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规制视域下城市新建社区休闲体育状况调查研究——基于安徽H市的实证研究
2016-12-14潘春宇
潘春宇
(淮南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空间规制视域下城市新建社区休闲体育状况调查研究
——基于安徽H市的实证研究
潘春宇
(淮南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研究依据城市新建社区休闲体育设施布局、休闲体育活动开展的实证调研,探讨分析政府行政力、市场经济购买力、居民以及社会组织行动能力等多元主体力量对于休闲体育空间的规制作用并集中分析了其相互作用的机制路径。基于城市新建社区休闲体育状况的调研研究,梳理其所存在的基础配置不均衡、休闲体育活动形式单一、缺乏社会体育指导、市场化嵌入过浓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必须从完善公共休闲体育空间布局、加强社会体育组织建设、丰富休闲体育项目设计等方面出发推动城市新建社区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以丰富人民生活质量。
空间规制;城市新建社区;实证研究
1 问题的提出
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掀起了一场人类历史上蔚为壮观的城市建设运动。中国社会正按照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乡镇四级梯度推进城市化进程,新建社区、旧区改造现象蔚然成风,资本力量(商业资本)正实现着对社会空间的再造和不断规制,空间日益成为现代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领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经济收入的快速提升以及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休闲体育的重要性逐渐获得人们的高度重视,休闲体育活动开展日益呈现出丰富、多元的发展态势。为回应这一发展态势,国家先后出台《全民健身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系列文件,规定“居民住宅区的设计应当安排健身活动场地”、“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划和建设相应的文化体育设施”、“居民住宅区配套建设的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与居民住宅区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对城市社区尤其是新建社区休闲体育活动所要求的空间配备进行了制度性的规定。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 明确提出了“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 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以及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 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任务。目的在于为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创设空间条件,但城市社区休闲体育开展的现实情况却与政策所设定的目标相差甚远。
研究基于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以及指标检测等专业调查方法对城市社区尤其是城市新建社区居民休闲体育活动及其空间布局进行研究分析,结合文献研究和学理分析,揭示影响新建社区居民休闲体育活动开展的诸多元素,从规避单一主体垄断决定、合理化空间布局等视角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推动城市新建社区休闲体育活动的良性发展,切实维护公民的体育休闲权益,实现休闲体育空间布局的公正化和合理性。
2 文献综述
以城市新建社区休闲体育空间为检索项,依托中国知网进行篇名检索,并利用数理统计、词频分析、文献共被引分析等方法,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探测1998~2015年学界关于城市社区休闲体育研究的相关文献。
图1 城市新建社区休闲体育空间文献研究历时图
图2 城市新建社区休闲体育空间研究主要文献
从语义相关的角度来看,关键词词频较高的主题分别为体育公共服务、现状分析、对策研究、社区体育。从被引频率的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如图2的十篇文章。
通过文献整理和文本内容分析,可以总结现有文献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地区性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活动开展的调查研究。运用抽样调查方法并结合典型调查,梳理了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活动开展的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了国际社区横向比较,强调开展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活动的必要性、价值以及功能。部分学者从消费经济转型、社会整合的视角探讨了休闲体育开展的多元功能;部分学者强调通过国际比较,凝练社区体育发展方向的必要性,从资本投入、人员配置、项目策划的视角提出了我国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活动开展力度不够等问题。
第二、从公民权、体育权益维护的视角,探讨了完善体育公共物品供给、构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路径问题。从供给主体、供给方式、公正性指标体系构建和考评等角度出发,探讨了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活动开展的多元制约因素。将休闲体育空间问题还原为公共资源的配置问题,认为必须综合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力量构建具有公正性的休闲体育活动空间。学者普遍认为城市社区休闲体育空间构建必须按照满足多元性、安全性、可及性、开放性等原则进行推进。
第三、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活动空间的定义、类型以及构成要素研究。学者普遍认为休闲体育空间是自发或者人为构建和形成的能够满足居民体育需求的公共空间,包含日常行为场所和外部环境设计两个基本要素。狭义的休闲体育空间指城市居民在闲暇时间进行休闲健身、观赏竞赛、娱乐、郊游等活动的空间,而广义的休闲体育空间还包括城市中人的行为空间,也就是除了体育活动场所意义之外,还包括到达活动场所过程中人的行为空间。学者金银日认为体育中心地整合、城市RBD整合、居住区空间整合、城市绿地整合、城市滨水空间整合、交通环境整合等模式是现有的城市休闲体育资源整合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模式。其中体育中心地整合就是指利用城市大型体育场(馆)的辐射和聚集效应,大型体育设施与小型体育设施应相辅相成,在城市区域内形成若干体育中心地的模式;城市 RBD模式(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et,游憩商业区)是指城市中以商业中心区为基础,集中大量的旅游、购物、饮食、娱乐、文化、交往等游憩设施,是城市中集商业、游憩、居住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集中连片区域;学者常乃军认为休闲体育空间构建必须按照圈层布局、塔层布局、带状布局、环城布局的基本原则来设计。其中圈层布局是指根据生活圈理论,按照城市居民体育生活行为的时-空特征构建日常生活圈、周末生活圈、节假日生活圈休闲体育活动空间平台体系;塔层布局是指根据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构建区隔化消费类型和活动空间;带状布局是指在城市某几个区域相对集中地建设一些大型体育场(馆)、健身俱乐部等, 形成区域休闲体育活动中心;环城布局是指在成本、地段比较便宜的地区新建公共休闲体育活动场所,通过公益体育彩票资金对于全面健身路径进行合理的区域布局。
这些研究对于深化城市社区休闲体育空间研究具有积极的参考应用价值,但客观上存在着重静态结构分析,忽视动态化形成机制分析;侧重经验总结,忽视理论构建等方面的问题。空间转向是现代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传统意义上空间的静止性、常态性正在被不断解构,吉登斯、福柯、马克思等一批学者就旗帜鲜明地表示,空间问题将成为权力争夺的重要领域。正如福柯通过身体研究将整个社会学研究、人类生活史加以重新诠释一样,依托空间同样可以实现这一成就。通过权力视角,运用空间布局构建这一主题将资本运作、政治权力和公民运动等元素加以动态整合,分析城市新建社区居民休闲体育活动必将能够推动休闲体育分析的理论创新,获取理论分析的全新视角。
3 城市新建社区休闲体育活动空间规制的机制路径——基于安徽淮南的现实调查
安徽淮南作为安徽省重要的能源工业城市,近年来加快推进以山南新区为代表的城市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淮南地区的人居环境。通过十年的时间将一片农田人为地改造为功能齐全、区块功能划分比较合理的新区。山南新区休闲体育空间的形成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结果,在其形成过程中,各主体所遵循的逻辑又各有差异。政府按照地理环境的自然禀赋推动构建主题文化体育公园、公共休闲环山生态基地等公共体育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体育活动场所,同时推动社会商业资本对地理空间进行区隔,以便于进行商业开发。商业资本通过回应政府城市空间规划布局,按照商业性逻辑进行区隔将土地、湖泊等自然资源进行专属授权性开发,但在一定程度上却限制了居民休闲体育活动开展的场域选择自由。商业资本通过高尔夫、游轮体验、专属农场等高档休闲体育活动品牌开发,一方面推动休闲体育活动开发的多元性;另一方面宣传推介自己楼盘的区隔性、高档性以实现销售目的。私人会所及营利性健身场所的建设通过设置消费门槛、会员制等发挥着夸耀性消费的目的以固化身份认同和阶层感受。
3.1 城市新建社区居民休闲体育活动空间布局多元互构模式分析
理论上来说应该由政府行政权力、资本购买力、居民反向性解构谈判能力共同构建新建社区居民休闲体育空间的基本格局,但现实情况是居民谈判能力基本处于真空、缺失状态,资本和政治权力基于利益的考量、行动能力的便利性往往处于主导位置。淮南市山南新区通过整体规划,将不便于房地产开发的舜耕山脉市区部分、煤炭塌陷区依托生态修复专项资金、政府财政投入进行休闲化改造,修建沿山环形公路,配备自行车、步行车道,进行山地公园性空间设计。于山南新区南北轴中心点依托自然湖泊修建人民公园和奥体中心,人民公园免费开放,奥体中心则采取市场化运营模式进行管理,开放性、公共性难以保证。其他区块及自然资源,除建设医院、学校、市政设施之外普遍通过土地拍卖的方式出售给开发商,由其进行区隔性商品房开发。开发商通常以墙或栅栏作为边界,以遥控门或有人看守的大门防止外人进入等方式进行空间治理,并通过造就居住区隔、身份区隔来实现销售营利的经济目标。基于商业目的和经济利益最大化,居住区内部通常少有休闲体育公共配套设施,国家有关城市社区休闲体育设施建设的规定通常难以得到具体落实。
如若按照国家有关《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的相关规定,大多数社区建设在这一指标问题上都不达标。但如若按照山南城区社区体育建设进行整体性指标考核,将公共体育建设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计算在内则可以通过考评。可见,依据不同的计量单位进行测量得出的结论可能截然相反。但从居民休闲体育的便利性、可及性等日常生活空间纬度进行考核,就可以发现这种休闲体育布局及空间设计是如何的不合时宜。
图3 淮南市城山南社区建设空间规划图
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式对淮南市山南新区主要居民社区展开调查,参照以上城市社区休闲体育配置表,调查得到如下数据。从投入主体的角度来看,房地产投资商基本没有在相应社区投资新建开放性的公共休闲体育活动场地,仅有的健身场所普遍采取会员制进行营利性开发,或者通过商业地产的方式进行组织管理。公共空间的休闲化改造往往成为其进行商业宣传的媒介,城市新建社区商业性楼盘普遍存在着搭公共资源便车的现象,却无需承担任何相应费用。休闲体育场所配备公益性不足、商业化气息过重严重地限制了居民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及其形式选择。
为佐证这一基本假设,项目组进行了休闲体育活动开展类型的抽样调查以及休闲体育设施配置选址满意度的后续调查。调查对象共计271人,数据显示如图4。
图4 主要休闲体育活动调查分类图
项 目场地数量(个)1000~3000人10000~15000人30000~50000人备 注篮球13排球111人制足球7人制足球1也可以用1个11人制足球场替代7人制足球场5人制足球12门球13乒乓球2616~20羽毛球26网球13游泳池133个游泳池中有1个为标准游泳池滑冰场1轮滑场1根据南北气候差异选择其中之一室外综合健身场地(武术、体育舞蹈、体操)1133个场地中有1个面积较大儿童游戏场1399个场地中有1个面积较大室外健身器械113根据器材的数量和类型而定步行道可与绿化或跑道合并设置60~100米跑道12100~200米跑道1200~400米跑道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设置200~400米跑道
注:该表来自于《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
表2 淮南市山南新区主要新建社区体育空间类型及运行方式表
正如表2所示,居民对社区休闲体育活动空间建设满意度普遍不高,休闲体育空间开发和利用市场化路径介入过于凸显,公益性彰显不足。通过因子分析评判在影响休闲体育活动开展的诸多因素中,休闲体育布局这一元素所占的比重和分量,及其与其他元素之间的相关作用和机制,便于介入工作开展的针对性,从而有利于集约化、经济性修订措施的型构。通过调查不难发现设备配备完善性、年龄、身体状况以及项目新颖性等因子的影响作用比较大,而学历、职业类型以及收入等元素的影响不是特别显著。
表3 休闲体育活动参与度影响因子表
3.2 城市新建社区居民休闲体育活动空间的规制路径
第一、政府公权力与资本能力的互嵌共同形塑城市新建社区公民休闲体育活动的基本空间形态。两者之间有意、无意所形成的配合关系,已经成为我国城市新建社区休闲体育空间规制的基本趋势。从城市新建社区居民对休闲体育空间布局的语义差异量表主观评价中不难发现,城市新建社区休闲体育设施配置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政府通过行政规划等公权力在进行城市空间规制的具体过程中,有关体育权益维护可以重点从“保民生、促公平”的角度出发,运用体育彩票等社会公益资金从多元性、公平性、开放性、便利性纬度出发进行体育公共产品的合理布局;市场力量(商业资本)可以从吸引性、特色性等纬度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运用商业化方式进行销售推介,与其同时也要积极承担其相应的社会责任并接受政府、社会组织等主体的监督,切实履行法规、政策所强调的责任,以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为标杆完善相应配备。
表4 城市新建社区居民休闲体育空间语义差异量表
第二、居民参与性必须引起相应重视、形成多元治理的合理架构。国内学者通过国际比较总结了社区体育空间的构建必须按照多样性、安全性、开放性、公平性、吸引性、整体性等标准来设计。从这些标准中不难发现其背后所隐含的“人本主义”价值关怀,体现了对人的生命需求的尊重。包含使用者满意度和主观评价等元素在内的居民休闲体育空间布局考评体系是指导我国社区体育建设的重要参考标准和依据。一切社区建设的落脚点都应以人的自由发展为根本,在标准多元的当代社会,政府必须对指导性标准加以引导,防范波兰尼所阐述之市场性撒旦魔方对社会规则的过分碾压,将经济行为充分嵌入社会结构之中。将居民评价作为重要指标,用于防范市场力量对公共权益的侵犯,通过公民社会协商谈判的机制反身性监管行政规划的科学性、公平性,以杜绝市场资本力量与行政力量之间可能会形成的同谋关系,发挥公共空间的监督、制衡作用。
图5 休闲体育空间满意度因子分析表
休闲体育项目大类频次项目内容说明竞技活动项目157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足球、排球、游泳、骑自行车健身体操类163生产操、保健操、广播操、健美操、减肥操等身体娱乐活动56游艺场活动、划船、电子游艺活动、模型活动、下棋舞蹈96集体舞、交谊舞、现代舞、民间舞等户外拓展类211旅行、野炊、郊游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63武术、气功、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民间体育活动206登山、踏青、划龙舟、荡秋千、踢毽子、踏跷板等现代休闲类56游艇、高尔夫等
第三、共享经济理念下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完善。正如调查所显示的那样,城市新建社区居民休闲体育活动偏好和行为除受性别、年龄、收入等因素影响之外,还取决于设施配套、交通条件以及项目特性等多元因素。为此、城市新建社区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就必须从以上方面综合规划,充分利用学校社区、企事业社区等专属性社区的优势资源,从开放性、共享性等方面构建体育资源有效整合的机制。坚持开发传统优势体育资源、推动组建社区体育指导员志愿者团队,发挥民间自组织能量。根据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开展就地性休闲体育项目,以保障居民的体育权益。如下表所示,围绕重点人员重点在健身体操类、舞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方面进行体育项目开发。
新世纪,空间转向正逐渐成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趋势,将空间元素切入休闲体育能够从更为立体、更为宏观的角度把握城市社区建设的规律和方向。城市新建社区休闲体育空间设计的合理化便于推动仪式化互动的几率和平台构建,有利于规避空间隔离所带来的人际交往沙化、心理隔阂等社会问题,有利于维护社会的有机整合和链接。通过空间规制的视角,推动政府、居民、市场等多元系统的共同参与,构建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层次性的休闲体育空间系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利于维护公民的体育权益、恢复土地、自然资源的本质属性。空间视角必将成为今后进行休闲体育研究和项目开发所必须关注的重点方向。
[1]武文杰.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社会学审视——以苏州社区休闲体育现状及服务体系建设为例[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2(3):50-52.
[2]蔡玉军.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现状模式研究[J].体育科学,2012(7):112-114.
[3]王茜.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结构合理性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学·探索,2015(3):30-74.
[4]常乃军,乔玉成.社会转型视域下城市休闲体育生活空间的重构[J].体育科学,2011(12):14-20.
[5]金银日.上海市休闲体育空间整合与优化研究[J].体育科研,2015(5):29-32.
[6]王茜.休闲体育空间结构影响城市居民体育参与的定量研究——以苏锡常地区为例[J].贵州体育科技,2015(3):13-15.
Research on the Leisure Sports in New Urban Community from Spatial Regulation Horiz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Huainan Country in Anhui
PAN Chunyu
(DepartmentofPoliticsandLaw,HuainanNormalUniversity,Huainan232038,China)
The research focus on the sports facilities layout and the leisure sports activit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in new urban community. We probed the regulation function from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force, market economic shopping ability, resident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action ability. Based on the research, we comb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such as basic configuration imbalance, single leisure sports patterns, social sports guidance deficiency and egregious embed market. And drew the conclusion that we must improve the public leisure sports space layout, enhance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enrich the leisure sports project design to improve the people’s ability, thus the new urban community sports activities be carried out abundantly.
spatial regulation horizon; new urban community; empirical research
2016-07-26
安徽省高校社科人文科研重点项目“安徽省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服务体系的运行现状与对策研究”(SK2015A507);安徽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4jyxm307)的阶段性成果。
潘春宇(1980-),女,吉林通化人,讲师,研究方向:休闲体育。
G812.4
A
1009-9735(2016)05-01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