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隆两优华占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6-12-15杜振巍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永安市再生稻中稻

杜振巍

(福建省永安市贡川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366000)



隆两优华占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杜振巍

(福建省永安市贡川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366000)

隆两优华占连续2年在永安市种植,田间表现分蘖力强、有效穗数多、高产稳产、米质优。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育秧、移栽、水肥管理、病虫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两系杂交稻;隆两优华占;特征特性;产量;栽培技术

隆两优华占系江西众人种业有限公司、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水稻研究所用隆科638S×华占(SC2-S6测恢系选)杂交选配的两系稻新组合。2015年通过国家审定。2014年引进永安市小陶镇大陶口村小罗坊片试种早稻再生稻10 hm2,2015年在大湖镇上甲村建立隆两优华占核心示范片13.33 hm2,同年在永安市各乡镇推广种植133.33 hm2。均表现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有效穗数多、植株较高、茎秆较粗、高产稳产,适宜在海拔700 m以下中稻区和海拔300 m以下菜后稻、瓜后稻、豆后稻与连作晚稻区栽培。

1 产量

2014年引进隆两优华占在永安市小陶镇大陶口村小罗坊片作早稻再生稻试种10 hm2,3月10日播种,4月5-10日插秧,7月28日对头季实施田间测产验收,一类田每667 m2(下同)产量852.6 kg、二类田产量794.7 kg、三类田产量781.7 kg,加权平均产量达809.7 kg,比Y两优1号增产8.62%;9月28日对再生季实施田间实割测产验收,加权平均产量达443.7 kg。2015年在永安市大湖镇上甲村建立隆两优华占一季中稻核心示范片13.33 hm2,9月14日召开全市杂交水稻新品种展示现场会,并组织测产验收,加权平均产量达776.5 kg,比Y两优1号增产7.24%。同年永安市各乡镇推广种植133.33 hm2,加权平均产量696.2 kg,比Y两优1号增产6.62%。2年在永安市各乡镇示范推广种植均表现显著增产。

2 特征特性

2.1 生育期

2014年在永安市小陶镇大陶口村小罗坊片作早稻再生稻试种,全生育期141 d,比Y两优1号迟熟1 d。2015年在永安市各乡镇作中稻示范推广,全生育期131 d,比Y两优1号迟熟1 d;作菜后稻、瓜后稻和连作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26 d。

2.2 主要性状

隆两优华占系两系杂交稻新组合,株型适中,剑叶挺直,植株较高,茎秆较粗,长势繁茂,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有效穗数较多,每穗总粒数较多,千粒重较小,结实率高,后期成熟转色好,稃尖无色,高产稳定。2013年和2014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试:株高121.1 cm,穗长23.70 cm,每667 m2有效穗数18.10万穗,每穗总粒数193.00粒,结实率81.90%,千粒重23.80 g。2014年在小陶镇大陶口村小罗坊片作早稻再生稻试种:株高151.9 cm,穗长26.12 cm,每667 m2有效穗数20.50万穗,每穗总粒数214.91粒,结实率88.62%,千粒重24.06 g。2015年在永安市大湖镇上甲村作新品种展示:株高148.6 cm,穗长25.62 cm,每667 m2有效穗数19.22万穗,每穗总粒数216.87粒,结实率89.74%,千粒重24.51 g;同年在永安市各乡镇种植:株高146.2 cm,穗长25.24 cm,每667 m2有效穗数17.29万穗,每穗总粒数214.62粒,结实率88.42%,千粒重24.24 g。

2.3 抗病性与抗倒力

2013年和2014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试的抗逆性表现:稻瘟病综合指数2.2,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7级,中感白叶枯病,感褐飞虱,抽穗期耐热性中等。经2年作早稻再生稻试种和作中稻示范推广种植,田间均未发生叶瘟和穗颈瘟,且茎秆较粗,2014年和2015年遭遇“海鸥”“ 麦德姆”“ 苏迪罗”“ 杜鹃” 等强热带风暴袭击,全市水稻正处破口抽穗、扬花灌浆结实阶段,许多水稻品种出现大面积倒伏现象,但隆两优华占均未见倒伏,表现较强的抗倒伏能力。

2.4 稻品米质

经2013年和2014年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试米质检测:整精米率66.0%,长宽比3.1,垩白粒率6.0%,垩白度1.1%,胶稠度83 mm,直链淀粉含量14.2%。米饭表现松软可口,适口性良好,米质优。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适时播种

属中籼迟熟品种,适宜海拔700 m以下中稻区和海拔300 m以下菜后稻、瓜后稻、豆后稻和连作晚稻区栽培。作中稻栽培最适宜播种期为4月20日至5月15日,5月15日至6月10日插秧;作菜后稻、瓜后稻、豆后稻栽培最佳播种期为5月20-25日,6月15-20日插秧;作连作晚稻栽培最佳播种期为6月5-10日,必须在6月15日前播完,秧龄控制在30 d以内,确保晚季安全齐穗。

3.2 稀播匀播,培育多蘖矮壮秧苗

秧田宜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肥力中等以上的稻田。控制秧田播种量,每667 m2播种量以7.0~8.0 kg为佳。施足秧田基肥,一般用25%水稻肥(12-5-8)50 kg,2叶1心期追施25%水稻肥(12-5-8)25 kg,以促进秧苗多分蘖。插秧前5~7 d补施送嫁肥,一般施尿素和氯化钾各3~5 kg。秧田1叶1心前采用细喷雾喷施300 mg/L多效唑水溶液60 kg,控制秧苗徒长,促进分蘖,达到矮壮多蘖的目的。同时,还要注意防治秧田病虫害,及时预防和控制南方黑条矮缩病和普矮病的暴发流行。

3.3 适时移栽,规格插秧

湿润育秧移栽以叶龄5、6叶,秧龄24~26 d最佳,秧龄控制在30 d以内。注意浅插秧,以利低节位分蘖成大穗。插秧规格以25 cm×24 cm或24 cm×24 cm为宜,丛插2粒谷秧,保证每667 m2基本苖达到7万~8万苗。

3.4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按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技术要求,全面推广使用水稻测土配方专用肥,每667 m2施用50 kg作基肥,插秧后15~20 d再施25 kg作分蘖肥,可促进稻苗早分蘖。同时在插秧后5~7 d撒施金稻龙药肥除草混合剂10 kg,抑制杂草生长,促进稻苗早生快发多分蘖。孕穗期看苗补施尿素和氯化钾各3~5 kg,有利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

3.5 加强水管,适时烤田

水分管理上,必须掌握薄水插秧,深水护苗返青,保持浅水促分蘖,早生快发,够苗及时重烤田7~10 d,严控无效分蘖,增加根系活力,有利增加白根数量,及时降低田间湿度,可有效控制纹枯病、稻瘟病的发生。幼穗分化期及时复水灌溉,确保安全齐穗。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有利养根保叶,青枝腊秆,提高结实率。灌浆期勤灌跑马水,增加千粒重。收割前5~7 d断水。

3.6 及时防治病虫害

掌握“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方针,认真实施“两查两定”植保工作,做到准确测报和及时用药预防,防止各类病虫害的暴发与流行。控制水稻病虫害的3个重要时期:一是插秧后15~20 d,是治虫防病的关键时期,严格控制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和普矮病的暴发流行,重点防治稻飞虱、稻叶蝉,每667 m2用15%阿维·毒死蜱乳油60 g、 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30 g兑水45 kg喷雾防治。二是水稻破口期前5~7 d,及时预防穗颈瘟、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螟虫、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的暴发和流行,可用20%唑磷·毒死蜱乳油120 g、70%噻虫嗪可湿性粉剂32 g、30%爱苗乳油20 mL、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20 g混合兑水60 kg喷雾防治。三是水稻破口齐穗后期,严格防治稻飞虱,兼治纹枯病、穗颈瘟、稻曲病等,可用20%毒死蜱乳油80 mL、80%烯啶·吡蚜铜可湿性粉剂12 g、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20 g、30%爱苗乳油20 mL混合兑水60 kg喷雾防治。

(责任编辑:林芸青)

Planting performance and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rice cv. “Longliangyouhuazhan”

DU Zhen-wei

(GongchuanTownComprehensiveAgricultureServiceCenterofYong’a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6000)

Rice cv. “Longliangyouhuazhan” has been planted for two continuous years in Yong’an City, showing high tillering ability, large number of productive ears, high and stable yield and high quality. This paper summarized its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including the key links of sowing, raising rice seedlings, transplanting, management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and control of diseases and pests.

Two-line hybrid rice; “Longliangyouhuazhan”; characteristics;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2016-05-30

杜振巍,男,1984年生,助理农艺师。

10.13651/j.cnki.fjnykj.2016.08.014

猜你喜欢

永安市再生稻中稻
“稻+再生稻+马铃薯”种植模式适用栽培技术
再生稻促芽追肥机研制
On English Teaching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粮食 超级稻再生稻平均亩产创世界纪录
2016年湘审中稻品种(上)
富和福
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江西省2014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下)
2015年湘审中稻品种(下
永安 永安市建成全省首家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