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冈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彩绘探析

2016-12-13李顺华

现代装饰·理论 2016年10期
关键词:郭子仪屋檐下黄冈

李顺华

黄冈地区位于湖北省东部,楚头吴尾和鄂豫皖赣四省交界处,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得中独厚、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四省文化融体现在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上就是装饰手法多样。其中建筑彩绘在表现部位、表现题材、表现手法方面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黄冈地区位于湖北省东部,楚头吴尾和鄂豫皖赣四省交界,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得中独厚、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黄冈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丰富,雨量充足,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力条件。黄冈优越的区位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其自古以来就成为人们栖息生活和移民迁居的首选。因此,受外来建筑风格的影响,黄冈传统民居建筑呈现出多种建筑风格交融之势,体现出五彩缤纷的建筑美感。建筑彩绘是建筑装饰的主要表现手段,黄冈传统民居的建筑彩绘具有鲜明的特色。

表现部位

黄冈古民居建筑彩绘一般绘于建筑外墙屋檐下和建筑内部的木构件上。

建筑外墙彩绘通常绘制在建筑屋檐下。两张彩绘画面中间用小段装饰图形隔开,彩绘画面整体连接多呈条形分布,如罗田县九资河镇官基坪村的新屋垸建筑屋檐下彩绘、英山段氏府建筑屋檐下的建筑彩绘都呈长方形构图,多幅画面组合构成条形布局;也有少数建筑彩绘不是条形布局,如红安吴氏祠建筑山墙的彩绘,祠堂正面墙面和后面墙面屋檐下彩绘画面均以长方形为主的构图形式,而两侧墙面则根据云墙造型起伏变化而采用扇形和圆形构图。灵活的构图形式,丰富了墙体彩绘的画面效果。

室内彩绘多绘制于建筑内部的木构件上,这些木构件,一般都是本建筑的核心部分。如红安吴氏祠内观乐楼戏台是整座祠堂的靓点,观乐楼戏台的梁架、横梁、柱子等对外裸露、光照充足的部分,均采用精美的木雕装饰;楼顶内部光线相对昏暗,不利于木雕装饰来表现,则采用色彩艳丽的彩绘画面来装饰。

表现题材

黄冈现存的古民居建筑彩绘经过上百年风雨侵蚀,建筑外墙的彩绘画面损毁严重,很多彩绘颜色暗淡,甚至局部已经脱落,也有的画面出现皲裂而与墙体分离,但大多数保存完整可清晰辨认。目前保存比较完好的是吴氏祠祠堂外围的《西厢记》和一些配饰图案、罗田县九资河镇官基坪村的新屋垸建筑屋檐下《凤鸟》系列图案和《鹿》等动物图案,脱落严重的是红安吴家村古民居建筑彩绘《神仙图》,完全损毁的是英山段氏府墙面彩绘;室内彩绘保存比较完好,主要是红安吴氏祠祠堂内观乐楼戏台墙面上的《郭子仪带子上朝图》和“观乐楼”楼顶内部的《八卦太极图》和《暗八仙图》。

1.爱情题材

红安吴氏祠祠堂建筑后墙和两侧外墙屋檐下用124幅彩绘,以连环画的形式,把《西厢记》故事用生动、形象、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由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创作的《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唐德宗时,前朝崔相国的遗孀郑氏和女儿莺莺暂住在河中府普救寺西院。当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将莺莺许配给郑氏的侄儿郑恒,到了完婚年龄,却因父丧不宜成亲而将亲事搁置下来。一日莺莺和侍女偶遇进京应试路过寺院的青年书生张珙,两人一见钟情,后经历千难万险最终成为眷侣。它通过刻画男女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以及为之不断抗争的过程,最终取得爱情保卫战的胜利迎来美满大结局,而成为历代青年反抗封建礼教、追求真挚爱情的一面旗帜。

2.神兽题材

龙、凤、麒麟等被人们想像、创造出来,赋予特殊意义的动物都被视为神兽。

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是百鸟之王,集合了多种动物特征于一体的想象性的动物,鸿头、麟臀、蛇颈、鱼尾、龙纹、龟躯、燕子的下巴、鸡的嘴,身如鸳鸯,翅似大鹏,腿如仙鹤。在文献记载中,中国的凤凰起源于鸟,《山海经》记载:“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在中国文化中,凤凰是喜庆、太平、人才、幸福的象征。凤凰在历史上、现实生活中,和龙一样,是人与神之间的一座桥梁。人类借助于龙、凤,沟通和大自然的联系。中国人赋予了凤凰很多美好的特征:美丽、吉祥、善良、宁静、有德、自然。常用来象征祥瑞,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

3.神话题材

神话传说是个民族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来源于生活又远远高于生活的事物,通过人们头脑中主观意愿加工形成丰富奔放、瑰奇多彩的想像,并对想象的自然事物形象化,最终惩恶扬善,宣扬美好事物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神仙题材被广泛运用到古代绘画当中。绘画中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形象,夸张和对比是常用的表现手法,善者慈眉善目、恶者凶残无比。神话传说的流传,既体现着古代社会“天人感应”的宗教意识、宇宙观念,也渗透着统治者敬天法祖、神道设教的意图。

神话题材的作品还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红安县八里湾镇吴家村传统民居上的神话题材彩绘,饱满的人物形象,飘逸的线条,灵动的色彩,传神的姿态,构成一幅幅让人无不羡慕的神仙无拘无束的逍遥生活,通过彩绘作品也寄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4.历史人物题材

木雕作品中对人物的表现多为戏曲中的传奇人物,如赵云、张飞、诸葛亮、穆柱英等,建筑彩绘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当属郭子仪。表现郭子仪的彩绘作品《郭子仪带子上朝图》画于红安吴氏祠观乐楼正中间的墙面上,高176厘米,宽1]2厘米。

郭子仪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收复长安、洛阳,功居平乱之首,获封汾阳郡王,单骑抵御吐蕃入侵,后进位太尉、中书令,被尊为“尚父”,去世后追赠太师,享年84岁。

郭子仪戎马一生,官场也曾起伏不定,忠心为国却因过于出色而遭陷害,晚年屡建奇功,深得皇帝的喜爱和信任,官居高位主不嫌,和同朝官员们关系融洽,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郭子仪不但武功高超,且善于从政治角度观察、思考、处理问题,资兼文武,忠君爱国,所以能在复杂的战场上立下不世之功,在险恶的官场上得以全功保身。在郭子仪言传身教下,子女都才华出众,六子郭暧是当朝驸马,娶了代宗之女升平公主,可见皇帝对他的倚仗,他甚至可以带孙子上朝。

所以郭子仪在民间是富贵、长寿和权力的象征。吴氏祠先人通过彩绘作品这种直观的画面,向子孙传达要出人头地必须努力练就出色本领,也期望家族族人能够像郭子仪样拥有至高的权利、富贵、长寿。

表现手法

1.用色

黄冈地区传统民居的建筑彩绘在用色上主要可分为彩色和黑色两种。彩色画面中一般用到传统的红、白、黑、蓝、绿五色,绘制的画面色彩艳丽,画面响亮;在乡野民居建筑墙面装饰的彩绘中,还有大量用黑色线条装饰的画面,以罗田县九资河镇官基坪村的传统民居建筑屋檐下彩绘为代表。运用黑色墨线勾画画面,黑白两色组成的画面又有另一番风味。

2.绘画技法

墙面屋檐下彩绘和木板上彩绘的绘画技法均以中国画中工笔重彩为主,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绘画技法来描绘所要表现的对象,设色浓艳、画面构图饱满。表现人物时,刻画精微细致,线条飘逸,眉目传神,形态栩栩如生,饱满的人物描绘,具备文人的特征;刻画器物时,构思巧妙、设色浓艳。虽为乡土建筑,但从彩绘画面中可看出绘画者具有很深的绘画造诣。虽没有刻意地追求彩绘的文学性和文人味,但通俗的内容和重彩的绘画技法,更容易满足乡村人民精神领域的渴望和需求。

结语

黄冈传统民居建筑彩绘具有鲜明的特色,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但是随着年轻一代进城务工者众多,经济条件好转,很多乡村成了留守儿童和老人村,村中的传统民居也日益遭到拆除,重建为更现代、更好用的居所。或者是遭到荒弃,建筑墙面彩绘日益脱落,保留完好的越来越少,亟待拯救性维护。

猜你喜欢

郭子仪屋檐下黄冈
“大唐保镖”郭子仪
下期预告 “大唐保镖”郭子仪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困扰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写生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书法作品选登
光合之家——一个屋檐下
同一屋檐下的你
郭子仪感动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