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创建配套栽培技术
2016-12-14徐水秀
摘要:通过多年研究和生产实践,并根据当前小麦生产实际,总结小麦高产创建冬春管理技术以供参考,主要内容为:精细整地;优良选种;种子处理;测土施肥;提倡适时冬灌,确保安全越冬;早春适时镇压保墒增促早发;用好春季关键肥水,建立丰产群体结构;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做好一喷三防;预防干热风、烂场雨,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关键词:小麦;高产创建;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6.006
小麦是河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在粮食安全及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依靠科技创新,采用先进的配套栽培技术,是提高小麦单产,增加总产,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为了大面积普及、推广小麦高产技术,挖掘增产潜力,作者总结工作实践,结合本地实际,现就小麦高产创建配套技术进行探究。
1 播前准备
1.1选用优良品种
应选择经国审、省审,市、县农技部门推荐,结合本地生产条件,土壤肥力水平,选用增产潜力大,性能稳定,抗疫性强,品质优良,适应性广,适合本地种植,近年来推荐的主导品种豫麦49-198、众麦一号、矮抗58、漯麦4号等品种,春性品种选用郑麦9023。
1.2 深耕精细整地
小麦是深根性作物,最喜土壤深厚、平坦、踏实的土壤。虽然吸收营养的次生根在20厘米左右,但20厘米以下的根系在吸收水分的同时,仍然能吸收20厘米以下土壤中的营养。所以应深耕25~35厘米。深耕还能抑制多年生杂草的滋生、深掩埋秸秆,提高整地质量。要犁透耙平,达到上虚下实,以满足小麦根系生长之要求。
1.3土壤处理
每亩用3%的辛硫磷粒剂3~5公斤,对细土30公斤,在深耕后耙地前均匀撒施田间,预防金针虫、蛴螬等小麦地下害虫。
1.4 配方施肥
应根据前3年平均产量,结合上茬作物施肥量,测量土壤养分含量,测算土壤可供N、P、K数量,百斤小麦吸收N、P、K数量,一般在中等肥力水平,计划设计亩产650~750公斤,按50公斤小麦需吸收速效N 1.5公斤, P2O5 0.5公斤, K2O 0.5公斤需肥量,用含N 28%,含P 14%,含K 12%的配方肥料50公斤,或尿素25公斤,磷酸一铵15公斤,氯化钾10公斤,在耕地时撒施80%,耕后耙前撒施20%作基肥,粘土地可一次施入,不再追肥,壤土、砂壤土质用70%~80%作底肥,20%~30%作追肥。
1.5拌种
小麦拌种投资少、防效高。是以预防为主,进行综合防治小麦病虫害的基础,亩选用杀菌剂敌畏丹40毫升,或全蚀净10毫升,或适乐时10~15毫升,加甲基乙柳磷10毫升对水0.3~0.5公斤拌10~12.5公斤麦种,用来防治全蚀病、纹枯病、锈病、白粉病等病害有金针虫、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
2 适时精量播种
2.1推广小麦晚播技术
一般在平均气温14℃~16℃之间,半冬性品种宜在10月10~15日,春性品种在10月15~25日播种。
2.2适量精量播种,合理密植
根据土壤肥力水平,整地质量,土壤墒情,半冬性品种播量在8~12公斤,春性品种10~12.5公斤,超过适播期每晚播3天增加播量0.5公斤,用精播楼足墒播种,播种深度5厘米左右,达到深浅一致,苗均苗匀的目的。
2.3查苗补种
播种7天后,检查田间出苗情况,进行查苗补种。
3 科学的田间管理
3.1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化学除草应抓住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或3月上旬的化除有利时机,每亩用使它隆5~10毫升,或二甲四氯15~20毫升加10%的吡虫啉10~20毫升对水15~25公斤,采用二次稀释,均匀喷雾进行化除,不重喷、不漏喷。防治麦田杂草及小麦蚜虫、红蜘蛛等虫害;冬末春初防治病虫害。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或次年2月中下旬,每亩用20%三唑酮乳油50亳升,或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6.25~10克加4.5%的高效氯氰菊酯40~50克,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对水30~50公斤喷雾防治锈病、白粉病及蚜虫、红蜘蛛、吸浆虫等病虫害;防治野燕麦。亩用拔草妞40~50毫升对水15~25公斤在小麦3~4叶期茎叶均匀喷雾,防治野燕麦;中后期“一喷三防”。亩用吡蚜酮50%可湿性粉剂5~10克,或戊唑醇80%可湿性粉剂6.25~10克,加含氨基酸水溶液肥料水剂25~30克,对水30~35公斤,分别于4月10日、20日、5月1日左右均匀喷雾,防治小麦病虫害及干热风,达到养根、护叶、增粒重、提高单产之目的。
3.2看苗管理,控旺促弱
对冬前有旺长趋势的麦田要及时控旺,可以采取镇压、划锄措施,控制冬前旺长,防止后期脱肥,对弱苗田要查明原因,采取追肥、浇水等措施,促弱变旺,培育冬前壮苗。
3.3适时浇水
根据小麦需水规律和土壤墒情,采用微喷技术,适时浇灌冬前麦田,浇水以夜冻日消,浇完为好。采用浇水调节地温,确保小麦安全越冬。春季拔节后(3月上旬)及时浇水,以满足小麦孕穗期、灌浆期水分之需求。
3.4前氮后移,合理追肥
视苗情于2月上中旬亩用尿素5~10公斤,施入土壤5~8厘米,以满足小麦对N的需求。
4 适时收获
应在腊熟末期及时收获,此时千粒重最高,品质好。腊熟末期长相植株为茎秆全部黄色,叶片枯黄,茎秆间节稍青且稍有弹性,籽粒颜色接近本品固有色泽,籽粒稍微坚硬。应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尽快颗粒归仓。
作者简介:徐水秀,大专学历,叶县龚店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研究方向:作物栽培与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