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协商民主发展问题思考
2016-12-13秦学京秦学燕
秦学京++秦学燕
【摘要】进入社会转型期之后,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利益主体,有新的社会利益诉求,这就需要对现有体制机制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改革,协商民主制度也包括在内。文章回顾了我国协商民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明确了在新时期继续发展协商民主制度的重要意义,反思了我国当前协商民主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协商民主 发展 认识 反思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协商民主发展的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进行协商民主机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快速繁荣,但同时也带来了财富收入差距拉大、阶层分化的问题。尤其是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为社会稳定埋下诸多隐患,而单靠政府的行政行为很难消弭这种贫富差距,也不可能完全解决由此引发的各种矛盾。在此情况下,协商民主机制成为协调各方矛盾的一个有效平台,各个利益团体可以自由、平等地在这一平台上表达利益诉求,这让各类社会矛盾能够在合法有序的框架下得以协商解决,从而避免了有利益诉求的群体通过体制外手段来表达诉求,也就减少了社会动荡发生的几率,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局面有重要意义。
第二,协商民主机制能够解决我国传统社会中被动政治参与的问题。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历史使我国形成了顺从型的臣民文化,普通民众很少关心国家与社会事务,缺乏主动参与政治的公民文化。协商民主制度的特性是平等、自由、包容和公正,普通民众在协商民主机制下更能感受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有政治参与的责任,通过这一渠道,公民能够就关系自身发展的各种社会问题进行讨论,并达成共识,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在参与协商民主的过程中,公民逐渐被培养出一定的参政议政能力,提升了政治参与的信心。
第三,协商民主与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相契合。早在1941年革命期间,毛泽东便强调国事即公事,而非一党之私事,所以共产党必须和其他民主党派实施合作,并无排斥其他民主党派的权力。到新中国成立后,协商民主也一直存在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之中,我党各个阶段的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协商民主建设,它从单一的政治协商发展为内容更为丰富、范围更加广阔的协商民主,推动我国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
对当前中国协商民主存在问题的反思
首先,我国的协商民主实践中存在执行不足的问题。毫无疑问,随着我国政治民主的推进,协商民主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从各地协商民主的实践来看,存在着对于协商结果以及结果的贯彻执行缺乏重视,这可能导致协商结果得不到贯彻执行,也意味着协商民主机制流于形式,并未对社会发展产生真正的推动作用。
其次,我国的协商民主实践存在滞后性。在具体实践中,有些协商民主过程十分仓促,往往是在接近决策时间时才召开,这使得参与者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协商材料,也没有时间对决策内容进行社会调查,这就导致在民主协商过程中,参与者很难真正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最后,我国的协商民主中存在协商主体不平等现象。我国的宪法明确了公民在法律地位上的平等性。但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隐性的不平等。因此,要推动我国协商民主发展,还需要逐步消除这些隐性的不平等,真正让全体公民都有途径和有能力参与民主协商。
协商民主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一些封建思想至今仍未根除,阻碍我国协商民主的发展。社会公众没有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利益的强烈自觉。封建政治文化不仅深深影响着国民,也对政府管理者有一定负面影响,一些政府官员依然有官本位思想,将行政权力看作是自己的私权,并无视民众权利。这些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思想阻碍了协商民主制度的贯彻。
二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也不利于协商民主的实施。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入,这种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但改革仍然滞后显然不适应社会的新变化,也阻碍了各项协商民主机制的实施。
三是我国的协商民主还缺乏监管体系。监管体系存在的意义在于保障普通公民能够参与到协商民主之中,防止这一制度被相关利益者操纵。监管体系需要对整个协商民主过程进行监督,保证参与协商的公民能够自由、平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确保协商结果得到贯彻落实,这样广大群众的利益才能真正通过协商民主这一平台获得维护。但目前我国由于缺乏完备的协商民主机制,这导致很多协商民主活动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完善协商民主的途径
一是坚持党在协商民主中的核心领导地位。我国国情复杂,社会利益团体日益分化,要想协调各方利益,必须加强党的核心领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的选择,也得到各民主党派的认同。但党要想在协商民主中起到领导核心作用,必须保持自己的先进性。首先,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执政能力,同时促进执政的法制化。在现代国家体系中,执政党是通过国家政权体系来进行执政的,因此执政党的行为影响着它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也直接关系到一国协商民主的开展,所以必须规范执政党的执政行为。其次,要加强党内的民主建设,以此来带动人民民主,为协商民主建设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党内民主建设包括诉求表达、选举、监督等各项机制的建设,形成公开、公正的党内政治生活,为社会民主建设创造良好风气。
二是推动人民政协的法制化。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是我国较早的协商民主实践,也是我国协商民主的主要实现方式。要想协商民主机制得到真正的贯彻,关键还在于建设一套保障机制能够顺利实施的制度,具体来说,就是要建设一套制度保障不同利益群体能够参与协商民主,并能够自由、平等的在协商民主过程中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最终协商民主所达成的共识能够被采纳和贯彻。要进行协商民主的保障制度建设,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法制化是其关键环节,首先,为保证人民政协制度的贯彻落实,可出台专门法,将人民政协组织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并对权利的性质、内容、实施程序等进行法律阐释,为人民政协开展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其次,在政协内部要成立监督组织,确保协商民主的结果能够被相关部门采纳和落实,并对一些决策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和检查,及时和政协组织、相关政府部门沟通和反馈监督结果。
三是规范基层协商民主的形式。首先,在城市中要注重基层社区的民主建设,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等组织要有社区管理民主化的自觉,让社区居民获得一个协商民主参与平台。其次,在农村,要不断完善现有的村民自治形式,村民委员会也要积极发挥自己的功能,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民主规则,真正贯彻村民选举、集体决策、民主监督各项政策,实现村民自治的规范化、有序化。最后,还应鼓励社团组织的发展,公民社团关注公共事务,是社会信任的一种体现,应成为协商民主的重要参与者,拓展协商民主的空间。
(作者分别为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中共河北省委党校信息管理处副教授)
【注:本文为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建设创新型国家始终需要公正的呵护》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Z151272】
责编/张蕾 美编/杨玲玲