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校“四化德育”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6-12-14林伟琴

职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寝室育人德育

林伟琴

一、基于学生终身发展,确定“生活化”为主题的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生活化,即以学生现实生活为主题,以良好生活习惯、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培养为目的,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会生活、懂生活、爱生活的人。

1.创建“四化寝室”,让寝室成为生活的第一课堂

以寝室为切入点,开展“四化寝室”(净化、美化、绿化、文化)创建。召开专题研讨会制订方案,邀请专家对顶层设计进行论证。组织教师实操培训,提升创建活动指导能力。召开动员会,组织师生签名活动,打造“样板寝室”,树立“样板人物”,浓厚创建氛围。组织师生、家长参观寝室,开展“用微信把最美寝室发出去”等活动,分享创建成果。创建活动让学生学会打扫清洁、叠被子等生活技能,让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改变,良好的职业素养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2.推出“校园自主管理实践活动周”,让学生在校园实践中学会生活

学生要在社会“大家”中立足,首先要学会在学校这个“小家”里生存生活。为此,推出“校园自主管理实践活动周”活动,每学期每生参与为期一周的校园自主管理实践活动。活动中,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学校管理,卫生意识更强、与人相处更和谐、个人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3.参与美丽家乡建设,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会生活

积极参与“五水共治”“美丽县城”“美丽乡村”等创建活动;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爱心义卖、孝老送温暖等服务活动;成立创业实践中心,开展家电维修、木制玩具文化创意等专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学生的向往美好生活幸福生活的信念,提升了创造幸福生活的智慧和能力。

二、调动一切社会力量,组建“全员化”德育队伍

德育队伍全员化,就是调动一切人力资源,充实德育管理队伍,形成一个责任明确、分工协助的教育群体,构建一个家、校、社会、企业为一体的管理网络。

1. 坚持人人参与,做到校园里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把培养学生的价值观、生存能力、生活能力作为德育内容,确定所有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全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对先进事迹和人物进行弘扬,对不文明和违纪现象进行批评和制止。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身还要成为学生的榜样。

2. 创新德育制度,确保“队伍全员化”规范化管理

按照要求,出台一系列制度,确保“队伍全员化”落地。如全员德育认辅制,要求每位教师与学生结对,做学生的导师,并明确“五个一”职责,即每周下寝室一次,每周给家长打一个电话,每月开一节认辅课,节假日组织一次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家访。再加“百名教师访千户”制度,每学期组织一次全员家访,走进学生家庭,优化师生关系,形成德育合力。

3. 调动社会力量,形成推进“四化德育”模式的强大合力

聘请专家担任德育顾问,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构建校、家、社会、企业一体的德育网络。组建学生管理队伍,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实现自我发展。

三、设置丰富载体,让学生在“全程化”活动中提升能力

德育活动全程化,即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全程德育,贯穿于学生课内课外的学习与生活。除了关注学生在校情况外,还关注在家的情况和社会生活状况。

1. 活动时间全程设计

对在校三年德育进行全程规划。通过系列载体的设置,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向往美好生活的意识,提升其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2. 主题活动全程化管理

对每一项活动进行全程化管理,积极挖掘活动的德育价值,取得更好的德育实效。如“感恩主题教育”,通过“学孝”“行孝”“评孝”三步曲开展孝敬主题活动。活动前制订方案,确定举办征文、手抄报比赛、写感恩信、听感恩讲座、唱感恩歌、小孝星评比、文艺汇报演出等“八个一”活动。利用班团课进行宣传动员,营造氛围。活动结束后,把德育内容向家庭延伸,开展“对父母说一句感谢的话”“为父母夹一次菜”“为父母洗一次脚”等“家庭孝行积分卡”活动,之后再向社会延伸,开展走进敬老院志愿者活动。

四、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实行德育“课程化”管理

德育体系课程化,即依据课程要素,在固定的时间开展固定活动,并对其进行设计、组织、整合、实施、评价。

1. 利用课堂主阵地渗透德育

专业课和文化课教师既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又要综合专业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优化学生道德品质。

2. 构建德育活动课程体系

将阳光体育活动、野外拉练、寝室四化、主题教育等碎片化特色德育活动成果进行固化,构建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实施德育课程化管理。同时将跑操的具体要求和标准编辑成册,拍摄成视频,开发出校本教材,之后,借此教材实施阳光体育课程化教育。

五、“四化德育”模式的成效与经验

1.创新德育模式,提升办学内涵,形成学校持续发展新动力

学生得到发展,教师得到发展,学校内涵水平得到提升,学校美誉度越来越高,师生们经营学校的意识越来越强,建设成果的品牌效益越来越明显。

2.打造强健体魄,提升综合素养,夯实学生终身发展硬基础

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了学生生存能力,让学生掌握了消防逃生等基本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充分挖掘和彰显学生身上勤劳质朴、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提升了现代职业人所需要的沟通合作、爱岗敬业、责任忠诚等品质。

3.更新育人理念,提升育人水平,实现师资队伍质量大提升

师资队伍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育人工作者,成长了一批年轻教师。老师们因为走进学生变得更爱学生,因为爱学生变得更加专注,因为专注,成长的步伐变得更快。

4.扩大社会影响,提升学校声誉,绽放职业教育新魅力

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学生体质的增强,综合素质的提高,得到了家长的充分认可,“全员化”管理让学生有了“在校父母”,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素养,使毕业生成了企业的香饽饽,学生就业率和稳定率逐年提高。

六、小结

在“四化德育”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中,要着眼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来定位育人目标;要建立一支执行力强的队伍作为育人工作根本保障;要积极调配一切能用的社会力量,形成全力推进育人工作,更好的助推育人目标实现。

(作者单位: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寝室育人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寝室闹鬼记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