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6-12-15闫向平
闫向平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学情境有很多种,如生活情境、故事情境、实践情境和问题情境等,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情境 数学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60030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就会产生倦怠心理和厌学情绪.我认为,创设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才能达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目的呢?下面笔者简单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中.
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一位父亲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地中有一口井(点P),如图1所示.若要把这块地分成两块等面积的地,且要求这口井在地界上,该如何分?”
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积极探究,得出解决方案:如图2所示,连接AC、BD,使AC、BD交于点O,过点P和O作线段MN,交AD于M,交BC于N,线段MN则可以把平行四边形ABCD分成两块等面积的四边形.
这样创设生活情境,增强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再感到枯燥乏味,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或生动有趣,或富有新意,或悬念重重的故事情境,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可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对接下来的新课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用样本估计总体》这一节课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故事情境:“有一个农民,他转包了一个鱼塘,可是想知道这个鱼塘里有多少条鱼,测算一下成本,该怎么办呢?甲说:‘把鱼全部捞出来.乙说:‘把池塘的水抽干.丙说:‘你俩的方法都不够实际.我们可以先捞一些鱼上来,给这些鱼都做上标记后,再放回鱼塘,等过一会儿,我们再捞一次,数一下捞上来的鱼一共有几条,有标记的鱼有几条.这样我们就可以估计出鱼塘里鱼的条数了.”学生听得很认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接下来的教学非常顺利.
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因为故事的情节引人入胜,内容富有趣味性.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故事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创设实践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手操作是智力结构的五大要素之一,而思维又产生于动作,皮亚杰认为:思想是从动作开始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实践情境,让学生动口说、动手做、动脑想,促使学生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例如,在讲授“游戏公平吗”时,可让学生在课堂上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或者玩摸球的游戏;又如,讲授“平行投影”时,教师可将学生带到室外,在太阳光下亲自试验.
这样,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了有关的内容,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实现了知识的有效积累,完善了知识结构,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研究表明,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思维活动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强,所以在上课时,教师要提出一些与学习有关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引导学生经历“探究——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要多思考、多实践,采用各种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使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热情,让课堂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乐园,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 钟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