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湘绣与国画的渊源

2016-12-13汪兴

现代装饰·理论 2016年10期
关键词:湘绣题诗绣品

汪兴

湘绣概述

1.湘绣的起源

湘绣诞生于湖湘地区,“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在这文化氛围浓厚的地域,湘绣得以被滋养,而后愈加繁荣昌盛。据史料记载和马王堆出土的汉绣实物,其最初起源于汉绣,在洁后期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刺绣体系。它来自民间,是湖湘民间手工艺中的瑰宝。

2.湘绣的特点

湘绣主要以纯丝、硬缎、软缎、透明纱和各种颜色的丝线、绒线绣制而成。其艺术风格大概可归纳为这几个方面:一、首创掺针方法,刺绣出的画面可逐渐变易色级,形象逼真,完成了原只有绘画才能达到的技巧。二、继承了中国绘画艺术。“色晕墨润,浑笔墨于无痕,不审视,不知其为绣画也”。其所绣的小行书字屏,则“字格簪花,迹灭针线”这足可说明其制作之精细传神。三、湘绣中的双面全异绣,可在一块透明刺绣底料正反两面,绣出形象、色彩、构图、等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象,产生感觉各异的两种意境。四、强调写实,色彩绚丽多姿,注重设色的素雅。配色上善于运用深浅灰及黑白色,着色富于层次,加上适当的明暗对比,增强了质感和立体感。

3.湘绣的题材

湘绣题材包罗万象,有风景、花鸟、山水、动物走兽、肖像等,传统题材以狮子、老虎、松鼠为主,虎最为常见。最具特色的还是国画的表现。受岭南画派影响,花卉画稿有洁新秀润之风。绣画巧妙结合,使绘画在另一门造型艺术上有了新的生命力,也给湘绣注入了新的活力。

画绣结合。创造工艺之美

1.画绣结合的意义何在

(1)湘绣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力于绣稿画师。一件精湛的绣品,离不开绣工和画师的完美配合,刺绣不是纯绘画的表现形式,所以绣工的技术娴熟程度和表现方式就极为重要。一个出色的绣工往往具备一定的绘画功底,或是掌握了绘画基本特点,这样才能有效地以丝线色彩表现出来。

(2)“画绣结合”,从绣的角度来讲,可以说绣是以针代笔,以线代色地在“画”。绣是画的继续,即便最完整的画稿,也只是绣品雏形,绣还是得按照自己特有的针法和工艺性能去发挥创造,这样绣才不是画的翻版。

画与绣的区别何在?

湘绣若单纯以复制国画为题材,没自身特点,将画从宣纸上转到纺织品上,笔者认为它也就没必要再继续生存下去。“诗为上品,画为中品,绣为下品”。绣出一件精美作品,费时费力,其技术含量远超诗和画,综合来看其艺术含量也不见得一定比画高。可事实并非如此。

1.从视觉感受谈湘绣和国画

湘绣中享有最高盛誉的是狮虎绣,仔细观看湘绣狮虎,其形象在施针用线之间,纤毫毕现,灵气逼人,具有震慑人心的艺术魅力。国画中也不乏画虎翘楚,其中之一就是张大千的二哥张善开,他精心饲养虎,因观察入微,他笔下的虎生动传神。其实国画中的虎主要是一种艺术欣赏之后的夸张和感受,是一种气势。再观湘绣狮虎,不仅能保留纸、笔勾染的神韵,通过针线刺绣处理,能更真切地感觉狮虎鬅毛蓬松、虎视眈眈的特殊质感,简单来说:国画呈现的是二维视觉享受,而湘绣可将人们带入三维视觉体验。

2.特殊技艺造就气韵生动之美

湘绣中的狮虎之所以有这种摄人心魄的魅力来源于一种特殊针法——鬅毛针。刺绣艺人余振辉在掺针绣法的基础上,尝试变换施针方法,使针聚散状地撑开,撑开的一头用线粗点,疏一点,另头则密一点,细点,把线藏起来。让人感到这种线像真毛一样,一头似乎长在了肉里面,另一头却鬅起来了,整体生动起来了。还有关键一点是其眼睛有绘画中“画龙点睛”的异曲同工之妙,真实老虎眼里蓝中带绿,黄中泛红,颜色丰富,变化微妙。刺绣时为力求生动,一只眼睛,可能采用10多种彩线,各色阶加起来,有近25种颜色,采用“旋游”针法,利用丝线的反光,眼睛就有动起来了的感觉。无论你身处何地,怒目圆睁的虎眼总是在你跟随着你,咄咄逼人。

3.从意境设定来观湘绣和国画

国画最为讲究的是意境和留白,湘绣作为工艺美术品也不例外。在给人以美的享受之时,是在营造一种意境。这种美来自心灵,会在脑海中引起共鸣,若没有,是无所谓美的,是空洞的。以黄淬锋先生设计的《西施图》为例,若跟国画一样,单制成美女图,虽可欣赏其形体美与工艺美,但很难从更深层次的艺术体验中获得更大的满足。湘绣有双面全异绣,设计师从王维的《西施咏》受到启发,着眼于“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绣屏的一面,晨曦初现,西施浣纱若耶溪畔;绣屏的另一面,红烛高挑,西施端坐吴王宫中。画面形象概括了西施命途多舛的身世,使人在欣赏绣品之余暗暗和诗人发出同样的微叹。借助诗和画,绣品融情于景,将人带入绣稿绘制人所创作的意境,产生了比国画更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是湘绣较之国画的独特之处。

4.独具绣昧的湘绣题诗

国画作画时诗、书、画、印缺一不可。湘绣以国画为蓝本,必将其照搬。但毕竟绣是绣,需有自身特点。生搬硬套,整体意境会产生别扭之感。于是专属湘绣的题诗出现,这也是画与绣的分界线。湘绣题诗与绣品画意紧密联系,其特点主要有:一,善于表达作品意境,通过题诗,可引起欣赏者想象,加强刺绣的感染力;二,赞扬绣艺精巧,起到宣传作用的同时,这些充满魅力的诗句将给消费者带来愉悦的享受;三,湘绣题诗朗朗上口,雅俗共赏。融合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来修饰,深入浅出。四,它可高度概括作品内容,抓住物象特征,使形象鲜明,主题突出。

湘绣题诗,既是湘绣绣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为湘绣绣艺增添了风采和魅力,既将国画的完整性很好地保存了下来,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结语

在湘绣作以国画为蓝本,使国画在另一个艺术造型领域有了新延伸,也使绣品焕发出新光彩。湘绣中独创的鬅针法、双面全异绣、题诗都有助赋予湘绣作品独特艺术风格,给予绣品和原作更加广袤深远的意义。给欣赏者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间,使作品的艺术审美境界更上层台阶。

猜你喜欢

湘绣题诗绣品
湘绣
湘绣艺术在儿童玩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郭沫若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五周年题诗
儿童玩具设计中湘绣艺术的创新应用研究
非遗传承视角下湘绣设计的创新研究
浅谈绣品中的戏曲文化
画竹题诗
传承非遗汉绣绘出美好生活
李一氓工作情景与《石头记》题诗
Hong'an Embroidery: A Dance of Needles and Th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