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结晶

2016-12-15曾银慧

决策与信息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摘 要] 1926年9月新青年社出版的《中国革命问题论文集》集中反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初步理论成果,其主要内容有:正确判断中国社会性质及革命性质;较深刻剖析中国社会各阶级;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中国革命问题论文集》代表了当时党的马克思主义最高水平,彰显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于中国实际的理论成果,是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晶。

[关键词] 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性质;中国革命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11-0168-03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了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传播。特别是列宁主义的传入,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对本国国情、社会革命及发展前途的认识,产生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初步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基本思想,彰显了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雏形。反映这些理论成果的集大成著作之一是《中国革命问题论文集》(以下简称《论文集》),可称作是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该书封面印的是1927年初出版,实际是新青年社于1926年9月出版,为“新青年丛书之一种”,全书分上下两册,共544页,定价大洋1元,长江书店曾翻印。该著作有七个部分:一、中国革命之性质;二、帝国主义侵略下之中国;三、中国革命过去之经验;四、中国革命中之国民党;五、军阀制度与联省自治;六、革命与不合作;七、劳动运动。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正确判断中国社会性质及革命性质。“正确地判断社会性质是制定正确的革命战略的客观依据和出发点”[1]。《论文集》旗帜鲜明地指出:“处在半殖民地的中国人民,处在国际帝国主义与本国封建军阀双重压迫之下的中国人民,应该联合起来作国民革命,推翻帝国主义与打倒本国封建军阀的革命。”[2] 3可见,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探寻到中国社会一般规律,即中国特殊的国情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二元社会,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军阀,自然中国革命性质是反帝国主义反封建军阀的资产阶级“国民革命”,而“国民革命含有对内的民主革命和对外的民族革命两个意义” [2] 33 。

第二,较深刻剖析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清革命的敌我友,是制定科学的革命战略、策略和方针的重要依据。《论文集》用大量的篇幅深入细致探讨中国社会各阶级,《谁是中国国民革命之领导者?》(彭述之)、《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陈独秀)、《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陈独秀)等文对社会各阶级进行了专门分析,基本厘清了革命的敌我友,代表了当时党的最高理论水平。“国民革命乃是各阶级之合作革命,除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外,还有农民手工业者、小商人、知识阶级、各种苦力,甚至游民无产阶级”[2] 23。具体地讲,“中国工人阶级之反帝国主义与反军阀的革命性与觉悟力都是天然的。所以中国工人阶级天然是国民革命的领导者” [2] 20 ;“占中国全人口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农民群众,为中国国民革命之最大的势力”“如果中国的农民群众不来参加国民革命运动,中国国民革命运动是不会成功的”;“手工业者更容易与工人阶级相接近”“手工业者之辅助工人阶级,受工人阶级的指导,这是绝对没有疑问的” [2] 23-25;“小商人,在其性质上,较近于资产阶级。但是他们处处都要受大商人排挤”“容易受工人阶级的指挥” [2] 26;“知识阶级本没有确定的经济基础,因此也没有确定的阶级倾向”“中国知识阶级也很反对帝国主义与军阀,也很赞成国民革命”,但“受工人阶级之领导,在工人阶级的意识底下去活动”;“苦力,即各种夫役,黄包车夫……等,他们在经济地位上,是极受压迫的人,光在这一点已很接近工人阶级了,自然是容易接受工人阶级的指挥” [2] 27。上述社会各阶级中,只有“工人阶级能作领导者” [2] 28。

著作特别对资产阶级进行了深入分析。《论文集》指出,“在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社会,资产阶级每每有分为三部的现象:(一)是革命的资产阶级,他们因为封建军阀及国际帝国主义妨碍大规模的工商业发展而赞成革命……(二)是反革命的资产阶级,他们因为素来是依靠外人的恩惠及利用国家财政机关与军阀官僚势力……专以卖国行为增加他们货币的富”“也可以叫做官僚的资产阶级……(三)是非革命的资产阶级……对于民主革命恒取消极的中立的态度,这种小工商业家,在小资产阶级的中国社会居最大多数。中国国民党应该一方面容纳革命的资产阶级……他方面也应该提携中立的小资产阶级,引导他们上革命的路,增加革命的势力;至于那班反革命的官僚资产阶级,实是中国真正资产阶级发展之障碍,绝对不可和他们妥协”[2] 57-58。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把列宁的民族与殖民地问题理论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具体指导分析复杂的资产阶级,故而基本探寻到资产阶级的本质,特别是对官僚资产阶级的反动本质给予科学判断,这是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独特贡献之一。

第三,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第三国际议案及宣言》指出,“联盟也是向一切民族的劳工的完全连合那路上底一个过渡办法” [3] 103。在共产国际的直接帮助下,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一面将他抽象的三民主义弄实在起来——变成为民众要求的具体政纲,以发动广大的工农群众参加国民;一面结合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而与其领袖苏俄缔成反帝国主义的同盟” [4] 369。具体而言,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左派这个“真正的革命派”紧密合作,结成联盟;积极争取国民党中派这个“妥协派”,尽可能纳入到统一战线的阵营中;坚决同国民党右派这个“反革命派”[4] 360作斗争,“开除反革命的右派” [4] 367。

《论文集》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列宁东方革命理论指导下对中国社会基本问题、革命战略、策略等问题一次集中探讨的集体智慧的结晶,特别是对五卅运动所暴露出的亟待解决的革命问题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初步产生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中国的理论成果,反映了当时党的最高理论水平。正如《新青年》的广告介绍的那样:“什么是中国革命?怎样做中国革命?中国革命过去之经验给我们以何种教训?中国革命未来之发展给我们以何种前途?以上这些问题,在‘中国革命史上最有意义之一九二五年事变以前,早经新青年季刊社,前锋月刊社,特别是向导周刊社执笔撰述诸同志详细分析过了。本社特撰录《新青年》《前锋》《向导》中分析中国革命问题的论文,载至五卅运动爆发时为止,汇为《中国革命问题论文集》第一辑,已出版。五卅后的论文则将汇为第二辑,亦在印刷中。这是中国革命策略上之最正确的指导。读此可以确定中国革命者努力之方向,而五卅后发现之民族运动中种种机会主义反动主义恶倾向,亦将因此书出版而得纠正了。”《论文集》出版后供不应求,一度成为该时期最受畅销的革命书籍之一。《向导》第175期曾刊登新书广告:“我们因种种关系,付印很久到现在才完全出版,我们从各方来信询问或催促中,可以知道各方对于此书出版企望甚殷了。可惜初版只印五千份,实不足供应全国的要求,购者请从速。”

[参考文献]

[1]徐方平,曾银慧.中共二大: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2]中国革命问题论文集:上册[M].新青年社,1926-09.

[3]第三国际.第三国际议案及宣言[M].成则人,译.人民出版社,1922.

[4]中国革命问题论文集:下册[M].新青年社,1926-09.

[责任编辑:肖偲偲]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静安区人大代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摄影作品选登
领航!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第四届架上连环画展
不忘初心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永葆朝气
曲青山:从三个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