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让质量深度融入城市发展
2016-12-15
西安市:让质量深度融入城市发展
“承古开新,向上向善”这句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质量精神,已经悄然进入西安城市发展基因;“建设质量强市,迈向质量时代”也让“质量”这一关键词深度融入西安城市发展的大局。
在西安,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普通市民,都清楚认识到质量对城市、企业、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对政府来说,质量是“最强音”。从2010年出台《关于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的意见》到2015年出台《西安市质量发展规划(2015-2020年)》,西安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数十个文件,牢固树立“抓质量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务必强质量”理念。
对企业来说,质量是“生命线”。从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名牌战略到追求卓越绩效、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西安市的企业一直将“质量就是企业生命”的理念贯穿于经营的核心。
对市民来说,质量是“定心丸”。从吃上放心早餐、骑着公共自行车到呼吸干净的空气,乘坐96333保护的电梯,西安市民时刻感受到“质量带给生活的变化”,衣食住行购娱每个环节都有质量保障。
政府关心质量、企业重视质量、市民享受质量。自上而下,西安市以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为抓手,全市聚智合力、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扎实推进,探索出了一条独具西安特色的质量强市之路。
完善顶层设计 质量强市上升为核心战略
“抓质量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务必强质量,质量强则经济强。”对于西安市委、市政府而言,质量早已经在各个层面达成了共识,并成为衡量工作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2010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的意见》,把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作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和美丽幸福和谐宜居城市的重要抓手,纳入市委、市政府综合目标考评,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全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从质量兴企到质量兴区(县)、再到质量强市,从争创质量强市先进区县到示范区县、再到示范城市,西安质量强市工作以区县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不断深入,全面推进,逐步上升为全市层面的核心战略。
多年的实践,让西安市委、市政府做出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迈向“质量时代”的决定。为此,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学、务实、前瞻、高效的原则,高起点开展质量工作顶层设计和战略研究。首次颁布实施《西安市质量发展规划(2015-2020年)》,并将其作为专项规划,纳入西安市“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纳入目标考核,确保规划目标任务落地;首次探索制定《西安市质量促进办法》,明确政府、企业、技术机构、消费者和社会组织等五方主体的质量促进责任、义务和权利,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开展西安城市质量竞争力分析、经济运行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质量高地”战略研究和市民质量满意度调查等,为政府决策和改进、提升质量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构建大质量机制 五大质量齐头并进相互联动
大西安,大质量。在西安,“质量”不仅仅意味着让百姓吃上放心的食品,住上安全的房屋,享受优美的环境与上乘的服务。“质量”更意味着西安人都能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美好成果。
五大质量建设齐头并进,西安正向“大质量”时代迈入。
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将从速度与规模的追求变为质量与效益的协同,经济运行质量的优劣成为衡量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
为此,市政府提出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在原有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四大质量机制的基础上,将经济运行质量纳入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总体目标,全市形成了横有“五大质量”提升机制,纵有“四强争创”联动(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质量强市示范区县、质量强市(兴省)先进县、质量强企)的质量工作格局。
五大质量部门相互联动,共同推动,通过抓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的提升推动经济运行质量的提升,通过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带动其它“四大质量”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质量发展模式。此做法突破了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和国家质检总局《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验收标准》所涉及的范围,在国内同级城市中居于领先,受到了质检总局领导和知名专家的充分肯定。
夯实质量基础 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在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中,西安不断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全力提升城市质量发展综合水平。
西安市出台《西安市关于加快实施标准化战略意见(2012—2020年)》,将标准化工作融入到城市重大建设项目之中。学习上海自贸区相关经验,推进企业标准备案改革,使标准化服务改革向高层次、宽领域、多功能转变。
颁布实施《西安市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依法加强计量监管,促进节能减排,推进民生计量。全面启动强制检定计量器具赋码管理工作,通过二维码、射频等互联网技术有效地对强检计量器具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跟踪,大幅度减少强检计量器具瞒报、漏报、不报、拒检、超期未检等现象的发生。
与此同时,西安努力构建市、区(县)、街办(镇)、社区(村)四级质量安全监管的网格体系,实现“全面覆盖、分级管理、职责明晰、长效监管”的长效机制。近年来,没有发生重大行业性、区域性质量问题及重特大质量安全事件,质量安全形势稳中向好。
此外,西安市开展消费品安全标准“筑篱”专项行动,重点对消费品、农产品、食品、药品监督抽查,坚决消灭无标生产;不断加强民生工程质量监管,加大对分包、转包、挂靠等违规行为的打击查处力度;开展服务质量提升年、西安购物节优质服务活动,培育打造“三优一满意”示范点;加强旅游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旅游设施,提升服务质量;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开展“环境保护执法月”行动,重点整治污染企业,优化环境,消除隐患。
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基础的有效夯实为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提供有力保障,企业作为质量强市战略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名牌战略、标准化战略,为西安创建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营造质量氛围 让“质量”成为全社会共识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质量不仅仅是政府与企业的事情,更需要全市共同营造属于西安独有的“质量气质”。
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以来,西安充分挖掘西安教育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建立支撑质量发展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的综合素质中植入质量基因,让质量意识固化于脑,质量观念镌刻于心,质量技能付之于行。
一方面,重视质量教育。西安市编写《小学生质量安全知识读本》,设立中小学质量教育基地,使质量知识从进学校到进教材,从搞活动到必修课。同时,突出“蓝领人才”质量教育。与西安欧亚学院、文理学院、科技大学、商贸旅游学院、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科技职业学院等6所院校签署《质量发展人才培养合作备忘录》,共建质量教育培训基地。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在实践中提高操作技能和工作质量。
另一方面,注重培养领军质量人才。借力名校资源,在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等开展培训教育,与武汉大学质量发展研究院签订合作备忘录,连续3年举办质量管理高级研修班和培训讲座8期,领导层质量管理综合素质和决策能力明显提升。开设质量大讲堂。邀请国务院参事、知名专家教授开设质量大讲堂18次,讲解质量知识,传播质量文化,共培训各级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14700多人。
此外,西安市还注重打造传统、网络、内宣、社会、亲民“五大宣传”平台,形成联动宣传氛围,使质量宣传接地气、聚人气、成风气,让质量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建立全国首个“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微信平台”和名牌企业、高等院校、行业协会、社区等微信联盟,开展质量强市微信接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