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2016-12-16杜利英
杜利英
论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杜利英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一生的伟大创造之一,是科学的历史观与方法论,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方法指导。马克思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为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指南。恩格斯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揭示了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的辩证法,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指南。当代中国,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理论以及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实践观;当代中国;新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实践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其宗旨是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充分的发展。现实的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人的发展才能达到社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方可促进人的更快发展,人与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为了生存需要改造自然,改造自然就必然结成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只有合理解决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才能可持续健康发展。在中国人民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历史唯物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与发展。
一、马克思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一)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
马克思在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实践的概念,“对思辨的法哲学的批判……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实践”。[1]此时的实践观由于受黑格尔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具有唯心主义性质,但已意识到哲学向外干预的必要性。在随后的批判中,马克思从理论批判的层面上升到了实践的层面,论述到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理论需掌握群众方可变成变革世界的物质力量,强调理论必须要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即彻底,才能够说服人,且必须与人的实践相结合方可达到向外干预的目的。然而,理论需要本身不能直接转化为实践需要,现实本身必须提出对思想的强烈需求,并力求趋向思想。这时的马克思认识到了实践对于理论的基础作用以及理论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伟大意义,提出作为理论的哲学应该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反过来,作为实践主体的无产阶级也应该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充分认识到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方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这即为马克思的实践观,即人作为主体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与改造,从而解放人,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故实践的观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统一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泉”。[2]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进行了批判,指出其主要缺点是对于对象只是从客体的方面去理解,而没有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没有认识到主体对于客体的生成意义。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正是立足于感性人的感性实践活动,对人类社会做出了科学的认识,解决了近代哲学主客二元对立的困境,科学地解答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揭示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去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马克思科学地揭示出实践构成了人独特的存在方式,使人成为人,并且作为人而存在着。
(二)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
马克思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揭示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人类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从自然界通过劳动分离出来的,故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生成后,在人的需求驱动下所进行的改造外界客观事物以满足自身需求的对象性活动即为实践。人作为人的第一个需求是其生物需求即满足肉体的需要,在此需求推动下,人开始了改造自然的活动,然而人在第一个需求满足之后或在满足的过程中,随着对自身以及客观事物的认识,人又会提出新的需求,“这种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实践,同时又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诞生过程”。[3]所以,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马克思科学地解答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得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结论。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一切关系形成的基础,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活领域和相应的基本结构。解决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的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人类生活的经济领域,形成了人类社会的经济结构。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解决人与人社会关系的道德政治实践,构成了人类生活的政治领域,形成了社会的政治结构。随着人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产生了服务于人类物质生产的文化实践,形成了人的文化生活和社会文化结构。正是人类的现实实践活动赋予了人以主体性,有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社会关系,才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现实本质。人的本质即是实践以及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的主体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现实人的现实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并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同时也在生产他人生命,即繁殖,而这一生产的发展又取决于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取决于人改造自然以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即生产力。生产是专属于人的,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自然不能自动满足人的需求,需要人对自然做出改造,而单独的一个人无法面对强大的自然,人与人之间必须进行合作,所以生产只有在人的相互关系中才可以形成,从而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一经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对生产具有一定的反作用,这即为人类社会的根本发展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由于生产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物质关系的相对稳定性,逐渐会形成维护人们利益的上层建筑,其中既有强制性维护人们利益的政治上层建筑,也有从思想上为其利益辩护的思想上层建筑,这构成了人类社会所遵循的又一基本规律,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及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生产力、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是层层决定、层层反作用的关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来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会逐渐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必然要被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然而生产力的主体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民群众,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达到了对人类社会的科学认识,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三)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宗旨
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时代正是西欧工人运动高涨的时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处境和地位并开始了为自己的利益和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的革命实践,他们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和恩格斯洞察到了时代提出的课题,在对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和资本主义工业大生产实践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从而使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主题。马克思充分认识到理论的批判不能代替物质的批判即实践的改造,始终要求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的结合,并用以指导革命的实践。马克思依据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会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不仅深刻指明了人类解放的前进方向,而且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这一历史使命的物质承担者——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诞生于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最具有彻底的革命性,他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他自己。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无产阶级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科学世界观,从而开始由自发的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自觉认识到并承担起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
二、恩格斯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揭示了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的辩证法,论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揭示出“人类起源于古猿”,恩格斯在此基础上揭示出“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在我们看来又是什么呢?是劳动。……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4]可见,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人通过不断的劳动来改变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进而支配自然界,这构成人同动物最终的本质的差别。然而人类却不能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因为自然界本身是具有客观规律的,对于人类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会进行报复,所以人在向自然界索取的同时必须要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人与自然始终是处于矛盾中的,劳动构成了二者统一的结合点,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以及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故人的存在方式是实践,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决定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人类社会的一切也会反作用于人改造自然的能力。这一思想为我们今天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科学的指南,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哲学基础。
三、新形势下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新形势下,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动力源于现代人的现实生活,最广大人民群众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活动是其动力和源泉。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历史观,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在这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用自己的社会实践、发展成绩和制度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理论以及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理论。
(一)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自然界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对历史唯物主义中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对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关系理论认识的深化,是中国人民自由健康充分发展的主观追求,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更是人类社会跨入新时代的标志,其本质特征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和自然是一个永续存在的矛盾统一体。马克思指出,“自然、人、社会作为构成发展本体的基本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存在、互不联系的,而是相互规定、互为对象而存在的,是一个具有多重对象性关系的有机整体”。[5]社会是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以及人对自然界的改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作用于自然界的物质生产方式构成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前提与基础。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总是会以自我为中心,在否定自然界,肯定自身本质中,把自然变为“为我之物”,从而激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故人必须按照自然、人、社会相统一的原则来选择和建构社会发展的模式。当前中国,随着人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科学技术成为主要的推动力,然而技术的异化,加深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导致生态恶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正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珍爱自然,保护生态,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马克思曾指出:“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6]各国发展的实践经验已经表明,如果一个国家盲目地、无节制地追求经济增长而无视生态保护,势必会造成种种消极后果,进而导致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下降。新形势下,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窘境,中国共产党认识到需要对自然界进行新的认识,树立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人类一切活动的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反思并规范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十八大报告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控制开发强度,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7]保护自然即是保护人类自身,发展经济应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力和承受力,只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才是人与自然矛盾的合理解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一定的自然环境。离开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8]
(二)社会建设理论——人与人关系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社会建设理论提出,要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这是新时期对马克思人与人关系理论认识的深化。
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与进步,只有人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生产不仅要按照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来进行,而且还需要按照人的目的和需要进行,在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基础上再生产人们需要的物质财富,即“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9],这是马克思给人类社会生产制定的最高生态经济原则。人民群众利益的提高是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实质内容和核心,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评价好坏优劣的最高标准是社会主义国家一个带有根本性和方向性的原则问题。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故社会的全面进步方才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体现为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事业、社会生活等诸方面的进步,包括人民生活、社会保障、社会秩序、资源与环境、科技、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诸方面的协调发展。新时期新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公平与正义。目前,教育、医疗、就业、居民收入等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关系到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方向问题。人的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只有人的发展才会有社会的进步;医疗问题关系社会主体的生命健康;就业问题关系教育目的的实现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健康发展,是民生之本;居民的收入分配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发展目的、稳定和发展大局。社会建设理论的提出是对这些问题的科学解答,是人与人关系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缩短城乡差别,建立全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公平、公正、合理地推动社会的快速进步,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这是新时期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宗旨的科学阐释,是对人与人关系问题的时代解答。
(三)经济建设理论——经济结构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根源上讲是经济关系,经济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基础,经济的繁荣和生产力的提高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人与人关系以及一切社会问题的关键。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实则经济结构即生产关系的总和,由于经济结构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所以又称社会的经济基础,其内容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是以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为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即利益关系主要是针对人对自然界即物质生活资料的占有。人占有自然的方式是劳动,人的独特性就在于人是通过劳动来改造自然界,人以自然为前提在劳动中创造出人所需要的东西,从而形成人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即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是人们从事现实的生产实践以及由生产实践所决定的其他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然而,这种生产力只有在合作中才能实现,因为人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相互交换其活动及其成果,方能进行生产,才能满足人的需求。因此,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巨大的反作用,决定着人们之间在政治、思想、文化等其他方面的社会关系。可见,人与人之间正义、平等、自由价值的实现需要依赖于解决人与物的关系,这也是马克思关注所有制关系的原因。马克思真正关心的是人、人际间或主体间关系,马克思研究生产力的目的也在此。
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实质上是中央政府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努力转变发展方式,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过程”。[10]经济建设理论提出,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调发展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驱动,增强长期发展后劲。这是对变革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理论的时代阐释,是对马克思经济结构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四)政治建设理论——政治结构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政治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对社会起控制与调节作用,对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政治建设理论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对马克思政治结构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其核心旨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政治结构即政治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为之服务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国体、政体等政权组织形式以及立法、司法、宪法等规章与准则构成的系统,又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相应的实体性设施,其中国家政权是核心,国家问题是全部政治生活的根本问题,体现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是人们政治生活、政治交往的产物,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新时期,政治建设理论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是政治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是对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五)文化建设理论——文化结构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要切实有效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注重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条件。”[11]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结构即思想上层建筑,亦即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与人之间直接的思想关系。在任何社会形态中,经济基础的存在、巩固和发展,不仅需要强制性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来制约人们的行为,还需要相应的意识形态来为这种经济制度和政治法律制度的合理性作论证,从而使人们能够自觉地遵守、维护这种制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是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时期新阶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进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其根本任务,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文化建设理论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是新时期对马克思文化结构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谐文化,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廉政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这“凝聚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不懈探索,反映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领域取得的丰硕理论成果,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12]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持和思想动力,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必然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对人类社会的科学认识,将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将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11.
[2]张建云.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方法和原则[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8):115.
[3]夏庆波.主体性与社会性之间: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5):1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8-379.
[5]郭祥才.马克思主义发展本体论与科学发展观的本体意涵[J].哲学研究,2013(1):12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1.
[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8]荣开明.党的十六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思想[J].江汉论坛,2011(2):30.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
[10]刘凤义,陈翔云.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经济理论问题探讨[J].教学与研究,2015(10):105.
[11]侯书和.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思想体系探析[J].政治学研究,2003(3):27.
[12]刘云山.深入学习党的文化建设理论推动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J].求是,2012(5):8.
【责任编辑于蓬蓬】
New Development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Du Liying
(Research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Changzhi University,Changzhi 046011,China)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s the one of great creation of Marx’s.It is the scientific historical outlook and methodology and is also the method guide of sound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human society.Karl Marx revealed the nature and laws of human society on the basis of scientific practice and provided guidance to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Engels revealed the transitional dialectics from nature to human society on the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ural sciences and provided guidance for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In contemporary China,as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mainstream ideology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cialism,historical materialism guided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driving to make great achievements in practices and formed the overall layout idea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five in one”and enriched and developed the Marxist theor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man and man and socio-economic structures,political structure and cultural structure theory.
Historical materialism;Marx;Engels;View of scientific practice;Contemporary China;New development
B03
A
1009-5101(2016)01-0051-06
2015-12-14
2012年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学生接受模式研究”(201227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杜利英,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学研究部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长治046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