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交水稻钰优1165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2016-12-16吴作灿

福建稻麦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回龙南平市中稻

吴作灿

(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建阳354200)

杂交水稻钰优1165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吴作灿

(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建阳354200)

钰优1165系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杂交中籼稻新品种,于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具有产量高、生育期适中、米质优良等特点。总结了钰优1165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稻;钰优1165;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钰优1165系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福建科力种业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中籼弱感光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父母本均由南平市农科所自主选育,母本为不育系钰A,父本为优质恢复系南恢1165,于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5024)。具有熟期适中、米质优、产量高等特点。2016年在南平市建阳区莒口镇、回龙乡、将口镇试验示范367 hm2,平均每667m2产量为657.2 kg。

1 产量表现

2012年钰优1165参加福建省南平市中稻感光组区试,每667m2产量达588.86 kg,比对照汕优70增产20.69 kg,达显著水平;2013年续试,每667m2产量达626.78 kg,比对照汕优70增产92.20 kg,达极显著水平。2014年参加南平市中稻感光组生产试验,每667m2产量达635.2 kg,比对照汕优70增产47.13 kg。

2015年南平市建阳区引进试种,在莒口镇后山村试种0.32 hm2,平均每667m2产量637.2 kg,比对照汕优70增产7.2%;在回龙乡回龙村试种0.42 hm2,平均每667m2产量642.4 kg,比对照汕优70增产6.9%;在崇雒乡横源村试种0.24 hm2,平均每667m2产量606.3 kg,比对照汕优70增产5.4%。2016年扩大试种面积,在莒口镇后山村种植1.89 hm2,平均每667m2产量为643.8 kg,比对照汕优70增产8.9%;在回龙乡回龙村种植3.2 hm2,平均每667m2产量655.8 kg,比对照汕优70增产8.3%;在崇雒乡横源村与崇雒村种植3.1 hm2,平均每667m2产量640.8 kg,比对照汕优70增产7.9%。

2 主要栽培特性

2.1 生育期

钰优1165属中籼弱感光三系杂交稻品种。在闽北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2 a区试平均179.5 d,比对照汕优70早熟8.4 d。2015年在南平市建阳区南山村作中稻种植,4月19日播种,5月20日移栽插秧,10月15日稻谷成熟,全生育期179 d。

2.2 主要农艺性状及抗性

钰优1165长势整齐,株型较高,穗大粒多,抗寒性好。每667m2有效穗13.2万,植株高143.5 cm,穗长29.5 cm,每穗总粒数217.8粒,结实率79.0%,千粒重27.6 g。经南平市2 a稻瘟病田间自然诱发抗性鉴定结果为中感稻瘟病,1 a稻瘟病室内人工接菌鉴定结果为中抗稻瘟病。

2.3 稻米品质

米质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糙米率82.8%,精米率74.4%,整精米率54.8%,粒长7.0 mm,长宽比3.2,垩白粒率30%,垩白度3.6%,透明度1级,碱消值6.9级,胶稠度68 mm,直链淀粉含量15.3%,蛋白质含量9.2%。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播期适宜,秧苗矮壮

秧田畦沟有水,畦面潮湿、无水层。在闽北作一季中稻种植,适宜播种期为4月中下旬,秧田每667m2播种量10 kg,加强秧田管理,每667m2基肥用17 kg复合肥。用20%多效唑400 g对水300 kg喷施3叶1心期的秧苗,以培育壮秧、增加分蘖。每667m2秧田断奶肥为5 kg尿素,移栽前4 d左右施送嫁肥,培育多蘖壮秧,争取移栽时每株带2~3个分蘖。做好秧田病虫害防治,移栽前带药下田。

3.2 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

钰优1165生物量高,需插足基本苗,种植密度适宜,达到足苗多蘖,提高田地产出。作中稻栽培,适宜插植规格为26.4 cm×26.4 cm,秧龄30~35 d,大田每667m2用种量0.75 kg左右,丛插1~2粒谷,每667m2插足基本苗6万左右。

3.3 科学肥水管理

针对钰优1165植株较高,分蘖力强,生物量高,穗大粒多,较耐肥等特性,以提高有效穗和结实率为主。施肥水平大于普通品种,通常每667m2施纯氮13 kg,氮、磷、钾施肥比例为1.0∶0.7∶0.9,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比例为5∶3∶1∶1。大田施肥时,基肥每667m2施碳酸氢铵28 kg左右、过磷酸钙25 kg,每667m2施25%氮钾含量水稻专用肥30 kg作追肥,穗肥每667m2施48%含量阿康复合肥13 kg左右,在倒3叶露尖到倒2叶出生过程中看苗增施粒肥,每667m2追施尿素和氯化钾各3~4 kg,齐穗后喷施叶面肥,每667m2用磷酸二氢钾300 g加植物叶面肥,对水150 kg施肥3~4次。

秧苗移栽时做到薄水插秧,分蘖前期作到间隙灌溉促分蘖,分蘖后期及时排水烤田,控制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促进根系深扎;幼穗分化期开始复水,保持浅水勤灌;后期干湿交替,养根、保叶、壮籽,谨防断水过早,收获前7 d左右断水。

3.4 综合防治水稻病虫害

钰优1165抗逆性较强,病虫害防治结合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和植保部门的病虫测报,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防策略,选用高效低毒农药适时用药,确保优质高产。

3.4.1 稻瘟病 水稻稻瘟病由病原真菌引起,化学药剂防治出现有急性型病斑症状的稻瘟病,施药7 d后,视病情防控效果酌情再施药1次。一般于破口前7 d施用25%咪鲜胺乳油、40%稻瘟灵(富士1号)乳油、20%三环异稻可湿性粉剂、40%灭病威胶悬剂、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对水均匀喷雾防治。

3.4.2 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由立枯丝核菌感染得病,最佳防治纹枯病时期为分蘖末期至抽穗期,以孕穗至始穗期为重点防治期。一般分蘖末期丛发病率8%左右,孕穗期12%左右采取化学药剂防治。高温高湿天气连续打药2~3次,间隔期7 d左右。防治药剂:5%井冈霉素水剂或20%粉剂对水喷雾或泼浇;用25%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喷施防治。

3.4.3 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主要虫害之一,农业防治技术:冬天宜翻田利用低温雨水或灌水灭蛹降低螟虫数量,减少越冬虫源基数。物理防治措施:使用杀虫灯诱杀螟蛾。化学防治技术:在分蘖期百丛幼虫量≥50头,孕穗期百丛幼虫量时≥40头时要及时采用20%氯虫苯甲酰胺,40%毒死蜱乳油,阿维·氟铃脲乳油喷雾防治防治,抓住虫卵孵化盛期进行施药防治可提高防治效果。3.4.4 稻飞虱 稻飞虱是昆虫纲同翅目飞虱科害虫。生物防治技术:调控稻田周边的微型生态环境,于田埂边撒施有益草类吸引稻飞虱天敌,提高如黑肩绿盲蝽等天敌的数量,充分发挥生物防治调控作用。化学防治技术:在田间虫量达到百丛稻株虫口大于1 000头时用80%烯啶·毗蚜酮水分散粒剂、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加高氯·硫丹或吡虫啉等混配进行喷雾防治。

4 适时收获,提高品质

钰优1165米质较优,早收或迟收都会影响到稻米品质。黄化成熟率达90%以上为最佳收获期,叶绿、秆青、粒黄、活秆成熟后晴天收割,确保米质优良和提高耐储性。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Yuyou 1165

Wu Zuo-can
(Nanpi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Jianyang, Fujian 354200)

A new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Yuyou 1165 was developed by Nanpi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hich was registered and released for commercial production by Fujian in 2015. It was characterized by high yield, moderate growth duration, good quality and so on. This paper introduced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Yliangyou 676.

hybrid rice; Yuyou 1665; characteristic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S511.048

B

1008 - 9799(2016)04 - 0051 - 03

2016 - 11 - 27

南平科技计划项目“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开发”(N2014N01);国家水稻产业体系南平综合试验站

吴作灿(1964 -),男,农艺师,研究方向:水稻遗传育种及推广

猜你喜欢

回龙南平市中稻
闻着茶香去旅行
刘曦林作品
郑欣悦作品
铸国魂(新韵)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浙江省嘉兴市“金翅膀”奖教助学项目 结对帮扶习水县回龙镇30名贫困学生
宜都市气候变化对中稻产量的影响
中稻广两优676“3414”肥效试验
南平市樟湖中心小学学生书法作品展
南平市妇女儿童有了自己的心灵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