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
2016-12-14
2016年,白山市按照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的工作部署,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全力加速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尤其是在立足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上,以企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科研开发、精深加工为依托,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战略,走出了一条质量更高、效果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不仅拉动白山食用菌产业发展,更推动了精准扶贫,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精心谋划,科学确立产业扶贫思路
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腹心地带,地貌特征为“九山半水半分田”,素有“立体资源宝库”的美誉,是著名的“绿色食品城”和“特产名城”。食用菌作为白山重要的特色产业,其发展具有资源、气候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近年来,白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特色产业的发展,大力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强市、特色兴市”的战略,强力推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食用菌作为特色支柱性产业得到长足发展。2015年白山食用菌栽培达到2800万平方米,产量达到3万吨,实现产值8亿元,食用菌已经成为拉动农民致富的重要产业,依托食用菌产业实施农村精准扶贫必将大有可为。白山市确立依托食用菌产业优势,充分发挥大山合集团白山公司龙头企业带户功能,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扶持贫困户发展食用菌产业,依靠食用菌产业实现脱贫的精准扶贫工作思路。重点实施食用菌扶贫“6211工程”,即在六个县(市、区),每县(市、区)选择2个村开展食用菌生产,带动100户贫困户,每户生产10000袋食用菌,以发展食用菌实现贫困户脱贫致富。
创新机制,合力打造精准扶贫保障
农村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是点多、面广的全局任务。为了保障精准扶贫扎实推进,取得实效,白山市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凝聚合力,形成政府搭台、部门帮扶、企业唱戏、贫困户做主角的工作局面。
一是充分发挥帮扶部门职能作用,组织贫困村发展食用菌项目。白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农委、浑江区政府等部门,分别在各自包保的行政村派驻专门扶贫干部,组织贫困户发展食用菌产业。目前,落实食用菌生产736万棒。
二是企业、农户签订合同,全程跟踪技术支持。企业以优惠价格提供高钙富硒黑木耳菌袋,签订保出耳、保产量、包回收的扶贫合同,免费技术培训、全程技术服务,破解农户技术瓶颈和资金瓶颈,为贫困户发展食用菌产业奠定了基础。
三是采取“聚散聚”的方式,解决好产品销售问题。企业统一向贫困户提供菌棒,贫困户按照公司的生产标准分散生产,生产的食用菌由公司统一回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市场优势,很好地解决了贫困户产品销售问题,为贫困户发展食用菌产业吃了“定心丸”。
强化举措,确保精准扶贫扎实推进
为了稳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白山市不断强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扶贫工作开展。
一是出台三保举措,落实优惠政策。首先抓好样板村、示范户,实施“415工程”(即:4个村100户全年开发500万棒),提供技术员常年在现场指导,实行保出耳、保产量、保回收的三保政策。
二是实行全程技术指导,一条龙跟踪服务。组建技术团队,对高钙富硒黑木耳栽培实行全程技术指导,一个技术员包一个村,手拉手、零距离,全程服务。狠抓农民食用菌种植技能培训,提高贫困户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本领。今春以来,企业和各乡镇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进行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58余场,培训农民3500人次,选派300多名农民参观大山合集团白山公司高钙富硒黑木耳样板棚,使贫困户学到一技之长。
三是扶持农户增产增收,控制风险。高钙富硒黑木耳与普通黑木耳产品相比,每斤市场售价高出5~10元,1个黑木耳栽培棚每年按2个栽培周期计算,可栽培黑木耳10万棒,纯利润8万元。每户按2个栽培大棚,年纯利润16万元。每户按3口人计算,每人纯收入5.3万元。引导栽培户要完全按照公司技术人员的技术要求和栽培时限规定去管理和作业,按照示范户的模式去操作,适时参加技术培训。
四是科技先行,提高黑木耳技术含量。高钙富硒黑木耳是白山市的专利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出效益高,营养丰富,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钙、硒分别为1.28克/100克、5.67毫克/千克,含量适中。产品上市后能够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白山市政府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