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至18世纪初法国白釉蓝花陶瓷装饰艺术风格的演变
2016-12-16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博士后
施 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陶瓷艺术设计系 博士后
17世纪至18世纪初法国白釉蓝花陶瓷装饰艺术风格的演变
施 磊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陶瓷艺术设计系 博士后
法国陶瓷装饰艺术发展史一直是国内学术界较少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主要原因在于其错综复杂的文化脉络以及早期窑口难于梳理的派生关系。本文以法国17世纪至18世纪初最具代表性的几座窑口——纳维尔(Nevers)、鲁昂(Rouen)与圣云(Saint-Cloud)——为例,重点探讨了法国白釉蓝花/青花陶瓷的起源、早期发展及其装饰艺术风格的变迁,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费昂斯彩陶工艺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二、17世纪下半叶中国外销瓷器的输入对荷兰与法国瓷器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三、法国青花陶瓷装饰艺术风格的演变分析,可将其脉络归纳为: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风格的模仿→从荷兰陶器上对中国风格的间接模仿→对中国外销瓷装饰纹样和造型的发展→结合欧洲传统纹样创造的本土式样→在创新的基础上再次引入东方元素。本文中引述的大量实例亦有助于真实地呈现法国早期陶瓷艺术的发展景象。
17世纪;18世纪;法国;白釉蓝花陶瓷;青花陶瓷;装饰艺术风格
一、法国白釉蓝花(青花)彩陶的产生及其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装饰艺术风格的模仿
法国是欧洲最早生产陶瓷的国家之一[1].根据埃德蒙·博纳非(Edmond Bonaffé)的考证,大约在1520至1540年间,法国西部滨海村庄圣波尔谢尔(Saint-Porchaire)曾出产过一种高品质的铅釉陶器(图06),其造型繁缛,釉面乳白莹润、微微泛黄,装饰手法结合彩绘、雕刻和贴塑等多种技法。,它的彩陶制作始于16世纪上半叶,略晚于意大利半岛的威尼斯和佛罗伦萨。法国瓷器的发明[2].此处主要指熔块瓷或软质瓷。亦领先欧洲,其前身是一种被称作“费昂斯”(faïence)的锡釉彩绘陶器,因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北部费恩沙(Faenza)地区出产的彩陶类似而得名。法国费昂斯彩陶是西方陶瓷发展史上吸收世界多元陶瓷文化形成的独特品种,流行时期逾数世纪,具有烧成温度高、釉面晶莹剔透、近乳白色并附带精美的釉下彩绘等特点,被视作近代欧洲瓷器的雏形。
图01 荷兰青花缠枝纹陶盘 17世纪下半叶 代尔夫特
“白釉蓝花彩陶”(White&Blue Faience),或“青花彩陶”是法国费昂斯彩陶发展高峰期的代表产品,17世纪中叶在中部城市纳维尔(Nevers)和北部城市鲁昂(Rouen)率先兴起,18世纪逐渐风靡巴黎周边的数个产区。法国白釉蓝花彩陶的流行同中国青花瓷输入欧洲[3].明朝万历年间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社会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造成高品质的青花瓷器产量激增,并出现了专门出口海外的外销瓷。万历青花瓷器深刻影响了明末乃至清初青花瓷器与外销瓷的面貌,对同时期欧洲陶瓷的装饰风格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以及荷兰代尔夫特(Delft)仿制的青花陶器在欧洲的广泛流传密切相关。1602年,荷兰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几乎垄断了东方瓷器输入欧洲的渠道,荷兰因此最早地收藏和仿制出中国瓷器[4].荷兰古城代尔夫特(Delft)是东印度公司在本国建立的个据点之一。这里最早将中国瓷器引入荷兰。1653年建立的代尔夫特窑,专门烧制著名的代尔夫特青花陶器,产品深受荷兰皇室喜爱,随即输入欧洲各地。,其陶瓷产业自17世纪60年代起进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荷兰仿制的青花陶器在法国亦称“荷兰-日本式”(Hollando-Japanese)陶器,它们作为东方瓷器的替代品深受皇室藏家喜爱(图01)。
图02 美第奇青花朝圣陶瓶 1575~1587 佛罗伦萨
图03 伊斯托利亚风格的人物纹药罐 16世纪中叶 卡斯泰利
在陶器上以青料描绘图案的做法并非荷兰原创。早在文艺复兴晚期,意大利费恩沙等地的工匠 便 在 马 略 卡 式 陶 器 ( Majorca或Majolica earthenware)[5].中世纪晚期,西班牙的摩尔人(Moors)将改良后的锡白釉陶器经马略卡(Majorca)传播至意大利,促使佛罗伦萨地区的白底彩绘陶器繁荣发展并远销欧洲各地。上单独使用过钴蓝色的绘饰[6].东方青花瓷最初伴随十字军东征从西亚和东欧传播到意大利。(图02)。这种装饰风格是当时意大利陶器上众多单色彩绘的技法之一,底色除白色外,还包括黄色、橙色等,题材涵盖历史、罗马神话、社会风俗和家族徽章等(图03),史称“伊斯托里亚多风格”(Istoriato style)。伊斯托里亚多风格流行于整个16世纪,并广泛地被意大利之外的陶瓷产区模仿。17世纪早期,随着意大利陶工迁往纳维尔等地区,该装饰风格在法国的中部和北部取得了显著发展。
法国中部城市纳维尔彩陶产业的兴盛起源于两支贵族——贡扎嘎(Gonzaga家族,据说为曼图亚(Mantua)统治者的后裔)和克利夫(Cleves,相传颇受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器重)——的联姻。服务于各自家族的制陶工人、玻璃师和珐琅师随之迁往纳维尔,并在意大利彩陶师奥古斯汀·科拉德(Augustin Corrade)的带领下从事生产。科拉德雇佣的制陶工人大多来自意大利西北部,充分继承了马略卡式陶器的制作技法——在成型素烧的坯胎上施挂白色陶衣,继而施加鲜艳的伊斯托里亚多式彩绘(图04)。而在当时的里昂(Lyons)和鲁昂,也分布着很多来自同一地区的工匠。仔细观察这一时期的作品,我们可以推断出不同地区费昂斯彩陶工人之间的来往是密切的(图05)。
图04 法国费昂斯彩绘陶盘 1660~1680 纳维尔
图05 波特拉彩釉餐具 1647 鲁昂
二、中国与荷兰青花陶瓷的输入对法国青花陶瓷装饰艺术风格的作用与影响——对中国外销瓷装饰艺术风格的因袭与发展
纳维尔彩陶的装饰风格于17世纪中叶发生了转变,其原因是荷兰生产的青花陶器渐渐成为欧洲上层社会的新宠,对法国陶器的装饰风格产生了强烈影响。如图01所示,荷兰青花陶器结合了中国明代瓷器的造型和装饰特点,其在配方中混以黏土和泥灰(marl),从而形成轻盈细腻的胎质,釉面色泽乳白并带有细小的龟裂,表面以浓淡相宜的两种青料描绘锦地开光青花纹饰,底部落款亦模仿明清外销瓷器标注的方式。这种在造型、彩料和纹饰上整体模仿中国青花瓷器的荷兰陶器在流入法国后,迅速成为了包括纳维尔在内的各地窑厂的主导产品(图06)。后者从上述各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系统地模仿。
1660年后,中国瓷器的装饰风格对荷兰和法国的影响持续加重,特别是人物图案的瓷器受到广泛模仿[7].中国瓷器装饰纹样的流行时期较长,在用于外销瓷的装饰时,其流行时期更有所延长。,同法国各地流行的自然主义装饰元素构成了新的纹样系统(图07、08)。法国彩陶沿用了中国瓷器的造型和工艺,但题材上有所发展。17世纪70年代后,纳维尔生产的白釉蓝花陶器与荷兰代尔夫特的青花陶器几乎同时进入了发展的全盛时期,随着荷兰彩陶在的普及,法国其他地区的陶瓷工厂也逐渐掌握了这一品种的生产秘密。
图06 白釉蓝花彩绘陶盘1650 纳维尔
图07 白釉蓝花人物纹陶盘1660~1680 纳维尔
图10 波特拉彩陶水壶 1700 鲁昂
到了17世纪晚期,以法国北方波特拉家族[8].1643年前后,艾德姆·波特拉(Edme Poterat,1612-1687)在鲁昂创建了波特拉窑厂(Fabrique Poterat) ,成功烧制出了法国历史上最精美的陶器。波特拉家族也因此被视为17世纪鲁昂彩陶的复兴者。为首的鲁昂陶瓷工厂(Rouen Poterat Factory)重振旗鼓[9].鲁昂的费昂斯彩陶兴起于法国工艺美术史上的黄金时代,历史地位远远超越同时期其他产区的同类产品。马塞奥·阿巴奎森(Masseot Abaquesne,1500-1564)是最早在鲁昂从事彩陶生产的法国工匠,其制陶事业起步于16世纪30年代末,但发展极为迅速。1540年,他在塞纳河沿岸建立了一座名叫圣塞维尔(Saint Sever)的彩陶厂,在后来的几百年中,这里一直是鲁昂传统彩陶生产的中心。法国彩陶产业在阿巴奎森逝世前后逐渐走向衰落,其原因是1562年至1598年之间波及全境的宗教战争(les Guerres de religion) 对16世纪以北部地区为核心的法国宫廷文化艺术的发展造成了破坏。。该厂起初效仿纳维尔,雇佣了一些荷兰陶工仿制青花彩陶,这对于该时期陶器窑口的辨认造成了困难。鲁昂彩陶对于代尔夫特青花陶器的模仿,从1673年法国王室颁布的专利条文中也可见一斑[10].其中提到了鲁昂窑厂对于荷兰陶器的模仿:法国陶器需要“按照荷兰费昂斯陶器的色彩”进行装饰。Bertrand Rondot: Discovery the secret of porcelain at the Saint-Cloud Manufactory ca. 1690-1766. New York: Yale University Press. p49.。然而,无论釉质还是发色,鲁昂彩陶(图09)均与高品质的陶瓷相距甚远——其胎质仍属于陶器或炻器的范畴,青料的发色也更加黯淡,品质远不及代尔夫特甚至纳维尔的同类产品。当时,鲁昂彩陶的装饰图案通常是中心放射式的对称构图,题材多为植物花卉,盛行于明、清时期的蕉叶纹常被描绘在鲁昂的青花瓷瓶、水壶等器物的底部(图10)。近17世纪末,这种装饰纹样几乎在欧洲各地流行起来。除了餐饮器外,也出现了许多带有法国本土特征的造型式样,如盥洗用的水壶和水盆、调料罐等。
法国向荷兰进口陶器的数量自17世纪中叶起不断上升,代尔夫特甚至烧制了少量带有法国王室徽章的白釉蓝花陶器(图11),这足以反映出荷兰工厂在欧洲陶器生产和贸易中的垄断地位。陶器大规模的进口引起了法国王室的忧虑,后者一方面缩减了荷兰陶器的输入,另一方面也对国内窑厂的创建和制瓷试验的开展给予了更多支持。
图11 描绘奥尔良公爵家徽的的青花带盖花瓶1660~1680 代尔夫特
三、法国青花陶瓷鼎盛时期的装饰艺术——本土与外来风格的融汇
圣云厂(Saint-Cloud Manufactory)是法国17世纪下半叶由王室授权成立[11].建于1664年,与路易十四的宰相戈培尔(Jean Baptiste Colbert,1619-1683)建立法国印度公司(the French Compagnie des Indes)的时间接近。]并最早开展瓷器试验的软质瓷厂之一[12].该厂建于1664年,建立者为法国当时著名的荷兰陶器商人克劳德·列维朗(Claude Reverend)。,起步虽晚,但由于经手了许多通过代尔夫特输入欧洲的明清外销瓷,发展速度很快超越了建在鲁昂及纳维尔的彩陶厂。它位于巴黎通往凡尔赛宫大道的中途,地处路易十四的胞弟[13].即菲利普一世、安茹公爵,是欧洲当时最有势力的领主之一,1660年继承奥尔良公爵爵位。——奥尔良公爵(the Duke of Orleans)治下的圣云堡(Château of St Cloud)广袤的领地上。厂志记载,圣云厂从1666年起——在列维朗的领导下——开始大量囤积荷兰青花彩陶[14].全部为锡白釉陶器。,并在1667至1668年雇佣了一批来自鹿特丹的荷兰陶工。该厂在最初成立的若干年中尚未开展制瓷试验,陶器品质也不及荷兰制作的同类产品。
1673年,波特拉家族在鲁昂正式开展了制瓷试验,并因此获得法国王室的生产专利。翌年,圣云厂也加入了这一行列。新任厂长皮埃尔·希萨诺(Pierre Chicaneau)成功研制出了瓷器的秘方,在其去世后(1678年),这项专利由他的遗孀和子女继承。后者完善了法国软质瓷的烧制工艺,使该产业在1693年前后迈向了鼎盛,能够烧制几乎在各个方面堪与“中国和印度瓷器”相媲美的产品—— 圣云瓷(Saint-Cloud Porcelain)。[15].圣云瓷的生产时间大约从17世纪晚期延续至18世纪中叶,是欧洲最早研制成功的瓷器品种之一,主要模仿中国瓷器的器型与装饰特色制造。圣云瓷的成分为石英砂、白垩粉和助熔剂的混合物,接近亚洲陶瓷。1702年,路易十四将瓷器的生产专利授予希萨诺家族,并要求其“生产费昂斯彩陶,并依据印度公司进口的瓷器仿制软质瓷器……以及向国内进口荷兰制作和仿制的瓷器,允许其公开传播和售卖”。[16].Bertrand Rondot: Discovery the secret of porcelain at the Saint-Cloud Manufactory ca. 1690-1766. New York: Yale University Press. p47.这说明至少在18世纪之前,荷兰青花陶器仍然是法国工厂模仿的主要对象。
图12 青花巧克力杯 1695~1710 圣云
1698年,圣云瓷因英国人马丁·里斯特博士(Dr Martin Lister,1638-1712)发表的一部游记——《1698年巴黎见闻》(Account of a Journey to Paris in the Year 1698)闻名欧洲。该书详细描绘了作者所见到的一种白色、半透明的器皿,并介绍了其高昂的售价:“一只普通的巧克力杯(图12)售价1克朗,一套茶具价值100里弗赫……必须承认,我无法辨别这里制造的水壶和我过去曾经见过的最精美的中国瓷器”。[17].Bertrand Rondot: Discovery the secret of porcelain at the Saint-Cloud Manufactory ca. 1690-1766. New York: Yale University Press. P52.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有数件圣云厂早期的青花瓷器[18].包括一只巧克力杯(1695-1710)、一个带盖梳妆盒(1695-1710)、一只盐碟(1696-1724)、一把茶壶(1700-1715)、一套茶杯与茶碟(1700-1715)、一把瓷柄的餐叉(1700-1720)和一件带盖烟草罐(1710-1715),绝大部分产品造型为圆柱形。,将它们与同一时期的鲁昂彩陶进行对比,可以看到:前者在薄而白(且随着工艺进步渐趋洁白和平整)的釉层上装饰简单、连续的对称纹样;后者釉层厚且发青,纹饰满密,色彩浓郁(呈蓝紫色,也称为“波斯蓝”)。此外,清代外销瓷对于法国陶瓷装饰艺术的影响不断减弱(图13),随着法国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全面发展,带有本土特色的装饰纹样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法国陶瓷上被更频繁地使用。例如一些尺寸较小的陈设花瓶——以法国装饰艺术博物馆(Musee des Arts decoratifs)的藏品为例——不仅材质[19].法国研制的软质瓷配料中不含高岭土,因此其质地不同于以中国和德国瓷器为代表的硬质瓷。、器型离中国传统相去甚远,在装饰方面也有所改变和创新:瓶身描绘的蕉叶纹对康熙官窑花瓶的边饰和中心图案作了借鉴和变形(图14);缠枝花卉纹则是结合法国路易十四的室内设计师让·贝兰(Jean Berain,1640-1711)和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设计师雅克·安德鲁埃·杜·塞尔索(Jacques Androuet Du Cerceau,1510-1584)的图稿(图15-17),突出了连接各个局部的细线和垂幔、垂穗、华盖等垂饰,由此形成法国青花陶瓷装饰中一类固定的程式[20].让·贝兰的设计稿后来又被塞弗尔窑(the Manufactory of Vincennes-Sevres)使用,制作了一系列瓷器餐具。。这一时期新增的题材还包括凤凰、巨蛇、鱼化龙、人面怪兽(人面狮、人面蛇)等怪诞图案。后来,这些装饰纹样被广泛应用在法国宫廷的墙面、家具和壁毯设计上(图18),成为巴洛克时期法国工艺美术的独特标志。
图13 白釉蓝花带盖瓷瓶 1700~1715 圣云
图14 蕉叶纹青花花瓶 1690 圣云
图15 白釉蓝花瓷瓶1695~1700 圣云
图16 白釉蓝花组合陶盘 贝兰设计 18世纪初 利摩日
图17 装饰纹样设计 杜·塞尔索 1550年
1690年至18世纪初,圣云瓷器的装饰纹样颜色逐渐加深[21].可能是改变了青花颜料的成分,使之呈色更接近明代的青花瓷。,构图也趋于复杂。例如,在下图所示的康熙式葫芦瓶上,出现了一组前所未见的缠枝花草(图19)——中心是一朵雏菊,两侧伸出卷曲的棕榈叶形成对称的式样——该纹样[22].纹样灵感源自代尔夫特的霍普斯泰恩家族(Hoppesteyns),后者经营着一间陶器工厂。]以条带状环绕瓶璧,与清代葫芦瓶仅在口、颈、节、底装饰图案带以及在瓶腹装饰开光纹或满地纹的做法大相径庭。进入18世纪,法国青花陶瓷的装饰图案出现了网纹和密集的锯齿纹,并出现了镂空雕刻技法(图20),说明瓷胎的烧成工艺已有大幅改进。
图18 真丝壁毯 贝兰设计 17世纪 法国博韦壁毯厂
图19 青花葫芦瓶 1690 圣云
图20 一对白釉蓝花带盖瓷罐 1700~1715 圣云
图21 釉上彩绘冰酒器组合 1720~1730 圣云
图22 釉上彩绘瓷器组合 1720~1730 圣云
四、法国青花陶瓷装饰艺术的晚期发展——中国情调的回归与创新
18世纪20至30年代后,由于法国宫廷崇尚“洛可可-中国情调”(Rococo-Chinoiserie)的装饰艺术风格,东方元素又一次大规模地出现在法国青花陶瓷的装饰中,其产品色彩更为丰富(石绿、矾红、黄色等),画工也更细腻。18世纪中期,法国青花陶瓷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的阶段,鲁昂、纳维尔以及其他一些小型工厂的青花陶瓷在类型和装饰风格的变化都不明显。在少数几座由王室授权的工厂中,如圣云、樊尚-塞弗尔(Vincennes-Sevres)等,其青花陶瓷的装饰色彩从单纯的白釉蓝花过渡向白釉多彩纹样,题材可见葡萄、松鼠、鹦鹉、翠鸟,器型上也出现了许多带有夸张的把手、盖钮、底座和兽面浮雕的新品种[23].主要受同一时期金属工艺品艺术风格的影响。,展现出洛可可时期欧洲宫廷装饰艺术审美趣味的转变(图21、22)。
[1]Brulon. Histoire de la Faience Française: Paris & Rouen. Paris: Editions Charles Massin, 1998.
[2]Brulon. La Faience Fine Française 1750-1867. Paris: Editions Charles Massin, 1998.
[3]Charles. Continental Porcelain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London: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64.
[4]Coutts. The Art of Ceramics: European Ceramic Design 1500-1830. New Haven: The Yale Press, 2001.
[5]Gwilt. Vincennes and early Sevres Porcelain. London: V & A Publishing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Curtain Foundation, 2014.
[6]Rondot. Discovering the Secrets of the soft-paste porcelain at the Saint-Cloud Manufactory ca 1690-1766. New Haven: The Yale Press, 1999.
[7]熊寥:欧洲瓷器史. 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1.
[8]朱铁权、王昌燧等: 我国北方唐宋时期白瓷化妆土EDX RF成分分析. 景德镇:《中国陶瓷》,2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