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豫西窑洞民居探析

2016-12-13张苗王昭娜杨岸文

现代装饰·理论 2016年10期
关键词:灵宝市豫西窑洞

张苗 王昭娜 杨岸文

窑洞是中国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因其取材便利、节约能源、融入自热等优势而得以广泛使用。豫西是中国窑洞民居分布的核心区域,本文以灵宝市五亩乡窑坡埝村及其周边村落为例,在研究中突破传统建筑学个案研究的局限性,综合自然地理学角度对其村落命名、窑洞特征、类型选择、现存状态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综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豫西窑洞民居的保护与更新提出建议。窑洞概述

1.窑洞民居起源与现状

窑洞由穴居发展而来。在宋代,黄土地区已普遍将窑洞作为粮仓使用,足以证明筑窑技术最晚在宋代已达到非常发达的水平。清末民国之际,窑洞在民间得以普及;20世纪50年代,窑洞作为极具地方特色的乡土聚落景观被世人瞩目。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与城市化进程是加剧,窑洞民居和众多传统民居一样,面临衰败、消失的危险。

2.窑洞民居类型与特征

目前学术界普遍根据窑洞外形将窑洞民居分靠崖窑、天井窑、覆土窑(独立式砖砌箍窑)三种类型。

靠崖窑,即为直接依靠黄土山体横向挖洞,因其层数不同分为单层、多层两种,是所有窑洞类型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一般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山脚或山腰处。

天井窑,即下沉式窑洞,在平坦的黄土地上向下垂直挖洞,形成封闭性较好的下沉式院落,然后再向四壁挖窑,多分布于地势较高且平坦的山顶处。

覆土窑(独立式砖砌箍窑),是指用土坯、砖石人为砌筑而成的独立式窑洞。因其不再以黄土山脉为依托,故具有布局灵活,形式多样、四面独立的特点。

窑坡埝村及其周边村落窑洞分布类型及特点

豫西地处北纬33-47°之间,是我国土地资源最丰富的片区之一,该区域内黄土的发育情况是最典型、最成熟的,具有土质均匀且连续性分布的特点,适宜挖掘形成窑洞民居。本文研究对象豫西灵宝市五亩乡窑坡埝及其周边村落正处于此区域范围内,并形成了独特的豫西窑洞民居文化。

1.窑坡埝村窑洞

窑坡埝村位于河南灵宝市五亩乡,村内窑洞民居以靠崖窑为主。

“埝”字根据《说文解字》记载为:“塾,[都念切],下也。《春秋傅》曰:“塾隘。”从土孰聲。”即:“埝”通“垫”,意为“相对较高的地方”。现代汉语大辞典中将其解释为:“指田里或浅水里挡水的土埂”就是从《说文解字》中的“垫”意拓展而来。所以,窑坡埝真正的意思应该是“坡埝窑”,即在“高处山坡上的窑洞”。根据笔者实地考察,窑坡埝村正是位于山脉中部的山腰处,前文已述,山腰处常见的窑洞类型多为靠崖窑,窑坡埝村现存窑洞以靠崖窑为主,恰好与前文分析相印证。

2.周家塬村窑洞

周家塬村位于灵宝市苏村乡,和前文所述的窑坡埝村属于同一黄土山脉,因其地理位置的不同,村内窑洞民居以天井窑为主。

《说文解字》与《康熙词典》均未对“塬”字进行记载,《现代汉语大词典》解释为:“我国西北黄土地区的一种地貌,四周是流水冲成的沟,中间突起呈台状,边缘陡峭,顶上比较平坦;西北地区亦用作对山地平原的泛称。”和窑坡埝村不同的是,周家塬村位于山脉顶端,地势平坦,此处民居以天井窑为主。

豫西窑洞民居价值评析与保护更新

1.价值评析

豫西窑洞民居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技术价值,现概述如下:

价值一: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窑洞民居是民居建筑的活化石

窑洞是从原始社会穴居演变而来的一种居住形式,空间形态灵活、使用功能多样,历经千年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价值二:艺术价值——和自然溶为一体的乡土建筑

“溶入自热”是窑洞民居的特点之一,潜隐在广袤的土地之中。这样大规模且造价低廉、平易近人的民居形式,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价值三:技术价值——以使用者意图为导向的建造过程

民居建筑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建造的房屋,需具备:快捷、低廉、实用等基本特征。窑洞建筑在“就地取材,便于施工,施工迅速”这些民居所应具备的所有特征中,均属翘楚,除此之外,因黄土高原地广人稀的特征,与其他民居建筑相比,窑洞民居的建造过程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具体表现为:建造过程最大程度以使用者需求为导向,在其消失后,也不会对齐周边环境产生任何影响即破坏。仅此一点即可作为世界民居之首。

2.保护与更新

在城镇化建设迅猛发展的今天,窑洞民居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窑洞民居保护与更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重点保护、兼顾整体

窑洞民居多位于地广人稀地带,大量保护有一定困难,应选取具有代表性且分布较为集中的民居进行集中保护;

第二:多学科集中式、参与式保护更新

窑洞保护是项涉及多学科的复杂工程,需要政府牵头、专家为依靠、使用者为导向、多学科互动,方可得到实质性进展。现状保存较好的民居,往往有人口居住,所有在保存过程中,应充分尊重使用者意见,杜绝以专家或政府为导向的强制性“保护”现象。

小结

豫西窑洞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极具代表性的建筑形式,在调研的基础上应充分挖掘其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内涵,在保护现状基础上、赋予民居更多的新功能,是窑洞民居在新时代下得以延续的机遇与挑战。

猜你喜欢

灵宝市豫西窑洞
俞泖全、齐菁禹、蒋萌珂、高盈盈作品
“窑洞对”里的镇江人
河南灵宝市灵金一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恢复治理研究
灵宝市妊娠合并梅毒妇女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干预措施探讨
豫西靠山簧的衍变与传承
豫西山区‘玫香’杏高效栽培技术
灵宝市
“天红2号”苹果在豫西黄土高原的引种表现
灵宝市
论窑洞的建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