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微课,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2016-12-15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226014
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226014)
葛美红●
巧用微课,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226014)
葛美红●
微课的核心是课堂教学视频,通过视频为学生传递知识信息,以更好地辅助教师完成课堂教学.初中数学教学中,知识内容的复杂性,急需微课的渗入.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利用微课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巧用微课,进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听课效率,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微课;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一、巧用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单调、枯燥早已成为数学内容的代名词.如果教师还是一成不变地为学生灌输,只会让学生愈发地疏远数学.为此,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小视频,利用其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旋转”时,教师打破了传统教学中黑板加粉笔的枯燥教学模式,而是选择将这部分知识内容,制作成一个微课,让学生通过在课下,观看微课自主学习.在微课始端,教师为学生播放了一些由旋转构成的很漂亮的图案,并在视频中展示了这一图形形成的过程.此时,学生观看到一个三角形,绕其一个角,开始旋了90度,之后又从开始位置旋转了180度、270度,形成最后的图形,学生被其中漂亮的图案深深地吸引,对其充满了兴趣.于是,学生都充满激情地继续观看,有的甚至根据微课中的制作过程,自己进行动手,绘制图形.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对旋转的知识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到旋转必须要有三个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旋转方向.学生的学习欲望被这一小视频彻底激活,很认真地观看、思考其中的旋转形成过程.有的学生在观看完后,尝试着自己将一个图形按照一个中心、方向,自己设定几个不同的角度开始旋转,最后形成一些美丽的图形,学生对此有了很大的成就感.
案例中,教师借助微课,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色彩缤纷,给学生引入了欢乐.由此可见,巧用微课,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开阔学生视野,实现快乐学习.
二、巧用微课,促进学生深入理解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会做到大量的练习题,其中会包含一些典型的例题,有时只需要让学生理解好这一典型问题,就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将问题形象化,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进而丰富学生审题经验,更快、更好地获得解题方法,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实现高效率学习.
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时,教师发现学生对于图象的知识内容,仍有很大的疑问,于是教师针对一次函数图象问题,制作了一个微课.如右图,是一个一次函数图象,y=kx+b,经过点A、B,并且与x轴交于一点C,请你求出当kx+b>0时,x的取值范围.并求出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之后,微课中开始以这一例题展开教学.在微课中,教师先让学生观察这一图象,向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同学请观察一下,在这一图象中,哪部分的图象代表kx+b大于零呢?此时,学生在视频的指导下,观察、思考,发现C点是等于零,C点以上都是大于零的时候.此时,在视频中还标出了相应部分的图象.学生根据视频中的指导逐步思考,并形象、直观地观察到图象的性质、意义,对图象的知识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堂教学中,微课的引入,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数学课堂增添了色彩.并有效地活跃了学生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够更深一步地思考数学问题,加深了学生的记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巧用微课,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微课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能够将单调、无趣的数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例如:在教学“多边形及其内角和”时,教师以微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内容.教师利用学生课下时间,让学生通过观看自己制作的小视频,自主学习.在视频的开始是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你是怎样判定的呢?学生的思维被这一问题很好地激活,于是学生开始回忆、思考.这时,有学生回忆到利用凑平角的方法,得到了最后的结果.其中用到了剪、拼的手段.随后,在微课中,教师又向学生提出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图形的内角和的度数.视频中也相应地展示了几种求解的方法,其中一种最可靠、最精准的方法就是绘制三角形,将一个多边形分成多个三角形的形式.尝试着分割几个图形后,视频中给出相应的结论:n边形能够分成(n-2)个三角形.学生们为了更好地验证这一规律,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分割,验证这一规律的正确性.学生在画分后得到的结果与其一致,对其结论也都很信服.最后,得到多边形内角和的一个公式为:(n-2)×180°.学生在整个观看、学习的过程中,一直表现得很积极,主动地动手操作,间接地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微课的设置,充分利用了学生课下时间,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变得更乐于参与数学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秦燕飞.微课教学,数学教学未来的发展方向[J].数学教学通讯,2014(31)
[2]彭伟坚.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4(18)
G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