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省级特色专业建设
2016-12-15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罗建文刘丽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罗建文 刘丽
“BMC”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省级特色专业建设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罗建文 刘丽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可是一个专业如何与众多的企业深度融合,桥梁与纽带在哪里?驱动地方性行业协会发挥作用的内驱力缺失,迫使我们另辟蹊径,本文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特点提出“BMC”人才培养模式,与同仁商榷。
“BMC”人才培养模式 理解与实践
1 “BMC”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背景
1.1“BMC”人才培养模式设想
“BMC”生态链式人才培养模式,B(Business)为商业企业,由电子商务专业成立的商业企业;M(Major)为专业;C(Company)为提供商业项目的企业或其他用人单位。
所谓生态链,就是BCM三方构成一个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循环系统。即为了使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需要紧密结合,为此专门依托专业成立一个承接企业项目的公司,公司将承接的项目作为人才培养过程的实战项目,学生通过真实的企业项目提高专业能力,企业提供项目后由承接公司运营获取利益,同时与运营的学生沟通,引进企业需要的人才。此系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真实的项目,承接公司在承接项目中获取部分利益,提供项目的企业在销售过程中获取利益并引进企业需要的人才,三方共赢,利益共享,形成一个良性有利益驱动的系统(见图1)。
图1
1.2“BMC”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背景
专业的特殊性。电子商务专业“一网联天下”的特殊性,受教育与就业同步成为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项目比一般专业更具有现实性,在学校内可以连接世界任何一个企业,承接任何企业项目进行实战,可远距离参与企业网上业务,既可为企业创造利润,也可提升学生能力。
现实的必要性。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本质特征,职业教育长期探索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之间的合作,我们学习借鉴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CBE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但现实中存在诸多困境,特别是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与企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仍然无法有效发挥。
我国现行的行业协会是指介于政府、企业之间,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并为其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的社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是一种民间性组织,它不属于政府的管理机构系列,而是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行业协会属于中国《民法》规定的社团法人,是中国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的一种,即国际上统称的非政府机构,属非营利性机构。
行业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桥梁和纽带的非营利性组织,既没有行政权力,也没有利益机制,更像一个“公益组织”。导致行业协会缺乏发展的内驱力,大多数行业协会未发挥自身的职能,特别是地方性行业协会,要么成为政府的附属单位,要么成为退休人员充实生活的集散地;有的变成少数企业高管交流的场所,有的成为个别企业“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护身符。但总体来看,其生存状态本身难以为继,更难成为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
基于在长期人才培养过程中,力求寻找借鉴德国等国家行业协会的做法,但是收效甚微,我们不得不反思,是学得不真,还是做得不实,根源在哪里,在探索过程中有很多好的做法,但仍未形成类似美欧那样的态势。因此本专业尝试以承接项目的公司代替行业协会的部分功能,以期达到在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之间找到一个可以联系的纽带。其主要目的是尝试把承接项目的公司作为企业和学校的纽带,即承接项目的公司替代行业协会的部分职能,其根源是我国大多数行业协会没有发挥自身的职能和作用。
2 “BMC”人才培养模式建立
2.1成立全程参与的“产教一体”的商业公司
成立由专业参与经营的有限责任公司,给公司予以经营管理自主权,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与保障机制,在公司章程约束公司经营范围,把承接电子商务项目作为公司主营业务,本着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在坚持服务教学不违背上级教学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制订教学计划原则意见的前提下,制订灵活的、可操作性强的专业教学计划。
2.2形成多方利益驱动的生态教育系统
企业需电子商务的人才,学校需要引入真实商业项目,专业承接项目的公司需要盈利,三方各有需求,通过项目形成利益驱动机制,为各方利益相关者搭建各取所需、各方受益的生态环境,建设多方利益驱动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螺旋发展的生态教育系统。
2.3筑就“互联网+地方特色”的四级能力递进教学模式
改革原有“模拟实战”的教学模式,筑就“互联网+黄冈特色”四级能力递进教学模式。在四阶段教学中,第一、二阶段课程主体相同,第三阶段根据培养方向进行区分,主要根据商业项目进行区分,分为教育、红色文化旅游、中医药材和农产品等。
第一阶段以兴趣培养为主,力争“授之以鱼”;第二阶段以基础能力培养为主,做到“授之以渔”;第三阶段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实现“授之以欲”;第四阶段以创业能力培养为主,完成“授之以业”(见图2)。
图2
3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BMC”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3.1“BMC”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现状
自2014年以来,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迎来快速发展的时机,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为适应企业的需要,我们有意引进企业真实项目作为学生实训项目,当时引进一个企业的眼镜销售项目,整个专业200名学生同时参与,每天学生中午仅有半小时吃饭时间,晚上都做到零点之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超出我们的预期,后又进行一个项目,效果同样不错,为此,我们进行了反思,为什么学生对虚拟的实训项目和企业真实项目有如此的反差呢?
2015年8月,经过讨论将之前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归纳提炼,提出“BMC”人才培养模式,并成功申报成为湖北省特色专业,自2015年10月之后,加大探索“BMC”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运行一年来,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
3.1.1依托专业成立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在专业老师支持下,五名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成功注册了一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公司的业务范围主要是根据专业实训所需的项目,公司由创业的学生管理,教师只指导学生承接项目,项目运作,大部分项目由在校生承担,公司对在校生承接的项目业绩,给予一定的报酬。
3.1.2依托公司承接部分企业项目作为学生实训项目
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承接网站制作项目11个,产品代运营项目7个,网站美工项目6个,公司协助指导在校创业团队7个。
3.2“BMC”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分析
承接项目的公司效益不明显。承接项目的公司自成立以来仍处于创业初期,员工工资是公司的主要成本,公司宗旨是为教学服务,因此将承接的项目交给在校生,在校生对业务不熟,首先要培训学生,而培训学生又没有收入,对公司来说,一方面承接项目难,另一方面项目交给学生后效果达不到理想预期。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专业能力明显增强。自承接外来真实项目以来,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始有意识地强化某一方面的能力,如搭建网站,对电子商务学生来说不是他们专业长处,但参与网站制作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自身努力下,搭建网站的技能明显提高;参与网站美工的学生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学生,参与产品代运营的学生营销技能也高于其他学生。
4 结语
“BMC”人才培养模式先天不足,是现阶段的无奈选择。承接项目的公司替代了行业协会的部分职能,但仍无法承担行业协会的职能,仅解决了教学中项目的真实性,未解决职业发展中的问题。
办教育同时办企业,既不符合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市场的完善。教育办企业,特别是公办学校办企业容易滋生腐败等现象,为此,教育部专门发布文件,提出加强高等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其中特别指出,要加强学校资产和校办企业监管,禁止院(系)、教师违规利用学校资源兴办企业,杜绝“一手办学、一手经商”现象。教育办企业,却有些“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不务正业之嫌。
“BMC”人才培养模式后续发展,产权清晰是发展的关键。如果有一个专门为专业而服务的公司,且公司的所有权与学校、与老师无关时,就解决了一手办学、一手经商的困局,且有利于产学结合。
[1] 行业协会[EBOL].百度百科.
[2] 朱丽佳.国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职教通讯,2011(6).
[3] 王振朋.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模式参鉴[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0(2).
[4] 方朝阳.浅析高职教育依托专业办企业的实施策略[J].商情,2012(27).
F724.6
A
2096-0298(2016)11(a)-189-03
罗建文(1967-),男,汉族,湖北浠水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市场营销、职业教育方面的研究;刘丽(1980-),女,汉族,湖北荆门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电子商务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