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环境下的中职数控车实训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2016-12-14苏东波

职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实训中职信息化

苏东波

中职实训教师早已与信息化教学有了接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的中职教育信息化水平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中职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仍然滞后,信息化资源和技术装备的建设水平自然也跟不上信息化的发展步伐。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中职数控车实训教师具有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实训教学和科研的能力。为此,学校应注重信息技术在数控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消除信息技术难以深入课堂的现象。教师还要掌握多种信息技术;能将信息技术与实训教学进行深度融合,选择最实效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将微课、学习软件等多种手段与实训课程相整合,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以实现体验式与翻转式整合的教学模式。

一、信息化与课程的有机整合

信息技术与实训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与实训教学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与数控车实训课程整合是一种教育研究与实践能力,这对数控实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他们能够掌握信息技术与实训课程整合的相关理论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中职数控车实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设备,加快信息化环境的建设,以实现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以教研组为单位,用集体备课的方式构建信息化教育教学平台,通过信息化教学资源管理更新机制不断更新、补充内容,保证教学资源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在实训操作之前,学生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课前学习、课堂学习、模拟操作实训过程,可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避免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也可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安全事故。

二、实施案例

以中职数控专业数控车实训为例,实施信息化教学改革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从“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以体验式为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将教学环节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情境创设

数控车的指令众多,且学生基本功差、缺乏感性认识,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必定缺少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也很低。恰当的情景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在这里以企业产品为例,播放微课,让学生在情景环境中亲身体验,带着疑问和兴趣进入学习状态,是体验式教学过程的第一步。

2.任务引领

一是知识探究:让学生进入校园网教学平台,打开微课等学习资源,自主分析,体验学习,通过小组协作深入学习,巩固知识点。

二是数控仿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协作等方式,利用仿真软件进行虚拟操作,强调安全问题,还可以对操作错误的地方及时纠正,避免实际操作时的安全事故,也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理念。

三是实践操作:利用微课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充分了解实践操作的具体流程、操作要点以及安全注意事项。在此过程中,学生以企业生产模式和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零件的操作加工,有利于学生今后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有利于学生把理论知识更有效地转化成实践操作技能。

3.总结领会

学生实践操作结束后,进行自主总结,更好地掌握操作要领,进一步巩固知识点。教师在学生总结后还可以进行补充概括,填补学生自主总结中的不足。

4.拓展探究

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教师布置拓展任务。学生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进行平台学习、检索资料、网络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5.任务评价

在评价过程当中主要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三位一体的过程性评价方式。为了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可以聘请校企合作的技术人员对学生的实训进行全面的考核。通过这样的任务评价,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数控知识以及操作技能。

三、教学改革效果

中职数控车实训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充分运用了信息技术和信息化资源,能更好地将课本内容转化成信息化资源,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信息化教学改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在自主体验、自我探究中学习到知识,提升技能操作水平,真正实现了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的目标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使学生养成团结协作的习惯。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实训中职信息化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信息化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