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业者的身份认同与职业实践
——从词频分析解读英国真人秀电视节目模式的生产特征*

2016-12-14任金州

关键词:词频真人秀身份

唐 苗,任金州

(湖南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中国传媒大学 电视学院,北京 100024)



从业者的身份认同与职业实践
——从词频分析解读英国真人秀电视节目模式的生产特征*

唐 苗,任金州

(湖南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中国传媒大学 电视学院,北京 100024)

通过对英国电视节目模式从业者的深度访谈,结合词频分析方法和身份认同理论,来探究英国电视节目模式的生产特征。研究发现,英国电视节目模式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化身份认同,以突破性的创新为职业目标,以区分“他者”来明确身份边界。

英国;节目模式;身份认同;职业实践;词频分析

一、引言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现代电视节目模式的引进输出已成为价值数十亿产值的全球文化产业,并呈现稳定增长趋势。目前,全球有超过一半的节目模式来自英国,其中最卖座的节目模式是真人秀节目。因此,业界和学界对英国真人秀节目模式的研究兴趣日益升温。然而,国内研究多关注其模式本土化的问题,对国外原版节目模式的研究论文不足相关论文的3%。[1]195同时研究方法也较为单一,根据杨瑾瑜对我国2003年至2013年真人秀研究的统计:实证研究的案例不到5%。而在实证研究中,以内容分析的方法为主,量化分析少之又少。

本文以真人秀节目模式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对英国电视节目行业从业者进行了深度访谈,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词频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采访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结合身份认同理论,来分析通行世界的英国节目模式的生产特征和规律。从研究方法来说,词频分析法有助于克服过于依赖定性的总结描述和个人主观偏好等弊端,[2]40不仅可以对从业者的职业实践做出相对客观的解释,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了解整个行业的动态。从分析理论来说,身份认同是个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和对所归属群体的认知,以及所伴随的情感体验及行为模式进行整合的心理历程。[3]21从模式从业者的职业实践来理解从业者的身份认同可以加深我们对从业者个体以及行业变化的大趋势的理解。

此外,在媒介化社会,人们依靠媒体来感知现实并做出反应,媒体对人们身份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媒体人自身的身份认知却极少被提及和探讨。本文从媒体从业者的职业实践中分析媒体从业者的身份认知如何影响媒体内容生产,以期从国内传统的模式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中另辟蹊径,为模式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二、研究的技术路线及操作

本研究的文本内容是12位英国模式行业从业人员的深访资料,半结构化的采访内容围绕英国模式何以畅销世界及其发展趋势展开。大致的研究路线如图1:

第一步是原始资料的采集。笔者依次访问了12位模式行业者,经其允许使用录音设备记录。由于深度访谈的特性与独立研究的限制,采访的人数有限,为了尽可能降低原始资料的主观性和弥补样本量较少的缺憾,研究在选择采访对象时尽可能覆盖模式行业的各方面。选择标准主要是受访者的从业机构以及具体工种两个方面。受访者分别来自模式行业最重要的三类机构:制作公司、主流播出平台(BBC、ITV、Sky TV)以及第三方市场支持。在职业工种的选择上基本按照模式研发到播出执行的流程各环节来寻找受访者,主要涵盖:模式研发者、制作人、受众调研、模式节目的许可者(commissioner)、国际营销专员、行业组织者。受访对象的代表性还体现在受访者的从业经历和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上。受访者中男性略多,占8人,最年轻的受访者从业经历为3年,最年长的受访者从事该行业长达43年,平均从业时间在10年以上。这种选择是为了能够平衡来自该行业各方的观点和意义表达,同时保持客观、中立的研究立场。这些受访者由于机构和工种的区别,对真人秀节目模式有着不一样的观点和见解,然而词频分析可以反映他们所共同关注的与模式相关的内容和元素,即这个行业的重心所在。

第二步是把录音资料文本化。首先进行翻录:将录音内容逐字逐句转录成文字,包括虚词、语气词、重复等。其次校正:检查文义,以确保文稿通顺。再次校对:将二稿发给受访者校对,检查文稿里的信息是否正确。为了减少翻译造成的语意误差,所有的分析都是基于英文文本的分析,仅将最终的词频分析结果翻译成中文。

第三步是词频分析。由于英文单词的特性,无需对词汇做分词处理,可直接对文本全文进行词频分析。这一过程使用词频分析软件Rostcm6来进行词频统计,分别对12个独立文本和合并文本做高频词分析,筛出and、the、a等无意义的虚词和由口语习惯大量重复的词。此外,因为口头语言的用语习惯,they、we、you等代词的出现频率远高于其它高频词(三个词的词频皆超过千次),却指代不明,虽与身份认同有密切联系,但与职业实践关联较小,因此不计入高频词库,会在身份认同的结果分析中另行讨论。单篇选择词频次数超过5次的词汇,合并文本选取词频数超过50次的词汇分别形成高频词汇表。对12个独立文本的高频词与合并文本高频词列表进行对比统计,避免有所遗漏和偏颇。由于受访者用语习惯存在差异,以及口头语言的随意性,在表达同一意义时所用的单词不同,导致某些词汇虽未在综合文本中达到50次的词频数,但其同义词项在高频词列,例如:global(全球的)一词,虽然综合词频仅为28次,但与词频数为64次的高频词international(国际的)为同义词,故归为同一中文词项;又如表示UK(306次)、Britain(13次)、England(1次)均表示英国,因此词频次总和记入UK一词的词频数,同样,US、USA、America、 United State、the State也都算作“美国”一词的词频。经过上述删减与合并,从13个高频词汇表中提取出一个53个词的核心词表(如下表1),核心词表相较于高频词表与文本的主题表达具有更密切的关系。

表1 核心词汇表

第四步是网络化。在完成核心词库的建立后,进一步分析各核心词之间的关联。核心词汇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关联次数,一个词与其它词的关联次数越高,关联度就越高,说明这个词与其他词之间的联系越频繁,进而在整个词汇的关系网络中就越活跃或强势,由此也能够看出词汇在整个关系网络中的重要程度。[4]155按照“句号为一句话”的原则,对12个文本的句进行拆分,两个核心词出现在同一个句子的次数计为关联度数,例如BBC和show这两个单词在全部文本的9个句子中同时出现,其关联度计为9。使用批量文本软件Replace Pioneer,分别运算每个词和另外52个核心词的关联度。为了保证运算的准确性,在上文中提及的已合并计算词频的高频词,如international和global,在此处进行拆分运算,最后把结果相加计入词汇关联度表如下(表2)所示。

表2 高频词关联度拆分计算(部分)图示

接下来,考虑到中英文语言上的差异,为了更为直观地体现文本的核心主题,在对各核心词的关联度运算完成后,进一步合并同义的核心词。例如,都表示“美国”这一词义的US和America,表示“节目”的show和program,以及表示疆域概念的“国家”(country)和“地区”(territory)两个词。计算方式如下(表3)所示:

表3 高频词关联度合并计算(部分)图示

最后精简为50词的核心主题词库,将词汇关联度处理成标准N*N的矩阵,画出有向图。

表4 核心主题词数据库关联度表(部分)图示

完成以上变量的测量后,将结果导入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6.0生成SNA网络图,以中心性分析绘图,形成可视化的词汇关系网。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是在网络分析中刻画节点中心性(Centrality)的最直接度量指标,一个节点的节点度越大就意味着这个节点的度中心性越高,与其它词汇的关联度越高,该节点在网络中就越重要。如图2,“节目”处于所有关键词的中心位置。

三、基于数据结果的分析

从以上数据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英国的模式生产存在的一些特征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高度职业化的身份认同

社会学家亨廷顿认为每个人都有多重身份: ①归属性身份,如年龄、性别、人种等; ②文化性身份,如民族、语言、宗教和文明等; ③疆域性身份,如所在区域、国别等; ④政治性身份,如集团、党派、意识形态等; ⑤经济性身份,如职务、职业、单位、产业、阶级等; ⑥社会性身份,如俱乐部、同事、休闲团体等。[5]25上文梳理的核心词汇表大致可以体现经济、疆域、文化三大类的身份认同意识。

根据身份理论分析电视节目从业者的经济身份,以上与此相关的核心词可以归为以下六项:

(1)职业个体的自我定位:(模式)制作人;

(2)职业实践行为:工作(work)、思考、尝试、改变、懂得、创造、制作生产、受众研究、研发、购买、出售;

(3)实践的对象:节目、模式、娱乐(节目);

(4)实践的条件:市场、时机、资金,多年(的经验);

(5)实践的目标:新的、有趣的、不同的、(降低)风险、有效的(work)、有创意的;

(6)群体归属:(制作)公司、BBC电视台、ITV电视台、媒体、频道、播出方。

由上可知,作为模式的创造者和执行者,“制作人”(producer)无疑是整个行业中最重要的角色。实践行为的核心词基本反映了整个模式行业运营的流程,这些表示行为的动词也直接反映节目模式的研发属于创意产业,从业者“思考”、“尝试”、“改变”都是为了制作出“新的”、“有趣的”、“不同的”的节目模式。由此可见,追求差异性是模式行业的重要准则,而这种追求是通过大量的“工作”(work),以及对节目市场“可行性”(worked)的考量来实现的。经济身份中的某些群体归属在一定程度上是和政治身份相重叠的,如“BBC”、“媒体”这样的词汇,在英国这样一个具有长久公共电视传统的国家,商业化虽然是模式行业的重要特征,然而一旦涉及传播行业,这个国家相对更加重视公共意见的表达和对公共利益的保护。BBC电视台被模式化从业者提及的重要原因不仅是因为其出品或者播出过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模式节目,更关键的在于它为真人秀节目模式的成熟与发展提供了宽容的平台、高质量的制作水平,以及面向独立制作公司和个人的新类型节目模式的研发基金。此外,直接与经济相关的词汇还有:金钱,生意,市场。

根据身份理论分析电视节目从业者的疆域身份,以上与此相关的核心词有:英国、美国、中国、世界、国家、地区。统计结果显示,“英国”一词的词频占据了绝对的高位,一方面是因为采访内容针对英国这一特定区域展开。另一方面,这样高的词频也展示了强烈的疆域民族意识。真人秀节目模式作为一个跨国性的文化形式产品,其制作者却表现出强烈的疆域身份意识,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在表疆域的词汇中词频占第二位的是“中国”,而“美国”仅居第三位。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英国电视制作人行业协会PACT的统计,美国一直是英国最大的电视出口贸易国,2014年交易额超过4亿英镑。[6]2中国虽然是英国在海外增长得最快的国际市场,但其交易额仅为1700万英镑,[7]与美国市场差距仍非常大。此外,作为英国电视产品的第二大市场,欧洲和第二大输出国澳大利亚均未进入核心词表。因此,“中国”在深访中的词频数高于他国,并不能说明该地域在英国模式行业中的影响力要超过其他国家。此时需考虑一种计算误差,某些核心词在单篇或者某几篇的文本中出现频率要远高于其他核心词,但在多篇文本中出现的频率(即“复现篇次”的值)[8]56却较低。这类核心词与多文本共同主题的相关度要低于词频数略低但复现篇次高的词汇。本研究使用语料库文本分析软件 Wordsmith 6.0计算文本中提及国家的复现篇次,作为身份认同中的重要元素:疆域身份意识的补充考察。统计显示,虽然“中国”的词频数高,但复现篇次仅为9,而“美国”和“英国”一样复现篇次为12,其次是近年来兴起的模式创意强国“荷兰”,虽仅被提及24次(词频数),但在11个独立文本中都出现了。此外“德国”词频数为29,复现篇次为9;“法国”词频数为47,复现篇次为6。其他国家的词频和复现篇次都较低,这说明对于英国这个世界最大的真人秀节目模式出口国而言,美国和欧洲仍是最重要的市场。目前所有畅销全球的模式都是先获得美国市场的认可,并且大部分受访者都表示这一趋势在短期内并不会改变。这是英国制作人在长达五十多年的跨国电视模式交易中学习到的。*BBC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频繁地引进美国的电视游戏节目进行改编。

根据身份理论分析电视节目从业者的文化身份,以上与此相关的核心词有:文化、戏剧、喜剧、游戏、故事。英国人对自身的文化传统十分自豪,并认为是模式行业的创意源泉。而讲“故事”的技巧和能力也被受访者反复提及,被认为是英国模式具有普世的吸引力的重要原因。BBC美国频道的高级副总监Richard de Croce就直言,英国是一个有着“讲故事”的悠久历史的国家。[9]此外,“戏剧”和“喜剧”是成就真人秀节目模式的最重要的两个文艺类型,而被认为是真人秀前身的“纪录片”甚至没有进入高频词列。可见,当下真人秀更多的是追求戏剧冲突上的设计,而非真实性至上。喜剧和英国本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关联,英式幽默是本土原创和改编中一种重要的元素,对英国观众有极大的影响力。“模式”虽然具有跨国传播的特性,但大部分制作人仍会首先争取“模式”在本国获得制作和播出的机会。

由于采访大纲并非针对身份认同设计,亦有个别核心词不能被分类,但综上所述,表达职业身份的词最多。这说明该行业的从业人员都体现了较高的职业化身份意识。此外,较强的经济身份认同也说明商业化是模式行业的重要特征,正如Sky频道的节目委制主编Siobhan Mulholland在采访中所说“可盈利是越来越多(英国)年轻人投入这个行业的重要原因”。

(二)追求突破性创新的职业实践

从核心词库的网络图表中可以看出,位置最中心、节点最大的核心词是表疆域身份的“英国”,实践对象“节目”,实践行为“思考”,实践过程“懂得”,实践结果“新的”(节目模式)。这些核心主题词反映了英国真人秀节目模式从业人员在进行职业实践时最为重要的元素:创新。这一特征也反映在关系图的其它细节上。

次重要的核心词包括:模式、电视、不同的、现在、年、美国。除了“电视”作为基础媒介不做讨论外,这些词进一步说明了模式产业最重要的几个因素:一是创造力,“不同的”和“现在”(区分过去)都是在强调创新;二是漫长的经验累积,受访者反复提及,英国模式的高制作水准以及灵感都是建立在多年(years)的电视制作经验上的;三是经验和创造力的重叠认知;四是对国际市场的把握(如上文所言,美国是英国最重要的模式输出国,因其创造的综合价值高,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力大)。英国模式行业从业者普遍具有国际化的视野,“英国是世界的工厂”这一从工业革命时期就建立起来的观念至今仍鲜明地存在于英国制作人中。

“模式”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虽然是深访的核心内容,但其在关系网络图中的节点和位置都不如“节目”重要,这是因为模式只有在节目的实践中才能得到完成,离开节目本身去讨论模式或者研发模式都是空洞的。虽然,目前大部分真人秀的节目研发是从模式研发开始的,但缺乏成片,执行经验和市场反馈(收视率)的模式宝典很难在国际市场销售。

除了“年”和“现在”,“时机”也是表示时间的较重要的核心词,这种对时间概念的强调体现了在模式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试错经历”的必要性。试错过程不仅存在于模式的原创设计,也在模式执行中有重要的作用。国内当下各省级卫视对模式节目的投入大多带着赌注性质,顶级卫视在单一模式节目上的投资动辄过亿,这有损模式行业在中国的健康发展,尤其不利于原创模式的发展。在英美这两个文化背景如此相近的地域,两国观众仍对模式节目有明显的不同偏好,例如诞生于英国的《偶像》(Pop Idol)系列在英国本土远没有在美国那样的受欢迎,而近年在英大热的《英国家庭烘焙大赛》(The Great British Bake Off)却很难在美国获得同等程度的认可。因此,这种对观众偏好的试错性经历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电视从业者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现在国内高额的模式节目投资使得广告赞助商和节目制作人都难以承担试错的风险。不过,从另一层面来说,国内这种高投入、高产出的模式节目也快速拉动了模式产业在中国的发展,高速的发展和高度流动的资本也是“中国”一词成为英国制作人关注的原因,如Tape的执行总裁Paul Youngbluth在采访中就直言不讳地指出:“整个制作行业都视中国为‘支票簿’。”这种‘重视’既会带来更多商业合作的可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我国电视模式的原创性。

此外,播出平台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不仅“播出方”(broadcaster)和“频道”(channel)是关系图中较为突出的节点,BBC和ITV作为英国最主要的播出平台也是次级重要的核心词。针对播出平台来创作或改编真人秀模式是英国模式行业的一个共识,因此根据英国各播出平台来定位市场和区分目标观众,是引导英真人秀节目模式多样化的直接原因。英国五大电视网之间的竞争为催生不同的真人秀节目模式也起了重要作用,例如BBC的公共电视台定位正是真人秀这一节目类型在英国流行的基础,因为BBC作为公共电视台有义务向观众提供反应真实世界的电视。当ITV成立后大力促进电视娱乐化的发展,BBC为了赢得观众就不得不制作更轻松的节目形式来争取观众,而唯一能被广大观众普遍接受的真实电视节目就是真人秀。所以,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结果。纵观全球市场,真人秀节目模式产业没有在影视大国美国兴盛,而是在英国一枝独秀,平台竞争也是一个重要背景。我们可以发现,关系图中BBC的中心位置和节点大小都较次于ITV,说明BBC在模式这个行业中的影响力低于商业电视台ITV的影响,一方面是因为BBC的风格定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商业运作的基础不够,不像ITV有相对独立的制作公司可以量身设计模式节目。制播分离对于社会资源的成分运用,以及人才专业化的培养同样关键。因此,英国模式产业层出不穷的创意,不仅是源于丰富的民族文化,也是在一定体制保障下才得以实现的。反观国内目前最成功的模式节目《中国好声音》(The Voice),也是开创了国内真正制播分离的案例,并因此将独立制作公司的影响力扩展到全国各大省级卫视,其中不乏以制作能力领导市场的湖南卫视。*湖南卫视在2016年节目招商会上宣布与好声音制作团队灿星联合制作一档新节目《魅力音乐节》。有趣的是,英国大的模式制作公司的名字并未出现在核心词库,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英国独立制作公司较多,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在这个行业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播出平台。

为了更具体地讨论真人秀节目模式的操作,将Sidereel网站列举的英国所有的模式节目与原文本一起导入Wordsmith,进行一致性(concord)匹配,得到高频的(采访中被提及次数高)的真人秀节目模式名。考虑到部分受访者本身就来自模式制作公司,这些公司制作的节目模式在单次采访中被提及频率较高,但并非一定对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综合考虑节目复现篇次,本文仅选取复现篇次超过6篇(即超过采访人数半数)的模式节目,得到下表:

表5 对节目模式从业者影响最为广的模式节目

上表中,词频和篇次综合较高的是近年大热的选秀类节目《X音素》和《好声音》。然而,《老大哥》虽然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末,是最早的一批世界“超级模式”(版权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却在连续播出十五季之后仍然是“最令人沉迷的真人秀”,[10]其闭路电视监控的拍摄手法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真人秀节目。《老大哥》在创作理念上和新技术运用上的开创性至今仍难被超越,虽然被提及次数少,但这一节目模式却仍持续影响着整个模式行业,这也值得学界对其创作规律展开新的研究。《厨艺大师》是首次将厨师这一不具有表演性质的工种搬到舞台上来进行戏剧性的比赛,其后大量的厨艺竞赛类节目由此衍生。《X音素》是《偶像》系列的直接衍生品,都是音乐选秀类的节目,《好声音》的模式亦是基于前两者的一次成功反转。只有《舞动奇迹》是基于英国本土的舞厅文化,缓慢发展为一档成熟的明星竞赛模式节目。可见革新力度越强的节目在行业内的影响力越深。

(三) 在他者中定义自我

身份认同在定义“我们是谁”的同时,也界定了“我们不是谁”。[11]30也就是说,模式从业者对自我的认知也可以通过对“他者”的构建定义。因此,核心主题词不仅有表示自我疆域身份认同的 “英国”,也有表示最重要合作伙伴和竞争者的“美国”和最具潜力市场的“中国”的他者。对于“世界”、“国家”这些概念的重视不仅是国际化视野的体现,也可以视为是通过对边界的设定来强化民族身份。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将民族定义为“想象的共同体”,而汪民安则指出“现代民族国家以民族的想象性认同代替了君主的想象性认同……(因为)后者已经不适应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了”。[12]模式所具有的批量生产、标准化流程等特质都是文化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具体体现,也是资本主义化市场扩张进入全球化时代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表现。英国学者Jean Chalaby认为,模式就是“一档节目在原创国之外被改编”。[13]37模式与生俱来的跨国性强化了从业者对他者的区分认知。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英国最主要的模式制作公司都有大量的美国资本注入,因而模式在价值观的设立上也更偏“国际化”,在模式节目中一些鲜明的民族特色,例如“幽默(英式幽默)”这一概念,由于不构成模式全球化的关键,在国际通行的版本中被抹去了,因为模式失去了“普适性”就是去了商业价值,模式产业的成熟与工业化本身就是与全球化进程紧密相关的。

上文中提到的高频词汇“我们”(we), “他们”(they)和“你们”(you)是考察从业者对身份边界构建的重要指标。研究对这三个代词的指义进行人工分类。受访者使用“我们”和“他们”这两个概念时基本是一致的。“我们”包括:英国人、所属机构、媒体人;“他们”对应的是“非英国人”、竞争对手、观众,“你们”的意义多指向采访人和采访人所属的集体。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他们”指代的是观众这个群体时,受访者却表现出一种混合了轻视、迷惑和着迷的复杂情感。表示“观众”的词汇audience、viewer也出现在核心词库,说明观众是模式制作者关注的重要群体,但这种过于强烈的区分意识可能会限制模式行业未来的发展。真人秀这一节目形态是与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技术在同一时期崛起的,新媒体强调的互动性也是在这类节目中得到了最直观的体现,然而行业制作人却缺乏一种与观众结合的草根意识,仍然将自我视为权威的媒体人,这种潜意识的自我区隔有损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下多元化的发展。

此外,“名人”(celebrity)对受访者而言是一个较特别的群类,既不属于“我们”,也不属于“他们”。在采访中这一群类极少被代词来指称,但对于模式从业者而言“名人”更像是一种“工具”,而非是一种可作为身份边界的定位。这一词汇也出现在核心词库,说明这一元素对节目模式的重要性。这一元素与戏剧、故事等元素的结合也说明时下流行的真人秀在很大比例上仍是“名人秀”。尽管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指出“真实的”(authentic)是目前行业内明显可见的一大趋势,然而无论是从收视率还是量化分析来看,名人/明星仍是吸引观众收看模式节目最直接的动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词频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的数据显示,英国电视真人秀节目模式的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化身份认同,说明整个行业的成熟度较高,高度的制度性是英国模式得以扩散的优秀因素。从业者的职业实践以差异化为目标,在时间上有序地追求思维上的创新。行业成员共同认可的内部因素和通过区分他者所建构的身份边界交织影响,塑造了英国真人秀节目模式生产的一些特点,例如追求全球化的标准、突破性的革新、高度商业化、重视经验累积等。当然,由于研究样本的有限性,研究结果很难对整个行业做出宏观层面的解读,但这一研究视角为我们理解英国真人秀节目模式“为什么是这样的形态”以及“是什么样的基因使其具有全球普适性”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铺垫。

[1] 杨瑾瑜.电视真人秀研究述评[J].兰州学刊,2013( 10).

[2] 吴自力.进退之间:2008-2013年记者职业化状态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03).

[3]张淑华,李海萤,刘芳.身份认同研究综述[J].心理研究,2012,32(5).

[4]周俊,毛湛文.规范的失范:基于历年《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实证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3(10).

[5][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6]UK Television Exports FY 2014/2015[R].Trp Research, 2015.

[7]Mark Sweney.Chinese Demand for British TV Shows Rises 40% [EB/OL].http://www.theguardian.com/media/2014/oct/13/tv-shows-overseas-great-british-bake-off-downton-abbey, 2014-10-12.

[8]喻国明.基于语料库方法的舆论热词数据库的构建[J].新闻与写作,2014(01).

[9]Josie Ensor.How America Fell in Love with British TV [EB/OL].http://www.telegraph.co.uk/news/worldnews/northamerica/usa/10978139/How-America-fell-in-love-with-British-TV.

[10]Jarett Wieselman.Why “Big Brother” Has Remained TV’s Most Addictive Reality Show[EB/OL].http://www.buzzfeed.com/jarettwieselman/why-big-brother-has-remained-tvs-most-addictive-reality-show#.rf27Or0NEJ.

[11]张萌萌.西方身份认同研究述评[J].云梦学刊,2011,32(2).

[12]汪民安.《帝国》的谱系和后结构主义政治学[EB/OL].http://www.ysppj.com/shownews.asp?news_id=5765&page=2.

[13]Chalaby, Jean.At the Origin of A Global Industry: The TV Format Trade as An Anglo-American invention[J].Media, Culture & Society, 2012,34(1).

责任编辑:立 早

On the Identity and Practices of British Professionals of Reality TV Formats: Understanding the Formats Production Feature from a Word Frequency Analysis

TANG Miao, REN Jin-zhou

(School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HunanNormal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1;CollegeofTelevision,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China,Beijing100024,China)

This study carried depth interviews of British professionals of reality TV formats and applied word frequency analysis and identity theory to understand the production feature of British TV formats.It is found that the professionals affirm the border of identities by identifying “the others”, their vocational practices are aiming at groundbreaking innovations, and these professionals have a highly professionalism identity.

Britain;formats;identity;vocational practice;word frequency analysis

2016-03-15

唐 苗(1986—),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媒介文化研究;任金州(1953—),男,北京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电视新闻研究。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项目编号:(录取文号 留金发[2014]3026号)研究成果。

G214.2

A

1001-5981(2016)06-0150-06

猜你喜欢

词频真人秀身份
火卫一上的真人秀
基于词频分析法的社区公园归属感营建要素研究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跟踪导练(三)(5)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词频,一部隐秘的历史
互换身份
户外明星真人秀为何火?
云存储中支持词频和用户喜好的密文模糊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