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清:南海夺礁,敌若开枪坚决歼灭
2016-12-15
刘华清:南海夺礁,敌若开枪坚决歼灭
纪念刘华清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近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在讲话中肯定了刘华清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的一生中有这样一个“光辉”细节——那就是南海夺礁战。
被誉为“中国现代海军之父”
9月28日上午,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刘华清同志诞辰100周年。
习近平在讲话中说:“刘华清坚决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军队要‘消肿’的指示和中央军委关于军队精简整编的决定,领导起草了军队精简整编方案;参与领导调研论证军队改革工作。他着眼于建设强大海军,主张海军装备建设的指导思想要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沿岸型向近海型转变,使海军装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而在三年前的2013年4月9日上午,习近平视察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某驱逐舰支队军港码头。按照海军礼仪,受阅的南海舰队岳阳舰、衡水舰、玉林舰等5型11艘新型主战舰艇,排成舰阵,悬挂满旗。官兵军容严整,行礼如仪。
时任海军政委刘晓江,也在陪同视察的行列里。30多年前的1983 年2月,还是刘华清秘书的刘晓江,陪同刚刚上任海军司令员不久的刘华清,视察南海的上川岛军港。
早已得到通知的部队不仅没有按照《海军条令》执行舰艇三级礼仪,甚至没有列队,官兵们七零八落地站着,如同“散兵游勇”。
刘华清的上任,让这一切彻底成为过去。他以超前的眼光,大刀阔斧地改革,打造了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军。多年后,美国海军战略研究专家杰弗里·戈德曼在一篇论文中写道,影响中国现代海军建设的,有两个分水岭事件:其一是海湾战争,“但从长远来看,鲜为人知的更有意义的,是1982年任命刘华清上将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国外媒体多称其为“中国现代海军之父”。
刘华清检阅官兵队伍
“堵在心头的一口气顺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军司令刘华清》一书中有这样一个“光辉”细节:1987年,联合国要求中国在南沙海域建设海洋观测站,刘华清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扭转南沙局面的绝佳契机。他命令南海舰队,配合国家海洋局科考船,组织编队前往南沙海域巡逻战备。这是建国以来,海军首次组织大规模战斗舰艇编队巡逻南沙。后来他又上书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南沙永暑礁建站,声明中国主权。
1988年3月13日,越南海军在赤瓜礁附近向我军挑衅,刘华清指示:“只要对方先开第一枪,就坚决歼灭他!”战斗于次日打响,只进行了28分钟便告结束,中国海军击毙敌登礁人员20余名,俘虏9人。海战后,刘华清一再强调:“能上的岛、礁、沙、滩都要上,没有人的礁也要上,不能仅仅满足刚夺回来的6个岛、礁。咱们夺得越多,就能为今后解决南沙问题增加更多的筹码!”他在回忆录里说:“赤瓜礁小小一仗,显示了中国海军的力量。在我心里,那种隐隐约约受制于人、受辱于人的感觉没有了,多年来堵在心头的一口气也顺了。”
其实,早在1974年,时任海军副参谋长的刘华清就带领海军司、政、后机关联合工作组登上西沙永兴岛调研。
这次调研与此前中越之间的海战有关。身为海军副参谋长的刘华清参与了这场海战的指挥工作。此役,经过54分钟的殊死较量,中国海军编队成功击沉南越“怒涛”号护航炮舰,重创“陈平重”号等3艘驱逐舰,击毙、击伤敌军200余人。后经毛泽东批准,解放军乘胜收复了一度被南越侵占的珊瑚岛、甘泉岛、金银岛,俘虏侵岛敌军49人。此役以解放军完胜而告终,从此中国牢牢控制了西沙群岛。
对核潜艇倾注全部心血
另外,在海军序列中,核潜艇的地位至关重要。
作为唯一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核大国,中国若遭受核打击,固定的发射井很可能会首先被摧毁,能有效反击的手段就是地面机动导弹和水下隐蔽的核潜艇。
对核潜艇的发展,刘华清也倾注了心血。他就任海军司令后,给核潜艇部队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进行最大自持力长航试验。原定的试验目标是70天。潜艇出海前夕,刘华清说,既然是最大自持力试验,就不能把70天当作目标,要瞄准80天、90天!承担试验任务的是核潜艇部队第11艇员队,艇长名叫孙建国,后来的职务是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上将军衔。
此前,核潜艇长航的记录是84天,由美国“海神”号创造。刘华清将目标定在90天,就是希望中国人民解放军创造新纪录,这一点孙建国与他不谋而合。孙建国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只潜70天,他是奔着90天出海的。谁知出师不利,一个月没到,机械就出现了故障。消息报到陆上,刘华清本着对官兵负责的态度果断下令:立即返航,靠码头检修!
孙建国不甘心,他和维修人员反复讨论,找出故障所在,决定在海上抢修。消息再度上报,一夜无眠的刘华清下达指令:批准海上抢修。年迈的海军司令和年轻的潜艇艇长目标一致——长航应当继续。1986年2月18日,90个昼夜终于结束,新纪录诞生!5月5日,刘华清签署通令,给核潜艇第11艇员队记集体二等功、艇长孙建国记二等功,他还亲自题词:“水下伏兵,出奇制胜”。
(《新京报》2016.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