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处理后的填方地基作基础持力层的实践

2016-12-15向志群遵义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遵义563002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6年15期
关键词:力层填方压实

向志群(遵义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 遵义563002)

处理后的填方地基作基础持力层的实践

向志群
(遵义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 遵义563002)

通过一个填方地基勘察实例,说明处理后的填方地基作基础持力层的可行性;提出岩土工程勘察中,不能一味否定人工填土地基,应充分挖掘人工填土地基的潜力,指出只要认真做好现场试验工作,把好施工质量关,压实填土地基是完全可以选作相应建构筑物地基持力层。

【关健词】填方地基;地基处理;基础持力层

【DOI】10.13616/j.cnki.gcjsysj.2016.11.010

1 引言

建筑地基处理主要应用于软土、淤泥土、填土、砂土、粉土等地基承载力较低、变形较大的地基。建筑地基处理技术目前有多种成熟技术,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能或渗透性能。针对贵州省的实际情况,由于贵州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建筑地基基础主要选择以岩质地基或强度较好的黏土层为主,软土地基相对较少,一般软土地基不作持力层的选择。但近年来,大量填方地基也开始作为地基持力层,因此,贵州省的建筑地基处理主要针对填方地基及岩、土沉降不均匀地基。常用的方法主要是换填垫层法,换填深度一般在3m以内。本文以做过的一个填方地基勘察实例,说明处理后的填方地基作基础持力层的可行性。

2 地基处理的必要性

工程区内原始地形为一缓坡,总体地势南西高东北低,场地较高处标高为 828.074~832.918m,较低处标高为798.469~801.921m。场地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为 813.00~815.00m,因此,场地平场至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为813.00~815.00m,形成了西南侧切方东北侧填方的格局。布置于场地东北侧的构建筑物将放置于5~10m的填方之上。填方堆积时间约3a。由于填方高度较大,平场施工回填时多采用整车倾到回填,填料多为黏土夹碎石回填,人工填土极松散,不宜直接作天然地基。

该项目由于东北侧的构建筑物多为钢筋混凝土池体结构,设计荷载较小,一般荷载为130kPa,最大荷载为150 kPa,因此,若否定人工填土,基础就要选择10m以下的下伏基岩上,只能作桩基础,这样就会造成极大的、不必要的浪费。

实践证明,东北侧的构建筑物放置于经处理好的人工填土地基上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适宜性的。

3 填方地基处理方法和范围

1)铺填料前,应清除或处理场地内地面以下3m的极松散的人工填土层。

2)分层填料采用土夹石,其中碎石占全重的30%~50%。分层压实碎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0mm。

3)分层填料的厚度为0.3m,分层压实的遍数为6~8遍,所选用的碾压机械为平碾(压路机),压实填土的施工缝各层应错开搭接,在施工缝的搭接处应适当增加压实遍数。压实填土地基进行分层压实质量检测,压实质量检测达到压实系数0.96后才能进行下一层的填筑。压实填土的施工结束并检测合格后,及时进行建构筑物基础施工。在雨天进行施工时,应采取铺盖彩条布等防雨措施,以避免增大填土地基的含水

量[2]。

4)地基处理的范围:平面为东北侧的构建筑物周边外延1~3m,竖向为场地填土地基的主要受力层0~3m。

4 压实填土地基现场原位测试结果

4.1现场载荷试验

为了确定压实填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压实填土地基进行分层压实质量检测达到压实系数0.97后,采用平板载荷试验进行3个试验[1,3]。其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结果kPa

4.2现场动力触探试验

在压实填土地基进行分层压实质量检测达到压实系数0.97后,在现场均匀布置18个孔进行现场动力触探试验。现场动力触探试验相关参数统计见表2[4]。

表2  现场动力触探试验

综合两种现场试验确定的场地压实填土地基承载力,现场载荷试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于现场动力触探试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因现场动力触探试验选取的是18个点,现场载荷试验选取的是3个点。考虑到场地填土地基的整体均匀性,建议压实填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160kPa,东北侧的构建筑物多为钢筋混凝土池体结构,设计荷载较小,一般荷载为130kPa,最大荷载为150kPa,设计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压实填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以满足上部构建筑物的设计荷载要求。

5 结语

通过工程实践证明,岩土工程勘察中,不能一味否定人工填土地基,应充分挖掘人工填土地基的潜力。实践证明,只要认真做好现场试验工作,把好施工质量关,压实填土地基是完全可以作为地基持力层的。

【1】GB 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

【2】JGJ79—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

【3】GB 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4】工程地质手册编写组.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K].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The Practice that Fill Ground is Chosen for Bearing Layer of Foundation After Foundation Treatment

XIANG Zhi-qun
(Designingand Survey Instituteof IrrigationandHydropowerofZunyiCity,Zunyi 563002,China)

The fill ground after foundation treatment asbearing layerof foundation isshown to be practicable with an example that exploration of fill ground.That shows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it cannot blindly deny artificial filled soil ground.It should fully tap into thepotentialofartificialfilled soilground.Aslongasthe fieldexperimentwork iscompletedearnestly,and control theconstructionquality,compacted fillsoilground iscompletely canbechosen for thebearing layerof foundation for thearchitectural structures.

fillground;foundation treatment;bearing layeroffoundation

TU472

B

1007-9467(2016)11-0046-02

向志群(1966~),女,贵州遵义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察研究。

2016-08-17

猜你喜欢

力层填方压实
不同压实度下黄土填方边坡失稳的模型试验研究
人工挖孔桩桩端持力层检测方法研究
抓落实要“放权赋能”——要压实责任,不要“层层加码”
除夕夜忆花屋塆
考虑颗粒破碎特性的机场高填方变形与稳定性分析
振动压实法在水稳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
市政道路高填方区域土石混填技术研究
一场直面问题、压实担子的大考
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鄂尔多斯长8储层的影响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