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园林艺术鉴赏课程的作用与价值
2016-12-14王渝柯
王渝柯
摘 要:本文将孔子关于学习三层境界——“知之”“好之”“乐之”的论述引入中国园林艺术鉴赏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由“知之”到“好之”,经由了解逐渐产生文化认同和喜爱;由“好之”向“乐之”的跨越,可以归结为回归自身的内修,其实质是一种根植自身修养的,与传统园林所传达的意境的应和与移情;是一个经由具象的艺术手法及形式向园林意象、再向园林意境的感同身受的逐步升华。在此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无尽魅力,这种魅力必将唤起沉睡于年轻人文化基因中的集体记忆,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使得更多的年轻学子投身于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事业中来。
关键词:中国园林艺术;鉴赏;课程;作用与价值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对于学习三种境界的概括与表述,在此,我们将这一原则引申至园林艺术鉴赏的学习过程中,通过“知之”,逐渐“好之”乃至最后“乐之”三个阶段,从认识园林到喜爱园林最后体悟如何鉴赏园林并乐在其中,由此唤起学习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提升审美品位,提高个人精神境界,从而承担起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
当代的大学生,是以90后为生力军的年轻群体,由于生存环境急遽变化,置身于全球化的语境以及社会全面转型的大背景中,脱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提起中国传统园林,更多是停留在标签化、碎片化的文字概念以及模糊的图像印记,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知,更遑论喜爱及品鉴并得以陶醉其间了。殊不知作为世界园林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东方园林的源头,中国传统园林正是集中国传统文化于一身的集大成者,是立体的诗画,动态的审美感悟。甚至可以作如下断言:认识和了解中国园林是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最直接和有效的途径之一。
园林艺术的“知”首先通过“形式的观照”,也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形式语言。园林是利用土地、水体、植物、天空等自然的基本要素,结合园路、构筑物等人工要素营造供人游憩观赏的艺术空间。这些具体的造园要素就是表达园林之美的基本语汇,达到“悦耳悦目”的目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园林要素中大多又具有拟人化特征,代表着特殊的文化含义,如有四君子之称的“梅、兰、竹、菊”;同时园林要素本身代表了中国传统的审美取向,如造园实体要素之一的太湖石的形态选择所讲求的“瘦、透、漏、皱”以及整体造园形式上推崇的“曲折之致”等。因此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形式这一要素因其蕴含的特定寓意及美学取向,具备一定程度的表达造园之意的功能。通过分析讲解园林艺术的形式构成使得学习者对于造园的立意、手法和审美追求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但是,具体的形式要素具备一定的局限性,无法精准地传达人的思想、情感等复杂的心理因素。因此,古代造园家直接将文学艺术的手法置入园林的艺术创作中,借助题名、楹联等具体的语词,把造园立意加以更明确、更直接地传达,它们构成了中国传统园林特有的“语言”,起着呼应、补充和加强实体要素,渲染园林艺术境界的作用。在苏州名园拙政园内有两处赏荷的景点,一处匾题为“远香堂”,另一处为“听留馆”。前者得之于周敦颐咏莲的“香远益清”之句,后者出自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意。一样的景物由于匾题的不同却给人以两种感受,物境虽同而情境则殊。在讲授中国园林鉴赏的途径时将这种精妙的构思加以展现起到加强学生们对中国园林艺术鉴赏的了解和体会的作用。
与此同时,将园林建造及其发展的历史渊源和相关的背景穿插其中,完整地将园林艺术作为有机的整体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如网师园旧称“渔隐”,要表现园主放浪江湖、隐逸世外、欣然自乐的造园之意,中部近方形的彩霞池令人联想到碧波荡漾的万顷湖泊。自彩霞池东南角引出幽深的“槃涧”,上跨“引静桥”,旁立一石书有“待潮”,营造出了“幽涧溪谷,通海待潮”的园林意境,使人想到汹涌的钱塘江潮水即将奔涌而来,极小的实境生发出“潮至千艘动,涛喧万鼓鸣”的巨大虚境。这种静观波澜的心境也充分的表达了“渔隐”的造园之意。这是造园立意,如果将网师园建造之初的故事以及几经易手,藏龙卧虎的经历介绍给大家,令园林知识生动,便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造园构想,理解构筑手法。
至此为止,“知之”的第一步骤告一阶段,以园林建造的丰富的语言及背景知识给学生留下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同时,为进入第二阶段“好之”展开充分的铺垫。如果说“知之”是对于园林艺术的表征的介绍和了解,那么“好之”则是通过对园林艺术信息多层次的剖析,将形式语言以及引发的意象相互联系,揭示园林艺术中所饱含的人文精神,虚实相生,激发年轻受众的认同及热爱。“知之”是“好之”的前提和基础,“好之”是“知之”的提升和情感的唤起。以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为例,尽管都是以石斗奇,但又各自有自己的主题。表达出“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诗情画意,在一块小境地里,通过叠石造山,巧妙地融四时之景于同一时空中。充分满足人们对于时间、季相特征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创造性的征服与表达。同时,园林艺术中的奇石文化的本质蕴含着人类对生命本源的追溯、艺术理念的思索和审美理想的追求。体现了眷恋自然的人类本性,使得园林中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木都浸润着灵性,使得景色分外诱人,“悦心悦意”。
“乐之”,乐在其中也,注重于更进一步强调在园林品鉴中对于意境的感同身受,从鉴赏园林到陶醉于园林所铺陈的东方哲学以及美学境界中,达到“悦志悦神”的最高境界。中国古代造园家并不满足于创造“移天缩地”的园林景象,而是注重园林景象所激发出的受众的想象和情感,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体验。深受道家学说影响的中国园林,追求“大巧若拙”的境界,所以在中国园林中常见到路回埠曲,古亭兀然,境绝荒邃;曲径上还偶然见得苍苔碧藓,斑驳陆离;又有佛慧老树,法华古梅,虬松盘绕,古藤偎依,园林不仅供人们所居住,更重要的还在于供人们性灵所游,安顿人们失意的灵魂,以提升超越的情志。
品鉴园林,往往由于个人的性格、情绪、所受的教育背景不同,感受到的内容就产生差异。需要品鉴者不断地积累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才能在园林艺术中应和及体会更高远、更完善的艺术境界和哲学境界,最终达成人在园林中亲近自然、改造自然,在物我相融中体会大自然真趣,从而最终实现精神层面上的自我超越。
由“知之”到“好之”,经由了解逐渐产生文化认同和喜爱;由“好之”向“乐之”的跨越,可以归结为回归自身的内修,其实质是一种根植自身修养的,与传统园林所传达的意境的应和与移情;是一个经由具象的艺术手法及形式向园林意象、再向园林意境的感同身受的逐步升华。在此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无尽魅力,这种魅力必将唤起沉睡于年轻人文化基因中的集体记忆,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使得更多的年轻学子投身于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事业中来。
参考文献:
[1] 朱建宁.“立象以尽意,重画以尽情”——试论意境理论的文化内涵与创作方法[J].中国园林,2016(05):86-91.
[2] 曹林娣.论江南古典园林的人文精神[J].苏州大学学报,2000(02):113-122.
[3] 何小弟,仇必鳌.园林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09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