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车厢
2016-12-15阿勒赫丽娅布朗克
文/阿勒赫丽娅·布朗克
女性车厢
文/阿勒赫丽娅·布朗克
3月底,德国MRB铁路公司在一条线路上启用女性专用车厢。听闻此事,公众哗然。这还是欧洲国家第一次启用女性专用车厢。近15年来,女性车厢在世界各处流行起来。比如,日本2001年就设置了女性车厢,开先例的是东京的列车,而后大阪也开始效仿,这两个城市的列车在交通高峰期都开辟女性车厢。在墨西哥,设置女性车厢的做法则更为普遍,2008年以后,墨西哥地铁和公交车都启用了女性车厢。7年前,印度在4大城市开设了仅供女性乘坐的列车。伊朗、巴西(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埃及(开罗)、泰国实施非混合性别车厢的措施已经很多年了。现在,德国也采取了这样的做法,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辩论。
“我们知道,人们可能会有负面的反应,但并不是针对开辟女性车厢这一做法本身。”M R B铁路公司发言人称。德国左翼党派发言人马克·伯麦对此表示愤怒:“现在不是中世纪,也不是20世纪初。现在设置了女性车厢,那下一步呢?在公共大厅、贸易中心、游泳池都实施性别隔离吗?”尽管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但这项工作仍在进行。“3月份以来,莱比锡到开姆尼茨的往返列车设置了两节女性专用车厢。这一做法并没有引起乘客的不满。”MRB发言人称。该铁路公司在采取行动前,耐心地等待了几个月,了解乘客意见。
载着焦虑的公车
设置女性专用车厢真的可以终结“咸猪手”以及其他形式的性骚扰吗?无论是好是坏,设置女性车厢的提议经过漫长的实践,正在走向终结。2014年,英国交通部长克莱尔·佩里建议在伦敦交通高峰期设置女性车厢,但她的提议没有获得通过。2010年,法国大区竞选候选人布鲁诺·贝茨扎提议为晚上单独出行的女性设置专用车厢,避免出现事故后再补救,引发了公众讨论。总之,一提到女性车厢的议题,就论战不断。
法国早就开始采取了与女性车厢类似的措施。例如各个拼车平台都推出了“女性拼车”的选项,乘客和车主都是女性。2011年,司机和乘客均为女性的女性出租车公司开始在巴黎营业(如今这家公司已经消失)。同年,法国国营铁路公司SNCF也推出了专为独自出行的女性准备的卧铺车厢。“在发生性骚扰案件后,我们做出这样的决定,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反对。”夜间列车值班员肖恩·克莱恩回忆道。或许是因为赫扎拉事件(1999年,嫌犯赫扎拉被指控在列车中杀害3名妇女)的阴影依然没有散去,或许是因为这个做法的确取得了成效——4/5乘坐夜间列车的女性都选择乘坐女性专用卧铺车厢,也就是说每年有16万女性乘坐女性专用卧铺车厢。“我们提供的这一服务是乘客急切需要的,也是乘客满意我们服务的三大原因之一,我们将会继续推进这项服务。”肖恩说。大批乘客需要这样的车厢,认为只有这么做,才能保障她们旅途的安全。据《观察》杂志调查,1/5的女性在出差旅途中感到不安全:口哨声、“咸猪手”、猥琐的目光……而这一结果并不意外。2015年,法国男女平等委员会对600名生活在法国埃松省和塞纳-圣德尼省的女性展开调查,所有被调查者都曾在旅途中被人纠缠过。在公共交通工具上,2/3的侮辱案件的受害人是女性,这些案件中,性骚扰的案情最多。这样的调查结果的确让人心情沉重。
为侵害者设立隔间?
安娜依斯·布尔代2012年建了一个微博,曝光公共场所中的性骚扰现象。4年内她收集了12000份证词,谈到德国最近设置女性车厢的新闻,她表示出坚决的反对:“这仅仅是权宜之策。为女性安全着想而开辟女性专用车厢,并没有解决问题的根本,即为什么女性会受到侵害。这不是一个好办法。如果我们对所有问题——种族歧视问题、恐同问题等都采取隔离的方法,那太危险了。”性别学者埃迪特认为:“大多数人都觉得女人应该‘保护自己’,‘当心危险’……也就是说,解决问题需要受害者个人的警觉?现在,我们不应该让女性本身去承受责任,躲避侵害。如果我们试图让女人躲避侵害,那么为什么不给侵害者开辟一节车厢呢?如果女人不去乘坐单性别车厢,那是不是意味着她们时时刻刻处于危险中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男女平等委员会否决了设置女性车厢的提议。2015年7月,政府提议打击公共交通上的性骚扰行为,该委员会决定响应号召。“我们发起了一项打击性骚扰的运动,乘务员们已经在交通运输
公司的号召下进行了培训。”家庭、儿童及妇女权益部部长劳伦斯·侯赛因说。同时,法国国营铁路公司SNCF的警务部门也实施了相应措施,当乘客发现可疑情况时,可以一键报警,以便乘务员处理,该警报系统正在逐渐完善。法国南特的夜班公交车启用了“即时停车”系统。“但是乘客们对这些公交系统上的设施却了解甚少。”法国乘客协会负责人克里斯蒂安娜·杜帕尔说道,“毫无疑问,如果我们想改变这样的情况,就要让女性更多地参与到公共交通乘务政策的制定工作中来。让她们发出自己的声音。”毕竟,2/3的公交乘客是女性。
摘自酷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