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是成长的解忧丸

2016-12-15童喜喜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插队大学母亲

童喜喜

“教育是四位一体。基础教育是一个孩子从生下来起,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作用于自我教育而铺垫下的基础。前三者只是三脚架的腿,能拍到什么样的人生风景,还要看固定在三脚架上的自我教育能提供多大的取景框。”

“无论上哪个学校,如果我们的孩子还是拼命在已知世界(考题)里徘徊,也不论他们放榜时多么风光,最终是为他人(创新者)打工的命……”

“吃苦教育不等于挫折教育!有的人吃苦不皱眉,但一受挫就泣不成声……缺的是失败和挫折的锤炼。”

这些一针见血、生动形象的言论,都出自旅美教育学者黄全愈教授之口。正是这样的文笔与见识,让他所著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被评为2000年度非文艺类畅销书第一名。其后陆续出版的《素质教育在家庭》《玩的教育在美国》《“高考”在美国》《生存教育在美国》等书,从不同角度深入浅出地剖析美国教育,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如今回头来看,作为畅销书作家,又是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的黄全愈当然是成功者。作为命运被十年动乱深刻改变的一代人,他有着属于那个年代的经历:插队、务农、务工、再求学……

更重要的是,黄全愈的成功,不是一个功成名就吃老本者的成功,而是一位进取者的成功。他从1988年赴美国访学开始,1989获美国Villanova大学“人的组织与管理科学”理学硕士学位,1993年在美国拿下“教育管理学”哲学博士学位。其后不仅致力于高校教学和教育研究,更是满怀使命感奔波于中美两地,倾力推动两国之间的教育和文化交流,一心盼望以教育助推祖国发展。

一些人,总喜欢把成功归结为外部环境。从黄全愈身上,也的确能够找到这样的外部环境。他的父亲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母亲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父母把优良的基因都遗传给黄全愈,这是很有可能的。但是,无论回忆双亲还是回首往事,在黄全愈生命中留下最深烙印的,却不是父母智商的超群,而是父母人格的魅力、精神的力量。

于父亲而言,是事无巨细的认真。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的父亲,是妻子和孩子心目中引以为傲的楷模,却同样没有逃脱时代大潮的席卷,被打成“右派”,从一位教师变成了清洁工,干起了敲钟、刷墙等粗活。这些事,父亲照样做得兢兢业业。一夜之间,从被人艳羡、受人尊重,变成被人鄙夷、受人打压,这种落差作为一个成人都需要足够的智慧才能化解,对于家中的孩子而言,产生的冲击就更大。那时的黄全愈刚刚上小学。剧变给全家带来的是一种无法形容又无处不在的压抑,可是,在父亲的引领下,统统变成了内心深处反弹的力量,变成了生命中向上拔节的动力。黄全愈形容自己是一夜之间懂事了,马上萌发了“要靠自己站立起来”的愿望——我出身不好,但我要事事不落人后。

于母亲而言,是挚爱教育的行动。以母亲的资历,完全可以从事更风光的职业,但她选择了担任初中教师。人们好奇其原因,母亲的答案只是淡淡的一句:“从事教育就是写历史。”当年听到母亲的这句话时,黄全愈年纪尚幼,不知其意。很多年以后,黄全愈才有所感悟:一个国家的命运,也许并不完全掌握在执政者手里,而是掌握在千千万万父母和教师的手里。

就在当年,黄全愈就已经体会到了母亲、体会到了老师、体会到了教育的动人力量。他记得,当时学生们都管母亲叫“妈妈”,而母亲在家访时经常带着黄全愈,让儿子给高度近视的自己当“小拐杖”。只是,对一个孩子而言,家访是很无聊的,时间又很长,所以返回的时候,往往是妈妈成了孩子的“小背篓”,黄全愈一次又一次地在母亲家访的学生家里睡着,一次又一次被妈妈背回家。

日子如流水。正是宛如流水般至柔至刚的力量,成为不可替代的教育,把对美好事物的渴求,深深烙在了黄全愈心上。想好好读书,成为了黄全愈最大的渴望。那时那刻,身边的环境是和黄全愈的心愿完全悖逆的。到了应该读完中学的时候,他只能卷着行李去插队。

也就是从插队开始,黄全愈既借助于环境,又从所有环境中一再抽身而出,展开了丰富得简直有些不可思议的人生画卷:从中国的“土插队”、当工人、到上大学、当教师,再到国外的“洋插队”,他这位老三届学生,抓锄头、拿榔头、上讲台……他的人生便与“工农商学兵”几乎全部沾上了边。

每一种跨越,都是一次对过去的撕裂。所以,这样大的跨越浓缩在人生里,再聪明的人,也得下不少苦工夫。问题只是在于,对于“刻苦”二字,黄全愈的解读,和一般人不同。

对于很多人来说,读书是一桩苦差事。可是,当黄全愈去插队时,他随身戴了一个小小的宝贝:一枚中学校徽。出身不好,他不敢告诉别人自己想读书,这枚中学校徽就一直偷偷佩戴在口袋内侧,一戴就是3年,守卫着他想读书深造的梦想。当时,他特意不铺被褥、只铺凉席,床上又冷又硬,就是为了提醒自己少睡多学。

他常常告诫自己:“不能安睡,你这个人还是要干事情的。”他的床上有一半空间放着书,有一年妹妹去探望他时帮忙洗凉席,凉席一洗全烂了,只剩下半床书紧靠着蚊帐,他也安之若素。他比其他知青刻苦,但他不觉得苦。

16岁在农村插队,很多人都觉得能够抽调出去不务农就满足了,回城市当工人就很好了。可是,黄全愈已经当了工人,还是不满足。别人娱乐,他却还想做些什么。就这样,他一直没有放下想读书、想继续深造的梦想。有人路过宿舍,看见他,非常奇怪:“大家都去谈恋爱了,你怎么不去啊?”他笑嘻嘻地回答:“我也在谈恋爱啊,书中自有颜如玉啊。”

就是在这时,他写了好几个电影剧本。1978年恢复高考,很多人都不敢想自己还能考大学、读大学,黄全愈竟然考上了大学,让身边的人们大吃一惊,而他只是继续走自己的路。因为,他比其他工人刻苦,但他不觉得苦。

大学毕业留校当教师,很多人都满足了,何况他还被破格提拔为讲师。而且,他仅靠自学,并没有专门深造过,就能够在大学里用英语授课。黄全愈想去看一看更大的世界,被破格提拔为讲师,终于有了机会去美国访学。他比其他大学同事刻苦,但他不觉得苦。

一些人出国了,只是镀一层金,镀金的目的只是为了淘金。黄全愈不同,当他在美国的大学顺利找到工作、当上讲师,工作得有声有色,而他又觉得,当讲师却没有学位,就像当士兵没有军衔。为此,他一边工作,一边继续求学,1988年到美国,第二年拿下硕士学位,接下去一鼓作气,四年后又拿下博士学位。他比其他同事刻苦,但他不觉得苦。

在美国安居乐业之后,黄全愈有了如意的事业和美满的家庭,本来可以尽情享受人生,他却又当上了“空中飞人”,着了魔一样奔波于中美两地。

就拿刚刚过去的2016年暑期来说,他在中国逗留半个月,一回国就开始倒时差,一直倒不过来,他把自己形容为“总是半眯半醒的苦相”,却又乐观地说:“半迷糊是最佳的创新状态。”他本来不准备再倒回时差了,直接熬到美国。结果,等到了美国一下飞机,时差就倒了回来——倒成了中国时间……他比其他教授刻苦,但他不觉得苦。

就是这样人们眼中的刻苦、自己心中的不觉得苦,才催生了黄全愈自己也没想到的“十年不可能”:1958年他读小学,万万没想到十年后的1968年会去下乡;1968年他下乡,万万没想到十年后的1978年会上大学;1978年上大学,万万没想到十年后的1988年会出国……

黄全愈一直不觉得自己刻苦,也不觉得自己吃了什么苦。外人奇怪:你为什么会一直吃苦,自己还不觉得苦呢?想来想去,黄全愈给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回答:“我最大的特点就是我的学习和别人的不一样。我的学习都是有自己主见的,所以虽然我也刻苦学习,但我好像和大家的刻苦不太一样。我到美国对比后才发现,国内人们一般是学多悟少,美国人一般是学少悟多。但是,从一开始,我的学习就是后者,是一种学少悟多的学习。”

为此,黄全愈还不惜搬出一件陈年旧事为自己作证:读大学时,有一次老师布置大家写议论文。黄全愈作业写完,老师看后的评价是:有特点,如果论述部分再加强些就更好了。老师打了80多分,当时黄全愈心里非常不服气:我写得那么好,怎么会只有80多分,而且还没有作为范文?要知道范文是“顶级待遇”,要印出来供大家读的。

几年过去,黄全愈留校当了教师。有一天他无意中翻出了这篇论文,不看不打紧,一看很是吃惊——那文章的水平,按照标准要求,根本就不可能及格的!原来,黄全愈写这篇文章时,也是“学少悟多”,没有弄清楚标准,就直接按照自己“悟”的写了。幸运的是,他不仅自己悟多,还遇到了一位保护自己“悟”的老师。

这就是少年时自认除了打弹弓、练字、画画三样事情,其他事事都比同伴强的黄全愈,对自己成长道路的归纳。真理总是简单的:主见,意味着从自身兴趣出发,是起点;刻苦,意味着足够强度的专业训练,是过程;不觉苦,只因为兴趣诞生乐趣,必然成为挫折、烦恼、困难的解忧丸,由此产生心无旁骛的沉迷。这样的努力拼搏,不仅成功是迟早的事,幸福也会是必然的结果。正如黄全愈呼吁的那样:“什么叫素质教育?就是把一个人的潜质发挥到极致。”

(责 编 子 君)

猜你喜欢

插队大学母亲
卖 萌
插队党
至善
插队
给母亲的信
插队
悲惨世界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