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藏族地区的藏族幼儿教育现状
2016-12-14西合道草
西合道草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藏族教育也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发展存在关键期。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语言能力是孩子认识世界的重要渠道,在藏族地区,藏族幼儿大多从小学习、使用母语(藏语),我们应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对幼儿进行语言的培养,让幼儿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才能更好的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
关键词:藏族地区;幼儿教育;母语教育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藏族居民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山区。由于历史及环境等原因,文化传统与外族有较大差异,经济发展缓慢,教育水平不高。因此,振兴藏族地区的教育,是改变现状、提高藏族族生活水平的一项基础工程,藏族教育发展与否,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的繁荣、稳定。而藏族地区的教育也应以幼儿为根本。
一、碌曲县基本概况
碌曲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甘、青、川三省交界处。属高原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3℃,全县平均海拔3300米左右,土地总面积5289平方公里。全县辖两镇五乡两场(郎木寺镇、玛艾镇、尕海乡、西仓乡、拉仁关乡、双岔乡、阿拉乡、李恰如种畜场、双岔林场),24个行政村,3个社区,95个村民小组。2012年年末全县总人口3.5万人,其中藏族占全县总人口的88.3%,是一个以藏族为主,汉、回等多民族聚居的牧业县。
二、藏区地区的幼儿教育现状
语言不仅是辅助人们进行学习、交流的工具,它本身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民族学生的语言学习,既指本民族母语的掌握,也包括外族语言文字,尤其是社会通用语的学习。在中国精通汉语已成为少数民族加速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由此,“汉语为主、母语为辅”或“汉语为辅、母语为主”等形式的双语教学也应运而生。因此目前,藏族地区的幼儿园小朋友都会流利地说汉语、唱汉语歌曲甚至英语歌曲,可是他们藏语文的基础别说一代不如一代,真是一届不如一届了,现在能背诵藏语经典诗、词法语法诗的篇数是越来越少了。现在00后的藏族学生比80后的藏族学生,他们的藏语文教育的比重已经有了质的变化,80后藏族学生的幼儿教育的确比较单一,就教藏语文和算数,可是他们在享受学校和家庭非常好的藏语文气氛下长大,他们能写得高质量的藏文作文,能说得流利而纯净的藏语;但是现在00后的藏族学生在幼儿教育时就充斥着藏、汉、英三种语文,幼儿园及学校的重视程度往往偏向于第二、三语言,学本民族语言的时间及精力被大肆掠夺,孩子们囫囵吞枣般地接受他们无力承担的重量,他们表面上有掌握三种语言的光环,其实他们掌握的只是三种语言的混杂体,都没有深入到这些语言中蕴含的深厚文化中,热闹的背后却随处可见浮躁与荒凉,正所谓“样样通而样样不精“,因此这就等于是还没学会爬行就强行要练习跑步,在以后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难免磕磕碰碰。这磕磕碰碰倒是小事,就怕葬送了孩子的终身教育甚至整个民族教育的未来!
现在新形势下的民族教育,短短20年之间就已经显现出了这种毁灭性的后果,50年,100年之后,藏民族还能给世界呈现什么惊喜吗?在这飞速发展的时代已经出来了穷的越穷、富的越富的局面,民族语言的发展也如此,虽然现在互联网中可以使用藏文,但普及程度远远不能跟汉语、英语在互联网上的应用相比,当中文英文等语言文字在藏区互联网上的地位不可撼动的时候,藏文已经不再存在着竞争力,逐渐像蝴蝶效应一样整个藏语文文字以及它所承载的藏文化、藏文明将会日趋衰落。到那个时候,藏民族祖先遗留下来的浩瀚卷帙都只能成为考古的化石!
三、藏族地区幼儿教育的的个人看法
以藏族学生为教育对象的藏族教幼儿教育应该狠抓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加强,而不应该过早地灌输什么双语甚至是三语教育,每个民族的孩子都应该被灌输热爱本民族、以作为这个民族为荣的教育;试想,连自己民族都不热爱的人,你怎么要求他热爱国家、热爱整个人类? 要打造创新性国家的国民,如果忘却自我、忘却本民族、忘却民族之根本,盲目跟随我们并不擅长的西方文明,用大量的时间去点缀西方文明的伟大,那咱们东方民族拿什么去创新,拿什么去发展,拿什么去振兴东方文明?
我个人认为,幼儿童年就应该享受他们应有的童真与快乐,青年人、壮年人就应该担起民族与国家的责任;幼儿教育以及小学教育都应该让孩子充分享受传统东方文明特别是本民族文明的滋养,中学和高等教育应该慢慢让学生接触西方文明的闪光点,在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结出创新的果实。
因此,提高藏族(以及中国各兄弟民族)幼儿教育的良策是放下孩子肩上沉重的负担,让孩子充分享受本民族语言文字以及灿烂文明的滋养,佐以现代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下加强孩子自信自立自强能力的逐步养成,为中国培养一群身心健康、快乐自信、茁壮成长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民族学新论》周星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教育人类学》冯增俟著,江苏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