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透视学现象对中西方绘画的影响
2016-12-13赵鑫
赵鑫
透视学是伴随绘画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不断完善并与绘画以及绘画相关的其它领域密切联系的独立学科,是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理论产物,绘画一旦脱离了透视学现象的关系,将不能看作真正意义的绘画。当人类将绘画作为重要的艺术活动之时,透视学也随之而生。无论是在西方造型为主的绘画艺术还是在中国传统表现意境的笔墨丹青中,透视学对绘画的影响是深远的,没有透视就没有经典的绘画艺术,也不会有透视现象的研究和表现。
透视学在西方绘画中的产生与发展
自古埃及的壁画以及古希腊瓶画产生以来,工匠们逐步发现了些表现图像空间关系的遮挡法以及表现人物地位的大小法,透视现象开始被关注,透视规律的萌芽也逐渐产生。
文艺复兴之前,早期透视学理论并不完善,画家通常只通过平行观察的方式来表现物象。公元前6世纪的庞贝古城中表现空间关系的壁画大量运用透视学原理,加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逐步让画家们不再表现出中世纪绘画的呆板和程序化,画面中描绘了更为真实的现实空间,众多画家甚至迷恋于空间场景的表现,透视学也在这一时期蓬勃发展起来。画家们精于观察世界,表现现实社会,力求画面中的真实性与严谨性。艺术大师达芬奇在他的《绘画论》中诠释了有关于形体透视以及空气透视的原理和规律,为早期透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著名壁画作品《最后的晚餐》中对室内空间的描绘就是早期透视法则最为典型的应用。16世纪初,德国著名画家丢勒,在他的《圆规直尺测量法》中形象的介绍了绘制正确透视图的现象和方法,晚年的丢勒把自己所有的精力放在透视研究与理论化的《量度四书》上。
19世纪开始,在现代绘画艺术的创新思潮下,绘画语言开始抵制传统透视法则,画面视觉冲击力被强化变得很夸张,甚至出现了反致视点或多视点,绘画逐步走向多元化,也促使透视学产生了新语言,至20世纪,传统意义上的透视学伴随画家主观意识在艺术创作中的加强,逐步产生出反透视、重叠透视、幻觉透视、变形透视等,这实际上是传统透视学的进步的拓展和创新。
中国绘画中透视学的运用
中国古代画家描绘山水时常使用“平远法”、“高远法”、“深远法”等技法,这些表现手法都是遵循了一定的透视规律。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集》中提到“积墨法”,能使画面整体具有层次分明效果,这种表现方法对中国传统绘画及透视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宋画家宗炳,在其《画山水序》中提到:“今张绢素以远映”,其表达的意思就是镜面成像的透视法。他直接强调了利用视点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以及距离因素所引发的视觉形象的规律性变化。中国古代画家在描绘花鸟、山水、人物等物象时追求形神兼备,突出表现物象本质特征,在描绘山川河流的时,层次分明而深远,高度概括并灵活地反映着透视学规律,这种独特的绘画风格,在世界美术史上自成一派,并对世界美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随着西方文化传人中国,西方透视学理论开始影响中国的绘画艺术,清代宫廷画家焦秉贞通过学习西方的透视学并融合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开始着重明暗的表现,其作品《耕织图》画法规整严格、刻画精细、色彩鲜明,逐步形成焦冷画风,对后世的画家影响很大。到1729年,大师年希尧在郎世宁的帮助下完成《视学》,以大量的文字和图示解释了多种透视原理及作图方法,第一次阐述了透视学理论。此后,中国的新画体逐步结合中西方绘画的特点不断发展。
透视学对绘画的影响
西方透视学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兴盛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在绘画中直接有效的体现出来。“绘画之父”乔托在作品《逃亡埃及》中第一次明确地对透视法则进行运用,他所强调的人物与空间关系等问题为后来的传统绘画指明了发展方向。达芬奇将透视知识总结成更为系统的理论,阐述了绘画中透视现象的相关规律,对后世绘画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荷兰画家伦勃朗在光影透视方面做出独特贡献,他的作品通常使用光线从一侧打来,周围的人物或背景笼罩在阴影之中,整个画面在光的明暗变化中显现出强烈的深度空间。将透视学理论化的德国画家丢勒,把几何学运用在造型艺术中,他的透视绘图法几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用。
中国早在公元前三四百年的《墨经》中己记载了对小孔成像的认识。南北朝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阐述了透视原理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运用。东晋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中提到了阴影及水中倒影的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运用。洁代王矍的作品中既有平视又有仰视和俯视,构图上巧妙地把不同视点观察到的对象融合在一个构图之中,更能很好的把握整体感。
透视学是绘画中不可或缺的知识体系,不论东西方,绘画艺术都有着众多相同点,都是将实际观察的事物有效的汇集在画面中,是能在二维中展示三维空间的真实性的学科,透视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绘画艺术历史中的必然产物,它使绘画富有强烈的生命力,是绘画艺术的基础,只有灵活的运用透视规律,才能让绘画更具表现力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