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之我见

2016-12-14杨琳栗莉

职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电算化中等职业计算机

杨琳+栗莉

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以培养一线财务人员为根本任务,以适应企业需求为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较强的技术能力。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把会计人员从繁重的记账、算账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准确度。从这一点来看,构建以实践模拟电算化教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电算化课程的教学中渗透会计实务,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培养优秀的财会人才。

一、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

1.课程设置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

目前,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设置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及Windows操作、Word、Excel和计算机网络等相关知识,能够满足学生日常利用计算机工作的需要,为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素质开设。

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基本不涉及财务管理软件应用的课程。虽然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会介绍一些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但由于任课教师不是会计电算化的专业教师,不了解这些软件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导致学生无法熟练运用财务管理软件,难以适应用人企业的需求。同时,学生计算机学科方面的基础比较薄弱,导致学生在使用财务软件遇到计算机操作系统不稳定时,不能对系统进行基本维持,导致操作不能够继续进行。

2.教学硬件设备不够先进

中等职业学校大多财力有限,计算机数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几个学生合用一台电脑,以至于理论课上讲到的知识不能及时得到训练,影响学习效果。另外,现有的计算机比较陈旧,配置不高,运行速度缓慢,导致了一些先进的软件不能运行,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3.专业教师人数不能满足需求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为一体的重要学科,绝不仅仅是计算机与会计学的简单相加。目前很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可能都由计算机专业教师承担。而计算机方面的教师缺乏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只是照猫画虎,不懂为什么,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知识的掌握,影响了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效果的方法和策略

1.按照时代的要求更新教学内容

学校所选教材的教学内容要适当超前,主要内容不能仅以社会上已经普及的软件为主,而应把重点放在那些刚刚推出不久但非常有市场潜力的应用软件。其次,教师应有意识地选用网络版教材,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使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更多的交流,并且可享用Internet带来的全球性资源,了解国外先进财务软件的特点、原理及功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要提高学生会计电算化的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学校应该招聘专业会计电算化老师来充实教师队伍,现有的教师也应该不断学习,通过参加培训等方式,努力更新知识体系,不仅要具备丰富的财会理论知识,更要具备软件操作技能和计算机系统操作技巧。此外,职业学校的教师每个学年都要到企业进行实践操作培训,通过到企业兼职实习,可以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这样在处理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3.配足硬件教学设备,方便学生实习

首先,学校应多配置电脑,保证每个班安排充足的实习课。其次,提升教学手段,建设电算化模拟实验室,在每间教室安装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电算化模拟实验室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课前制作PowerPoint幻灯片,用于展示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使课程更直观、更有吸引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充分利用校本教材,渗透会计实务

为了使教学能与企业会计工作有效衔接,在教学过程中自编电算化教材(补充出纳管理系统、往来帐管理系统、购销存管理系统等模块的应用知识),自编电算化上机指导训练(结合基础会计模拟实操教材、财务会计模拟实操教材以及近年来会计电算化省赛试题等,编写仿真会计电算化上机指导实训等内容),弥补选用教材内容上的不足,实现在电算化课程教学中渗透会计实务。

(作者单位:秦皇岛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电算化中等职业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会计电算化在财务管理中应用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浅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和审计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