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投送提速:要能在最远端作战
2016-12-14
中国军队投送提速:要能在最远端作战
一次军事演习前,装甲装备采取铁路输送方式进行远程投送
无论是陆军的“机动作战、立体攻防”“全域作战”,还是海军的“近海防御、远海护卫”,以及空军的“空天一体、攻防兼备”和火箭军的“全域慑战”,都迫切需要强大的投送能力与之匹配。
8月29日,中共十八大以来的第一部国防法律——《国防交通法草案》进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阶段。该法出台后,国防交通,特别是解放军投送能力有望实现大的飞跃。在大军改背景下,解放军军交运输系统的改革备受瞩目。
能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打仗,能在国家的最远端打仗
7月以来,解放军连续几场例行跨区军事演习如火如荼地展开,特别是代号为“跨越—2016·朱日和”的演习,由于是军改后首次大规模士兵对抗演习,备受关注。
“战略投送力量是军队机动力的命脉,是实施远程直达突击的重要前提条件。提高远程投送能力,是部队从区域作战向全域作战跨越的重要支撑,此次军演最大的看点是跨区机动。”军事科学院一位不愿具名人士表示,中国目前有能力在10天左右,将一个得到加强的重型装甲旅部署到数千公里外的战场上。尽管与美国陆军5天内将1个旅、一个月内将5个旅的作战部队部署到全球任何地点的能力尚有差距,但解放军陆军的输送和突击能力已足够强大。
军队的远程投送能力,已成为判定国家实力和军队战力的标准。能不能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打仗,能不能在国家的最远端打仗,都考验着远程投送能力。
一位军内人士表示,随着解放军大型军事运输装备的列装,解放军的总体投送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军的差距正在缩小,特别是国土面积内的中短程投送能力。
上世纪90年代,美军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等局部战争中展现的立体投送能力,给解放军带来了很大冲击。实现武装力量快速部署和装备的快速投送,成为中国军队亟须解决的问题。
此后,提升解放军投送能力成为军队建设的重点,主要体现在大型运输装备方面。这一时期,大型登陆舰、大型军用运输机等项目相继立项,并通过跨区演习检验机动能力。
中国海外利益日趋庞大,也成为军队反应能力建设的一个背景。《2015年国防白皮书》将“维护海外利益安全”放在了第四的位置——仅次于维护主权和安全、扞卫国家统一及维护新型领域(网络空间等)安全和利益。
在军改大背景下,无论是陆军的“机动作战、立体攻防”“全域作战”,还是海军的“近海防御、远海护卫”,以及空军的“空天一体、攻防兼备”和火箭军的“全域慑战”,军种作战的空间和范围都大大拓展,迫切需要强大的投送能力与之匹配。
军委明确把“投送”二字写进机构名称
按照现行管理体制,解放军战略投送力量的组织实施,一直由军交运输部门负责。国防交通的上层管理在军队,基层管理在地方。按照国防交通运行机制,军队提需求,国动委搞协调,政府抓落实。
而军交运输部门主要依靠国家运力来完成军事运输任务,自身的运输力量非常少,其在军事运输活动中的主要职能是沟通、协调、监督、检查,自身没有指挥调度权,这与其所担负的战略投送任务极不匹配,很容易出现地方依赖中央、军地相互依赖的支出责任不清等问题。
在国防交通保障能力建设中,最常遇到的问题是经费供给不足和不知应该由谁供给。由此,主管机构四处找米下锅,和军队与地方、政府与企业以及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其结果是,国防交通建设和保障任务的执行方,即经费的需求方,在执行任务及完成任务后,无法得到及时、足额的经费保障,留下许多后遗症。
这种现状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国防交通事权与支出责任不清。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建立国防交通事权与支出责任相统一的经费保障制度。有关国防交通管理体制的改革,近几年呼声不断。
十八大后,军队和地方的代表委员数次提出平战结合,走军民融合的路子,制定一部有中国特色的国防交通法。2013年4月,11个部委联合将《国防交通法草案》上报国务院、中央军委,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国防交通法草案》在立法目的中明确提出,要促进交通领域军民融合。
关于海外军事行动的交通保障,草案规定,国家驻外机构和我国从事国际运输业务的企业及其境外机构,应当为我国实施国际救援、海上护航和维护国家海外利益的军事行动的船舶、飞机、车辆和人员的补给、修整提供协助。
这次军交运输调整改革,军委明确把“投送”二字写进机构名称,从过去的“军交运输”部门改为“运输投送”部门,机关的工作人员也由助理员改为参谋。从过去平稳中性的“运”,改成动感十足的“投”,更加凸显现代战争速度制胜的理念。
军民融合提速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铁路、公路、水路与航空运输体系,军队战略投送装备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四大投送方式中,空中投送是解放军战略投送力量最薄弱的环节。用于战略投送的大型运输机仅有几架,且主要用于军中自身建设的制度保障,不具备投送成建制部队的能力。尽管运-20大型运输机被寄予厚望,但规模列装形成投送能力仍需假以时日,目前投送旅一级的高级战术部队仍有不少困难。
海上输送是解放军战役支援的重要力量,但目前,海军的运输舰艇还不能完全满足自身海上补给运输的需要,亦不具备战略运输远程支援的能力。与空军的战略投送缺乏大型运输装备相仿,尽管欧洲野牛气垫登陆舰、071型两栖登陆舰均列装海军,但大型登陆、运输舰艇仍然不足。
铁路输送是解放军战略投送的基本力量。目前,虽然高铁有速度优势,但铁路平车数量不足,制约着战时部队输送。近年来,用于军事目的的平车生产数量逐年减少,铁路运输行业也不愿把大量资金用于战备储备。此外,特种装备铁路输送力量不足,“杀手锏”武器、超限武器装备的铁路输送装卸保障手段还不够多。
同时,公路重装输送的能力也很弱。靠部队自身的摩托化机动能力,短距机动尚可解决,但中远程机动投送还难以满足战时需要。即便是解放军首支重装快递部队,和原南京军区某分部受命成立的重装运输分队,也只是能在规定时间内,将一个重型坦克营投送到千里之外的作战前线,投送力量仍然有限。
为弥补这一短板,随后几年的演习,民航、高铁、海运,和大型物流运输企业都不同程度地介入解放军机动运输保障体系内,军民融合的步伐明显加快。
目前,解放军旅级高级战术部队投送,普遍以摩托化、铁路、海上、空中等4种输送方式,实施整建制远程立体机动,抵达战场的时间可以比原来缩短三分之二。
军方一位分析人士说,现在采取军地立体投送方式输送,快速高效,部队作战半径和战场机动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这位分析人士称,加快建设一支骨干在军、主体在民、军民融合、一体保障的战略投送力量体系,是深化拓展军事斗争准备的紧迫任务,也是新形势下国防交通建设的重中之重。
(《中国新闻周刊》席志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