,受到领头企业的控制。[11]自主品牌经营尚不成熟,经营重心还是围绕着原有产品、原有领导企业展开。如图1,在制造企业升级后,其增值空间为从A点上升到B点,但仍处于全球价值链同一环节,没有发生制造业内部创新升级。我国制造业经过多年发展,一方面已经具备了较好发展基础与完备的制造体系,另一方面,“中国制造”核心技术竞争力较弱,缺乏品牌创新意识。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及高端装备制造业与工业应用协同创新目标,必须加快能源装备制造业品牌创新发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装备中国”到“装备世界”,近年来以许继集团为代表的我国能源装备制造业正在从注重数量和规模向注重质量和水平转变,打造能源装“升级版”。许继集团依托智能制造、“互联网+”对自身制造业务进行重新定义,从仅依靠技术及装备创新向打造大数据背景下现代装备制造服务业横向扩张,延伸产业价值链并向微笑曲线两端跃迁升级。[12]

(二)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新兴制造业纵向渗透升级阶段

嵌入价值链高端环节,提升产品价值链分工地位,通过依托自主品牌重构价值链,以此重构或组建自己领导下的价值链系统。企业实现了从ODM进入OBM(阶段。如图1所示,制造企业实现了微笑曲线从附加值较低的生产环节A点跃迁到附加值较高的研发设计或品牌服务的C点,其全球价值链开始向微笑曲线的高增值空间迁移。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新兴产业中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国内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这对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形成了严重制约。[13]因此,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化解过剩产能,助推制造业中小企业产品及服务升级,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助推我国装备制造企业由横向扩张向纵向渗透阶段转型升级。

(三)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新兴制造业跃迁式升级阶段

该阶段需要依靠突破性的技术进步与创新推动制造业从全球价值链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跃迁升级。如图1所示,当具备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后,制造业升级路径从A点转移到附加值较高的D点,从微笑曲线低增值空间向高增值空间跃迁,突破跨国公司的“核心技术锁定”,实现制造业价值链的整体跃迁。由此,实现智能制造、应以创新驱动为主,通过逐步实施改革,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并借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产业和技术变革,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中抢占中国制造发展新起点,实现经济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随着生产方式的数字化和信息的网络化,以3D打印和智能制造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对传统制造业产生深远影响。促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既要积极改造传统制造业,同时对接世界制造业发展前沿,推进3D打印、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新技术新装备的运用和制造,以个性化定制服务消费,以智能制造拓展更广阔市场空间,以绿色生产支撑可持续发展,为国际产能合作拓展更大空间,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

四、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演化路径分析

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主要通过由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绩效与创新潜力等外部空间维度来带动制造业制度环境、发展模式、生产手段与科研技术转型变革,如图2所示。1)要素维,从制造业内部看,由于创新驱动力使制造企业从目前的土地、资金、人力、设备等要素驱动向全要素创新驱动转变,在企业内部形成要素维。2)竞争维,随着新一轮信息科技革命浪潮与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制造业在发展理念、技术体系、制造模式和价值链治理等环节变革升级,体现为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创新推动制造业在相关领域取得突破,缩小与先进制造业强国之间的差距,提升优势行业国际竞争力,选择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率先实现赶超和引领。3)动力维,包括压力与动力,制造业作为引领创新的重要载体,创新驱动的强弱通过制造业产品和服务得以体现。另一方面,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制造企业通过相互合作与竞争提高创新意识,注重创新合作,形成推动力。压力与动力相互作用,促进制造业创新转型与结构升级。

图2 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三维动态分析资料来源:根据2015年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相关理论文献归纳整理。

综合上述分析,制造业内部三个维度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制造业企业之间的竞争会产生创新动力,而制造业企业与行业之间的相互推动力又促使高端要素的流动,在要素流动与分配中又会产生新的竞争,三者之间的循环运动促使制造业生产手段的智能化、数字化、装备现代化;发展模式的绿色化、服务化;组织模式扁平化和资源配置全球化;发展格局的比较优势动态化。[14]

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由转型创新、均衡创新、效率创新及升级创新构成创新维,进而持续推动制造业向绿色制造、以数字网络化、智能化为代表的高端制造、现代制造服务业、现代制造集群等方向转变,如图3所示。第二层级主要通过科技创新使制造业技术创新内部化,创新驱动先进制造业创新科技成果反作用于制造业内部交易与供应链。第三层次主要表现为在创新驱动外部智能制造及科技创新助推制造业内部升级基础上,进一步探求创新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及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转型升级路径主要有嵌入全球价值链为主的制造业外源式升级路径与构建全球价值链为主的制造业内源式升级路径。[15]由此,创新驱动制造业从外部技术层与内部管理层进行转型升级,根据价值链中交易的复杂程度、价值链各主体相互作用强度不同采用不同的价值链治理模式,价值链治理模式主要包括网络型治理模式和垂直等级制治理模式,总之,通过创新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将进一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图3 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跃迁路径资料来源:根据2016年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相关理论文献归纳整理。

基于对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创新驱动制造业升级路径动态分析,本文认为实现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应实现由外源式升级路径向内源式升级转变,具体体现为升级制造链、构建创新链、创新方法链。

(一)升级以模仿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特征的全球制造链

巩固和发展我国制造业成本低、总量大产能足的基础优势,提高制造业创新生产要素参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比重。做大做强基础制造,创新制造业发展模式,化解过剩产能,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在于以全球价值链治理为基础,依靠创新驱动优化制造链,降低“路径依赖”和“低端锁定”的风险,实现从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跃迁和攀升。[16]面对国内钢铁工业产能过剩、市场环境恶化及盈利空间被挤压的困境,宝钢积极融入“双创”实践,借助“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成功实现由制造中心向服务中心转型,由国内市场向国外市场延伸。

(二)以嵌入GVC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构建制造创新链

创新链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动力支撑系统,保障了制造业供应链的有序供给,同时也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技术及新旧动能转化平台。创新链竞争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制造业整体水平与全球价值链治理分工地位。我国制造链的创新能力弱,制约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迁的路径。现阶段,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依托技术研发、技术创新与外包为特征的制造业创新链的竞争压力,现实可行的路径在于充分利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以“互联网+制造业”、云计算、大数据等智能制造服务终端,以创新链促产业链,通过产业链转型升级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作为中国制造业创新引领者华为公司注重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工者有其股”的制度创新及市场与研发组织创新,以创新驱动制造链升级。

(三)构建基于GVC为主的制造业内源式创新方法链

在该路径中,制造企业处于GVC的主导地位,是GVC的治理者,与外源模式相比,自主创新內源升级模式具有成本较低、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人力资源等优势。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创新要素在总量上与发达国家差距正逐步缩小,创新能力也获得很大提高,并逐步由过去复制式、跟随式创新向自主式、引领式创新转型。国家对创新的科研投入力度也逐年增强,并逐步出台、完善相关创新、创业扶持、鼓励政策。以上汽集团、中航工业、首钢集团为代表的新兴自主创新企业通过“模仿、消化、吸收国外技术—自行设计制造(ODM)—自主品牌制造(OBM)”的自主创新式的功能升级发展模式。[17]因此,实现我国从制造强国向智造强国转变,关键在于整合创新方法链的要素并对要素之间关系及其发展过程进行重组优化,坚持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发展。

五、研究结论及政策优化建议

通过上述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演化路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制造业转型升级只有依靠技术与体制创新驱动才能突破人力成本与产业空心化的制约,实现制造业市场供需均衡。2)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理论,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外部政策环境、制造业内部的重大技术突破将会使产业资源产生“吸聚效应”,从而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跃迁升级。3)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一个多维空间与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过程,只有推动各要素维协同创新才能实现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为特征的现代高端制造业集群。因此,实现中国制造升级,一方面要坚持“走出去”,通过学习借鉴逐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通过支持、鼓励政策等激发市场主体生产、创新的活力;另一方面,要根据全球价值链治理理论依靠创新驱动,制定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

(一)做好顶层设计,推进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改革

第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构建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完善、提高政府管理、治理能力,转变政府职能势在必行。有效的政府治理有利于保证制造业发展方向、增强制造业发展活力和动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第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现阶段我国制造业之所以大而不强,根本还在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8.1%,比上半年低1.4个百分点,创下自2011年11月以来的新低,连续7个月处于临界点以下的水平,制造业创新指数下行压力较大。由此,加快推进政府职能改革,发挥创新人才市场基础作用,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培育以自主创新、引领创新为特征的制造业包容性创新体系,进一步改革技术管理创新体制机制。第三,加快以市场为基础的价格税收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健全制造业市场定价机制,适度减少政府对制造业定价干预,发挥微观价格的调节作用,实现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实施制造业供给侧改革,驱动制造业产品及技术供给结构升级,促进制造业市场供求均衡。

(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制造业生产转型与管理模式创新

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扩大有效供给的关键在于依靠创新引领消费,运用互联网思维掌握核心技术,实现智能制造与产业升级,提高减政放权、降低税费等制度供给效率。第一,重视管理创新,依托“互联网+制造业”,创新制造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实施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积极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造业创新市场环境,发展众创、众扶、众包、众筹等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创客空间模式。第二,随着以3D打印、物联网、工业机器人等为代表的先进信息技术融入制造业,高技术人才的需求缺口及培训管理成为制约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瓶颈,中国制造业人才短板在于缺乏足够的经验和熟练的工艺水平。按照创新驱动、人才为本的制造业转型路径,营造公平竞争的创新创业环境与科学的人才管理机制,构建以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为特征的制造业人才创新链。第三,在落实“中国制造2025”过程中,也应当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统筹利用各方面资源、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为发展方针,通过化解过剩产能,做大做强基础制造链,构建以绿色制造、产品质量与品牌创建为特征的创新链,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

(三)创新驱动制造业智能化、精致化、绿色化和服务化转型升级路径

通过上述宏观层面分析,创新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动力之源,遵循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演化路径结合制造业发展实际,促进中国制造向智能化、精致化、绿色化和服务化转型升级,实现中国制造由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向高端创新跃迁。智能化就是以“互联网+制造业”为风口,应对产业发展趋势加速对接工业4.0,以“智能制造、全渠道零售、微企互联网”为战略方向,全力打造智能制造互联网生态圈;制造业精致化要求对生产要素、加工工艺流程到制造管理理念全方位革新升级,弘扬工匠精神把产品及服务做扎实、做精致,在制造业经营多元化的基础上适度发展投资多元化;落实《中国制造2025》,全面推进绿色制造的关键在于绿色新产品、绿色新技术与绿色新工艺的研发,力争到202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主要产品单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立;制造业服务化是基于以制造为中心全球价值链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产业竞争力不仅来源于传统制造活动的效率,也取决于内部服务的有效组织和提供,所以要增加服务要素在制造业全部投入中的比例。

总之,在宏观经济下行背景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应立足全球价值链治理机理,创新驱动、深化改革、调整政策,合力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中高端。

[1] 曾繁华,赵祯昱,游宝德.产业技术垄断竞争力研究[J].管理世界,2013(1):180-181.

[2] 曾繁华,王飞.技术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跃迁机理与对策——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2):51-55.

[3] 陈立敏.国际竞争力就等于出口竞争力吗?——基于中国制造业对比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2(12):11-17.

[4] 郭伟峰,王汉斌.李春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协同机理研究——以泉州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23):124-129.

[5] 孙泗泉,叶琪.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的作用机理与战略选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15-18.

[6] 史本业,李泽润.基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研究[J].商业研究,2014(1):48-54.

[7] 桑俊,易善策.我国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的创新实现机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6):74-78.

[8] 江心英,李兴花.贴牌企业演化路径国内外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3(17):104-108.

[9] 蔡瑞林,陈万明,陈圻.低成本创新驱动制造业高端化的路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4(3):385-391.

[10] 唐光海.互联网思维下制造业产业升级路径与对策研究[J].经济观察,2015(3):22-24.

[11] 葛秋萍,李梅.我国创新驱动型产业升级政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6).

[12] 周民良.区域创新、结构调整与中国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J].学习与实践,2011(8):31-43.

[13] 秦可德.打造创新方法链——访创新方法研究会秘书长周元[N].经济日报,2012-04-23.

[14]. M.Kanter. When A Thousand Flowers Bloom:Structural,Collective and Social Conditions for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 [J].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98(10):108-114.

[15] ally,T.On the Fragmentation of Production in the US [R].University of Colorado-Boulder Working Paper,2011(9):79-82.

[16] ally,T.Production Staging: Measurement and Facts[R].FREIT Working paper,2012(15):286-291.

[17] mador ,J.and Cabral,S.Vertical Specialization Across the Word :A Relative Measure [J].he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09,20(3):267-280.

[责任编辑:申凤敏]

2015年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科技金融创新与政策研究”(2015038);2015年湖北省统计科研计划重点项目“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机理、演化路径及政策优化研究”(ETK15-20)。

曾繁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理论与政策;杨馥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产权与金融投资理论;侯晓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市场产权及技术创新理论。

F062.4

A

1002-6924(2016)11-107-114

猜你喜欢

价值链升级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回暖与升级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