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提升技工院校德育教育有效性

2016-12-14郭逢年

职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德育课技工价值观

郭逢年

技工院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以及针对技工院校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将技工院校作为自己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之前的首要之选。而作为技工院校,除了进行文化知识与职业技能的教育以外,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培养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品质,成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完善技工院校的德育教育,提升技工院校德育教育有效性,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

虽然搞好技工院校的德育教育,切实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是所有技工院校的共同愿望,国家与社会也对学校的德育寄予厚望,但在实际的德育教育中,教师发现德育教育困难重重,而且德育教育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

一、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存在问题

1.德育教育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在技工院校中,德育教育仍然以授课为主要方式,而进行德育教育的教学方法还是局限于课堂。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不断进步,很多学校也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在课堂上多媒体教学设备并没有得到充分与恰当的使用。教学方法还是以讲授法为主,很少运用其他教学方法,更缺少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新颖教学方法。同时,教师仍然是课堂上的主角,缺乏多样的手段与学生互动,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2.德育教育效果不明显

在技工院校中,德育类课程已经成为了学生必修的课程。各个学校也对德育教育投入了相当多的关注,可是德育教育的效果却不够明显。学生们仅仅为了拿到毕业证而学习德育类课程,并没有把德育课所受到的教育与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平时的生活与学习当中。明显造成德育教育与实际生活脱节,德育教育效果不明显。

3.内容陈旧,不能适应时代发展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大量的新生事物不断产生,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产生着巨大的变化。而巨变的不仅仅是物质,更有东西方思潮的不断碰撞,使人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发生深刻变化。处于变化中的学生们,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里,接受着各种信息,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取向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而学校的德育工作并没有真正关注到学生的情感与需求,并未真正关注到他们的发展与成长。德育的内容也较为陈旧,缺少时代特征,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4.对德育教育重视不够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很多技工院校也在德育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在技工院校招生工作难度不断加大的前提下,就业率就成了很多技工院校宣传工作的重点。每年技能大赛,各个学校如火如荼地准备工作,也体现了技工院校对于技能教育的重视程度,而专业技能的教学效果也作为评价教师和学校的主要依据,而对德育教育的工作。很多技工院校在这个大的形势下,形成了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培养的现状,而把德育教育放在可有可无的次要位置,导致德育教育从根本上很难得到发展。

二、德育教育缺少有效性的原因

1.学生的原因

轻视德育课程是因为存在应试心理。德育课程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而学生是德育教育的主体,所有的德育工作都是围绕着学生展开的。但不少学生存在有偏科的心理,认为专业课的理论学习,以及实操课的技能训练才是最重要的,而德育课只是陪衬课,学与不学无所谓。因此,在德育课程的时候,学生会出现消极怠慢、厌倦抵触的心理,如此被动的学习,使得德育课程教学效果甚差。也有一些学生,为了考试不挂科,能够顺利毕业,或是为了拿到三好学生、优秀班干等荣誉,上德育课的时候,只知道记笔记、背条条,不注重知识的运用,忽略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学习德育课也变成了“应试学习”。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迅猛发展,技工院校的优势不再,很多技工院校招生陷入尴尬境地。生源紧张、竞争激烈,技工院校不得不降低门槛,使出浑身解数,广纳生源。可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出现了,生源素质下降,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旷课迟到经常发生,课堂上看手机睡觉也变成了很普遍的现象。在这种强烈的厌学情绪影响下,德育课堂教育的效果十分不理想。

2.教师的原因

俗话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不会学的学生。”教师是德育教育的指挥者和实施人,对于德育教育的效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在某些技工院校,由于德育类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德育教师也产生错误的理念,认为自己的德育课无足轻重,在思想上对课堂教学工作产生懈怠情绪。

教育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有些德育教师在德育课教学中,还是以“满堂灌”为主,将各种规章制度、法律公德,一味地灌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与主动参与意识。缺乏师生互动,很难让德育教育的成果在学生的心里显现出来。

另外,在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工作中缺乏专业人才,如有的技工院校只有一两个心理学专业的教师,这些教师要承担较大的课业压力。而很多学校错误地认为德育课谁都能上,教学任务繁重的时候,基础课教师也去上德育课。技工院校德育教师队伍的数量不足,专业人才欠缺,很难形成完善的德育教学理论体系,教学经验也相对欠缺,致使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不足。

3.社会的原因

笔者发现在现代社会中,特别是在青年人这个群体中,存在着一些错误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拜金、拜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日益盛行。甚至在一些电视节目、影视作品中也越来越多地加重描写这些错误的价值观。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学生很容易接触到错误的价值观,而技工院校学生的年龄大都在十六七岁,相对稚嫩的思想缺少对于错误思想的判断与甄别,使得他们非常容易接受这些错误的价值观,并把抱持这些错误的价值观当做自己成熟的一种表现,在同学们当中炫耀。有些学生还会将这些错误思想在学习与生活中表现出来,如“唯我”,不尊重他人,缺乏同情心;“怪气”,言谈举止的俗气、匪气,对待他人的“义气”和“霸气”:法纪观念和社会公德淡薄,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等。他们在对待正面事物上存在抵触心理,竖起拒绝正面事物的心理屏障,当老师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时,他们认为老师在说空话、唱高调,不实际,甚至觉得老师是在骗他们。因此,导致技工院校的德育教育无法产生明显效果。

三、提高德育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1.德育教育渗透始终

德育教育不应当局限在教学课堂上,也不仅仅是德育课教师和班主任的任务,每个教师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德育课教师都应当承担起学生的德育教育任务。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应当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的始终。从课堂的遵守纪律,到饭厅中的自觉排队;从学习时的爱护实训设备,到校园里维护整洁环境;从尊敬爱戴老师,到团结关爱同学……每件小事都应当融入德育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这就需要整个学校所有老师和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及时纠偏,用心教导,促使德育教育工作落实在方方面面。

2.以企业需求为核心

要想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适用型”人才,对学生的教育就不能仅仅局限在技能上。因此,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应该以企业需求为核心,德育教育的内容应紧紧围绕企业的用人标准来组织进行。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多引进一些贴近时代的优秀员工的案例,以及一些五百强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故事,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走入企业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带领学生走入企业,使得学生重点去感受企业中的企业文化和员工的行为规范。也可以邀请企业精英或本校毕业的成功人士来学校做一些职业道德、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报告,或召开与学生的座谈会,通过与这些来自企业的优秀员工和骨干精英们的近距离交流,来消除技工院校学生们的自卑感,使他们树立今后就业的奋斗目标,主动增强自控能力,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

3.加强感恩教育

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而不懂得感恩的人,是可怕的。不感恩为你付出的人,就不会懂得回报,不感恩所在企业乃至社会的人,就不会懂得什么是奉献。作为企业当然不会选用这些连感恩之情都没有人,而感恩之心的缺失,是很多技工院校学生的通病,同时也是很多思想行为问题的根本原因。作为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必须加强学生感恩之心的培养。首先,应当教会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爱”。面对父母的悉心照顾,老师的悉心指导,很多学生觉得父母和老师给予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很多父母也认为孩子不懂事,长大了就好了。可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又如何让学生去懂得感谢,懂得感恩呢?因此,应当让学生随时体会父母的不容易,体会老师的艰辛,随时感知来自于生活中的爱,感知他们的不易,才能使感恩教育产生效果。其次,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践行感恩,也可以设计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为学生布置一些感恩作业,如为父母洗一次脚”“给妈妈写封信”“为老师敬一杯茶”“美化校园”等活动。

4.建立多层次的沟通交流机制

技工院校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形成了他们的某些心理特点,容易冲动,遇事不够冷静,容易走极端。而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有效的沟通疏导。因此,学校要建立多层次的沟通机制。教师总是认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应当是班主任的工作,其实这种沟通交流范围不应当只局限在班主任与学生之间,还应当包括其他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同时还可以拓展到学生与企业之间等。具体沟通的方法可以是面谈,或通过网络,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建立组群,形式应当是灵活多样的。有效的交流沟通机制可以使得家长与学校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使得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加及时有效。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应当是长期长效的工作。教师应当把培养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作为工作的重点,只有把德育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的始终,才能培养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迅猛发展的有用人才。

(作者单位:青海水电技师学院 )

猜你喜欢

德育课技工价值观
从技工到英雄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ZPSTUDIO TOOLS与意大利技工共同制作的手工艺品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
信息技术在德育课教学中的功能分析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