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圈里的技术大神们

2016-12-15电影筛子

新民周刊 2016年47期
关键词:数码技术希区柯克动画

电影筛子

电影圈里有不少“技术狂人”,这些人很疯狂,为了电影无所不用其极;这些人也很单纯,无所不用其极的目的全是为了电影好看。

上世纪20年代初,有声电影刚出现时,一些影院在正式放映的默片前面试映了有声短片。但是由于多数影院不具备声音放送条件,一些观众不习惯这种变化,放映效果并不好,导致有声片一度遭遇诟病……听上去耳熟么?跟当下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多少有点像吧。

我并不想在这里预言李安的120帧尝试会像有声电影那样带来里程碑,但这种相似的遭遇至少说明——对于电影这门综合性艺术来说,想要达到创作者的目标,就摆脱不了对于技术的依赖。甚至可以说,电影艺术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电影技术同生共长,谁也离不开谁。

特效全靠想象力

曾经有一部网剧,因为剧组太穷,被人戏称为“特效全靠鼓风机”。而在电影技术还不那么发达的时代,许多大师为了呈现自己想要的特效,也曾经“因陋就简”过,特效全靠想象力,脑洞有多大,特效就有多离奇。

1941年,悬念大师希区柯克在拍摄电影《深闺疑云》时,想要让观众和故事中的妻子一样,强烈怀疑丈夫准备用毒牛奶害死她。怎么让观众的视线全部聚焦在牛奶杯上呢?希区柯克想到了在丈夫走上昏暗的楼梯时,让他手中的这杯牛奶“高亮”起来。放到现如今,这效果只需轻点几下鼠标即可做到,当初却要着实动一番脑筋——最后他的解决方案是:在那杯牛奶里放进一个灯泡。

更典型的例子,是希区柯克在拍摄1948年的《夺魂锁》时,想要尝试的“一镜到底”的长镜头拍摄方式。可是当年的“长镜头”最多也就拍满一本胶片的长度,不过十来分钟,哪像现在的数码摄像机,炫技的导演可以全片只用一个长镜头,一镜到底(比如三谷幸喜导演的《大空港》)。最后,这个天才的胖子想到了一个办法:每次要换胶片的时候就安排男主角穿着黑西装背对观众,用他的一身黑来掩盖银幕的片刻黑屏,最终使得全片由10段连续的表演组成,满足了自己的“低成本炫技”。

不过希区柯克也不总是这么“因陋就简”,在1958年的《迷魂记》里,他成功采用了“摄像机向后移的同时向前拉伸焦距”的技术,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的“眩晕”状态。他或许不是最早使用这个技术的人,但用得这么好,大大推动了这个技术被后来者争相使用。

但希区柯克在探索新技术的旅途中也有栽跟头的时候——你知道上世纪50年代已经有3D摄像机了吗?希区柯克1954年的作品《电话谋杀案》原本就想拍成一部3D电影。但当时的3D摄像机无法实现微焦拍摄,希区柯克不得不做了个巨大的电话模型和木头手指,来展现电影里关键的“拨打电话”情节。可惜3D版放映时观众反响仍然不佳,于是片方迅速放弃了3D,改以2D公映。

当年和希区柯克一样想尽办法搞“黑科技”的,还有日本导演黑泽明——喜欢在银幕上展现极端天气的他,曾在《生之欲》里用面包糠表现雪花;为了让《罗生门》里的大雨更醒目,他还往喷下来的人工雨水里加墨汁,是不是挺有创意?黑泽明在《罗生门》中的创举还不止于此,比如他不相信“摄像机拍阳光会影响曝光”的说法,为渲染气氛,让摄像师把镜头直接对准太阳;同样是为了表现阳光,他还是最早使用反光板的导演之一,虽然当时的“反光板”其实是摄像师从化妆部门抢来的穿衣镜。这么看来,黑泽明凭《罗生门》一部片就得以蜚声国际绝非偶然。

当然,也有些老导演对新技术并不十分热情,原因正是新技术尚且简陋,满足不了他们心中对画面的极致追求。

比如比利·怀尔德在彩色电影已然盛行的上世纪60年代初,依然坚持拍摄黑白电影——他的《桃色公寓》在1961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是黑白影片在那个时代最后一次获得该奖项,再往后获这奖的纯黑白片就是2011年刻意复古拍摄的《艺术家》了。比利·怀尔德不喜欢彩色片的原因之一,是认为彩色片诞生之初技术不成熟,许多颜色看起来“像冰淇淋一样”很不自然(他如果知道现而今的国产电视剧流行“马卡龙色”一定会晕倒吧)。

而他弃用彩色片的另一个原因,是化妆技术有限。在他1959年的经典喜剧《热情似火》里,两位主角男扮女装的情节让怀尔德根本没有选择——因为如果拍成彩色片的话,两个人的胡茬会特别显眼!

的确,在技术并不十分成熟的情况下,用老办法解决问题会更稳妥。上映于1985年的《回到未来》中,导演并没有选择用80年代那种夸张的视觉特效,几乎所有特效都是采用机械方式制作的——用鼓风机展现大风,电火花体现电路过载,在展示磁悬浮滑板时,干脆用极细的钢丝吊着演员表演……不得不说很有远见,许多采用了80年代特效的影片如今看来都有浓浓的时代感,唯有这部30多年前的科幻片,看起来仍然一点都不过时!

那些技术大神们

电影圈里有不少“技术狂人”,这些人很疯狂,为了电影无所不用其极;这些人也很单纯,无所不用其极的目的全是为了电影好看。

《回到未来》的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就是个用技术实现超凡想象力的“狂人”——他先是在1988年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中,开创性地将真人和动画人物放到一起;后来又在1994年的经典作品《阿甘正传》里,用数字技术让阿甘和尼克松、约翰·列侬等历史人物面对面,恰到好处的设计不仅无损影片的真实感,还为汤姆·汉克斯赢得了小金人。

同样的“技术大神”还有詹姆斯·卡梅隆,他1989年的作品《深渊》,为观众呈现了一张由水构成的人脸——这是首个用计算机生成的3D形象。在1991年的《终结者2》中,被散弹枪打烂又复原的流体机器人T-1000,让我们在感到恐惧的同时也很兴奋,因为它展现了计算机合成及形变技术的新水平。而卡梅隆后来的《泰坦尼克号》更是经典中的经典,用传统的模型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成功向全世界观众呈现了那场史上著名的海难,当然还有颜值巅峰的小李。

用特效在大银幕上制造海难的,还有德国导演沃尔夫冈·彼德森2000年的作品《完美风暴》。当年上映时,这部片子最大的宣传卖点,就是“影史上最长时间、最壮阔的海浪”。它的特效也确实刷新了人们对银幕上的视觉奇观的认识。而1999年到2003年的三部《黑客帝国》,也在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建造起了奇异而逼真的虚拟世界,令观众在大开眼界的同时,开始思考更深层的哲学议题。导演沃卓斯基兄弟(现在是姐妹了)用一组静止的摄像机围绕着基努·里维斯拍摄,而后将这些摄像机在同一时刻拍下的图像合成为著名的“子弹时间”,令银幕上的时间概念从此不同。

喜欢讲鬼故事的彼得·杰克逊也是个技术大神,在李安之前,他的《霍比特人》就率先尝试过48帧拍摄。而他最著名的作品《指环王》里,还有电影史上第一个经过动作捕捉技术呈现的角色“咕噜”——这个角色的形象由演员安迪·瑟金斯的表演经过数字处理而成。“咕噜”之后,动捕技术才被频繁地用在电影里。

不要觉得纷繁的计算机特效只是“娱乐大片”导演的专属,在人们印象中以讲故事见长的科恩兄弟,也在电影技术上有过开创性的尝试——2000年上映的《逃狱三王》,是首部采用数字彩色配光技术的电影,在后期处理中对全片的画面质感进行“做旧”,从而把观众成功带入了故事里的年代。

先驱也有玩不转的时候

技术是中性的,对于艺术也是如此。用好了能为电影加分,可也有用不好的时候。就连有声片和彩色片这样如今看来毫无疑问的进步,都在问世初期遭遇阻力。很多时候不只是由于技术不够成熟,还因为人不够成熟,尚未找到用好这些技术的方法。

说到这儿又要提罗伯特·泽米吉斯了,曾经在2D动画与真人结合技术引领先锋的他,到了3D动画就有点玩儿不转了。在《极地快车》《贝奥武夫》和《圣诞颂歌》等多部片子里,他把3D动画与自己热衷的动作捕捉相结合,出来的效果就是——比纯粹的3D动画迟钝,又比真人表演虚假,看起来特别僵硬。外界评价普遍不高,他却乐此不疲拍了一部又一部,让人怀疑这家伙有点儿走火入魔。

其实吧,“先驱”大都有玩不转的时候,乔治·卢卡斯在上世纪70年代为《星球大战》建立的“工业光魔”改变了电影界,在1999年的《星球大战前传》中,还出现了首个完全用数码技术合成的实体人物“加·加·宾克斯”——可惜这家伙除了话痨,对剧情没啥实质贡献,成为星战系列中最令人讨厌的角色之一。

而结束了中土旅程的彼得·杰克逊,在《冬天的骨头》里再次投向数码技术,创造了不亚于《指环王》里中土世界“瑞文戴尔”的绝美景色,可也许是太过注重展现视觉效果,影片的故事讲得实在平淡无奇,那些绝美的画面倒是成了催眠剂。

有那么一段时间,电影人好像把数字技术看成了万能灵药,无论哪种形式、题材,都想拿数字技术来试试。就连因复古质感被人们喜爱的定格动画,也在动画片《冲走小老鼠》中被以数码方式呈现——用计算机做的“定格动画”,还能算定格动画吗?也难怪许多观众不买账。

话说回来,电影人也实在不容易。上世纪50年代电视出现之后,电影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以至于为了适应观众欣赏和电视播放,拍摄的画面比例和景别都有了变化。本世纪以来,各种英剧美剧的艺术水准又日渐提高,观众坐在家里就能看到好故事,干嘛还非得花钱费力奔影院,到头来还遇上个烂片?在这种情况下,电影人把数码特效视为救命稻草,也就不奇怪了。可是灵药一用滥,也会变成猛药、毒药,观众在短期内被猛药刺激后,很快有了“抗药性”,逐渐转入审美疲劳状态。

可能性还多着呢

难道电影就这样服输?当然不会,这门艺术才诞生一百多年,更何况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包容。这种包容不只是能把新技术、新观念和新文化吸收进来,更能在吸收之后进行消化,为我所用。

打个比方,人们看大场面特效打斗看腻了,《蚁人》就把剪辑和特效结合起来,忽大忽小的变化让你措手不及又充满乐趣;观众厌倦了高楼大厦被炸烂推倒,《奇异博士》就把摩天大楼叠成万花筒给你看,建造一个超乎想象的魔法世界让你沉迷其中。

说不好是技术成熟得更快,还是电影人成熟得更快,反正这几年的电影里,特效运用和故事的结合越来越令人欣喜。一度曾对3D动画和动作捕捉走火入魔的罗伯特·泽米吉斯终于从怪圈里跳出来,把3D技术用在了《云中行走》里,让观众与菲利普·帕特一同体验高空走钢丝的惊险刺激。詹姆斯·卡梅隆也在继续前行,在他的《阿凡达》中,动作捕捉“似与不似之间”的特性得到了巧妙的利用。而曾在《指环王》里饰演“咕噜”的安迪·瑟金斯,又在《猩球崛起》中再次通过动作捕捉技术,赋予了猩猩头领凯撒细腻传神的表情——对这个以猩猩为主角的故事来说,用数码技术塑造一个能说能演的猩猩,明显要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版《人猿星球》系列里把演员化妆成大猩猩要自然得多。而要说到目前最成功的用数码技术塑造动物的影片,当属今年的《奇幻森林》:让主演小男孩和一群猛兽一同演戏,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所以这个童话故事当年只能被拍成动画片;而如今在数码技术的帮助下,这些由计算机创造出来的动物不但栩栩如生,还个性鲜明,能够完美表现剧情。怪不得在这部片子获得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之后,各大电影公司纷纷打起了将经典动画片“真人化”的主意。

1995年,当《玩具总动员》这部完全使用数码技术制作的动画电影问世时,许多人担心:演员要失业了。可结果是:这项能用计算机生成图像的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演员的表演领域,以前只能演人,现在不但连动物,甚至桌子椅子都可以演了!所以眼下,对于李安的“120帧”尝试,我们不管下何种结论都为时尚早。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和历史上的那些例子一样,尝试得多,失败的概率自然会增加,但与此同时,开创的可能性也就更多。

猜你喜欢

数码技术希区柯克动画
什么是“高级”的快乐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数码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你画成啥样,我就长成啥样
基于齐泽克后拉康思想的希区柯克电影解读
数码技术在当代陶瓷艺术创作中的运用探析
数码技术与现代插画艺术的融合
我是动画迷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和他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