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制度入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2016-12-13渠丽娜王瑜

人民论坛 2016年22期

渠丽娜+王瑜

【摘要】制度意识淡薄、制度建设不完善、实践活动的扭曲以及民主政治不健全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成效的原因。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实效,就要加强制度自身建设,依托于社会组织践行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低效原因 落实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无论从实践上还是理论上看都有待加强。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探求其解决机制,是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必然选择。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建设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有一定理论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用社会主义主导的价值观来教育人,使人具有符合时代发展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理性是人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社会期待的品质的原因,然而,它不是人性的全部内容。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性当中除了理性之外还有激情和欲望的成分。每个人追求个人理性的结果,并不必然形成集体理性的结局,解决个人理性与集体非理性悖论需要进行制度设计。思想政治制度建设就是从社会整体视野出发,对个人的思想行为进行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控制和约束,目标是促进整个社会共同利益的增进,这不仅有利于社会整体的发展,也有利于个人品质的提高,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另一方面,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新特征要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结构性变化。由于人们摆脱了依附性走向了自主性,构建了前所未有的陌生人社会。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倾向于以灌输的方式对人加以规训,人被统摄于整个社会之下缺乏一定的主体选择。随着社会结构变迁加速,在社会成员的多元分化中,趋利、竞争、多变、非理性等作为社会亚文化开始活跃起来,纯粹的依靠个人道德理性不足以维持一个良好的秩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对新问题必须要有新突破,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建设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必然选择。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运行低效的原因

第一,制度意识淡薄是制度运行低效的主观原因。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在贯彻落实上存在有制不依,刚制软化的问题,这极大地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给人造成政治泛化、思想政治教育无用的消极认识。问题的症结在于人们的制度意识淡薄。“在一个社会中,公民的制度意识越强,就越有利于各项制度的建构和落实,就越能促进社会的有序运行和良性发展。”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公民的制度意识不强,这必然影响对制度的践行。

第二,制度设计不完善是制度运行低效的内在原因。首先,任何制度都是一种人为设计,是对人行为的外在约束。邓小平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的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制度设计要立足当下、着眼根本、面向未来,这就注定了制度设计存在着稳定性与变迁性的矛盾,这必然为制度的贯彻落实带来困难。其次,制度作为强制性的约束,仅仅是竭力防止人的错误行为,并不能杜绝不合理的行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理性的启发,并不一定保证积极效果的出现。作为一种“消极”设计,制度从一开始就暗含了低效、甚至失效的可能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成效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作保障。

第三,实践的扭曲是制度运行低效的现实原因。改革开放前,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这是与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密不可分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在反思文革的教训过程中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甚至很多人认为讲政治就不是真正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十周年讲话上指出,“十年改革,最大的失误是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发展速度之快,变化程度之深,涉及范围之广在世界现代化发展历史上都是空前的。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化也带来了社会就业结构、生活方式的转变,行为上趋利、价值选择上多元,原先那种经验式、行政命令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不再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基本思路

一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相辅相成。维系社会生存与发展有两种基本渠道:一种是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化的基本手段之一;一种是社会控制,制度建设是社会控制的基本手段之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二者相互依赖,相辅相成。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具有强化约束的特性,这一特性恰恰可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健康、顺利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建设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二者相互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内蕴于科学的制度中,将自律与他律、内部约束与外部约束有机统一。受封建等级尊卑观念和人治传统的束缚,我国公民的崇制意识淡薄,这是不争的事实,影响了公民践行制度的能力和效果。有的放矢的解决问题就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升公民的制度意识教育,在传统的主旋律教育中加入制度规则教育,使受教育者理解制度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树立崇制意识,在实践中避免自发性、盲目性,增加践行的自觉性。

二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合理化、完善化。制度的有效性首先基于制度的权威性和合理性。制度的权威性首先表现为制度的顶层设计。此外,制度的权威性更在于制度设计本身的合理性。按照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关于权威的理解,权威建立在人们自愿服从的基础上,它被认为是正当的权力,是真正的合法性。思想政治教育上升为制度建设,不是要禁锢人们的头脑,束缚人们的思想,而是要解放人的思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维护人与社会的正当利益,满足人与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合理性体现为制度设计蕴含着公正、责任、权利、义务等价值因素,体现着人的价值追求。制度中蕴含的价值是制度建立的基本精神,如果制度与价值剥离,就成了毫无意义的符号。因此,制度建设既要维护其权威性,更要体现其公平、合理性。制度不是人的对立物,而是人幸福、尊严生活的根本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制度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构建反馈机制,分析其效度和信度,以及时改进、补充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三要依托社会组织践行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思想政治教育在狭义上是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学校这一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外,还包括社会其他群体如家庭、同辈群体及社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家庭人员之间的互动是非正式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如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往往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它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手段。同辈群体是基于年龄、地位、兴趣等基础上的,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没有统一固定的目标,因此同辈群体之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分散的、偶然的、潜移默化的。组织是次级社会群体,是现代社会运行的基本单位,维系其运行的纽带是正式的业缘关系。组织使个人的分散性得到有机整合,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念渗透于组织制度当中,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组织本身的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双重目标相互促进,更好地得以实现。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以组织目标冲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使组织当中的思想政治制度和组织生产、管理等制度成为两张皮。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方能得到切实地有效执行。

(作者单位:河北北方学院)

【参考文献】

① [美]道格拉斯·诺斯著,刘宁英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地三联书店,1994年。

② 宇文利:《论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1期。

③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责编/高骊 温祖俊(见习) 美编/王梦雅 (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